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参与2024欧洲遗产峰会的政策讨论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参与2024欧洲遗产峰会的政策讨论ICOMOS participates in policy discussions at the 2024 European Heritage Summit10月8日,欧洲遗产政策大会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2024年欧洲遗产峰会期间举行。该活动旨在探索更好地将遗产实践纳入欧洲政策的方法,并讨论质量概念,重点是与气候危机相关的挑战。3名ICOMOS代表参加了讨论。欧洲遗产峰会每 ...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参与2024欧洲遗产峰会的政策讨论ICOMOS participates in policy discussions at the 2024 European Heritage Summit10月8日,欧洲遗产政策大会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2024年欧洲遗产峰会期间举行。该活动旨在探索更好地将遗产实践纳入欧洲政策的方法,并讨论质量概念,重点是与气候危机相关的挑战。3名ICOMOS代表参加了讨论。欧洲遗产峰会每 ...
摩苏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这个城市的名字在阿拉伯语中意为“连接点”。数千年来,她一直是南北东西方之间的战略十字路口和沟通桥梁。这使她成为众多拥有不同出身、种族和宗教信仰的人的家园,但也因此使其成为伊斯兰国/达伊沙的攻击目标。为期3年的占领(2014-2017)给她带来了毁灭性的结果,这些年过去之后暴力极端主义的桎梏才被打破。摩苏尔遭 ...
9月27日,国家文物局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会上公布了我院考古队员在平顶山市鲁山县仙人洞遗址发现的距今3.2万年人类头骨化石,这是目前河南地区已知年代最早的早期现代人化石,这对研究中国现代人起源、演化具有重大意义。 仙人洞位于伏牛山东麓与平原过渡地带的浅山地区。2020年6月,考古人员在鲁山地区开展旧石器考古调查时首次发现 ...
王庄遗址位于河南永城市苗桥镇,遗址面积63万平方米,是一处距今约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大型聚落。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3年以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展开考古发掘,该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永城王庄遗址范围、环壕与发掘地点示意图ⅠM5 ...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强调,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进一步部署,指出,要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各地各部门 ...
2023年12月开始,为配合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的土地出让工作,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组织工作队伍对该区元和街道的一处地块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揭露出一处丰富的宋元至明清时期制陶窑业遗存,出土了大量制工精美的陶器、陶范等遗物。陆慕宋泾桥南遗址位于元和塘东岸,距离苏州古城区约2.7公里,距2016年和2019年南窑发掘点直线距离约300米,距2021~2022年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2023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下洼镇元宝山积石冢被盗,当地文物部门上报后,2024年初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经自治区文物局批准,以抢救性考古发掘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并得以批准。4月底,组队对该地点及周边开展调查并进行了勘探。5月1日至9月初,共计发掘面积1400平方米。发现有赵宝沟、红 ...
老庄师墓群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岗李乡老庄师村,现由郑州航空港区代管。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为配合航空港区新能源汽车电池二期项目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对位于河南省郑州航空港区老庄师墓地进行发掘。其中山岗东侧的宋墓群保存较为完整,墓中壁画生动立体,内容丰富,题材有花鸟、神兽、家具、武器、人物等等,反映出当 ...
图1 303墩台的鸟瞰图(自西北拍摄)四座墩台建筑形制均为砖石混筑结构,基础部分为4-7层的条石,之上部分残存条砖,条石、条砖之间均用白灰勾缝。墩台顶部建筑已全部坍塌,其中300、303墩台保存相对完好(图1);301、302墩台则相对保存较差,基础条石、墩台四周砌筑的条砖均已倒塌或丢失且局部已暴露出夯土台芯。图3 300墩台南侧东端发现的登城便门遗迹( ...
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保护和利用座谈会在内蒙古召开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锡林本报讯 9月25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和锡林郭勒盟委宣传部主办的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保护和利用座谈会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及内蒙古自治区内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10余名专家学者,实地考察调研元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李翔中华文明绵延至今,从未中断。山河为证,岁月可鉴。近日,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上透露,目前,我国已拥有世界遗产59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40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文化遗产构成要素超1600处。这些数字背后,不仅是泱泱中华文化遗产丰富的实证,也是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就的 ...
