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显示子项
中国 陕西 河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 四川 云南 重庆 山西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内蒙古 海南 吉林 辽宁 天津 香港 澳门 台湾

• 以政治建设新成效为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坚强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是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如果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这里失之毫厘,到了基层就可能谬以千里;如果贯彻落实的第一棒就掉了链子,“两个维护”在“最先一公里”就可能落空。中国社科院是以科研为中心工作的政治机关,政治属性是第一属性,政治标准是第一标准,政治要求是第一要求,必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 ...

• 从文博大展看博物馆在文旅融合中的作用——以宁波博物院“东方的起点”展为例

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社会教育及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日益受到学界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关于如何实现博物馆的文化辐射效应、流量经济转化以及消费拉动等具体机制,既往研究与实践仍存在一定的理论空白与操作模糊性。2024年末,宁波博物院策划推出的“东方的起点——宁波与西安:海陆丝绸之路跨时空对话”特展,通过创新性 ...

• “十大考古”深度解读 | 郭伟民:2024年度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重要发现评述

2024年新石器考古有不少亮点,入围和入选“十大”的项目,跨越的时间之长,空间分布之广,都是前所未有。浙江仙居下汤遗址 正如学界所言,浙江仙居下汤遗址的考古发掘项目是上山文化聚落要素全景式地揭露。中心台地,外围土台、环壕、建筑、墓葬、稻作生业等考古学遗存,对于重建距今9000年前后人类行为与生活图景价值重大,对于讨论中国稻作农业形态和社 ...

•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2024年度十大考古终评会侧记

春深似海,古人传信,在柳絮飘舞的四月,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北京如期召开。二十项终评项目脱颖而出,项目汇报人娓娓道来,面向现场和直播间的高校学者、考古专家及公众,讲述重要的考古发现、细说文物的背后故事,以考古学的语法重新编译出中华文明五千年未曾断裂的精神基因。考古技术不断发展,从早先的手绘地层剖面图到如今的航拍三维建 ...

• “十大考古”深度解读 | 施劲松:商周时期文化格局和历史发展进程的新认识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华文明进一步从多元走向一体。2024年,夏商周考古取得丰硕成果,有4项商周时期的项目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湖北黄陂的盘龙城是长江边的一座城址。盘龙城在早商时期接受了中原的青铜器制造技术,出现了长江流域最早的青铜文化,由此开启整个长江流域的青铜时代。过去我们看到的这个重要遗址,由突出于湖 ...

• 乔加·米什遗址的彩陶纹饰

乔加·米什(ChoghaMish)遗址位于今伊朗西南的胡齐斯坦省,处于两河流域东南边缘、扎格罗斯山脉 西南部山区边沿向东凹进去的一块冲积平原上。遗址是西亚有陶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一处较大的聚落,其在1961—1978年间共进行了11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由芝加哥大学东方学院主编并出版了发掘报告ChoghaMish。发掘的重点是房屋遗迹,房址内出土了大量彩陶。该 ...

• 考古学是研究“文化”发展规律的重要科学

地球上的存在物大体可分为“自然”和“文化”两类。“自然存在物”若以地球本身的诞生为起点,大约是45亿年;若以地球生物的诞生为起点,大约是34亿年。人类创造的“文化存在物”若以考古学家已经发现的石器文化为证,不过才320万年左右。然而,“文化”作为人类的创造性存在,却代表着人的本质性和可能性,代表着地球上一个全新的完全不同于自然存在的“ ...

• 《大众考古》2025年03月刊考古资讯·国内

新疆库车:苏巴什佛寺遗址 苏巴什佛寺遗址现存有佛塔、佛殿、佛堂、讲堂、僧房、洞窟及墓葬等遗存,2024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此发掘揭露出一处较为完整的僧院遗址,僧院与南侧的塔院有着明确的南北向轴线,显示出统一的规划布局。 NEWS·CHINA 山西大同:吉家庄遗址 2024年6—9月,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对吉家庄遗址开展了又一 ...

• 温州地区海洋文化遗产调查记

朔门古港与对面的江心屿 温州人自古以来就敢闯敢拼,不论在国内还是海外都创造过辉煌的业绩。接触到温州人,和他们聊这片土地时,他们会和你讲述如何在“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方耕耘。现在的温州辖域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人口900多万,算起来人均三分地。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这么少的耕地如何养活大量的人口,确实让人头疼,也正是这种并不友好的农 ...

