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显示子项
中国 陕西 河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 四川 云南 重庆 山西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内蒙古 海南 吉林 辽宁 天津 香港 澳门 台湾

• 北魏乙弗贰虎妻阳平长公主铭记考

山西近年新发现北魏乙弗莫瓌铭砖(以下简称“乙瓌铭砖”)和莫瓌子乾归元息贰虎妻阳平长公主铭记砖(以下简称“阳平长公主铭记砖”),关于其出土情况,张庆捷先生称出自应县北魏墓,朱明歧先生称出自应县大黄巍乡。乙弗莫瓌,出自乙弗鲜卑,其先世为吐谷浑渠帅,居青海,号青海王。乙弗莫瓌在《魏书》中作乙瓌,孝文帝姓氏改革时乙弗氏改为乙氏,《魏书》 ...

• ​南昌西山“轿子石”摩崖石刻

“轿子石”石刻是南昌地区现存最早的宗教功能石刻和年代第二早的摩崖石刻。石上留存有南宋嘉定九年(1216)塔楼式道教神龛、同时期道教人物刻像、明正统七年(1442)“何仙”题字共三幅石刻。 在今天南昌新建区石埠镇龙岗村萧峰水库东岸通往观山村的半山公路北侧山坡上,有一块近似马蹄状的花岗岩巨石,当地人称“轿子石”,志乘俱无载。20世纪80年代初, ...

• ​从庄连山春秋墓地看镇江大港周代遗址群的“中原文化因素”

庄连山墓地先后发现清理 7 座春秋竖穴土坑墓,区别于周边地区同时代土墩墓的形式,这 7 座墓葬未见封土,出土遗物以硬陶器及原始瓷器为主。镇江大港周代遗址群中这种特殊的墓葬形式可以明显看出“中原文化因素”,吴国统治阶层作为周人后裔入主宁镇地区时保留了部分中原文化因素,随着融合的不断加深,这种风格逐渐消失。 庄连山春秋墓地位置 庄连山为镇 ...

• 晚商羽雷兽面纹铜觚

晚商时期流行一种“一首双身”的兽面纹,直鼻巨眼,圆睛凸出,阔嘴尖唇,其双角竖立多内卷(亦有少量外卷),两侧的躯干由平伸而上折,尾多外卷,与角相反,少数有岐尾。躯体用云雷作地纹,下生肢脚,脚尖向内卷,足爪较抽象,其余部分则常用上下竖立的列羽装饰,线条细密繁缛,没有明显的主纹与地纹之分,常见于瓿、尊、斝、觚、爵等青铜容器表面。李济先 ...

• 宜兴窑探秘

前进龙窑(宜兴市考古和文物保护中心) 陶都宜兴位于江苏南部与浙、皖两省交界处,南部为丘陵山地,北部为冲积平原。南部丘陵山地陶土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陶瓷生产条件;北部冲积平原河浜纵横交错,东濒太湖,北通长江,为陶瓷产品的运输、外销提供了便利的水运交通。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先民们就在宜兴这片土地上制陶制瓷,留下了丰富的陶瓷遗存 ...

• 古蛋白质研究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世界各地田野考古工作的开展,使越来越多的人类遗迹遗物展现在世人面前,为探索人类起源进化和古代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研究基础;同时生命科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取得的巨大进步,使得以生物大分子为代表的研究成为当今自然科学领域的热点,相关实验技术也愈加成熟;此外,以地球化学为代表的地学研究同样取得重大进步。在这种背景下 ...

• 湖南沩水流域的考古调查

沩水流域地形图 沩水系湘江下游左岸支流,位于湖南省中部。沩水流域西以雪峰山余脉扶王山与资水为界,东抵湘江河口段左岸,南邻湘江支流涟水、靳江河,北邻资水、桃花江、志溪河和烂泥湖撇洪河右岸诸河。天然状况下流域面积为2430平方千米,河道出口段人工改道后又纳原湘江一级支流八曲河(流域面积331平方千米),流域面积扩大为2761平方千米。据《宁乡青 ...