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试掘工作启动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记者 徐秀丽本报讯 记者徐秀丽报道 9月28日上午,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试掘启动仪式在上海市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出席仪式。长江口二号古船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体量最大、保存较为完整、 船载文物丰富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是中国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经过连续多年的水下考古调 ...
为配合耒阳市革命烈士纪念馆项目建设,2024年8月~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耒阳市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对发现墓葬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古墓葬5座,出土陶器、青瓷器、铜器、铁器等70余件(套)。耒阳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建设项目位于耒阳市城北中路与蔡伦北路交汇处的烈士陵园内,东距耒水1.5千米(图一)。发现墓葬主要位于项目红线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中国文物报2024年,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这75年间,各领域各行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考古学也不例外,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伊始,从五十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正式设立、全国考古人员训练班开班,到重启周口店、殷墟等的考古工作,再到前往河南辉县进行发掘,尽管底子 ...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先进技术加强文物保护和研究。近年来,从考古发掘到文物保护与修复,从价值阐释到展示传播,文物和科技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科技创新已成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 ...
沙井头遗址出土陶水管2.缪杭遗址缪杭遗址位于盐城市东台梁垛镇董贤村九组,遗址四周被老河道环绕,遗址总面积6.75万平方米。遗址东距粱垛河约300米,西距泰河村遗址约3千米。2022年至2023年间,考古发掘揭露出蓄卤池、淋卤坑等制盐遗迹,出土了长沙窑、繁昌窑、越窑、德清窑、宜溧窑等不同窑口瓷器400余件。缪杭遗址全景照2022年发掘区内清理出蓄卤池一座 ...
为摸清乌苏里江左岸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构建三江平原史前史,在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局的指导下,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建考古调查队,联合穆棱市文物保护中心、鸡西市文物保护中心、密山市文物保护中心、虎林市文物保护中心等单位,于4月15日至6月30日,顺利完成了乌苏里江左岸南部地区的系统考古调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虎林市虎头村南遗址 ...
2024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队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沣东大道以北,科源一路以东,科源路以西,沣东二路以南的FD3-10-13宗地工程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区域内共清理灰坑8座和1座陶窑。发掘前建设项目的基坑已开挖至1.6米深度,地层已达生土。其中发掘区域东南角的Y1形制特殊,保存情况较好,为陕西地区首次发现。沣东新城FD3-10-13宗 ...
2021年9月16日,接群众举报,广汉市新鸥鹏教育小镇工地施工中发现古墓,广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立即派人到现场进行调查。经初步勘查,该墓除墓圹上部及墓顶部已被施工取土扰乱破坏,墓室内被落下的覆顶石和浮土填满外,墓室保存基本完整。广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立即将发现情况上报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经多部门会商,决定由德阳市文 ...
内蒙古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地理位置积石冢发掘全景扁钵式无底彩陶筒形器目前可知北部的圆形积石冢的外冢墙直径23.5米,晚期积石堆直径可达28米。保存较好的北部冢墙体可见六至七层台阶状墙体,残高0.4~2米。墙体整体向外挤压倾斜,使得底部摆放的筒形器破碎并挤压至内圈冢界墙处。保存较好的北部墙体处摆放的黑彩带高体筒形器原位保存状态良好,局部还可见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京文 辽文 鄂文自今年5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进入实地调查阶段以来,北京、辽宁、湖北等地,不断加强人力投入、强化进度管理、抓好安全保障,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实效。强化普查数据安全责任意识8月30日,北京市四普办召开会议,专题部署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北京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安全管理,强化各区 ...
今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此前12年,中轴线考古工作亮点频现。相较中轴线北段钟鼓楼、万宁桥等古迹,南段的遗产格局不够清晰完整。为了还原完整的中轴线,2021年,北京考古研究院启动北京中轴线南段考古发掘工作。 历时3年,考古人员先后确定了正阳桥遗址的位置,发掘出天桥遗址,南中轴线的格局逐渐清晰。这些成果,均被记录 ...
