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一统——陕西秦汉文明展”在香港展出
“天下一统——陕西秦汉文明展”在香港展出文物陕西2025年04月16日 09:03“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天下一统——陕西秦汉文明展”15日在香港历史博物馆开幕。展览呈献逾100套精选藏品,介绍秦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中外交通等发展。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展期至7月7日。此次展览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和陕西省文物局合作推出,是 ...
“天下一统——陕西秦汉文明展”在香港展出文物陕西2025年04月16日 09:03“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天下一统——陕西秦汉文明展”15日在香港历史博物馆开幕。展览呈献逾100套精选藏品,介绍秦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中外交通等发展。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展期至7月7日。此次展览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和陕西省文物局合作推出,是 ...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种建荣 周原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扶风两县北部交界处,总面逾30平方公千米,是最大的先周文化聚落和西周都邑聚落。周原考古队近年把探索城垣结构、道路网络、池渠水系、建筑群落作为田野考古的“金钥匙”与“总开关”。通过“大范围追踪性钻探”与“重点部 ...
发掘单位:武汉大学、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项目负责人:孙卓 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北郊,现行政规划隶属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叶店村。遗址地处江汉平原东北缘,南邻长江的支流府河,东距长江干流仅10余千米。盘龙城遗址发现于1954年,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展开过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由此揭 ...
发掘单位: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项目负责人:夏格旺堆 青藏高原的新石器化、定居化、农牧化、人群迁徙和文化交流等议题是国际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2018年开始,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多家单位联合,围绕着上述 ...
在渭北高原深处,陈炉的窑火已绵延了上千年。日前,耀州窑陈炉博物馆开馆试运行,该馆位于铜川市印台区东南15公里的陈炉镇,西距黄堡镇中心窑场18公里。馆内收藏了耀州窑陈炉窑场从金代初创时期至今的各类精品文物,全面展示了耀州窑陈炉窑场的发展历史。 作为西北地区著名的陶瓷古镇,陈炉古镇 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文化风貌,其窑址2006年被并入全国重 ...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山西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精神及省文物局相关要求,4月10日至11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范文谦、纪委书记朱忠武等前往长治市开展推动晋东南考古基地建设,深入市域内实施中的考古项目实地进行安全检查。 围绕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与长治市博物馆合作共建晋东南考古基地建设工作,范文谦院长与长治市文物局、长治市博物馆 ...
位于小亚细亚半岛的土耳其,由北边的黑海、西边的爱琴海和南边的地中海所包围,东部与亚美尼亚高原接壤。整个半岛基本由高原和低矮山地组成,面积约50万平方米,也就比我国的四川省稍微大一点。这里是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的交界处,也是古代文明的交汇处。在历史上,它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新石器时代的起源,到青铜时代的崛起、古希腊—罗马帝国的兴衰 ...
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山东大学项目负责人:赵辉 遗址概况 八里坪遗址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八里村与庙坡村之间,上世纪八十年代文物普查时发现,1986年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以来,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课题支持下,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考古学院、山西大学考古文博 ...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郭志委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之一,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洮河、湟水、渭河一带,范围涉及今甘、青、宁、川、陕等省区,以彩陶生产和使用为鲜明特色,距今约5000至4000年。马家窑文化创造了史前彩陶艺术的巅峰,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持久且深远的影响,其考古 ...
发掘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党郁 元宝山积石冢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下洼镇八旗村北1.5公里处的缓坡上。面积约8000平方米,以红山文化时期遗存为主,还包含少量赵宝沟及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遗存。2024年5月—9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元宝山积石冢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400平方米,揭露积石冢、墓葬、积石堆 ...