• 从传统兔纹饰看中国的兔文化

狩猎这种生业模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兔作为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哺乳动物,最初作为狩猎所得肉食之一与人类建立了密切联系。在中国,兔形象逐渐演变并神话化,与中秋、生肖等民俗文化结合起来,成为一种传统文化流传影响至今。透过对存世文物中传统兔纹饰运用的研究,我们可以一窥中国传统兔文化的发展脉络。传统兔纹饰的主流形式 中国兔 ...

• 探寻罗马尼亚多布若瓦茨遗址彩陶文化

多布若瓦茨遗址罗马尼亚地处东南欧,而中国是亚洲东部的国家,两者相距万里,从距离上看应该不会有什么特殊的联系,然而却因为在考古学上拥有相似的史前彩陶文化,中罗两国文化交流架起一座桥梁。追源溯流,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开展工作,发掘了仰韶遗址,提出中国彩陶西来说,再次引出“中国文化西源说”的问题,进而引发激烈争论, ...

• 哈拉帕文化 南亚次大陆最早的文明

哈拉帕牛车玩具 哈拉帕文化是南亚次大陆迄今所知最早的文明,也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远古文明之一,年代在公元前2500—前1700年间,比印度后来的吠陀文化早了好几百年。哈拉帕是今天巴基斯坦境内旁遮普省蒙哥马利县的一个小镇,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约翰•马歇尔在此发掘揭露出古代城市遗址,轰动一时。此后又发现发掘不少同一类型的遗址,比如其西南592公里 ...

• 唐代的围棋活动

围棋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长足发展,到唐宋时期发展成熟。唐王朝幅员辽阔、国富民强、对外交流频繁,加之唐高祖、唐太宗、唐玄宗都对围棋活动近乎痴迷,这些均为围棋在唐代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契机。1949年以后,全国各地考古出土了诸多与唐代围棋活动相关的遗物,为我们了解唐代围棋活动提供了佐证。 阿斯塔那第206号张雄夫妇合葬 ...

• 考古学与“禅宗”玄旨

考古学是以遗迹、遗物等物质文化形态研究人、人的行为及其结果如文化、文明、人地关系等诸多问题的一门科学,它的最重要特点是不依靠文字资料而能够达成学术目的,这是非常有趣的一种治学方式。这让我想起一个禅宗的故事: 世尊在灵山大会上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 ...

• 食谱视角中西周倗国的等级制度

无论是“长安的荔枝”,还是“皇帝的餐桌”,其背后“纯系透过帝王行政体系的食材供应”。食物资源的获取、配给、消费不仅是“纯生物性的行为”,还是社会等级制度的生动体现。 古往今来,在欲望行星上,不同社会等级的人群对社会资源的占有情况存在巨大的差异。其中,“民以食为天”,食物资源的消费最能体现不同时空下人群等级的差异。 近来,基于“ ...

• 龟山汉墓薄葬刻石

龟山汉墓位于徐州市区西北,是西汉中期楚王刘注及其王后的同茔异穴合葬墓,其中北侧为王后墓,规模略小,南侧墓葬规模较大,为刘注墓。该墓先后进行了两次考古清理工作,1994年清理刘注墓南墓道时,在封堵甬道的塞石上发现较多朱书和刻石文字,朱书文字多为检验塞石的记录,如“广小三分”“已成”“高小四分”等,刻石文字有塞石编号和关于薄葬内容的题记 ...

• 古泮宫与鲁灵光殿考

古泮池古泮池位于曲阜明故城东南隅,最早是春秋时期鲁僖公办学的场所,称泮宫。《诗经·鲁颂·泮水》中有“既作泮宫,淮夷攸服”,其建于鲁僖公十六年(公元前644年)之前。西汉初年,景帝之子刘馀徙封为鲁王,他对泮宫、泮水加以修葺改造,并新建了规模宏大的灵光殿,成为他及后代鲁王的游赏玩乐之地。明成化年间(1465—1487),六十一代衍圣公孔弘绪又 ...

