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齐佛首造像回归与星云法师
2月5日深夜,台媒发布消息,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会创办人星云法师于5日圆寂,享年97岁。星云法师不仅对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国家文物保护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96年,河北幽居寺的北齐汉白玉释迦牟尼佛佛首被盗,身首分离,流落海外。漫长岁月间佛首几经辗转,最终在宝岛台湾出现。2016年,在星云法师的促成下,飘零在海外二十载的 ...
2月5日深夜,台媒发布消息,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会创办人星云法师于5日圆寂,享年97岁。星云法师不仅对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国家文物保护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96年,河北幽居寺的北齐汉白玉释迦牟尼佛佛首被盗,身首分离,流落海外。漫长岁月间佛首几经辗转,最终在宝岛台湾出现。2016年,在星云法师的促成下,飘零在海外二十载的 ...
澎湃新闻获悉,2月4日起,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推出新一期“人气国宝展”(2月4日——5月7日),除展出翠玉白菜、肉形石等备受喜爱的人气文物,兼展出以“罗汉”为主题的馆藏文物十余件,如宋《刘松年画罗汉》、元《元人应真像》、清早期的《竹雕伏虎罗汉》等,呈现不同时期罗汉像的历史变迁。前不久换新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本部院区的“国宝聚焦”(1月5日 ...
2012年景德镇落马桥窑址元末明初地层出土了一件青花漏斗形器,为此前未发现过的新器类,结合同地层出土的其他遗物并与纪年资料等进行比对,可以判定其为一件元代青花瓷。此件器物中空,通过比对与工艺复原研究,结合其“广首而纤腹”的特点,推断其为腰鼓的半截鼓腔。瓷腰鼓流行于唐宋时期,从窑址考古发现来看,此时期南北方生产腰鼓的窑场有30多处,其中 ...
当地时间2月6日凌晨,土耳其加济安泰普市附近发生7.8级地震,土耳其东南部和邻近的叙利亚北部遭受重击。强震伴随着随后发生的至少185次余震导致土耳其和叙利亚的多处世界遗产遭到破坏,包括位于土耳其南部城市的加济安泰普城堡、土耳其东南部城市迪亚巴克尔(Diyarbakir)的堡垒和叙利亚大型中世纪城堡阿勒颇城堡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月7日表示 ...
由国家图书馆联合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等单位研发的《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8日在国家图书馆正式发布上线,即日起公众可从国家图书馆官网登录免费使用。这两项重要的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项目旨在用数字化手段完整保存并流传珍贵古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次发布会由国家图书馆联合北京大学主办。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碣石调·幽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琴文字曲谱,这首千年古调可谓是两个甲子以来最具争议和热度的古琴曲之一。遗憾的是,这卷曲谱在中国本土失传千年,仅有两种唐朝时的手抄卷子保存于日本。《碣石调·幽兰》是谁人所作?历代琴人为何热衷于打谱此曲,却又争议纷纷?唐抄文字谱的书法精妙到底在何处?澎湃新闻获悉,上海书画出版社近日获得授权,即将以《 ...
记者从江西省金溪县人民法院获悉,全国首例古村落保护民事公益诉讼修复执行案执结,涉案的“三公旧第”门楼经过近2个月的施工,目前已修复完成。《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村落的数量急剧下降,部分损毁较为严重。我国传统古村落的保护面临巨大挑战,古村落如何修旧如旧、焕发新生?“三公旧第”门楼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合 ...
澎湃新闻获悉,2月9日,上海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金沙遗址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四家文博机构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举行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开启了上海与四川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全面合作。据悉,在上海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协议中,双方已初步商定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在上海博物馆东馆联合举办三星堆文物考古大 ...
华贵的金屏风、表现世俗生活的浮世绘至形态各异的茶碗,集聚江户精工之粹的印笼……这些反映日本江户时代独特文化内涵的文物精品将于3月1日在苏州博物馆对外展出。据悉,在接下来的几个月,苏州博物馆还将推出“镌录清嘉——24节气乔麦版画展”“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前者展览作品“姑苏24节气食景图”融合苏博馆藏名家书画花卉、瓷 ...