2010年夏,我受邀出席马六甲首届国际郑和学术论坛,会议终了,又用逾20个时日,在印尼踏访古代华人拓殖遗迹。返国时于雅加达机场候机大厅休息,偶遇北苏拉威西省华人矿主林新顺,告知:“在苏拉威西岛东北的哥打莫巴古市(Kotamobagu)莫达徉镇(Modayang)达魄谷村(Tobogun),有元代军队后裔,该族群虽与当地土著共同生活数百年,民族成份归属米那哈撒 ...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Thitsar Taik 塔AAHM亚洲遗产管理学会2025年04月10日 20:01江苏Express News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引言 | Foreword2025年3月28日发生的7.9级强震致使缅甸遭遇重大损失,据中国新闻网和新京报最新通报,截至4月10日,缅甸28日发生的强震已造成3645人遇难,另有5017人受伤,约148人失踪,我们向所有遇难者致以沉痛的哀悼。地 ...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劳卡塔拉普佛塔原创AAHM亚洲遗产管理学会2025年04月11日 20:14江苏Express News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引言 | Foreword2025年3月28日发生的7.9级强震致使缅甸遭遇重大损失,据央视新闻与新华社最新通报,截至4月10日,缅甸28日发生的强震已造成3649人遇难,另有5018人受伤,约145人失踪,我们向所有遇难者致以沉痛的哀悼。地 ...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雅达那斯密塔林原创AAHM亚洲遗产管理学会2025年04月13日 20:02江苏Express News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引言 | Foreword2025年3月28日发生的7.9级强震致使缅甸遭遇重大损失,据央视新闻与新华社最新通报,截至4月13日,缅甸28日发生的强震已造成3649人遇难,另有5018人受伤,约221人失踪,我们向所有遇难者致以沉痛的哀悼。地 ...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劳卡陀塔曼昂佛塔原创亚洲遗产管理学会亚洲遗产管理学会2025年04月14日 21:46江苏Express News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引言 | Foreword2025年3月28日发生的7.9级强震致使缅甸遭遇重大损失,据央视新闻与新华社最新通报,截至4月14日,缅甸28日发生的强震已造成3689人遇难,另有5020人受伤,约221人失踪,我们向所有遇难者致以 ...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因瓦古城桑达穆尼寺原创AAHM亚洲遗产管理学会2025年04月15日 20:38江苏Express News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引言 | Foreword2025年3月28日发生的7.9级强震致使缅甸遭遇重大损失,据中国新闻网和新京报最新通报,截至4月15日,缅甸28日发生的强震已造成3706人遇难,另有5027人受伤,约130人失踪,我们向所有遇难者致以沉痛的哀 ...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Kyaung Lain寺原创亚洲遗产管理学会亚洲遗产管理学会2025年04月16日 20:41江苏Express News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引言 | Foreword2025年3月28日发生的7.9级强震致使缅甸遭遇重大损失,据央视新闻与新华社最新通报,截至4月14日,缅甸28日发生的强震已造成3706人遇难,另有5017人受伤,约130人失踪,我们向所有遇难者致以沉 ...
发掘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仙居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项目负责人:仲召兵 遗址概况 下汤遗址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横溪镇下汤村。遗址坐落在灵江上游一处盆地中央的自然台地上,高出周边农田1~2米,东西临水,南距灵江约2公里。 下汤遗址位置图 下汤遗址近景(由西向东)遗址发现于1984年;2015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勘探;2018年, ...
发掘单位: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项目负责人:徐廷 东北亚处于欧亚大陆最东端,是古人类从亚洲腹地向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乃至美洲大陆迁徙扩散的必经之地,备受国内外考古学者的关注。吉林和龙大洞遗址的考古新发现,生动地呈现了一部镌刻在黑曜岩上的东北亚人类演化史。 发掘背景 和龙大洞遗址位于吉林省 ...
发掘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项目负责人:郑喆轩 基本情况 东亚现代人的由来是学术界与公众聚焦的热点问题,以四川省资阳市濛溪河遗址为代表的濛溪河遗址群,为揭开这个谜题提供了系统性全新证据。濛溪河遗址群第一地点(即濛溪河遗址)发现于2021年,面积约1.2万平方米。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2年至2024年, ...
狮子头山遗址(北向南) 2024年3月,福建省文物局正式立项“九龙江流域先秦时期遗址调查与研究”项目。7—8月,由福建省考古研究院、漳州市文物保护中心与闽江学院组成联合考古调查队,对九龙江流域可能存在的青铜时代浮滨文化高等级聚落遗址开展调查。调查第一站选在漳州长泰区岩溪盆地。九龙江北溪主要支流龙津溪自北向南从盆地中央穿过。第二次、 ...
