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侯”丝绸与黄金面罩 阿里高原象雄考古揭秘
盛产黄金的象雄国如果您打开一张中国地图,可以看到在西藏自治区的西部,雪峰林立,百川奔突于万仞丛中,这就是阿里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可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山高路险、干旱缺氧、气候恶劣、人迹罕见的阿里高原是西藏古史中神秘的一页,最具魔幻般吸引力的话题之一,就是关于古老象雄王国及其文明的传说。唐代初年,青藏高原上曾经兴起过 ...
盛产黄金的象雄国如果您打开一张中国地图,可以看到在西藏自治区的西部,雪峰林立,百川奔突于万仞丛中,这就是阿里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可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山高路险、干旱缺氧、气候恶劣、人迹罕见的阿里高原是西藏古史中神秘的一页,最具魔幻般吸引力的话题之一,就是关于古老象雄王国及其文明的传说。唐代初年,青藏高原上曾经兴起过 ...
明代的南京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城墙,其中内城(京城)原长超过33公里,目前残存26公里,被当时的西方人称为“世上最伟大的城市”,而被京城城墙包围的区域现今称作南京老城区。南京老城区的东部,紧挨城墙东段,就是明代皇城的位置。我们今天把明代皇城的相关遗址统称为明故宫,其实包含了当时的宫城、皇城,以及附属的桥梁、御河等遗址。现存遗址总面积约5 ...
2024年8—9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对古北口镇蟠龙山段长城300—303号墩台进行了考古工作,完整揭露墩台建筑基础,同时还对墩台顶部及相关附属建筑进行了清理。具体发现2组石柱础(302、303号墩台的石柱础下均有砖砌磉礅),302号墩台顶部一组火炕遗迹,以及300号墩台西侧登城便门、东侧登城踏步遗迹等。302号墩台顶部暴露出来的火炕遗迹出土遗物400余件, ...
李家岗遗址发掘现场李家岗遗址位于澧县城头山镇大兴村一块高出周边约1米的低矮丘岗之上,是一处彭头山文化时期的聚落。2023—2024年,我们对遗址进行了2个年度的发掘。经调勘,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主体文化堆积厚0.4—1米。已揭露面积1500平方米,发现壕沟、房址、火塘、灰沟、墓葬等遗迹,出土较为丰富的陶器、石器等遗物。此次最为重要的发现是古稻田 ...
在墓坑内设计出逐层内收的台阶是楚系贵族墓葬的特点之一。20世纪50年代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的考古发掘,让考古学界开始留意楚国大中型墓葬这种特殊的营建方式。随后的几十年间,具备此类结构的楚墓在湖北、河南、湖南、安徽等地频出,以荆门包山、枣阳九连墩、南阳夏庄、淮南武王墩等为代表,墓主从楚王、高等级贵族到大夫、士阶层。枣阳九连墩楚墓结构大多 ...
忠县皇华城遗址高程模型勘探是考古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通过钻探、物探等手段来了解、确认和研究文化遗存,并为考古发掘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基础材料与依据。使用探铲(洛阳铲)钻探是考古勘探最常用的工作方法,主要是根据探铲向地下打孔带上来的泥土及其包含物来判断地下遗迹、遗物堆积情况。近年来,重庆地区宋元(蒙)战争山城大遗址考古工作取得了 ...
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大量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工具,磨制石锛便是其中一种。其器形较厚,单面刃(无刃的一面微弧,极少平直),一般多为普通石锛(又称“常型石锛”)。有段石锛则是安有柄的石锛,背面上端为绑木柄打磨出的一个平面。在众多描述中,德国考古学家、民族学家海尼·格尔顿(Robet Heine Geldern)命名的 stufenbeil(德文)最为形象和精确,英译step ...
列戟制度从周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清代结束。列戟按对象可分为宫庙列戟、官府列戟和显贵列戟三种,墓葬壁画中的属于显贵列戟。显贵列戟一般分为申请、审核、颁发、收回四个流程,由礼部、卫尉寺、武器署等几个部门联合管理。因而列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列戟制度最早出现于周代,《周礼·天官冢宰第一·掌舍》中记载“掌舍掌王之会同 ...