澎湃新闻获悉,“再现高峰—馆藏宋元时期文物精品特展”近日在天津博物馆展出,展览精选了宋元时期瓷器、玉器、铜器、书画、玺印、文房等各类文物逾百件,一二级品等珍贵文物超半数,70%的文物为首次展出。作为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宋代著名书画家范宽的《雪景寒林图》真迹时隔五年再次展出;天津博物馆的另一件镇馆之宝南宋“玉壶冰”琴也在此次特展中展 ...
“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被称为兔年上海第一场“现象级”展览。特展开幕近一个月来持续“火爆”,持续引发观众观展热潮。澎湃新闻获悉,为了满足公众观展需求、改善公众观展体验,上博制定了系列管理方案,其中就包括自2月11日起加开夜场。回应观展热情,上博特展增开夜场“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被称为兔年上海第 ...
英国首个探索文艺复兴时期大师多纳泰罗的大型展览“多纳泰罗:塑造文艺复兴”2月11日在英国VA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共展出约130件展品,其中50件作品首次亮相英国。此次特展将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考察这位艺术家的杰出才华,以及他对艺术史上关键时期的文化艺术领域以及后世艺术家的影响。澎湃新闻获悉,首次在英国展出的重磅作品包括早期大理石大卫像、来 ...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陕西省韩城市陶渠遗址发现西周、东周时期8座“甲”字形大墓,发掘完成的7座。考古人员初步推断,陶渠遗址是西周、东周两周之际的“京”国所在地,对研究周代的分封制、政治地理、“夷夏融合”等问题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陶渠遗址位于陕西省韩城市芝阳镇陶渠村东北,考古人员共勘探发现两周时期遗址面积约80万平方米, ...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有董其昌题字的宋画山水立轴《云起楼图》。画作右上角不知何人所题的“天降时雨,山川出云”,深得董其昌重视,并多次出现在他的山水册页中。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不久前出版了《欧美观画记》。本文为作者记录其在弗利尔美术馆、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鉴读米家山水的经历。为人忽视的米家山水——《云起楼图》解读2013年在弗利尔美术馆读画,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对外公布夏县辕村遗址考古新发现,夏县辕村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裴介镇辕村,经调查,辕村遗址是以新石器时代和夏商时期遗存为主体的古代聚落遗址,总面积约110万平方米。辕村遗址南依盐湖,其海量的盐业资源与遗址的形成、发展密不可分,对探索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发展进程中的资源控制与利用,具有重要价值。2006年-2022年,国家 ...
今天(15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2023年第一季度“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发布的五个项目分别来自河北、云南、甘肃、宁夏和内蒙古,揭示了从距今上万年的新石器时代到宋元时期丰富的文化遗存。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河北尚义县四台遗址四台遗址位于河北省尚义县,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至2022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 ...
四台遗址出土的石叶 国家文物局供图国家文物局2月15日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河北尚义四台遗址、云南晋宁古城村遗址、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宁夏贺兰苏峪口瓷窑遗址、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成果。发布会现场 国家文物局供图尚义四台遗址第一、二组遗存初步判断为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考古所见成组房址实证了北 ...
湖北武当山五龙宫遗址考古发掘团队近日披露研究成果称,该遗址出土的水简,为全国首次发现的明代皇帝敕命大臣开展的“投龙”仪式的礼器,系明代在武当山举行国家祭祀大典的重要见证。而为了让历经700余年沧桑巨变的五龙宫再现旧时盛况,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相关团队,开展“武当山五龙宫历史形态数字化复原研究”,“武当山五龙宫 ...
冲刷过的鹅卵石地面、白色墙壁,荷兰建筑的山墙上,一个女人在门口缝纫。《小街》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维米尔展”的首件作品,每个走过它面前的观众,总会被画中描绘的场景迷住。这是一场极具戏剧性的展览,十个黑暗展厅汇聚了28件维米尔作品。有些作品拥有单独的展厅,有些则三三两两出现。观众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看得更久、更慢、更敏锐。然而 ...
