•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第四届会员大会在京召开
2017年5月23日上午,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西藏大厦召开。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新潮、人事司司长朱晓东、政策法规司司长陆琼出席大会,全国文保领域各兄弟组织代表参加。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董琦应邀出席本次大会。中国博物馆协会秘书长安来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朱岩石致词,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童明康做2012-2016年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了第四届理事会,选举宋新潮为理事长,王力军等 ...
2017年5月23日上午,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西藏大厦召开。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新潮、人事司司长朱晓东、政策法规司司长陆琼出席大会,全国文保领域各兄弟组织代表参加。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董琦应邀出席本次大会。中国博物馆协会秘书长安来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朱岩石致词,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童明康做2012-2016年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了第四届理事会,选举宋新潮为理事长,王力军等 ...
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梁言顺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旭东介绍展览情况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参观展览 4月7日上午,由中共中央党校、中共甘肃省委主办,中央党校图书馆、敦煌研究院承办的“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数字展在中共中央党校档案馆开幕。中央党校副校长赵长茂,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梁言顺分别致辞,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宣布展览开幕。中央党校副校 ...
3月22日,由宋庆龄基金会与敦煌研究院、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17年“丝路拾珍—敦煌文化艺术展走进校园高校巡展”在台湾淡江大学开展。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陈爱民部长、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副董事长严隽泰、淡江大学副校长胡宜仁、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赵声良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沈春池文教基金会陈春霖秘书长主持。 展览分为“丝路漫行”、“庄严佛宫”、“敦煌万象”、“沙漠瑰宝”四个主题,分别展示和介绍丝绸之路 ...
验收会议现场专家组观看现场演示罗静副司长讲话俄军馆长主持会议 4月7日上午,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甘肃省博物馆丝绸之路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甘肃省博物馆彩陶类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甘肃省博物馆简牍与壁画砖类脆弱不易保存文物数字化保护》等3个项目进行验收。国家文物局智慧博物馆课题组组长杨晓飞、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院长张向宏、北京市文物局信息中心主任祁庆国、南京博物院图书信息部主任张小朋、天津大学教授、博 ...
达勒特古城遗址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达勒特镇破城子村北缘,东距博乐市约37千米。作为新疆北疆地区目前为数不多,保存较好的宋元时期古城遗址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利用价值。 2016年,为有效配合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伟大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探究达勒特古城的形制、年代、历史沿革等问题,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城址申请了主动性考古工作并获批,通过为期两个多月的田野发掘工作,发掘面积270平方米,揭 ...
6月7日-8日,为推进西安地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西安市文物局主办,西安市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协办了2017年度“西安市世界文化遗产专项培训班”。此次培训班由市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唐龙主持,首先通报了近期世界文化遗产点及列入预备名单的遗产点监测及管理的检查情况,接着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讲师,博士王新文、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院长冯健、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主任许德臣、江苏瀚远科技股份有限公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将于下月在波兰举行,届时中国将分别提交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与鼓浪屿的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申请。若获得通过,中国今年有可能与意大利并列成为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 据韩联社6日报道,今年世界遗产大会将审议32件世界遗产申请,其中包括12件世界遗产委员会推荐地点,中国两处遗产位列推荐名单之列。根据以往惯例,列入世界遗产委员会推荐的地点,获得通过的可能性都很大。如果两 ...
作者:冯志军来源:中新网兰州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文物资源大省甘肃各地举行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系列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其中,既有“非遗”项目集中展演,又有免费“鉴宝”服务,各地民众在交流“互动”中尽享文化记忆的日趋“活跃”。 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当日,由甘肃省文物局主办的文化遗产日主场宣传活动在兰州举办,活动现场以展板形式介绍了文化遗产知识;邀请非物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工作。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刘延东副总理多次就文化传承、文物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物工作的高度重视。总书记对正定古城、阜新万人坑遗址、七三一部队旧址、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保护维修与展示利用作出重要批示;对文物工作、考古及申遗、博物馆建设等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 ...