2024年9月以来,在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主持下,由多个部门组成的科研团队对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牛路冲遗址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近日,遗址发掘工作有了重要进展,科研人员在此发现岭南地区最早的城址。牛路冲遗址位于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牛路冲东北约200米的河流冲积台地,遗址地处两江交汇处,西面为茶江,东面和北面为茶江的支流势江。整个 ...
▲ 崧泽文化晚期高等级大墓M125航拍图作为长江下游地区最重要的史前遗址之一,位于江苏张家港市的东山村遗址被誉为“5800年前的‘崧泽王’”而受到瞩目。近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公布,张家港东山村遗址在2023年以来的新一轮发掘工作中有了重大发现,再次实证了东山村遗址是“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性遗址,是研究长江下游早期古国 ...
济南市考古研究院所藏的一件商代铜鸮卣内残存的液体日前被证实是蒸馏酒,这将我国发现蒸馏酒的年代追溯至3000年前的商代。▲ 检测出3000年前蒸馏酒的商代铜鸮卣据检测项目负责人、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副研究员吴朦说,经过检测发现,铜鸮卣内残存的液体存在乙醇等成分,确定是酒类。果酒、米酒,只有发酵没有蒸馏环节,会留下糖类、 ...
壁龛墓是指在墓圹周壁开挖龛洞,用于放置器物的一类墓葬,其考古发现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4—1935年苏秉琦先生对斗鸡台沟东区墓地的发掘过程中,就注意到一部分墓葬设有壁龛,内置陶器等随葬品。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新密莪沟北岗遗址和长葛石固遗址,分别清理出9座、3座带壁龛的竖穴土坑墓,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裴李岗文化,这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壁 ...
壁龛墓是指在墓圹周壁开挖龛洞,用于放置器物的一类墓葬,其考古发现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4—1935年苏秉琦先生对斗鸡台沟东区墓地的发掘过程中,就注意到一部分墓葬设有壁龛,内置陶器等随葬品。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新密莪沟北岗遗址和长葛石固遗址,分别清理出9座、3座带壁龛的竖穴土坑墓,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裴李岗文化,这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壁 ...
草原传奇“吐谷浑”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唐代诗人王昌龄笔下的这首《从军行》,短短二十八个字,勾勒出一幅金戈铁马、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诗中的“吐谷浑”,既是一个具体的人名,也是一个族群的名称,同时又是曾经活跃在青藏高原上的一个游牧政权的名称。 吐谷浑本是辽东鲜卑慕容部单于慕容涉归的 ...
“……高堂邃宇,槛层轩些。层台累榭,临高山些。网户朱缀,刻方连些。冬有穾厦,夏室寒些。川谷径复,流潺湲些。光风转蕙,氾崇兰些。经堂入奥,朱尘筵些。砥室翠翘,挂曲琼些。翡翠珠被,烂齐光些。蒻阿拂壁,罗帱张些。纂组绮缟,结琦璜些。室中之观,多珍怪些。兰膏明烛,华容备些。……”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一首《招魂》,传诵千年。诗人笔下的楚国宫 ...
一 概 况 “黑石号”沉船1998年发现于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附近海域,沉船出水瓷器占全部船货的95%以上,其中包括长沙窑、邢窑、巩义窑、越窑及广东产青釉瓷器。这些瓷器种类繁多、特点鲜明,基本符合9~10世纪海上贸易瓷器四组合的特点。 “黑石号”出水的瓷器中有一类器物较为特殊,即在长期远洋航行中用于盛储和包装的罐类器物。这些青釉罐大小不一,大罐 ...