• 西周及春秋时期媵婚制度下的女性

西周及春秋时期的上层社会,媵婚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婚姻形式。这种奇特的婚姻形式有何规范?谁决定了女性的婚姻?盛大的媵婚下埋藏着什么目的?媵婚下的女性又是怎么样一种生活呢?经传和传世的媵器或许能够告诉我们一个不同寻常的媵婚世界。 电视剧《芈月传》中,楚国公主芈月作为其姐姐的媵侍陪嫁到秦国,成为秦王的妃子,这让我们了解到一种特别的 ...

• 从王媛墓志看唐代妇女婚姻及其地位

唐代妇女的婚嫁年龄是多少?是以什么样的标准寻找人生的另一半?又是因循什么展开自己的婚后生活呢?《王媛墓志》描述了一个大唐女性的74年人生经历,透过它,我们能够生动地了解唐代妇女及其地位。 王媛墓志盖 王媛墓志 唐帝国经济繁荣而稳定,民族开放而融和,妇女 ...

• 南京西天寺宋墓中的五色石

2015年3月,南京雨花台区西天寺墓园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发现一座南宋时期墓葬,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这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仿木砖雕壁画墓,平面呈“凸”字形。墓室前壁开拱券门,其余三壁均为砖雕壁画。墓葬出土文物30余件,部分文物造型精美。根据墓中出土的铜镜铭文,墓主应为一位高姓武官,山西雁门郡人,在南宋绍兴年间(1 ...

•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女真遗址

考古概况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北接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西南与朝鲜隔江相望,西与中国黑龙江省和吉林省接壤,东南与日本隔海相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全区面积的80%,东部为锡霍特山(老爷岭),西南为兴凯湖沿岸低地。河流众多,主要向北汇入中俄界河乌苏里江。乌苏里斯克(双城子)地处锡霍特山脉、长白山脉、兴凯湖之间,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占 ...

• 江西铅山蛇形山新石器时代遗址

武夷山脉史前遗址分布示意 四普现场 江西铅山县陈坊乡陈坊村蛇形山遗址是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新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在赣闽交界的武夷山区这是一种很独特的山地型遗址。蛇形山为武夷山脉西北坡一余脉,长条形,南北长6000多米,东西宽1500多米。遗址可能是史前矿山遗址或窑址,也可能是历史时期闽越族文化遗址。 发 现 2024年5月14日, ...

• 古代大河文明的舟船探赜 以公元前一千纪前埃及和两河文物图像资料为视角

河流孕育生命,诞生文明。与河流密切相关的舟船是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在文明产生之初,处在河谷泽畔的先民根据自然环境就地取材,发明了形态各异的舟船,并不断将其发展演进。舟船极大拓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激发人类探索更辽阔的未知世界。 早期舟船制作及材料构成 古代两河、埃及地区流行用草本植物枝茎绑扎而成的舟船,比如埃及的纸莎草船、两河流 ...

• 古代陶瓷商品运输中的保护措施

陶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国内区域间贸易的重要商品,在物流过程中如何安全和便捷地装运是陶瓷生产流通中的重要一环。与此相关的古代文献零碎、稀少,多集中在宋代以后文人的笔记小说之中;另一方面,考古发现的相关资料也不多,所以对这一问题学术界一直关注不多。通过梳理有限的文献和考古资料,我们总结出古代陶瓷运输的几种保护措施,各具特色,其 ...

• 苏州虎丘路M5墓主身份和年代再讨论

2016—2018年,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苏州虎丘路新村土墩墓葬(民间俗称“吴天墩”)进行考古发掘,发现3座孙吴高等级墓葬,出土石榻、凹字形石座、耳杯、盘口壶、金指环、金蟾蜍、金钗、金簪首、陶楼、铜熏炉、瑞兽衔杯铜砚滴等200余件(组)文物,其中M5遭到严重“毁墓”,残存的器物较少,但出土了一批文字砖,有“吴侯”“建兴二年七月廿二日”等文字信息 ...

• 秦兵马俑考古五十年 秦始皇帝陵考古侧记

兵马俑一号坑(张天柱 摄)1974年7月15日是秦始皇帝陵考古的分界线,从这一天开始,帝陵兵马俑一号坑正式进入科学发掘、系统研究、科技保护,以及社会教育的阶段。2024年7月将迎来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一号坑考古发掘50周年的纪念,特用不多的笔墨,记录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2009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成立,包括兵马俑博物馆和秦始皇帝陵园)的精彩瞬间,让世人 ...