洛阳不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也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同时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从东汉时期班超重新打通西域,以及隋唐、北宋时期,洛阳一直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为丝路的繁荣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起点性城市,洛阳留下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文献记载和重要的文物遗迹:从新安汉函谷关的阙台、古道,到汉魏洛阳故城的太学遗址、永宁寺、铜驼大街、阊阖门、太极殿;从隋唐洛阳城 ...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10日上午,由甘肃省文物局主办、兰州市文物局和兰州市五泉山公园管理处协办的文化遗产日主场宣传活动在兰州五泉山公园乐到名山广场举办。甘肃省文物局全体干部,在兰州市的省直文博单位、兰州市文物局及直属文博单位、部分行业及民办博物馆组织人员参与活动。 活动现场以展 ...
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首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青海省文物管理局、海西州人民政府主办,海西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承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青海主场宣传活动在美丽富饶的海西州德令哈中心广场盛大开幕。青海省文物管理局、海西州文体广电局相关领导出席了主场活动开幕式,青海省内8个市州文化文物部门、青海省直文博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在主会场精彩的文艺节目表演和丰富多彩的宣传系列活动 ...
6月5日,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召开“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高原丝路)文化线路专题学习研讨会。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局长刘世忠出席,副局长曲珍主持会议。西藏自治区文物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局属各单位负责人及副研究馆员以上人员参加学习研讨。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馆员、西藏自治区文物局文博处副处长高峰结合青藏高原考古遗迹、出土文物、历史文献等等,从史前时期、部落时代、吐蕃王朝、唐代以后、“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等五个方 ...
6月8日,“东西汇流——十三至十七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展览在德国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隆重开幕,我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汉堡文化与传媒事务参议员卡斯滕·布洛斯达等嘉宾出席开幕式。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为展览题写序言。雒树刚指出,中德两国分处亚欧大陆两端,是世界文明的两颗璀璨明珠,都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2013年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受到了德国 ...
6月8日至9日,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青少年教育活动在河南洛阳举办。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洛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洛阳市文物局、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中心、洛阳广播电视台协办。 活动内容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活动主要通过国家文物局官方微博“中国文博”协同洛阳市博物馆微博共同开展“一带一路”文物知识问答、文化遗产微电影作品推介活动等。青涩的表演含 ...
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北京 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了系列活动。社会教育宣传部与史家教育集团合作,从学生作品中精挑出近30幅,举办了以“我心中的博物馆”为主题的展览活动。展出的作品,是由史家小学的学生在国博参加教育活动后创作完成的。孩子们以自己的视角,用画笔、相机、手工描绘了他们心中的国家博物馆。作品主题主要包括国博的建筑、藏品、曾经参与的活动、“我”与博 ...
6月10日上午,由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文物局、洛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河南洛阳拉开帷幕。 今年遗产日活动围绕“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主题,借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平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全面贯彻2017“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更广泛地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到 ...
6月10日,由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文物局、洛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河南洛阳拉开帷幕。在洛阳博物馆展出的“丝绸之路与中原”文物展、“丝路遗珍——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主题展”、“丹青记忆,守望家园——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在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又名河南壁画馆)展出的“丝路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古代壁画修复成果展”等四项展览当天开展,免费向公众推出。文化部党组成员、 ...
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获悉,海昏侯夫人墓的发掘工作最快下半年开始。 海昏侯夫人墓发掘工作 至少需要两年时间 记者从江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国家文物局已经批准了对海昏侯夫人墓的发掘,目前他们正在对发掘方案进行完善,发掘工作最快下半年开始。 由于夫人墓的体量与海昏侯墓相当,发掘至少需要两年时间。 据介绍,发掘海昏侯夫人墓,或许可以从中了解到谁是海昏侯夫人。据史料记载,刘贺 ...
6月11日,“2017丝绸之路·天山道”巴音布鲁克草原综合科考的第九天。科考队一行从石林古道往巴音布鲁克方向走,道路两旁分布着很多古墓群。8块石头构成的石圈 伙什托里盖墓群——奇怪的“8”块石头 在伊克赛河的北侧,站在伙什托里盖(意为两个小山坡)往下望去,坡地的草地上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圆形石堆墓,部分有圆形的环壕,从西南向东北链状排列,期间还散布有八块石头构成的可能与祭祀相关的遗迹。8块石头构成的石圈大小不等 ...
