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显示子项
中国 陕西 河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 四川 云南 重庆 山西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内蒙古 海南 吉林 辽宁 天津 香港 澳门 台湾

• 展现15世纪意大利文艺活力,英国VA博物馆将办多纳泰罗展

英国首个探索文艺复兴时期大师多纳泰罗的大型展览即将于明年2月开幕,此次特展“多纳泰罗:塑造文艺复兴” 将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考察这位艺术家的杰出才华,以及他对艺术史上这个关键时期的文化艺术领域的影响。展览包括多件首次在英国展出的作品,探讨多纳泰罗在15世纪意大利充满活力的艺术文化背景下的创新、合作和灵感,以及他对后世艺术家们的影响。 ...

• 纪录片《何以中国》将播,邀16人“考古天团”当顾问

由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文物局支持、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心和百视TV出品的大型考古纪录片《何以中国》,将立足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和最新发现,向世人讲述“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华文明创生的故事。主创团队更是邀请了一支堪称“考古天团”的专家顾问团队,这16位中国考古人向观众们推荐正在制 ...

• 2022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关强:  各位专家、同志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专题介绍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重要成果与新进展。首先,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  安阳殷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是甲骨文的发现地,是具有突出普遍性价值的人类文明遗产。1928年以来,中国考古工作者持续开展殷墟考古工作 ...

• 聚焦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重要成果及新进展——“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在京召开

  11月10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专题通报河南安阳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重要成果及新进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主持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良高系统回顾了90余年殷墟考古历程,指出殷墟考古实证了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系统展现了商代社会文化面貌、商代文明发展成就。新时代殷墟考古坚持聚落考 ...

• 时代跨度大、分布区域广:北京2022年考古成果丰硕

  10月29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北京市文物局主办的2022北京公众考古季开幕式活动在圆明园正觉寺启动。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介绍了北京市2022年最新考古成果。自“2021首届北京公众考古季”启动以来,北京市完成考古勘探256项,勘探面积1670万平方米;考古发掘102项,考古发掘面积10.8万平方米。考古发现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中轴线、琉璃河遗 ...

• 吉林长春东岭地遗址2021年考古发现

  东岭地遗址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幸福乡红嘴子村东南,地处松花江支流伊通河中游西岸约350米的二级台地上,台地高出东侧河谷约15~20米。遗址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新发现的青铜时代遗址,2009年被定为长春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4~6月,为配合抚长(抚松—长春)高速公路人民大街出口改移工程建设,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考古学 ...

• 湖南益阳新塘坡战国墓发现自名铜戟

  新塘坡墓群位于益阳市赫山区上新桥村和黄茅岭村,分布面积达3万平方米,墓葬大都分布于山坡及山顶。为配合益阳东500千伏变电站及其31处配套塔基工程建设,2022年10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益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赫山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等单位一起对该墓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到目前为止已发掘墓葬8座,出土随葬器物40件。其中陶器以鼎、敦、壶和 ...

• 山西发现史前及晚商时期遗存 为研究国家社会形态提供资料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8日对外发布新发现,考古人员在山西绛县发现距今5000多年的庙底沟二期、龙山十时期遗址,以及商周时期遗存,为研究晚商王朝的西部边界及国家社会形态提供了重要资料。  乔野寨遗址位于山西省绛县古绛镇乔野寨村周边,遗址地处轵关陉之咽喉要道。乔野寨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兼有庙底沟二期、龙山及商、周等时期遗存。  2020年7月,当 ...

• 新疆奇台县唐朝墩古城遗址野外考古发掘结束出土大量遗物

  从新疆奇台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获悉,2022年新疆奇台县境内唐朝墩古城遗址野外考古发掘工作已全部结束,接下来,考古研究工作人员将全面转入已发掘文物的室内整理、研究工作。10月7日,唐朝墩古城遗址。 中新社发 安涛 摄  唐朝墩古城始建于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为庭州蒲类县县城,后沿用于高昌回鹘、西辽和元代。城址1962年被列为新疆 ...

• 文物事业十年成就 | 赓续文明根脉 筑牢自信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充分肯定了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文化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报告指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56项世界遗产、76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遍布在中华大地上的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是承载灿 ...

• 中古研究利器《唐五代墓志专目数据库》上线发布

历代石刻总目一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着考古发掘和文物出土,出土文献成为学术研究的基本史料,渐有与传世文献“分庭抗礼”之势,成为另一重要的研究方向。然而,面对数量巨大、不断增长的石刻资料,如何全面准确地掌握相关信息,查阅历代著录及相关研究成果,成为学界推进研究,公众提高认知的一大阻碍。因此,内容完整、使用便利、实时更新的石刻目录对于文 ...