摘要:多层墓葬是指在墓葬中构造出多个立体空间的墓葬形制。从层次结构上看,可分为三层和双层两类,以双层结构为主。这种多层构造最早出现在北宋中期,作为一种御赐的“地下石藏”来使用。在北宋晚至南宋初期,多层墓葬的形制和构造均发生一定的变化,隔层的功能也发生改变,但总体上仍可以看作是“地下石藏”的变形。到了南宋中期,多层构造的使用方式也 ...
后石墓地位于吕梁市离石区信义镇后石旧村东北,2020年4月至2020年6月进行了发掘,共发现东周时期的古墓葬36座。墓葬形制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向有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种,均为单人葬,大部分为仰身直肢葬,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主要组合为鼎、豆、壶,另有彩陶、铜铁制品、骨簪及其他饰品随葬。根据葬式、葬具及随葬品,推断年代应为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晚期 ...
上马墓地位于侯马晋都新田近郊,是山西地区规模较大、延续时间较长、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两周时期的墓地。1961年在断崖上发掘墓葬14座,其中M13是规模较大的一座,出土青铜器180余件。1963-1987年间进行了13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10万平方米,发现墓葬1373座、马坑3座、牛坑1座、车马坑3座,出土遗物近6000件。其中,19座铜礼器墓出土铜礼器130件。墓地年 ...
12月2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聚焦夏商周大型都邑遗址的新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为探究中华文明起源提供珍贵研究资料河南省洛阳市二里头遗址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山西省昔阳县钟村墓地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是本次聚焦的重点山西省昔阳县钟村墓地的发现为研究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开辟了怎样的考古视角?让我们窥探一二山西省昔 ...
生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将动物与十二地支相结合,是古人对时间观念、日月运行、天象等的认识。 十二生肖肇端于何时,众说纷纭。《诗经·小雅》载“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宋代王应麟将此举为“午马之证”,将生肖的起源追溯至西周末年,后并未经证实。文献史料中,东汉王充《论衡·物势篇》记载:“寅 ...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景区景观。薛俊 摄(人民视觉) 黄海勾勒出绵长的海岸线,沉淀了百味之首的食盐结晶。在江苏,还有一座因盐而生的城市——盐城。不久前,江苏盐业考古发布多项成果:在盐城沙井头遗址、缪杭遗址、后北团遗址等盐业考古调查发掘中,新发现盐城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盐业遗址点超百处;首次确定了西汉盐渎县城所在区域并揭露出盐渎县城官 ...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对于 ...
泰山碧霞祠全景泰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缩影、国泰民安的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泰山有着28亿年的地质演化史,有古树名木近2万株,其中23株被列入世界遗产要素。泰山文物古迹众多,有岱庙、碧霞祠等著名古建筑31处;珍贵石刻1800余处;古遗址12处;馆藏文物2万余件,馆藏古籍图书5111部。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泰山:“庄严 ...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随着国家统一和封建王朝建立,秦始皇、汉武帝等具有雄才大略的统治者面对空前广阔的疆域,除实施了郡县制等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外,往往采用出巡的方式对各地宣示主权和治权。今山东地区是秦汉皇帝东巡的重要区域,周代齐国境内有八神主祭祀,文献记载秦始皇、汉武帝等曾出巡八主祠所在的芝罘、成山、 ...
近日,“黄金武士与富饶草原”在天津博物馆展览,所陈文物来自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其中一件出自哈萨克斯坦南部库鲁克(Khurluk)的陶质“祭坛”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图1),因其形制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灶很相似。图1 哈萨克斯坦南部出土的陶质“祭坛”(笔者拍摄)广义的陶灶包括灶圈和容器两部分。灶圈的组成部分有灶门、灶壁和出烟孔,狭义的陶灶即指 ...
小堡子墓地位于咸阳市泾阳县小堡子村东南(现属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管辖,已拆迁),地处咸阳塬东北部,在已发掘的大堡子西汉墓地之东南,西南距长陵邑约2千米。“片区制”考古实践表明,小堡子墓地处在西汉墓葬密集分布区,故此在配合当地土储工作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项目用地进行了全面揭露,共计发掘墓葬近700座,绝大多数为西汉墓葬,出土遗物非常丰富 ...