• 色香味俱全 中国古代花椒功用的演变

中国是花椒的原产地,先民对其使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早期花椒可能主要用于宗教祭祀和丧葬仪式,随着时间推移,花椒逐渐融入饮食中,功用从仪式性转向实用性。如今花椒已成为中国传统调味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广泛应用于烹饪之中。花椒是一种常绿乔木,树干有刺,可生长至10米高。果实红色或橙色,外表饱满光滑,内含花椒粒。从花椒中提取的活性成 ...

• 伊朗艺术中的中国风

門井由佳 著;吴凡 译本文为門井由佳著《波斯中国风——13世纪蒙古帝国治下的伊朗艺术》绪论,吴凡译,中西书局,2025年4月。澎湃新闻经授权发布,原文注释从略,现标题为编者所拟。为什么要再探究伊朗艺术中的中国风“与中国接受并吸收外来影响的方式不同,假如出现了更加有趣的事物,伊朗不会盲目着力保留本土特色,而是将它们转化成为自身的才能。”— ...

• 11-13世纪的地中海贸易

11世纪的海上航线我们对11世纪的海事技术知之甚少,对船舶术语和船舶类型亦甚陌生。但水下考古为我们提供了证据,并结合嵌入比萨圣米歇尔(St. Michele)教堂墙壁的阿拉伯陶瓷盘(即巴西尼,bacini)展示了三桅帆船也在使用的史实,如shâm(单层甲板大帆船)或kharrâq(适于远洋航行的船),船头弯曲,船尾宽大。帆桁与甲板平行,相距一码,并使用三角帆 ...

• 揭晓!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果公布!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本报讯 (记者班晓悦)4月24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在京揭晓。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浙江仙居下汤遗址、甘肃临洮寺洼遗址、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陕西宝鸡周原遗址、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共十个项目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 ...

• 史诗传统的回响:国际学者共话人类文明的叙事遗产

在文学的长河中,史诗不仅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瑰宝,更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璀璨明珠。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到中国的《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从越南北部与中国南方毗邻地区岱依语族群的抄本文化,到印度尼西亚西南马鲁古省回荡在海风中的旗鱼史诗,再到壮族、彝族、瑶族、黎族、苗族等民族口耳相传的史诗长歌,这些伟大的叙事诗篇跨越山川海洋,穿越千年时 ...

• 探古滇国 寻益州郡——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

发掘单位: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晋宁区文物管理所、云南大学项目负责人:蒋志龙 遗址概况 河泊所遗址地处滇池盆地最肥沃的东南湖滨冲积平原,东靠关岭,西临滇池,遗址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核心区约3平方公里,东北距出土 “滇王之印” 的石寨山古墓群仅700米,是云南高原已知规模最大、延续时间较长、文化内涵较丰富的商周至汉晋时期的大型中心聚落 ...

• 叩开远古村落的考古学家 石兴邦

2018年10月,在成都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石兴邦先生荣获中国考古学终身成就奖,这是继郑州第一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宿白教授被授予终身成就奖以来,第二位得到这一崇高荣誉的老一辈考古学家。2021年是中国现代田野考古学诞生百年,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河南三门峡举行,此次大会上终身成就奖评选被终止,石先生的获奖似乎也成了绝响。不过,2023 ...

• 战国波澜 楚风觅踪——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

发掘单位: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山东大学考古学院项目负责人:宫希成 武王墩墓位于安徽省淮南市三和镇,是一处战国晚期楚国大型墓地。经考古勘探确认,武王墩墓地存在独立陵园,陵园坐落于一条南北向的岗地之上,占地约150万平方米,四周由围壕围合而成,围壕周长近五千米。陵园除主墓一号墓,还分 ...

• 封疆授土 太保墉燕——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

发掘单位: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项目负责人:郭京宁 琉璃河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地处大石河北岸,主体为西周时期遗存,分布范围约5.25平方公里,包括董家林、黄土坡、刘李店、立教、洄城等村,也是燕山南麓地区目前所知面积最大的西周遗址。 琉璃河遗址鸟瞰 琉璃河遗址发掘区域实测图2019 ...

• 佛光初现 梵音回响——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

发掘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肖小勇 遗址概况 莫尔寺遗址位于新疆喀什市东北33公里处,坐落在固玛塔格山东南洪积台地上,是我国古代西域城国疏勒的重要佛教寺院遗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2019年起,中央民族大学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开展了6次发掘,取得了诸多重大收获。 莫尔寺遗址位置图主 ...

• 中轴对称 多元一体——河北临漳邺城遗址东魏北齐宫城区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项目负责人:何利群 邺城遗址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西南约20公里处,自公元三世纪起,历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和北齐六朝国都,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称。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现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建邺城考古队,持续进行了四十余 ...