澎湃新闻获悉,2月18日,“桃源何处——馆藏仇英《桃源仙境图》特展”于天津博物馆举行。展览以明代仇英的《桃源仙境图》为主,同时展出仇英老师周臣的《香山九老图》轴,及两件“苏州片”佳构,旨以小见大、以微见深,勾勒出吴门文人画的精神内涵。明 仇英《桃源仙境图》《桃源仙境图》(轴)是仇英传世青绿山水代表作,也是天津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画家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8日对外公布长治市潞州区屈家庄唐代墓地考古成果,共发掘清理出5座唐代和25座明清墓葬,其中3座唐代墓有确切纪年。据了解,2022年4月至5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长治市古建筑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对此古墓葬进行发掘。其中,M1、M20、M21唐代墓葬出土了墓志,均有确切纪年,分别为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咸通九年(公 ...
本文图片 央视新闻今天(20日),记者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湖北商周考古获重要收获,考古工作者在咸宁赤壁新发现的大湖咀遗址。专家初步判断该遗址是目前在长江以南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西周城址。2022年7月至今,考古队围绕遗址破坏较大的区域开展工作,发掘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据介绍,目前考古人员已对城址进行地形测绘和三维建模,初 ...
隋炀帝一直是一位颇受争议的帝王,既有开凿大运河、设立科举制度的创举;也留下了骄奢淫逸、好大喜功的千古骂名。隋炀帝死后葬于他喜爱的扬州。唐末诗人罗隐在谒扬州的隋炀帝陵墓时,曾留下一句:“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澎湃新闻从近日的扬州市文物会议获悉,作为扬州唯一的帝王葬处,隋炀帝陵经2013年考古发现后,经过十年的保护、规划与建 ...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日前,陕西省文物局发布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一号坑、清平堡遗址等多项重要考古成果。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一号坑:初步搞清军阵排列规律秦兵马俑陪葬坑是秦始皇帝陵园外围的一组大型陪葬坑,其中一号坑面积最大,达14260平方米。2009年至2022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一号坑进行第三次发掘,发掘面积约430平方米。共清理陶俑220余件,陶马16 ...
澎湃新闻获悉,今天(22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召开。“2022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揭晓。“郧县人”、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等6个考古项目成功入选,另有6个考古项目入围,时代跨度从旧石器时代到宋元时期。本次评选共收到全国43项考古新发现申请材料,经评审,最终评选出了6项入选项目和6项入围项目,时代跨度从旧石器 ...
文物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神秘的三星堆,是春节假期国内最“热”的博物馆之一,连续4天门票售罄。1月25日下午,三星堆博物馆发生游客争执导致展柜内跪坐青铜人像滑落倒伏一事,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1月29日,三星堆博物馆工作人员为跪坐青铜人像等文物系上“安全带”并配文:“在家里呆着也要系好安全带。” 看到文物完好无损,还系上了“安全带”,广大 ...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兔被称为瑞兔、玉兔。我们的祖先们在爱兔、养兔、猎兔的同时,将兔子形象融入玉器、瓷器、青铜器、绘画等各类生活器物,留下了大量与兔相关的文物遗存,全国各地也流传着与兔有关的神话传说、民俗典故。 癸卯兔年新春之际,我们延续生肖年的传统,向社会推出贺岁展“安辨雄雌——山西出土兔文物展”,新春社教活动“兔灯亮万家— ...
2月8日,记者从安阳博物馆获悉,《从殷墟到大邑商——新时代殷墟考古新发现成果展》开展10天来受到了观众欢迎,认为看过这个展览,三千年前先人们是如何一步一步创造出辉煌大邑商和商代文明的历程更加清晰。 由安阳市人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指导,中共安阳市委宣传部、安阳市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
国家图书馆馆藏尺寸最大、字数最多的甲骨,敦煌遗书现存最早抄本之一,清代唯一一件完整的秘密立储匣,中国目前所见传世最早的大型全天星图……日前,“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于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在一件件珍贵的展品中,观众开启了溯源中国历史、探寻中华文脉的旅程。 殷商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 ...