鼎盛时期的郑州商城,一定十分繁华与庄严,处处显示出尊贵与博大;而郑州商城的发现及发掘,浸透了中国数代考古人的汗水和心血。如今,漫步于遗址,感慨着几千年前古人的繁华过往,更应该向不懈努力的考古人致敬! 郑州商城的发现,离不开一个人,就是当时郑州南学街的小学教师韩维周。他喜爱古迹,经常到郑州城外施工现场调查。一个周日上午,他到郑州城 ...
编者按 近日,库茨索夫拉基斯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分享了希腊水下考古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性。在专访中,库茨索夫拉基斯详细阐述了沉船遗址的记录工作与水下文物的发掘过程,并强调了跨学科合作在水下考古中的关键作用。他还提到,随着水下博物馆的建立以及公众对水下遗产的关注日益增加,水下考古研究与保护已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库茨索夫拉 ...
人物简介 严文明(1932—2024),湖南华容人,考古学家,生前为北京大学资深教授。曾任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主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史前学与原史学联盟常务委员、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等学术职务。出版《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研究》《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走向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等著 ...
作为江苏省唯一正式挂牌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承载着吴越文明的千年文脉。在“考古+”的创新视野下,新吴区以文化遗产为核心,通过科技赋能、场景重构、产业融合和社区共建,探索出一条文物保护与文旅发展的共生路径,为考古遗址的活化利用提供了创新范本。这一探索不仅为考古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 ...
王坊遗址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镇北部,王坊社区东南,北临青岛大道,西临日照大道,西南距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盐仓城遗址直线距离约17.38公里,东南距纪鄣城遗址直线距离约5.23公里(图一)。 图一 王坊遗址位置图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为配合当地基本建设,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联合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王坊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00 ...
2017年3月18日,甘肃镇原县方山乡蒲河村田园子自然村在拓宽村道施工时,意外暴露出一处石窟寺遗存。镇原县文广局接到乡政府报告,立即安排县博物馆及时配合,协调派出所警力24小时值守,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锁保护。同时向甘肃省文物局报告,请求指派专业人员现场指导发掘工作。 田园子石窟位置示意21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接到省文物局配合工作的通知, ...
民国十七年(1928)南京地图上的南京城墙东北段 太平门是明都南京京城城墙13座城门之一,修建于洪武(1368—1398)初年,为单孔券城门。据《南京都察院志》载:“太平门,城铺八座,旗台二座,水洞二口。东至朝阳门界,西至后湖小门界,通长计八百四十五丈。东西两边垛口共一千三百二十七座。本门券上城头,实砌垛口三十一座。本门冲要。” 地理位置 ...
高句丽政权始建于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灭亡于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国祚705年。高句丽极盛之时,西抵辽河,北到今吉林市,东达今延边地区,南至朝鲜半岛汉江流域 。考古学家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发现大批具有鲜明民族特征和地域风格的墓葬、城址、宫殿址、寺庙址、窖穴、水井等遗迹以及武器、生产工具、日用器具等遗物,统称为高句丽遗存。高 ...
在古代中东,蓝色被视为具有神圣意义的颜色。从文献记载来看,古埃及《亡灵书》将蓝色与天空和尼罗河相联系,象征生命和再生。两河流域《吉尔伽美什史诗》 则记载了青金石作为神圣护身符的功用,反映出蓝色在宗教仪式中的特殊地位。考古发现为此提供了实物佐证,墓葬壁画和装饰物中大量使用蓝色颜料,出土的各类蓝色护身符、串珠等也证实了文献记载的可靠 ...
“周代都邑城址”联合申遗项目2024年底首次列入最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其背景是2023年启动的“东周列国都城遗址”跨省联合申遗项目。东周列国都城遗址联合申遗由山东淄博发起,先期联盟遗址有齐国故城遗址、秦雍城遗址、楚纪南故城遗址、侯马晋国遗址。“东周列国都城遗址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2023年7月在淄博成立,淄博、 ...