• 上博将展“从波提切利到梵高”,尝试特展收费

澎湃新闻获悉,经过两年多精心筹备,“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将于2023年1月17日至5月7日在上海博物馆举办。此次展览是上海博物馆 “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大展第二个展览,共展出52件油画作品,涵盖了波提切利、拉斐尔、提香、戈塞特、卡拉瓦乔、伦勃朗、克劳德、康斯特布尔、塞尚、马奈、莫奈以及梵高等艺术巨匠。该展是一个浓缩了英 ...

• 从宋拓碑帖看到清代年画,走进上图“石不语”特展

拥有11.5万平方米的上海图书馆东馆已在浦东正式对外开放。其定位是新一代的智慧复合型图书馆,这里不仅是“藏书楼”“借阅室”,更是开放的文化艺术空间。这样的定位也落实到了上图东馆的每一处具体空间。澎湃新闻近日走近上图东馆新设立的“美术文献馆”,这里已被营造成集艺术展览、艺术阅读、艺术活动于一体的全新阅读生态,同时它也似一扇小小的窗口, ...

• 圆明园考古取得重大发现,露出“田字房”和稻田遗址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2年9月30日起,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对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进行了第三期考古发掘,目前已取得重要成果,揭露出“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遗址。发掘出的“田字房”天井地面澹泊宁静遗址位于圆明园西北部,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

• 内蒙古发现一处距今6000多年前仰韶文化遗址

  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文化旅游体育局获悉,近日,考古人员在察哈尔右翼中旗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经专家初步确认,该遗址为距今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新石器时代遗迹。这是该地区第二次发现此类型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地表发现的石刀。(图片来自受访者)  新发现的遗址位于察哈尔右翼中旗库伦苏木。据了解,当地牧民在路过此地时发现 ...

• 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

  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经过连续三年的发掘,位于圆明园西北部的澹泊宁静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主体建筑“田字房”建筑基址已全部揭露,同时考古人员还揭露出了新的皇家稻田遗迹。11月4日拍摄的“田字房”出土的部分文物。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11月4日拍摄的皇家稻田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田字房”建筑共33间,各间皆4.48米 ...

• 安阳殷墟新发现大型道路 洹河北岸道路系统初现

  宽阔笔直的道路相互连通,其上车辙清晰可辨……记者日前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获悉,考古人员在安阳殷墟洹河北岸新发现一条大型东西向道路,洹河北岸道路网格局初现“真容”。安阳殷墟遗址新发现的大型道路俯视图。(资料照片)  “道路系统一直是都城考古的重点。新发现为探索3000多年前商代晚期都城的整体布局、交通网络及功能分区 ...

• 三星堆考古重绘中国青铜时代“知识图谱”

  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三星堆考古发现对于阐释中华文明的特质和形态具有的重大学术价 ...

• 百年敦煌石窟考古重大成果

  敦煌石窟包括了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在内的多处石窟群。1900年,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数以万计秘藏千年的文书与艺术品重见天日。百年来,敦煌学逐渐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敦煌石窟考古方面不断取得新发现、新成果。本文举其荦荦大者,仅就窟前殿堂遗址的发掘、北区洞窟考古的推进以及洞窟考古报告的整理出版三项成绩加以概述。  窟前殿堂遗址刷新 ...

• 三星堆青铜文明:与金沙或存在更密切关联

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华文化天府论坛暨三星堆文化与青铜文明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四川德阳广汉举行。来自考古学界、历史学界的数十位顶尖学者集聚这里,围绕“三星堆文化与青铜文明”这一重大议题开展学术研讨,开启三星堆文化从考古到研究的新篇章。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在现场发表主旨演讲时透露,最新考古发现证 ...

• 台北故宫博物院:历年伤损送修陶瓷器达359件

台北故宫博物院三件瓷器文物毁损,风波持续引发关注。11月1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全面公开了历年文物状况及修护记录,据历年资料显示,台北故宫博物院内陶瓷器伤损破裂经评估送修的数量,一共有359件。据悉,台北故宫博物院预定11月上旬,在“故宫典藏资料检索”资料库全面公开已完成数字资料建置的文物状况、盘点、抽点及修护各项记录,提供外界检视阅览。台 ...