会议名称:第三届历史建(构)筑物的保存、维护和修复国际会议(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eservation, Maintenance and Rehabilitation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时间:2017年6月14-16日地点:葡萄牙,吉马朗伊什主办方:绿线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信息来源:http://rehab.greenlines-institute.org/en/home
来源: 中国网|作者: 舒珺中国网6月10日讯(记者 舒珺)6月10日是2017中国文化遗产日,今年的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在洛阳,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日面向公众的特色活动之一,6月9日,国家文物局在洛阳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遗产公开课,由国家文物局新闻宣传处处长范伊然主持、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为来自全国9省16所学校的300多名中学生,讲述着“丝绸之路与我们的生活”。这条古老的商贸之路,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
唐潞县县丞艾演墓。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对外发布了今年上半年考古工作成果:2017年上半年,北京完成考古发掘项目20余项,发掘和保护各时期古墓葬1300余座,窑址35座、房址10余处,出土文物共计3000余件,其中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新发掘的古墓葬有276座。 路县故城保护规划进入编制阶段 据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所长郭京宁介绍,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北京文物部门对通州区潞城镇的胡各庄村、后北营村 ...
在6月10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北京晨报记者独家探访存放副中心出土文物的库房。这里有哪些重要文物?文物背后隐藏着哪些信息?发掘过程中又有哪些“刺激”的遭遇?考古专家一一揭晓了答案。 关于过去 文物是古人给今人的留言 多年的考古发掘经历,让副中心考古领队尚珩感到,文物是会说话的。那是古人留给现代人的话。“你可以从文物背后发现很多故事,这也是考古工作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尚珩说,考古其实是一 ...
6月7日,北京晨报记者从市文物研究所了解到,自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31日,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核心区(不含云中心区域),已累计发掘墓葬718座,出土陶、瓷、金、玉石器4000余件套。这些文物大多存放于文研所位于郊区的库房,正在进行紧张的修复。未来,在副中心博物馆建成后,其中的代表性文物将与公众见面。 关于它们 成果 出土文物涵盖各历史时期 副中心考古领队尚珩(见上图)介绍说,自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3 ...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中国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千年“鎏金铜蚕”,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见证了这段历史。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 ...
古道至今还有人在行走 6月4日8时许,“2017丝绸之路·天山道”综合科考队带着满满的疑问出发,经过了17个小时的颠簸,科考队收获颇丰。巴鲁尔汗达坂 一路上的翻越无数达坂 路上太陡车上不去,车辆深陷泥潭,泥坑有至少六七十厘米深...山路难行,哪怕看似平坦的草滩上,也有意想不到的意外发生。在海拔3247.57米的地方我们的车陷入泥潭 6月4日的科考行动,出现了很多状况,走了很多冤枉路,其中好几条路走着走着就出不去了,单为了 ...
阿拉沟古道:西域丝绸之路天山道之巴仑台古道中,阿拉沟通道不可不提。阿拉沟位于和静县北部天山之中,是一条弯曲的山沟,地势险恶,最窄处仅能过车,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地势。迄今还有一座石头构建的烽燧戍堡矗立在阿拉沟东口。 阿拉沟又称“四季沟”,由西向东,从巴仑台沟北口经过奎先大坂一路到阿拉沟出口(鱼儿沟)竟能领略到一年冬、秋、春、夏瞬间的四季风光感受。其中奎先达坂是此处山谷通道最高山岭隘口,也是阿拉沟沟 ...
7日,在金山朱泾镇待泾村,现场工作人员为那里的“七根柱子”竖起“金山区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据悉,这是一座清代古船舫遗址,也是上海首个经正式发掘、与水下文化遗产密切相关的半淹没遗址。 发掘过程中七根柱子变八根 朱氏船舫遗址就挨着待泾村的一条小河浜。住在附近的朱阿公告诉记者:“最早发现的时候是七根柱子,4月份考古专家在河道里发现第八根柱子。”待泾村村委会主任姚民军表示,上世纪七十年代疏浚河道时, ...
“发现金陵地下之美——南京考古2016年度成果展”在南京朝天宫开幕。 吴小宝 摄 10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在南京朝天宫开幕的“发现金陵地下之美——南京考古2016年度成果展”上,该市文物部门揭秘了去年于南京地下首度发现的唐贞观年间大型墓葬群勘探情况,据介绍,这是南京地区迄今为止首次发现的唐代官墓。展出文物的年代从周代、春秋、六朝直到明清。 吴小宝 摄 据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 ...