2023年7月至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队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三桥街道三桥新街东段小学建设区域东北部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项目地块位于西安高架快速干道以南,三桥新街以北,西三环以东,阿房路以西,地处唐长安城外西北方。发掘区域内共清理21座墓葬,其中唐墓16座,清墓5座。发掘前建设项目的基坑已开挖至1米深度,地层已达生土,墓葬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21年至2022年,为全面提升配合城市基本建设考古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积极贯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基本建设考古“片区制”理念和方法,城西片区在西安西郊莲湖区枣园街道三民村、陈家寨和沣东新城三桥街道贺家村等地相继发掘魏晋至明清时期墓葬1200余座,极大地丰富了西安西郊历史时期的考古学研究资料,完善了该区域从 ...
近日,为配合准格尔旗古城煤矿露天开采第四期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二长渠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已初步完成了49座砖室墓以及7座小型土坑竖穴墓的清理,并对附近一处建筑台基进行了发掘。部分墓葬分布图二长渠墓群以带墓道的圆形券顶砖室墓为主,墓室墙壁多砌筑仿木建筑图案,如镶嵌于砖墙的仿檐柱、斗栱、普拍 ...
记者24日从西岳庙文物管理处获悉,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华山摩崖石刻文化遗产调查研究专项工作共统计建档石刻739处,对照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602处石刻,本次调查新发现137处。年代最早的石刻为北宋元祐三年“游师雄观黄神潭留题”,石刻书法类型丰富,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华山摩崖石刻实地测绘阶段完成后,调研团队转入室内对前期采集资 ...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强世界遗产保护,取得积极新进展。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世界遗产数量达59项。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遗产三种类型。日前,“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增至40项。同时,我国还有43个项目列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北宋东京城遗址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城区,由外城、里城、大内三重城垣围合。北宋东京里城沿用自唐汴州城,因此又称旧城,北宋时期又称之为阙城。景龙门为里城北墙中门,旧名酸枣门,始建于隋唐时期,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改名为兴和门,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改名为景龙门。《东京梦华录》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徐州博物馆 淮安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大运河作为中国南北交通与经济文化交流的黄金水道,孕育了沿线众多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江苏淮安正是其中之一。自2021年淮安市出台“先考古后出让”的考古前置政策以来,淮安地区新发现了20余处与运河相关的古遗址和古墓葬,绝大多数处于城区范围内。其中庆成门、新路和板闸镇遗址具有典型性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曹植森“黄河从草原上流过——鄂尔多斯历史文化陈列”(下文简称“黄河展”)遵循历史发展脉络,从史前到明清分三部分讲述,以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为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突出黄河、草原为核心的展览特质,彰显中华文明特征,充分体现了鄂尔多斯地区“历史无断代,文物无缺环”,让文物在展览中说话,让观 ...
作者:尚晋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了欧洲和北美地区的世界遗产第三轮定期报告。至此,全球五个地区的第三轮定期报告(2018-2024年)工作全部结束。下一阶段,世界遗产委员会计划于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进行回顾工作。本文将对各地区第三轮定期报告情况进行一个梳理,并探讨其中与遗产影响评估相关的问题。总体情况定期报告是《世界遗产公约》规定的缔约国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记者 赵军慧本报讯 记者赵军慧报道当地时间7月25日晚,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期间,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办,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印度国家委员会、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承办的“手工业遗产地的创造性保护”主题边会在印度新德里举办。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特蕾莎· ...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11时15分,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钟楼太庙正阳门夜景天坛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记者 徐秀丽备受期待的热门展览“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7月19日在上海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展览由上海博物馆、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联合举办,中国国家文物局、埃及旅游和文物部共同指导。作为上海博物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展期最长的重磅特展,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整个展览从策划到开幕,经历了42 ...
运河保护 久久为功:河北千年运河蝶变之路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河北省文物局大运河北,纵贯千里。昔日里“渔唱樵讴听不辨,人声半在水声中”的诗情画意重现运河之畔。古韵新风,生生不息。看今朝一泓碧波,留下“一眼千年”的完整印记。巍巍太行,悠悠运河。古老的燕赵大地,焕发出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何以中国,运载千秋。奋进河北,与您相约。……2 ...
7月26日,在印度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评审。本次会议,世界遗产委员会以重大边界调整的形式,将上海崇明东滩、山东东营黄河口、河北沧州南大港、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和辽宁丹东鸭绿江口共五处提名地,作为盐城牵头申报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的扩展,列入《世界遗产 ...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我国申报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遗产委员会评审,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已拥有15 项世界自然遗产、4 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世界自然遗产总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 ... ... ...