• 辽博日历:365天品赏365件国宝级金石文物

辽宁省博物馆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素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而享誉海内外,馆藏文物近十二万件,其中珍贵文物数万件,以辽宁地区的考古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物为主,分书画、陶瓷、货币、雕刻、漆器、碑刻、铜器等二十个文物分类。澎湃新闻获悉,近期,辽宁美术出版社甄选辽博馆藏300余件国宝级金石文物集成2023年《辽博日历》,每一页,都是精心遴选的 ...

• 上图晒出古籍碑帖“家底”,不仅是翁氏旧藏、北魏写经

随着上海图书馆东馆在浦东的开放,那些原本深藏库房的文献典册有了更多的空间进行展示陈列。澎湃新闻近日在现场看到,其中东馆7楼特辟“馆藏精品馆”集中展示部分馆藏菁华,首展以“典册琳琅”为主题,系统展示从纸间书写到勒石传拓,从古代的雕版,活字印刷,再到近代的铅印、石印等技术更迭下的文化传播之路。重要展品包括北魏神龟元年写本《维摩诘经》 ...

• 四川安岳发现明代观音造像,颇似黛玉葬花

鱼篮观音是中国民俗观音三十三像中唯一女性性别明确又脱胎于汉地民间传说的观音形象。其多呈单手提鱼篮,不戴宝冠不踏莲花宝座的世俗已婚少妇装扮,是观音图像史上最为特殊的一例。近日,在四川安岳县新发现一处明嘉靖造像,主尊鱼篮观音的姿态与《红楼梦》的“黛玉葬花”场景颇为神似,是可媲美当地重点文物紫竹观音的又一石刻美神。此像在历次文物普查及 ...

• 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毁损后,又陷“不续约争议”

台北故宫博物院三件瓷器文物毁损,风波持续引发关注的同时,台北故宫博物院“兰千山馆”寄存文物不再续约,又再次引起外界的争议。澎湃新闻获悉,台北故宫博物院10月31日将其中两件文物的初步调查报告送至“立法院”,称破裂原因包括,恐因关上铁箱时,因人为施力按压或空间缩减导致文物碰撞,或是之前就有肉眼无法看见的暗伤或裂璺。对于“兰千山馆”寄存 ...

• “考古探源,文明北京”2022北京公众考古季正式启动

  10月29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北京市文物局主办的2022北京公众考古季开幕式活动在圆明园正觉寺启动,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北京市副市长谈绪祥出席活动并为新组建的北京市考古研究院揭牌。  李群指出,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举行2022年北京公众考古季开幕式非常有意义。迈上新时代新征程,国家文物局将 ...

• 玻璃映照丝路华彩

  流光溢彩,如珠似玉,造型多样……在湖南长沙博物馆“砂与火之歌——丝路玻璃文化展”上,琳琅满目的古代玻璃制品让观众大饱眼福。东汉夹金玻璃珠串。  展览汇集长沙博物馆、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湖南博物院等国内外9家文博单位的380件/套玻璃器,分为“初现与兴起”“发展与传播”“繁荣与绽放”“融合与影响”4个单元,以时间为脉络,以玻 ...

• 考古现场三维空间信息的获取与应用

  田野考古调查、发掘工作中,面对千变万化的出土文物、遗迹、遗址及其周边环境,传统的图形、影像等二维数据模式,很难记录和重建考古现场完整的空间关系特征,必须运用三维信息的获取与展示方式才能全面记录和表达遗迹的空间关系。随着考古学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三维信息分析处理方法的飞速发展,文物、考古研究中先后引进了三维激 ...

• 穿越三千年历史的传奇——走进殷墟遗址

  10月28日,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考察。  殷墟,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和甲骨文发现发掘使传统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成为信史,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2019年,总书记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他在贺信中指出,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 ...

• 北京发布6项重大考古成果

 2022北京公众考古季10月29日开幕,北京市文物局在开幕式现场发布了6项重大考古成果,包括中轴线、琉璃河遗址、新宫夏商周聚落遗址、路县故城、金中都、长城等考古发现。  据介绍,自2021首届北京公众考古季启动以来,北京完成考古勘探256项,勘探面积1670万平方米。考古发掘102项,考古发掘面积10.8万平方米。  在中轴线考古方面,南中轴路考古取得 ...

• 陕西蒋刘遗址发现仰韶晚期大型环壕和成人墓地

  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蒋刘遗址发现仰韶晚期大型环壕和成人墓地。据介绍,大型环壕和成人墓地是近年来仰韶考古特别是仰韶晚期考古的重大发现,为深入分析关中地区仰韶晚期聚落形态和社会结构提供了重要资料。M22墓主左手割肢现象。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摄M54出土骨器。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摄  蒋刘遗址位于陕西省泾阳县蒋刘村东北。202 ...