• 山东威海北洋海军沉舰考古调查回顾与思考

19世纪末,在全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清朝和日本开始各自的近代化历程。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积极推行军事扩张政策,在日本国内自上而下形成侵略中国的野心。清朝统治者在国内外危机重重的形势下,依然沉浸在“帝国盛世”的梦中。1894年,日本借朝鲜东学党起义出兵朝鲜半岛,发动甲午侵华战争,短短9个月时间,清朝陆海两线全军溃败。1895年威海卫 ...

• 揭秘木乃伊制作

古埃及人认为冥世才是永恒的,完好的死者遗体,是死者灵魂的安息之所。 古埃及壁画1977年5月的一天,一架银灰色的飞机从巴黎起飞后,越过碧波万顷的地中海,飞临埃及上空,缓缓降落在开罗机场。舱门打开后,已在机场等候多时的一批埃及政府古物部官员,立即涌上前去,迎接这位赴法治愈归来的特殊“病人”。原来,这位“病人”就是埃及历史上第十九王朝( ...

• 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花式点心

《现代汉语词典》中“点心”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动词,点饥,是方言词汇;一是名词,糕饼之类的食品。早在唐代,西域居民就开始制作和食用各种各样的点心类食品,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了大量各式点心。 考释及溯源 关于“点心”的释义,黄正建在《唐代衣食住行研究》一书中提到:“‘点心’一词虽在唐代已经出现,但当时是作为动词使用的,并且它不专 ...

• 古老的“金石学”应有其青春的生命力

金石学是诞生于本土的传统学术体系,朱剑心先生对其性质做过归纳:“即研究中国历代金石文物之名义、形式、制度、沿革及其所刻文字、图像之体例、作风,上自经史考订、文章义例,下至艺术鉴赏之学也”,并认为其滥觞于汉,历魏晋、六朝、隋唐而稍稍演进,至北宋刘敞、欧阳修、吕大临、曾巩、王黼、薛尚功、赵明诚、李清照、洪适、郑樵等一批金石学家出现, ...

• 半两钱及其钱范的发展演变

半两钱是中国古代钱币形制从多元走向一统的第一种法定货币,开启了方孔圆钱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半两钱从秦惠王二年(公元前336年)始,至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更铸五铢钱后正式废止,存续有二百余年,发展过程中大小、钱文、重量屡经变更。而作为铸钱工具的钱范,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珍贵的西汉八铢半两石钱范 南阳市博物院藏有一组珍 ...

• 新发现 | 陕西西安北宋范氏家族墓地考古收获

邠州范氏家族是北宋时期陕西名门望族之一,该家族中有两位人物在《宋史》中有传,一为范祥,一为范育。据传记可知范祥字晋公,进士及第,曾通判镇戎军,权陕西转运副使,提举陕西缘边青、白盐,陕西制置解盐使,为北宋盐法改革和西北御边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得到知开封府包拯荐举和洮、渭百姓肯定。范育为范祥之子,字巽之,举进士,为泾阳令,后以养亲谒归 ...

• 新干大洋洲墓出土铜镈与鸟崇拜观念

1989 年9 月,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横空出世,震惊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墓葬出土各类器物近两千件,其中青铜器四百余件。这一地下宝库的发现,改写了先秦时期江南文明史。铜镈的形制与年代大洋洲商墓出土青铜器以礼器与兵器为多,乐器共出土4 件,包括3 件铜铙、1 件铜镈。铜镈器身呈梯形,环钮,钮下舞部正中有一方形穿与腔通。器身满布以浮雕牛首为主题的 ...

• 海昏侯的身世

江西的考古工作者近期公布并公开展览了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发掘的部分成果,在学术界和社会公众间都引起广泛关注。包括发掘者在内的一些考古和历史学者针对考古发现,以各种形式,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涉及刘贺其人以及随葬于墓中的巨额财富。关于刘贺的评议,主要讨论他由昌邑王被立为帝而很快又遭废黜的原因,以及刘贺的心智和品性;关于海昏侯墓中 ...