新华社拉萨4月9日电(记者春拉、刘洲鹏)记者9日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获悉,近年来西藏一系列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成果表明青藏高原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已经初步构建,并在建立完备的西藏考古资源信息系统方面取得突破。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9日举行2024年度西藏考古工作汇报会,公布了2021年至2024年期间西藏考古工作成果:近年来,西藏考古在国家文物局 ...
河北邯郸峰峰矿区的鼓山东麓,静卧着著名的水浴寺石窟,与北响堂石窟东、西相峙,俗名小响堂,其主要洞窟开凿于北齐晚期,全面展现出北齐石窟艺术的风格特点。响堂山石窟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东、西两麓,包括北响堂、南响堂及水浴寺(小响堂)3处。始凿于北齐时期,现存主要窟龛北响堂9座,南响堂9座,水浴寺4座,造像总计5814尊。响堂山石窟雕刻精美, ...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Nanmyint瞭望塔原创AAHM亚洲遗产管理学会2025年04月09日 21:06江苏Express News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引言 | Foreword2025年3月28日发生的7.9级强震致使缅甸遭遇重大损失,据央视新闻与新华社最新通报,截至4月7日,缅甸28日发生的强震已造成3600人遇难,另有5017人受伤,约160人失踪,我们向所有遇难者致以沉痛的哀悼。地 ...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以下简称“三孔”)分别为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以及孔子嫡长孙的衙署。作为儒家文化最具象、最有代表性的物化象征,二千多年来,“三孔”逐渐发展为规模宏大、世所罕见的文化盛迹,在中国古代祠庙、陵墓、官府建筑门类中以其体制完备、布局严整、保存完好以及特有的纪念意义而占有特殊地位。民国时期,时局动 ...
鲁公桥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蜀山街道鲁公桥社区金银桥东100米。遗址地处浙北平原区南部、萧绍平原西部,西为西山山脉和湘湖,周边环绕南门江水系,地理位置优越。为配合杭州市萧山区蜀山街道鲁公桥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项目建设,2020年5月至7月对该地块进行勘探和试掘,发现良渚文化时期和宋代的文化遗存,主要分布于遗址区的中西部。经国家文物局批准 ...
今天(4月9日) 位于福建平潭的 中国考古博物馆 壳丘头分馆 揭牌成立 这也是中国考古博物馆首个分馆据介绍,中国考古博物馆壳丘头分馆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展示、科学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3500平方米,其中展陈面积为3800平方米。目前,该分馆以“源”“流”“彩”为主线,设置3个展厅对公众开放,全方位展示壳丘头遗址群 考古发掘研究 ...
A 区发掘缘起及地理位置官山墓葬群位于皖东明光市涧溪镇小陆郢、华郢等地,毗邻官山,靠近女山湖。2023年2月,当地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中发现了古代墓葬,6—11月,经安徽省文物局批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区域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明光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低山区,中部为丘陵,北部为平原及湖泊,所处的郯庐大断裂带成矿条件优越,素有“山 ...
熊家岭墓地位于河南西南部淅川县仓房镇沿江村三组东部、丹江水库西岸的一级台地上,西北距淅川县城约66公里,西南距仓房镇近10公里。墓地地处山间的丘陵地带,西依山丘,北、东、南三面环丹江水库,地势西高东低。墓地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面积近60000平方米。 熊家岭墓地发现于1991年,2010年10月~2011年6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了熊 ...