• 仰韶考古首次发现笄形骨器 或与早期纺织手工业有关

  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蒋刘遗址发现仰韶晚期大型环壕和成人墓地。其中,墓葬中数量丰富的笄形骨器是仰韶考古的首次发现,出土位置明确、埋藏背景清晰,其功能或与早期纺织手工业有关。  蒋刘遗址位于陕西省泾阳县蒋刘村东北。2021年,考古人员在蒋刘遗址清理了丰富的仰韶晚期遗存,同时,通过全面揭露式发掘,基本明确了蒋刘遗址的东南 ...

• 江苏连云港考古新发现一处大规模墓葬群

  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已针对海州区新发现的一处大规模墓葬群完成系统发掘工作并顺利通过江苏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该墓地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朐阳街道饮马池西侧台地(大成砖厂旧址)上,是一处典型的汉代大型封土墓葬群,包含105座墓葬,时代涵盖西汉、晚唐至北宋、清代;其中以西汉时期墓葬为主,共92座,占墓地墓葬数量比重近九成。  海州饮 ...

• 山西发现两座春秋晚期墓葬 为晋文化和晋国历史研究再添新证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发布“上郭-邱家庄遗址”最新考古成果:考古工作者在该区域内新发现两座春秋晚期夫妻异穴合葬墓,出土随葬品46件(套),为晋文化和晋国历史研究再添新证。男性墓出土的青铜器物组合 图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上郭-邱家庄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县城西约两公里处,地貌上处于运城盆地北端的涑水河流域。该遗址是两周时期 ...

• 周塘桥南宋墓出土丝织品何以备受瞩目?

早在唐代,江苏常州的纺织业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宋代,随着江南农业及城市的发展,以及丝织业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常州的丝织业发展迅速。常州周塘桥南宋墓共出土纺织品百余件,其中大部分为丝织品服饰,这在国内近年来宋代考古发现中非常罕见,备受瞩目。澎湃新闻获悉,其中16件(套)正在江苏常州博物馆推出的秋季重磅大展“南宋芳茂——周塘桥南宋墓出土 ...

• 文史学者、收藏家王贵忱先生辞世,享年95岁

国内文献学和收藏界曾有“二王”之说———“北有王世襄,南有王贵忱”。王世襄2009年去世后,王贵忱在电话里不住哀叹,自谦:“我是不能够跟王世襄比的。”澎湃新闻获悉,2022年10月26日晚10:30左右,知名古文献版本学家、古钱币学家、金石学家、历史学家及书法家王贵忱先生辞世,享年95岁。王贵忱(1928—2022年10月26日)王贵忱先生的儿子王大文昨天告 ...

• 重庆考古为巴文化融入汉文化进程提供实证

澎湃新闻获悉,“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作为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近期取得重要收获。其中,重庆冬笋坝遗址考古新发现为研究晚期巴文化及其融入汉文化的历史进程提供了考古实证。川渝地区处于巴蜀文明核心区域,巴蜀文化引领了长江上游地区早期文化的发展,对于探索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为更好地研究川渝地区文明 ...

• 香港故宫上新69件珍品,含乾隆骑射图、《兽谱》

近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宣布,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第二批共69件珍品已于10月起在香港故宫亮相。本次69件珍贵文物均属故宫博物院的珍宝,用作轮换自香港故宫开幕起展示的包括书画、纺织品及其它脆弱且对光线敏感的作品。重点展品包括描绘乾隆在木兰围场骑射的《威弧获鹿图》、传奇动物绘本《兽谱》、宋官窑粉青釉洗等。出于文物保护的考虑,这些材质的作品仅 ...

• 数字留存、3D打印……科技让出水文物活起来

 近日,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主要成果展”在北京举行,展出了包括出水文物保护研究在内13个单元。其中,致远舰3D打印成果在展览中作为典型实物展出,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据了解,2014-2016年打捞出水的致远舰,包括刻有致远舰大副陈金揆英文名字的一只单筒望远镜、拼接后得到繁体“致远”字样的一组瓷 ...