• 女真肇兴地 大金第一都——黑龙江阿城金上京遗址

发掘单位: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哈尔滨市阿城区文物所项目负责人:赵永军 金上京城,即上京会宁府遗址,是金王朝修筑的第一座都城,是金代早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南郊,阿什河左岸。金上京城由毗连的南、北二城组成,平面略呈曲尺形。两城总周长约11千米,总面积约6.28平方公里。皇城(即宫城)位于南城内 ...

• 军事工程典范 守城防御智慧——重庆合川钓鱼城加担土遗址

发掘单位: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项目负责人:胡立敏 钓鱼城位于重庆市合川区东城半岛的钓鱼山上,面积约2.5平方公里,海拔高程186~391米。在13世纪宋元(蒙)战争中,钓鱼城为南宋巴蜀地区山城防御体系的关键支柱之一,其地雄关高峙、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又扼嘉陵江、渠江、涪江之口,居高临下、凭山控江,实为巴蜀要冲。城中军民“婴城固守,百战弥厉” ...

• 官式建筑典范——河南开封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

发掘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项目负责人:王三营 北宋东京城遗址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城区,由外城、内城、大内三重城垣围合,占地面积约53平方公里。据文献记载,内城共有城门十座,景龙门为内城北墙中门,北与外城北墙通天门相望,南与内城南墙保康门相对。 遗址位置示意图北宋崇宁年间,李诫主持重修景龙门。重修之后的景龙门成为北宋徽宗时期皇室、 ...

• 炉火熔凝玉 瓷光耀贺兰——宁夏贺兰苏峪口瓷窑址 宁夏考古所等

发掘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复旦大学项目负责人:朱存世 位于宁夏贺兰山东麓的苏峪口瓷窑址,深藏于深谷腹地10公里处,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是迄今发现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西北地区精细白瓷遗址。2021至202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复旦大学开展了系统性发掘工作,以破解西夏陵出土精细白瓷产地之谜为切入 ...

• 河南洛阳上庄村墓地

上庄村墓地(上为北) 2023年7月—2024年3月,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在洛龙区上庄村清理一处墓地,位于万安山北麓、伊河南岸,东北距汉魏洛阳故城17公里,共发掘306座墓葬,其中西汉墓274座、东汉墓13座、西晋墓4座、唐墓2座、清墓13座。大多数墓葬遭到不同程度的盗扰,出土陶器、铜器、铁器、珠饰等各类文物共767件(套)。西汉墓均为南北向,分为“凸”字形土 ...

• 有趣的“移民文化考古”

移民,是人类诞生以来最重要和最常见的现象之一,没有移民也就没有今天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布局和世界文明景观。从考古学的视角观察,不同的时代应该存在不同的“移民文化”现象。如旧石器时代,当人类在 200多万年前走出非洲到达欧亚大陆时,面对的是非洲之外地球上广阔的无人区,远古移民与地球上最初的移民文化便是走出非洲的那批“原始人”和他们随身 ...

• “4.18”国际古迹遗址日·国际应对武装冲突时期文化财产保护研讨会在中建西北院举办

“4.18”国际古迹遗址日·国际应对武装冲突时期文化财产保护研讨会在中建西北院举办曹 通中建西北院2025年04月18日 19:17陕西4月18日,适逢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立60周年,“4.18国际古迹遗址日·国际应对武装冲突时期文化财产保护研讨会”在中建西北院举办,本次会议主题围绕理事会年度主题“灾害与冲突下的遗产应对准备”展开。院总工程师辛力出席会议并 ...

• “天下一统——陕西秦汉文明展”在香港展出

“天下一统——陕西秦汉文明展”在香港展出文物陕西2025年04月16日 09:03“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天下一统——陕西秦汉文明展”15日在香港历史博物馆开幕。展览呈献逾100套精选藏品,介绍秦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中外交通等发展。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展期至7月7日。此次展览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和陕西省文物局合作推出,是 ...

• 筑室于兹 百堵皆兴——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种建荣 周原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扶风两县北部交界处,总面逾30平方公千米,是最大的先周文化聚落和西周都邑聚落。周原考古队近年把探索城垣结构、道路网络、池渠水系、建筑群落作为田野考古的“金钥匙”与“总开关”。通过“大范围追踪性钻探”与“重点部 ...

• 十年一城——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

发掘单位:武汉大学、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项目负责人:孙卓 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北郊,现行政规划隶属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叶店村。遗址地处江汉平原东北缘,南邻长江的支流府河,东距长江干流仅10余千米。盘龙城遗址发现于1954年,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展开过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由此揭 ...