1995年9月,施工人员在江苏省宜兴中学基建施工中意外发现了一块奇怪的石头,此石上宽下窄(上部边长126厘米,下部边长111.5厘米),上部刻有“虞庠许近募众缘舍此石”字样。校方对此极为重视,立即保护现场并上报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后经考古发掘后,发现该石为法藏寺地宫的盖石,其底有一石函,其中出土有佛教塑像、经卷、银盒等共计99件(组) ...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因瓦古城雷提大佛寺原创AAHM亚洲遗产管理学会2025年04月08日 21:31江苏Express News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引言 | Foreword2025年3月28日发生的7.9级强震致使缅甸遭遇重大损失,据中国新闻网和新京报最新通报,截至4月8日,缅甸28日发生的强震已造成3600人遇难,另有5017人受伤,约160人失踪,我们向所有遇难者致以沉痛的哀 ...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辛比梅佛塔原创亚洲遗产管理学会亚洲遗产管理学会2025年04月05日 21:17江苏Express News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引言 | Foreword2025年3月28日发生的7.9级强震致使缅甸遭遇重大损失,据央视新闻与新华社最新通报,截至4月5日,缅甸28日发生的强震已造成3301人遇难,另有4792人受伤,约221人失踪,我们向所有遇难者致以沉痛的 ...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温卡帕佛塔原创AAHM亚洲遗产管理学会2025年04月06日 20:29美国Express News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引言 | Foreword2025年3月28日发生的7.9级强震致使缅甸遭遇重大损失,据央视新闻与新华社最新通报,截至4月6日,缅甸28日发生的强震已造成3471人遇难,另有4671人受伤,约214人失踪,我们向所有遇难者致以沉痛的哀悼。地震也 ...
新疆吐鲁番雅尔湖石窟首次开放5日,历经一年的保护修缮和数字化建设,新疆吐鲁番雅尔湖石窟 迎来首次开放,通过AR等数字技术,原本褪色的壁画在游客眼前重现色彩。雅尔湖石窟位于交河故城 亚尔乃孜沟两侧台地悬崖上,古称“西谷寺”,曾是交河故城所属的一个寺院,现存洞窟22个,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僧人禅修场所,下层可能为僧房或生活区域。此次主要对 ...
领队班是国家文物局设立的田野考古领队培训班的俗称,而西山班特指依托西山遗址在郑州举办的第七至第九期培训。第八期承上启下,在考古发掘成果和培训班管理建设上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本札记以八期为中心,记述西山班的生活与学习,以期为中国田野考古学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史研究提供一些基础史料。 谨以此文,纪念西山考古领队培训班开办30周年;纪念已经先 ...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贵州乡村遗产是中华农耕文明延续至今的重要活态见证。千百年来,贵州乡村在顺应自然环境的共识中,通过节制有序的资源利用手段,形成了以农耕为主的聚落形态与生产生活方式。以山地为主的生存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共同构成了贵州乡村遗产的重要特征,世居于此的少数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逐步形成的传统智慧与 ...
2022年,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形成(2023-2032)”获准立项。项目启动以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紧扣课题设计和学术目标,围绕上山文化的重点遗址展开持续发掘和深入研究,为探索长江下游地区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出现提供了关键材料和科学依据。仙居下汤遗址,完整展示了距今9000年左右位于灵江流域的一处早期农 ...
2024年7月,为配合临汾市尧都区万达广场项目(一期)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和临汾市文物考古工作站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该项目用地范围内发现的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唐代、金元、明清时期墓葬51座。其中M20是本次发现的唯一一座元代纪年砖雕壁画墓,该墓葬是在考古勘探之前,地面清表时发现的,墓葬顶部局部被破坏,其余部分保存完整。具体收获如下 ...
临淄地处广袤的鲁北平原,南依鲁山山系,东傍淄河,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周武王克商后,分封齐之始祖太公望于营丘,传四世至胡公,徙都薄姑,其后献公杀胡公而自立,又将都城迁徙至临淄,自此,临淄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都城长达800余年。《战国策·齐策》这样描述临淄富裕繁华的景象:“临淄之途,车毂击, ...
青岛市黄岛区位于黄海之滨,历史悠久而神秘,据载春秋时期是越王勾践北上迁都之处,秦汉时期隶属琅琊郡(国),境内古迹琅琊台,乃是秦皇汉武东巡筑台祭祀之地。位于黄岛区的土山屯墓群是一处文物保护单位,因为有两项基建工程选址在附近,经文物管理部门批准,2016年5月开始,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黄岛区博物馆,成立土山屯联合考古队,并聘请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