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 题:以申遗带动北京老城整体保护 开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新局面——专访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新华社记者 施雨岑、王鹏、陈冬书当地时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此,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 ...
文/《中国报道》记者 陈珂4100多年前的清晨,当太阳越过塔儿山后,阳光会洒在一座被城墙环绕的大城之上,这就是当时黄河流域用夯土做成的最大的城市——陶寺遗址所在的古城。上世纪50年代末陶寺遗址被首次发现后,经过40多年薪火相传的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在这座古城里相继发现了城墙和宫墙、大型墓地、观象台、圭表、文字、礼器……这些遗迹或文物与历史典 ...
人民日报记者 何思琦在纸发明之前,中华文明书于何处?以竹、木为原材料制成的简牍,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文字载体之一。这是一个长达千余年的“简牍时代”。《尚书·多士》中“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的表述,是有关简册的最早记录。自殷商至晋,漫长岁月中,简牍化为历史的见证。这些书于竹片木板之上的文字,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记忆,穿越千年而来。漫漫黄沙 ...
跟着考古工作者“重返”历史现场 《闽都探源——福州考古三十年图录》新书分享会举行张勇在分享新书。 17日晚,福州大梦书屋“十年拾梦”之《闽都探源——福州考古三十年图录》新书分享会在西湖大梦书屋举行。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文博研究馆员张勇作为分享嘉宾,带领着现场数十名读者循着新书的脉络,“重返”闽都考古的历史现场。此次活动也是福 ...
作者:尚晋近年来,遗产影响评估作为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手段之一,逐步面向国际社会推广,特别是2022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及世界遗产委员会咨询机构联合发布新版《世界遗产环境中的影响评估指南和工具包》以来。这一点也突出体现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本文将就大会关于世界遗产保护状况的7A和7B决议草案展开评述,以呈现遗产影响评估的一个 ...
2024年是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五周年。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有多难?良渚在这一难题上提供了哪些经验?带着这些问题,新华访谈专访了杭州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文物保护团队负责人高海彦。新华网:中国的世界遗产当中,有哪些是潮湿环境下的土遗址?做好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和宣传有哪些重要价值?高海彦:土遗址主要是以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古遗址 ...
2024年7月21日~31日第4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代表现场参会。7月23日,大会进入保护状况报告审议环节。一、世界遗产保护状况报告审议环节总体情况本届会议共审议124个项目的保护状况报告,其中:57项为《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的项目,根据《操作指南》要求每年审议;59项为此前大会要求提交保护状况的项目;8项为 ...
新宫遗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南苑街道,清代行宫新宫东北部,地处燕山南麓太行山东麓古永定河流域的冲积扇平原。周围地形开阔,遗址择地古河道西南岸高垄台地,是北京市城区内发现的唯一一处夏商时期环壕聚落遗址,主体文化是大坨头文化(相当于夏代晚期至商代早、中期),包括双环壕、祭祀遗存、墓地、古河道等,亦发现有晚商西周时期墓葬、灰坑、窖穴和沟, ...
国内要闻02“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览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
ICOMOS日前联合阿塞拜疆旅游局发起游牧文化景观保护行动,以应对游牧的复杂环境、文化和社会问题,提高社会关于其对人类遗产贡献的意识,推动国际合作。该行动旨在强调为游牧相关的文化、自然和混合景观保护开展综合多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加强游牧遗产地在《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代表性,并应对各类关键管理挑战。 ...
该项目获得为期5年(2024-2029年)2500万欧元奖金支持,旨在团结、整合文化遗产领域的分散社区,促进范式转变。为开发该项目,目前已组成一个由51个欧洲合作伙伴构成的联盟;ICOMOS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将为涉及社区建设、能力建设和培训、通信、云环境等方面内容作出贡献。 ...
全省“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西安市聚焦解决地下文物资源丰富导致考古任务重、建设项目推进慢等现实问题,创新建立大片区考古工作机制,统筹加强全市考古力量,强化重点区域考古服务保障,有效解决文勘工作堵点难题,提升土地要素供给效率,助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近日,记者走访西安市考古一线,采访考古项目参与者和政府部门负责人,探访当地有效提升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