展览“战国·中山国”将于15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正式开展。记者14日前往打探看到,金鐏、金轭首饰与脚饰、水晶棋子、银贝、中山国自铸专有货币等难得一见的展陈文物,奇巧瑰丽、细致灵动,将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生动展示。展陈文物吸引民众拍照。 周毅 摄 据《战国策》记载,战国时代有“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千乘之国 ...
河北历史文脉的两大源流,一是燕文化,一是赵文化。不久前,邢台市隆尧县柏人城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顺利完成。据史料记载,柏人城始建于春秋,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重要城市之一。近年来,距今2600多年的邢台柏人城遗址考古持续引发关注,矗立风中的柏人城遗址,向世人诉说着这座古城昔日的繁华与悲壮。 相对完好的保存 让柏人城遗址成为珍贵实物资料 ...
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所独具的地位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日前,省文物考古部门对外发布红山文化最新发掘成果。除了在牛河梁遗址周边发现大型生活聚落址外,考古人员通过考古发掘还形成很多新成果,这给“红山古国”原生型文明起源增加了新的证据。 新发现 出土人骨测定显示食谷物为主 新认知 红山先民从渔猎走向农业定居野外调查中, ...
经过考古发掘,我们已了解到5000多年前,红山先民围绕牛河梁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坛、庙、冢等祭祀建筑址。然而,他们居住在哪儿、生活状况如何却是一个谜,不仅困扰了考古专家多年,也直接影响了红山文化研究的成果进程。日前,记者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省文物保护中心)了解到,在距离牛河梁遗址仅仅6.5公里的上朝阳沟村,发现了一处大型红山先民的 ...
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北方地区古人类最早何时开始给打制的石器工具装上手柄便于使用?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但此前研究一直没有明晰结论。萨拉乌苏石器三件研究样本展示。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的最新消息说,该所杨石霞副研究员领衔对所藏一批出自内蒙古萨拉乌苏遗址的石制品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殷墟遗址范围的洹河以南和东面的大司空地区发现商代晚期干道,从殷墟西部、今安钢厂区向东贯穿有商代晚期的干渠及其支渠,长度超过2.7千米,两者构成殷墟大邑商都城空间的骨干框架。但这样一些重要的现象,在洹河北岸以商王陵区为中心的区域都没有发现。因此,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启动了洹河北岸地区的考古勘探。 ...
日前,第二次青藏科考队“人类活动历史及其影响”分队在西藏日喀则南木林县共塘遗址检测到了3000年前的奶类残留物,这是青藏高原早期奶制品消费的证据。 共塘遗址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新发现的人类活动遗迹,其海拔高度约4000米,在雅鲁藏布江中游支流湘曲的左岸,处于被湘曲河流侵蚀改造的冲积扇前缘。在野外调查中,研究团队成员清理了 ...
北方地区早期定居村落有怎样的面貌,最早的西夏瓷窑址发现了哪些制瓷技术,辽上京遗址一号建筑基址进行了哪些发掘……2月15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河北尚义四台遗址、云南晋宁古城村遗址、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宁夏贺兰苏峪口瓷窑遗址、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成果。 河北尚义县四台遗址 ...
磨盘村山城,原名城子山山城,坐落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长安镇磨盘村七组一处北、东、南为布尔哈通河环抱的独立山体上,中心坐标N42°54′59.3″,E129°36′59.9″,扼守延吉盆地的最东缘,三面环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布尔哈通河与海兰河在山城东南交汇后束窄,转向北流淌,最终汇进图们江入日本海。 山城平面近阔叶形,城垣依山势 ...
记者获悉,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研究人员在对西藏吉隆县孔桑桥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及文化层堆积物古DNA进行分析时发现了籼稻的炭化颖果、水稻植硅体及籼稻特异性基因序列,炭化稻直接测年结果显示为公元8世纪前后,这一发现表明至少在唐朝前期籼稻已向青藏高原南部传播。图(a)孔桑桥遗址调查剖面图;图(b)采样位置;图(c)调查剖面出土 ...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殷墟考察时指出,殷墟的考古发现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也为我们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主题党日全体成员 为进一步汲取智慧力量、强化使命担当,2023年2月15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党支部安阳工作站党小组,与安阳市文广体旅局纪检派驻 ...