• 展现青藏高原依湖而生的渔猎图景——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

发掘单位: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项目负责人:夏格旺堆 青藏高原的新石器化、定居化、农牧化、人群迁徙和文化交流等议题是国际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2018年开始,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多家单位联合,围绕着上述 ...

• 开馆试运行,这座博物馆大有看头

在渭北高原深处,陈炉的窑火已绵延了上千年。日前,耀州窑陈炉博物馆开馆试运行,该馆位于铜川市印台区东南15公里的陈炉镇,西距黄堡镇中心窑场18公里。馆内收藏了耀州窑陈炉窑场从金代初创时期至今的各类精品文物,全面展示了耀州窑陈炉窑场的发展历史。 作为西北地区著名的陶瓷古镇,陈炉古镇 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文化风貌,其窑址2006年被并入全国重 ...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开展推动晋东南考古基地建设工作及考古项目安全检查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山西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精神及省文物局相关要求,4月10日至11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范文谦、纪委书记朱忠武等前往长治市开展推动晋东南考古基地建设,深入市域内实施中的考古项目实地进行安全检查。 围绕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与长治市博物馆合作共建晋东南考古基地建设工作,范文谦院长与长治市文物局、长治市博物馆 ...

• 土耳其前陶新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位于小亚细亚半岛的土耳其,由北边的黑海、西边的爱琴海和南边的地中海所包围,东部与亚美尼亚高原接壤。整个半岛基本由高原和低矮山地组成,面积约50万平方米,也就比我国的四川省稍微大一点。这里是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的交界处,也是古代文明的交汇处。在历史上,它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新石器时代的起源,到青铜时代的崛起、古希腊—罗马帝国的兴衰 ...

• 古国时代晚期东西互动南北交流的文化枢纽——山西沁水八里坪遗址

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山东大学项目负责人:赵辉 遗址概况 八里坪遗址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八里村与庙坡村之间,上世纪八十年代文物普查时发现,1986年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以来,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课题支持下,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考古学院、山西大学考古文博 ...

• 黄河上游早期文明发展的新高度 ——甘肃临洮寺洼遗址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郭志委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之一,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洮河、湟水、渭河一带,范围涉及今甘、青、宁、川、陕等省区,以彩陶生产和使用为鲜明特色,距今约5000至4000年。马家窑文化创造了史前彩陶艺术的巅峰,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持久且深远的影响,其考古 ...

• 见龙在田 天下文明——内蒙古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

发掘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党郁 元宝山积石冢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下洼镇八旗村北1.5公里处的缓坡上。面积约8000平方米,以红山文化时期遗存为主,还包含少量赵宝沟及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遗存。2024年5月—9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元宝山积石冢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400平方米,揭露积石冢、墓葬、积石堆 ...

• 印尼北苏拉威西省元军后裔及石棺遗存踏考

2010年夏,我受邀出席马六甲首届国际郑和学术论坛,会议终了,又用逾20个时日,在印尼踏访古代华人拓殖遗迹。返国时于雅加达机场候机大厅休息,偶遇北苏拉威西省华人矿主林新顺,告知:“在苏拉威西岛东北的哥打莫巴古市(Kotamobagu)莫达徉镇(Modayang)达魄谷村(Tobogun),有元代军队后裔,该族群虽与当地土著共同生活数百年,民族成份归属米那哈撒 ...

•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Thitsar Taik塔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Thitsar Taik 塔AAHM亚洲遗产管理学会2025年04月10日 20:01江苏Express News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引言 | Foreword2025年3月28日发生的7.9级强震致使缅甸遭遇重大损失,据中国新闻网和新京报最新通报,截至4月10日,缅甸28日发生的强震已造成3645人遇难,另有5017人受伤,约148人失踪,我们向所有遇难者致以沉痛的哀悼。地 ...

•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劳卡塔拉普佛塔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劳卡塔拉普佛塔原创AAHM亚洲遗产管理学会2025年04月11日 20:14江苏Express News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引言 | Foreword2025年3月28日发生的7.9级强震致使缅甸遭遇重大损失,据央视新闻与新华社最新通报,截至4月10日,缅甸28日发生的强震已造成3649人遇难,另有5018人受伤,约145人失踪,我们向所有遇难者致以沉痛的哀悼。地 ...

•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雅达那斯密塔林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雅达那斯密塔林原创AAHM亚洲遗产管理学会2025年04月13日 20:02江苏Express News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引言 | Foreword2025年3月28日发生的7.9级强震致使缅甸遭遇重大损失,据央视新闻与新华社最新通报,截至4月13日,缅甸28日发生的强震已造成3649人遇难,另有5018人受伤,约221人失踪,我们向所有遇难者致以沉痛的哀悼。地 ...