荆州开元观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通过省文物局评审验收后,国家文物局批准了“开元观环境整治项目考古发掘”,经过第一阶段工作,开元观中轴线“圣道”逐渐显露真容,考古发掘初步揭示了开元观数百年来的沧桑历程。 开元观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陈程介绍,这条“圣道”位于地表以下0.6—0.8米处,处在“山门—雷神殿—三清殿—祖师殿”古建筑中轴线上,自南向北,道宽1.4—2.5米,初步推断为明清时期的砖石混铺道路,属开元观考 ...
沿途风光,雪山仿佛近在咫尺 很多人听说或者了解过考古工作者的工作,但是你见过他们工作之余的状态吗?今天跟随亚心网记者的镜头,走近“2017丝绸之路·天山道”巴音布鲁克草原综合科考考古工作者的日常生活。沿途风光 6月12日,科考队进入了大裕勒都斯古道(又称开都河古道),这里是除了小山道外连接焉耆盆地和巴音布鲁克草原的重要通道。沿途风光,一天能遇上四种季节,前几个小时路上还是郁郁葱葱的树,再往前走却又进入了冬季 ...
黎巴嫩古镇波斐黎恩(Porphyreon)出土至少四件陶器残骸,均为女性头部塑像。来源:Adam Oleśiak/地中海考古档案馆波兰中心。考古学家在黎巴嫩古镇波斐黎恩(吉耶)出土了四件陶制女性头部塑像的残骸。早在2013年,地中海考古档案馆波兰中心的一队考古学家就在黎巴嫩发现了一些陶制塑像的头部残骸,他们表示,这些残骸的年代可以追溯到2400年以前。这些残骸原本被埋在一处古废料堆内,该废墟除了陶制品还有一些烧过的动物骨头 ...
6月2日中午,由“宝鸡南”始发的D55601次动车检测车顺利驶进兰州西站,这标志着我国首条贯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高铁——宝兰客专进入全线拉通试验阶段,为宝兰客专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国家铁路“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兰高铁的开通将串接起兰新高铁和西宝、郑西高铁从而打通我国高铁网络中东西走向的大动脉所以意义重大对于西安普通老百姓来说意味着以后去旅游会更加便捷待宝兰客运专线正式通车后西安到 ...
南昌新闻网讯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研究工作的进展备受市民关注。5月23日,记者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青铜器、漆器和竹简的相关修复和研究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青铜器:已经修复完成百余件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金属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室就设在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记者在修复工作室看到,几张工作台上铺满了钢锯、台灯、海绵、电焊笔等工具,墙上也挂满了各种修复工具,在工作室东侧的柜子上,放满了已经修复好的 ...
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为“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为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支撑作用,总结宣传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成就,多角度展示文物保护成果,吸引社会力量多方位参与,提升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意识,西安市文物局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6月10日上午,由西安市文物局主办,西安市文物稽查队、西安市周秦都城遗址保护管理中心共同承办的“文化 ...
文博在线 在线文博 6月6日,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天津市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联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共同主办的“长城保护维修理念与实践论坛”在长城的起点山海关举行。指导单位、主办单位相关领导、负责人和来自13个长城沿线省市的文物局分管领导,长城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代表,文物保护研究机构、高校相关学院、专家学者,关注长城保护的企业、社会组 ...
文章来源: 网易、红网 8省区自发联合推动“万里茶道”申遗 万里茶道,指始于17世纪,涉及闽、赣、湘、鄂、豫、晋、冀、内蒙等8个省份,贯通中、蒙、俄三国的一条商贸通路,总长约14000多公里。通过这条商道,中国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个产茶省份的红茶、黑茶销往蒙古、俄罗斯。 2012年起,由湖北省文物局发起,万里茶道(中国段)沿线8省轮流召开专题会议,确定了万里茶道保护利用联盟设想、定期联席会议工作方式、联合申 ...