2022年河北六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18日召开,投票选出张家口市阳原县泥河湾新庙庄遗址、张家口市尚义四台遗址在内的2022年河北六大考古新发现。张家口市阳原县泥河湾新庙庄遗址出土遗物。 图片来自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张家口市阳原县泥河湾新庙庄遗址地处泥河湾盆地中部南侧大南山中的一处小型山间盆地中。2022年对2号地点开展发掘,文化层厚度约6 ...
20日,记者从青海全省文物局长会议上获悉,2022年,青海完成考古调查及勘探发掘项目13项。 据悉,2022年,青海省文物局配合省内基本建设工程,完成考古调查及勘探发掘项目13项。完成羊曲水电站年度考古发掘,面积达18000平方米,发现居址、墓葬、窑址、城址等遗迹900余处,首次发现宗日文化时期完整环壕居址。完成西宁综合保税区地下文物考古发掘,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6日对外发布兴县碧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成果,该遗址是目前在入黄河口处发现史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石城,多角度揭示黄河岸畔4000多年前的先民生活。核心建筑-小玉梁地点。 图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晋西北是中国史前“Y”字形文化传播带的重要一环,连接着陕蒙与晋南,地处入黄河口处的碧村遗址是其中一个关键节点。东墩 ...
15日从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获悉,考古人员在栎阳城遗址发现一处距今约2400年的高等级厕所遗迹,这是中国历代宫城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例厕类遗存,也是中国考古发现的第一个“冲水式”厕所。植物纹瓦当。 图片来自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 栎阳城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据文献记载,栎阳城作为秦都30余年,也是汉朝的第一个都城。2022年,考古人 ...
15日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2022年度安徽明中都遗址考古发掘又有重要发现。其中,前朝宫殿区正殿西侧附属建筑基址等考古新发现,进一步补充了自宋元至明清时期的中国宫殿制度演变过程的资料。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后殿连廊区发掘现场。 中新社发 图片来自国家文物局 明中都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家乡安徽省凤阳县、淮河南岸兴建的都城,其占地 ...
15日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头遗址发现西周时期城址和大型高等级墓地。结合文献记载和地理位置,基本确认西头遗址与守护西周王畿之地的“豳师”密切相关。资料图为,2022年6月18日拍摄的西头遗址斜圳地点发掘全景。(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发 图片来自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2018年至2022年,考古人员对位于陕西省旬邑县的西头遗址进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4日对外公布一处夏时期遗址考古成果,运城稷山东渠遗址发现大量农业遗存,结合稷山一带“后稷”传说,可能恰是“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的考古学实证。东渠遗址位置。 图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于2021年、2022年两次对东渠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发现房址2座、陶窑2座、灰沟1条、灰坑43座,出 ...
陕西栎阳城遗址又有考古新发现,考古工作者在这里考古发掘了两座战国至秦汉时期大型宫殿建筑基址,出土大量建筑构件。 秦汉栎阳城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新兴、武屯街道。据文献记载,在秦迁都咸阳之前,栎阳曾为秦都30余年,期间秦人在这里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变革,商鞅变法就在这里展开。至秦末楚汉时期,栎阳先为塞王司马欣之都,后为汉王刘邦之都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2022年12个重要考古项目,其中夏县辕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引人关注。专家称,该遗址距今5000多年,是山西运城环盐湖地区目前发现面积最大的核心聚落。遗址南依盐湖,其海量的盐业资源与遗址的形成、发展密不可分,对探索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发展进程中的资源控制与利用具有重要价值。 辕村遗址是以新石器时代和夏商时期遗存 ...
湖南澧县孙家岗遗址的考古发掘是“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课题的田野考古工作之一,同时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五)·长江流域文明进程研究”课题的田野考古项目之一。2022年,考古队开始对孙家岗遗址居址区的北部进行发掘,年度考古工作最重要的成果是将一座肖家屋脊文化公共建筑(编号F47)的平面布局与基础营建过程完整的揭示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