•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劳卡陀塔曼昂佛塔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劳卡陀塔曼昂佛塔原创亚洲遗产管理学会亚洲遗产管理学会2025年04月14日 21:46江苏Express News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引言 | Foreword2025年3月28日发生的7.9级强震致使缅甸遭遇重大损失,据央视新闻与新华社最新通报,截至4月14日,缅甸28日发生的强震已造成3689人遇难,另有5020人受伤,约221人失踪,我们向所有遇难者致以 ...

•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因瓦古城桑达穆尼寺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因瓦古城桑达穆尼寺原创AAHM亚洲遗产管理学会2025年04月15日 20:38江苏Express News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引言 | Foreword2025年3月28日发生的7.9级强震致使缅甸遭遇重大损失,据中国新闻网和新京报最新通报,截至4月15日,缅甸28日发生的强震已造成3706人遇难,另有5027人受伤,约130人失踪,我们向所有遇难者致以沉痛的哀 ...

•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Kyaung Lain寺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Kyaung Lain寺原创亚洲遗产管理学会亚洲遗产管理学会2025年04月16日 20:41江苏Express News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引言 | Foreword2025年3月28日发生的7.9级强震致使缅甸遭遇重大损失,据央视新闻与新华社最新通报,截至4月14日,缅甸28日发生的强震已造成3706人遇难,另有5017人受伤,约130人失踪,我们向所有遇难者致以沉 ...

• 灵江之畔 万年炊烟——浙江仙居下汤遗址

发掘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仙居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项目负责人:仲召兵 遗址概况 下汤遗址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横溪镇下汤村。遗址坐落在灵江上游一处盆地中央的自然台地上,高出周边农田1~2米,东西临水,南距灵江约2公里。 下汤遗址位置图 下汤遗址近景(由西向东)遗址发现于1984年;2015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勘探;2018年, ...

• 东北亚规模最大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旷野遗址——吉林和龙大洞遗址

发掘单位: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项目负责人:徐廷 东北亚处于欧亚大陆最东端,是古人类从亚洲腹地向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乃至美洲大陆迁徙扩散的必经之地,备受国内外考古学者的关注。吉林和龙大洞遗址的考古新发现,生动地呈现了一部镌刻在黑曜岩上的东北亚人类演化史。 发掘背景 和龙大洞遗址位于吉林省 ...

• 旧石器时代的《百科全书》——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

发掘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项目负责人:郑喆轩 基本情况 东亚现代人的由来是学术界与公众聚焦的热点问题,以四川省资阳市濛溪河遗址为代表的濛溪河遗址群,为揭开这个谜题提供了系统性全新证据。濛溪河遗址群第一地点(即濛溪河遗址)发现于2021年,面积约1.2万平方米。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2年至2024年, ...

• 漳州岩溪盆地浮滨文化石器制造场调查记

狮子头山遗址(北向南) 2024年3月,福建省文物局正式立项“九龙江流域先秦时期遗址调查与研究”项目。7—8月,由福建省考古研究院、漳州市文物保护中心与闽江学院组成联合考古调查队,对九龙江流域可能存在的青铜时代浮滨文化高等级聚落遗址开展调查。调查第一站选在漳州长泰区岩溪盆地。九龙江北溪主要支流龙津溪自北向南从盆地中央穿过。第二次、 ...

• 叩醒商城 郑州商城考古发现史

鼎盛时期的郑州商城,一定十分繁华与庄严,处处显示出尊贵与博大;而郑州商城的发现及发掘,浸透了中国数代考古人的汗水和心血。如今,漫步于遗址,感慨着几千年前古人的繁华过往,更应该向不懈努力的考古人致敬! 郑州商城的发现,离不开一个人,就是当时郑州南学街的小学教师韩维周。他喜爱古迹,经常到郑州城外施工现场调查。一个周日上午,他到郑州城 ...

• 水下考古打开希腊“封闭的时间胶囊”——访希腊塞萨利大学水下考古学副教授乔治·库茨索夫拉基斯

编者按 近日,库茨索夫拉基斯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分享了希腊水下考古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性。在专访中,库茨索夫拉基斯详细阐述了沉船遗址的记录工作与水下文物的发掘过程,并强调了跨学科合作在水下考古中的关键作用。他还提到,随着水下博物馆的建立以及公众对水下遗产的关注日益增加,水下考古研究与保护已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库茨索夫拉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