• 山西阳泉平坦垴战国古井发掘记

2019年11月19日,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今阳泉市文物保护中心)接到报告,阳泉城区一在建小区施工现场发现“古墓”,我们迅速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从施工人员处获悉此处原为居民区,正在进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建设,在4号楼桩基下挖过程中发现文化遗存暴露就迅速向文物部门做了报告。从现场情况看该区域前期因取土已下挖约10米,人类活动面已全 ...

• 寺墩遗址的发现与发掘

寺墩遗址位于常州郑陆镇三皇庙村,是环太湖地区一处重要的良渚文化遗址,也是长江下游史前文化序列中举足轻重的考古遗址。自1978年12月首次试掘,寺墩遗址先后历经五次不同规模的发掘,清理了一批高等级的良渚文化墓葬,出土的玉器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和对遗址文化内涵认知的不断加深,寺墩遗址的研究价值愈发凸显。学界对寺 ...

• 蛇年说蛇 商周青铜器上的蛇纹

甲骨文中,“蛇”字呈现为“”(《甲骨文合集》672正),其字形“像蛇盘屈垂尾之形”;金文为“”(《殷周金文集成》10159)、“”(郑伯匜),承继甲骨文,但更为抽象和规范化。中国古代文献关于蛇的记载颇多,《史记·三皇本纪》中提到伏羲氏与女娲氏都是人首蛇身,蛇与人类始祖紧密相关,反映出古人对蛇的崇拜和敬畏;《山海经》中的“巴蛇食象”展现了 ...

• 运河宿迁段河工遗存调查

宿迁是运河名城,境内有3条不同时期的运河主航道,包括隋至宋代的汴河、元至清康熙年间(1662—1722)的黄河故道、清康熙年间开通并沿用至今的京杭大运河,这些运河航道见证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南北文化交流。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河宿迁段(宿迁三湾至大王庙段,长41公里)和皂河龙王庙行宫位列其中。2021—2023年,徐州博物 ...

• 考古学是人文科学中的“自然科学”

人类面对的有两种“物质世界”,一种是“看不见的手”或“上苍之手”创造的“自然物质世界”,包括人类自身也是“上苍”的创造;一种是看得见的手—人类之手创造的“人文物质世界”。当16—17世纪“科学革命”之后,研究“自然物质世界”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体系,而研究“人文物质世界”的科学便是“考古科学”体系。事实上,人类在创造“人文物质世界” ...

• 考古人员首次明确北魏里坊路网结构

北魏时期里坊长啥样?记者从2024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获悉,经过为期三年的系统发掘,河南汉魏洛阳故城遗址考古取得新突破,北魏洛阳城的里坊路网结构被首次确认。 据了解,里坊制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措施,先秦时期就出现了雏形,北魏时期逐渐完备,至隋唐时期日臻成熟。 据文献记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孝文帝之子宣武帝于公元501年“发畿内 ...

• 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的思考

2023年1月7日,第二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正式开幕。本届新年论坛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新辉煌”的核心主旨,会上,刘玉珠理事长做题为《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的思考》的演讲。他重点谈到五个方面的体会和思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方向;明晰文化产业政策导向;尊重产业发展规律;积极拥抱文化产业发展潮流;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最后他指出 ...

• 海南岛黎族船型屋的“前世今生”

海南东方市白查村的船型屋黎族是海南岛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3000多年来,黎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不仅创造了悠久文明的历史,而且还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其中,作为黎族村落的传统建筑——船型屋,是千百年来黎族文化的缩影和见证,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黎族人民创造和智慧的结晶。01船型屋的“前世”船型屋黎语称为“布隆亭竿”,意思是 ...

• 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平棊述略

大同华严寺,坐落于大同古城西南隅,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内薄伽教藏殿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面阔五间(25.6米),进深八椽(18.41米),占地面积约525平方米。殿内顶部满铺平棊(俗称天花板),使得殿内形成了封闭与连续的顶部界面,内槽平棊较外槽高一华栱,实际观感并不明显。451块平棊被纵横交错的平棊枋、桯、贴分 ...