淮阳平粮台遗址是中原地区重要的史前遗址,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发现了一座龙山时期城址,是当时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城址之一,引起学界强烈关注。近年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又对该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发掘集中在城内东南部,出土遗存以龙山文化为主。根据发掘简报可知,在一座龙山房址的室外堆积中出土了一件刻纹小陶钵,编号ⅤT3522A②c:4 ...
旬邑西头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张洪镇原底社区西侧约1公里的西头村。考古人员通过拉网式区域性系统调查,确认西头遗址商周时期遗存分布面积约200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泾河流域发现规模最大的商周时期聚落之一。 遗址最引人瞩目的是发现了西周时期大型城址。城址面积约80万平方米,其中东城墙由两道夯土墙构成,宽度约7米,其东部宽4、西部宽2.7、两 ...
作者:朱乃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资料信息中心主任、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中国考古学年鉴》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暨专家委员会委员。三、1986年至2000年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主要成果 1986年至2000年是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全面开展时期。这时期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广大学者积极参与,学术思想十分 ...
作者:朱乃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资料信息中心主任、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中国考古学年鉴》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暨专家委员会委员。5.夏文化探索中有关研究热点的形成 夏文化探索,自1959年开展豫西调查、发现二里头遗址以来,从1977年开始进入新的探索阶段,并因二里头遗址重要发现的积累、登封王城岗 ...
作者:朱乃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资料信息中心主任、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中国考古学年鉴》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暨专家委员会委员。1.晋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考古研究的突破 晋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始于1926年李济进行的汾河流域的考古调查和夏县西阴村遗址的考古发掘。新中国成立后,又对晋南地区 ...
作者:朱乃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资料信息中心主任。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文明”这个词汇出现较早。但在中国学术界将中国文明起源作为一个学术专题进行探索,大致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而对这个课题首次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夏鼐。1983年春,夏鼐在日本演讲《中国文明的起源》时,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文明起源这个课题所涉及到的“文明” ...
作者:程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的价值挖掘与传承传播研究”首席专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特别研究员 清华简新整理出的竹书《两中》,依托夏启君位初定为故事背景,构拟了启与两位神人圭中、祥中的对话,以阐述作者对道德法制、国家治理的全方位理解。该篇的背景 ...
以1921年仰韶村遗址考古发掘并命名中国第一支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为开端到2021年,中国现代考古学走过了百年历程。在2021年的“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公布了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如下: 旧石器(5项)北京周口店遗址、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山西襄汾丁村遗址、辽宁营口金牛山遗址、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 新石器(33项)河北武 ...
1月13日上午,“2024年度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考古博物馆)举行。陕西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贾强,陕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周勇,陕西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眭俊,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管理部部长张金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水城、王幼平,入选项目负责人与成员及媒体记者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由 ...
02项目简介2022-2024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渭南市博物馆、富平县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在陕西中部、渭河北岸一级支流石川河流域(富平段)新发现12处旧石器遗址,并对其中的朱黄堡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这是该区域首次发现和发掘旧石器时代遗址。石川河右岸周家坡、庙沟等8处遗址的石制品主 ...
贾里村唐代墓地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塬(原)北部最大村落——贾里村,为配合长安区贾里村棚改项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项目内所涉及的遗址、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盛唐时期的董氏、梁氏家族墓地的发现是本次发掘最为重要的收获。一、董氏家族墓地该家族墓地为盛唐玄宗董贵妃之亲族董氏家族墓,出土八方石刻墓志,确认该墓地以祖 ...
工地局部航拍照片M14出土纸质陀罗尼经咒墓主人生前居住里坊M367、M260天王俑
西郭村墓地平面图M525全景M482陶器组合铜銗镂(M328:3)02项目负责人简介
M415墓室开口及围沟戳印陶文M58出土铜灯M58出土铜剑02项目负责人简介陈秋歌,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馆员,从事田野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主持塔尔坡秦人墓地,重庆忠县老鸹冲战国秦汉墓群,新疆库车库木吐喇石窟寺壁画修复,冯晖墓彩绘砖雕修复等考古发掘和文物修复工作。发表简报论文数十篇。 ...