• 塞外雄风——鄂尔多斯青铜器精品文物展在四川广汉启幕

  塞外雄风——鄂尔多斯青铜器精品文物展26日在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博物馆启幕。蛇首青铜匕(商代)。 图片来自三星堆博物馆  据介绍,本次展览萃集了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明博草原文化博物馆、鄂托克前旗文博研究院的精品重器208套270件,其文物品类包括短剑、流星锤、鹤嘴斧等兵器;铜刀、铜鍑、铜锥等生产生活用具;当卢、马面 ...

• “考古中国·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形成研究”重大项目正式启动

  2022年10月26日上午,“考古中国·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形成研究”重大项目启动会于线上召开。会议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主办,国家文物局考古司负责人、考古管理处有关领导,浙江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湖南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江西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有关领导,来自 ...

• 湖南茶陵县笤箕窝遗址发掘新收获

  为配合茶常高速项目建设,经湖南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的批准,2022年7月~9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茶陵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完成了笤箕窝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现将此次发掘收获简要介绍如下。  一、遗址概况  笤箕窝遗址位于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枣市镇枣园村1组笤箕窝山南侧坡地。遗址于20世纪80年代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并采集有石器和 ...

• 马王堆汉墓新发现:出土丝织品中织有成句吉祥语

 从湖南博物院获悉,湖南博物院专家近日研究发现,在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菱纹绮里有织入“安乐如意 长寿无极”的吉祥语句,是目前已出土丝织品中发现最早的成句文字,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褐色菱纹绮丝绵袍残片。  今年4月,湖南博物院专家在首次对马王堆汉墓出土未整理的纺织品进行系统性清库的过程中,发现了菱纹绮里有织入的文字。此后,专家经 ...

• 大英博物馆特展“圣书体”,解密古埃及文化

1799年7月19日,埃及海滨城市拉希德(Rasheed),法国人在加固一座城堡,一位年轻军官无意中发现沙地里埋着一块奇怪的石头,上面刻得密密麻麻的不知道是什么符号或者文字。当时正值拿破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没有人意识到这块石碑有巨大的考古意义,直到1822年,法国学者让-弗朗索瓦·商博良(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1790-1832年)宣布他发现了 ...

• 陕西再添重量级博物院:两馆合并为周原博物院

周原遗址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和扶风县的交界处,是我国现知周族灭商前都邑中保存最完整的遗址,历史内涵丰富,文物遗存数量繁多,被誉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日,周原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正式获批,计划投资3.7亿元,打造新周原博物馆。根据近期正式公布的《周原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陕西省拟建设周原博物院,宝鸡周原博 ...

• 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同志逝世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考古学家,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石兴邦同志,于2022年10月21日16时45分在西安逝世,享年100岁。  石兴邦同志1923年10月出生,1950年9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任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1982年8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室副主任,1984年8月 ...

• 山西发现北魏家族墓地 墓主人均为男性青壮年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9日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省侯马市发现距今1500多年的北魏家族墓地,这也是在晋南地区首次发现。M1006出土的瓷碗。 图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为配合山西省侯马市冶炼厂新月小区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现称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虒祁遗址开展第九次发掘,考古人员共清理祭祀坑820余座,西 ...

• 内蒙古金斯太遗址发掘再获进展 出土文化遗物1500余件

  “发掘出土石制品、动物化石等各类文化遗物1500余件;在非原生堆积中筛选出包括磨制骨器、串珠装饰品等在内的众多文化遗物;采集了序列光释光样品和沉积物分析样品,用于后续实验室分析。”  21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金松对记者表示,2022年内蒙古金斯太遗址再次取得了考古新收获。  金斯太遗址是中国北方一处重要的早期人类洞穴遗 ...

• 回眸五十载: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精品亮相苏博

1972年至1974年,湖南省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了震惊世人的马王堆汉墓,三座墓葬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余件,包括漆木器、彩绘陶器、铜器、帛书帛画、丝织衣物等十几个种类,其中1号墓中出土的辛追夫人遗体,外形完整,全身润泽,甚至手脚指纹仍清晰可见,堪称延续了两千年的永生奇迹。澎湃新闻获悉,10月18日,“回眸五十年——马王堆汉墓出 ...

• 逝者|考古学家石兴邦去世,曾主持发掘半坡遗址

澎湃新闻获悉,10月21日下午16时45分,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逝世,享年100岁。石兴邦先生是新中国第一代考古学家。他一生倾注心力最多的是中国史前考古研究,创立了半坡考古范式,是中国全景式聚落考古的开创者。学界评价称:“石兴邦先生的学术人生,由半坡出发,跨入史前时代,对中国史前文化整体框架和中国文明形成的研究,提出独到的解构理论,深刻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