• 白鹿洞书院石刻浅谈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东南五老峰山脚下,东邻鄱阳湖,四面环山,贯道溪从院前流过,建筑面积7800多平方米。它肇基于唐、定名于北宋、盛于南宋、绍隆于明清,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景观庐山的重要景点之一。唐贞元年间(785—805),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李涉在此隐居读书,渤养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又此处四面环山,俯视似洞,白鹿 ...

• 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展示艺术鉴赏

2022年12月29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列其中。这个公园本着“整体保护、最小干预,考古先行、加强研究,围绕遗址价值进行阐释”的规划原则,以重点保护范围为基础,以文物保护核心区为重点,规划总面积189.89 公顷(2800多亩),分为遗址及文物保护展示、博物馆及管理服务、考古预留、农业景观、文化旅 ...

• 良渚文化神人图像辨识

良渚文化有许多待解之谜,神像的解读就是其中比较受关注的一例。良渚玉器种类很多,但是有一类装饰特殊图像的玉器数量很少,图像完整者仅有两件,一件是瑶山M7:55,发掘报告称之为玉牌饰;另一件是反山M16:3,发掘报告称之为玉璜。两个图像的主题基本相同,其解读却有一些差别。瑶山M7:55(图1-1),报告描述对图像解读有两点至关重要,第一,眼两侧的“弧 ...

• 也谈“蛇形玲珑球形器”的功能

无锡鸿山越墓群发掘于2004年至2005年,入选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鸿山越墓群共发掘了7座土墩墓,出土原始青瓷器、陶器、玉器等各类文物合计2000余件,是迄今为止越国贵族墓葬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鸿山越墓群中发现文物数量最多的一座墓葬为邱承墩(DⅦ),也是这7座墓葬中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一座。该墓出土了4件“蛇形玲珑球形器”(以下简称“ ...

• 明清符瓦残留字迹显现手段的探讨

在邯郸地区,很多明清墓葬均发现陶质板瓦,这些墓葬墓主身份、等级均不高,瓦上以红色、黑色颜料绘制特殊字迹。从可以辨别的符瓦字迹看,符瓦四角多墨书“镇”“墓”“神”“符”四字, 符面多朱书煞鬼镇墓符,痕迹较为模糊,墨书“文符安镇”“神公受命”“普扫不祥”等字迹。这些内容可能起保护墓主尸魂不受邪魔侵扰、确保死者平安的作用。研究板瓦上面 ...

• 曲阜:传承“岁修”模式的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实践

岁修,是指各种建筑工程每年进行的有计划的整修和养护工作,是我国传统的建筑修葺制度,也是当今探索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体系的重要参考。2021年,国家文物局批复第一批11处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试点项目。2023年5月22日,国家文物局在山东曲阜召开全国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试点工作总结会,总结第一批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试点 ...

• 陇东地区——史前陶制建材的“高地”

甘肃庆阳南佐遗址是一处黄土高原仰韶晚期具有都邑性质的大型高等级中心聚落。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完善了陇东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更为认知该地区在史前阶段的意义提供了关键材料。陇东地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子午岭和六盘山之间、黄土高原西部,现今行政规划下包含平凉、庆阳两市全境。陇东地区诸多重要考古发现中,陶制建材尤为引人注目:一方面,以往考古工作 ...

• 陇东地区——史前陶制建材的“高地”

甘肃庆阳南佐遗址是一处黄土高原仰韶晚期具有都邑性质的大型高等级中心聚落。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完善了陇东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更为认知该地区在史前阶段的意义提供了关键材料。陇东地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子午岭和六盘山之间、黄土高原西部,现今行政规划下包含平凉、庆阳两市全境。陇东地区诸多重要考古发现中,陶制建材尤为引人注目:一方面,以往考古工作 ...

• 学术前沿:黄土高原发现已知最早的复合陶瓦

2023年5月19日,国际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甘肃灵台桥村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早期复合陶瓦的研究成果,成功复原了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复合陶瓦屋顶,实现了对复合陶瓦溯源研究的重大突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生徐艺菁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周静为文章的共同第一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