张闫遗址位于西安市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正阳街道张闫村,东南约1公里为汉安陵邑北界。遗址所在属渭河北岸二级阶地,海拔445米,地形平阔,周边2公里范围内曾发掘有多处两汉时期遗址、墓地。2023-202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执字(2023)第1014号、考执(2024) 第1197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该遗址展开工作,清理房址、灰坑、水井、道路、壕沟、墓葬等丰 ...
02项目简介小堡子西汉列侯墓园位于咸阳市泾阳县小堡子村东南,地处咸阳塬东北部,西南距长陵邑约2千米。2024年为配合土地储备工作,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项目用地内开展考古发掘,共计发掘墓葬近700座,出土遗物非常丰富。十分重要的是,在地块东北部发现了相对独立的大型墓园,规模宏大、随葬丰美,部分墓主应与西汉富民侯田千秋相关。墓园以宽大围沟为周界 ...
霸陵祔葬墓(编号FM1)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刘家坡村北200米处。该区域为白鹿原东侧,海拔约717米。墓葬位于汉文帝霸陵(江村大墓)与窦皇后陵之间,西距文帝陵约400米,东距窦皇后陵约300米。2021年12月至2024年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组成汉陵考古队,对陵园内的祔葬墓FM1进行发掘。 ... ... ...
魏家崖遗址位于宝鸡市陈仓区千河镇魏家崖村,千(汧)河与渭河交汇处的东夹角,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年代从龙山时期延续至汉代,其中又以春秋时期秦文化为主。上世纪80年代在遗址曾发现小型编钟、金虎、玉铺首。2008年“关中秦汉离宫别馆”考古队正式发现该遗址,采集到鬲足、筒瓦、陶范。2014年村民取土发现了一座春秋早期秦贵族墓,经抢救性清理。202 ...
02项目简介六营遗址位于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西。为配合凤翔区新博物馆项目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凤翔区博物馆对项目建设用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共清理各类遗迹1000余处,出土各类器物3000余件(组)。本次发掘最为重要的是在秦雍城外围发现了战国中晚期的平民聚落遗址,遗址主体时代为东周。房址为半 ...
02项目简介长春遗址位于渭南市富平县庄里镇长春村,地处石川河东岸、北山山系南麓的开阔台地上。从2022年10月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渭南市博物馆、富平县文旅局对遗址内部分被盗西周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2024年,为进一步弄清遗址范围、聚落结构及墓地分布等,开展了系统性的调查、大规模勘探和发掘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通过调查,初步廓清了遗址的 ...
谢家河遗址I区航拍图 仰韶房址F1战国秦墓M5战国秦墓M16出土器物组合图文| 赵旭阳编辑 | 李 懿初审 | 李彦峰终审 | 张改课
02项目简介蒋家遗址位于渭南市临渭区向阳街道蒋家村东,北距渭河约5公里,南距秦岭约15公里,坐落在沋河出秦岭北麓东侧的山前台地上。2024年因渭南市蒋家水厂项目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建设用地范围内勘探发现的古代遗存进行全面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分为北侧第Ⅰ发掘区、南侧第Ⅱ发掘区,发掘的文化堆积以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遗存为主,清理该时期环壕、 ...
保养维护是古建筑维护与加固的一项工程,等同于古建筑的局部修缮、迁建、抢险加固等工程项目;实施保养维护工程需要申请立项,需要进行系统化的工程管理;同时,保养维护工程的施工要求不改变建筑物的现状结构、外貌、装饰、色彩等价值要素,而进行除草、勾抹、简易支顶、局部揭瓦补漏、防潮防腐、除虫防火等经常性的工作。古建筑的保养维护工程采用申请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