展厅一角 6月9日,由甘肃省博物馆和无锡博物院联合主办的精品展览——《丝路传说——甘肃省博物馆藏丝绸之路文物展》在无锡博物院开展。 这次展览遴选甘肃省博物馆藏“丝绸之路”文物近150件(套),首次在无锡地区集中展示甘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陇原大地多彩的文化遗存。这些精品文物中,即包含了体现甘肃深厚历史文化的新时期文化马家窑、半山类型彩陶,齐家玉文化及先秦时期雷台汉墓精品青铜器数
2017-06-07文化遗产今年,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方案将完成初稿。市文物局昨天表示,中轴线短期内暂无冲击世遗打算,目前仍处于准备阶段,中轴线及两侧的文物古建将启动腾退保护,其中东西城32处不可移动文物的腾退工作年内启动。中轴线申遗为何迟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才有资格被推荐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国家文物局更新预备名单,中轴线(含北海)入围。当年,市文物局表示,中轴线申遗工 ...
魅力消息(记者艾奇 梅英):为期3天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手工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暨第四届中国手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5月14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作为本届手工博览会的一大亮点,“一带一路”民族非遗手工展区给所有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一场 《梦回丝绸之路》的舞蹈剧,通过在中原的布料文化起源与发展,借“丝绸之路”这一斑来窥中国民族手工艺发展及中外文化交融之全貌——除了手工爱好者的“一带一路”,郑 ...
作者:应妮来源:中新网北京《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内页 应妮 摄 6月2日,《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在北京故宫正式面世,它的整理出版实现了两岸收藏同时代北京城中轴线实测图的完美合璧。 1941年,为预防北平古建筑遭日本侵华战火焚毁,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谋划,由建筑师张鎛主持,历时四年绘制了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的北京城中轴线主要古建筑实测图,共测绘了115座古建筑合计704幅测绘图。宫苑广场有总 ...
会议名称(中文):2017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会议名称(英文):所属学科: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自动化技术应用,历史学开始日期:2017-06-08结束日期:2017-06-09所在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在城市:北京市 东城区具体地点:主办单位:北京数字科普协会、北京博物馆学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文物摄影专业委员会、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北京联合大学全文截稿日期:2017-04-30联系人:曲学利、 ...
西安交通发布 6月5日上午,由中国科协主办的2017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主持开幕式。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致辞 万钢指出,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是继世界机器人大会、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以后,中国科协举办的又一个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是中国科协围绕世界科技发展的前 ...
腾讯大燕网在6月6日召开的 “长城保护维修理念与实践论坛”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即兴做了演讲,结合当前现状对长城保护工作进行了呼吁。宋新潮称,去年是国务院《长城保护条例》颁布10周年,国家文物局对长城沿线15个省、404个县级政府《长城保护条例》的实施情况组织了专项督查。最终考察结果显示,15省得分平均78.42,其中7个省低于平均分,5个省在70分段,3个省在60分段。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基础工作薄弱、责任落实不 ...
6月6日,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天津市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联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共同主办的“长城保护维修理念与实践论坛”在长城的起点山海关举行。指导单位、主办单位相关领导、负责人和来自13个长城沿线省市的文物局分管领导,长城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代表,文物保护研究机构、高校相关学院、专家学者,关注长城保护的企业、社会组织、新闻
佩尔盖体育场是土耳其保护最好的遗址之一。土耳其当局宣布要修复佩尔盖体育场,这座位于土耳其南部的古罗马时代运动场将重现往日辉煌,再次主办传统运动项目。体育场位于安塔利亚省南部与古罗马城市同名的废墟中,能够容纳一万两千人。除去残破的石座和部分外墙,遗址整体得以保存至今。建于公元2世纪,佩格尔体育场是安纳托利亚存世的最大古代体育场。安塔利亚省将率先开展修复项目,项目同时涵盖城市其它古建筑的修复工作。保护 ...
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中国世界遗产成就展开幕啦~~6月6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主办,住房城乡建设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中国园林博物馆承办的中国世界遗产成就展在北京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幕。住房城乡建设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部分省级主管部门、各参展单位有关领导和代表等百余人参加了开幕式。本次展览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 ...
海南日报中国“申遗第一人”侯仁之。1987年12月,长城被第一个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遗产———开平碉楼与古村落中国走在申遗路上文/本刊特约撰稿朱晓剑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周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开幕。当地时间6月22日上午10时许,正在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46个项目。中国向本届大会还提交了“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自然遗产申请,并与吉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