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显示子项
中国 陕西 河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 四川 云南 重庆 山西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内蒙古 海南 吉林 辽宁 天津 香港 澳门 台湾

• 发现丨山西静乐丰润遗址考古发掘资料公布!以东周遗存为主

一发掘概况 丰润遗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丰润镇丰润村东北500米的台地上。遗址所处地形东高西低,呈阶梯状。根据地表采集遗物分布情况,初步判断遗址范围北、西、南三面均到台地边缘,东到台地顶部,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300米,分布面积30万平方米,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和东周时期的遗址(图一)。2009年4月,为配合太佳高速公路的建设,山西 ...

• 考古蛇·初四丨蛇行山海——神物、灵物、邪物:古代图像所见对蛇的利用与掌控

古代不同地区对蛇的认识和利用基本是相近的,无论从其形象还是特性而言,蛇都被当作一种灵物,我们可以在早期的不同文明中看到这样的形象(图一),蛇被放在一种关系之中,作为辅佐或者控制的对象以强化某种神性和力量。图一 米诺斯文明“蛇女神”陶塑像(BC1600) 北方地区的东周青铜器上见有类似的图像,学者们概括为“操蛇”、“践蛇”、“珥蛇”、“衔 ...

• 2024年度山西考古项目丨太原市阳曲县北塔地金元墓地

一、项目概况 北塔地墓地位于阳曲县北塔地新村西200米处,是为了配合阳曲县暖泉湾片区华强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开展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二、主要收获 墓地内共发掘墓葬3座,M1、M2为金元时期壁画墓, M3为明清时期土洞墓。M1、M2皆为仿木结构砖室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墓室壁面之上为仿木构砖雕,分别砌出斗拱、撩檐枋、椽 ...

• 考古蛇·初六丨蛇韵流彩——蛇纹与五毒纹的民俗风情

祥龙摆尾留瑞气,灵蛇出洞迎新春。在乙巳蛇年来临之际,和大家浅谈一下生肖蛇、蛇纹以及五毒纹的源变、文化内涵及所蕴含的民俗风情。 蛇,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神秘生物,因其独特的形态与习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原始时代,由于人们的未知与恐惧,在与大自然长期斗争的过程中,渴求寻求强大而神秘的力量来保护,便产生了早期的动物崇拜。 ...

• 2024年度山西考古项目丨运城市永济市蒲津渡与蒲州故城北朝至唐代夯土城墙

一、项目概况 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是北朝至明代古渡与故城遗址,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西约13公里处的黄河之滨。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列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蒲津渡位于蒲州故城西城西门外,是黄河中游古代三大渡口之一,是连接河东与关中的重要通道。历朝历代多次在蒲津造桥,以通河之东西,最著名的当属唐 ...

• 重磅考古发现!首次公布!体量最大红山文化玉龙!

9月22日,在中华文明的璀璨星辰——“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讨会上,赤峰市敖汉旗元宝山红山文化积石冢最新考古成果首次向社会公布。 敖汉旗元宝山红山文化积石冢 这是刚刚完整揭露的一座红山文化积石冢,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目前考古发掘出的规模最大的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 首次发现了“南方北圆、南坛北冢”的墓葬兼祭祀为一体的建筑遗存,并一次性出土 ...

• 内蒙古:辽代考古 重要发现

▲ 发掘现场“这个二号墓非常特别,它不是一个真正的墓葬,它是一个葬车的车马坑。车身比较长,长度达到七米,宽度有两米多。车在规模上也是比较罕见的。这在开鲁多年辽墓发掘历史上属首次发现。没有被盗扰过,所有的文物信息,基本都保留着。”开鲁县博物馆馆长马海介绍。▲ 发掘现场▲ 马车构件经过多天的清理发掘,目前二号墓出土了银牌饰、铜制的流苏 ...

• 广西考古重大发现!揭示两地古人类生活方式

在新石器时代中早期,古人类拥有怎样的生业经济模式与植物利用方式?气候环境变化又如何影响古人的生存与生活方式?这些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吴妍研究员团队联合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等相关研究机构合作伙伴,分别在广西福兰遗址、江西岸遗址开展植物考古工作,通过深入研究取得一系列重 ...

• 探索中国考古博物馆:穿越历史的长河

大家好,我是文宝,你们的专属导游。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中国考古博物馆,开启一段穿越时空的历史之旅。馆舍初识中国考古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自2023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已吸引了无数历史爱好者和文化追求者的目光。大家看,博物馆的建筑外形似尊,庄重而典雅。它位于北京中轴线北端延长线上、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区内,地 ...

• 第1307篇.北京游记(二百一十四)中国考古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中国考古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为“历史中国 鼎铸文明——中国历史研究院文物文献精品展”,常设展厅有7000多平方米、展品6000余件都是我国文物中的精品,都是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没有一件是赝品、复制品或者是其他的争议品。在其他的博物馆中,有一些展品是复制品,但在这里,呈现给观众的全部都是“货真价实”的原件。该馆的很多展品都是国宝级文物 ...

• 当地铁邂逅考古——我国地铁公共空间与考古遗址活化利用的回顾与探讨

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型城市都纷纷新建地铁线路,随之而来的便是配合地铁及周边地区建设工程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众多遗址和墓葬,并出土了较多文物。比较典型的有西安市地铁工程基建考古发掘,已发现古墓葬和古遗址上千处,以至于一度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然而,地铁和考古遗址的“缘分”,并不能因考古发掘工作完成而结束。配合基建工程的考古发掘固然是对地 ...

• 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6座祭祀坑 从考古学历史第十期

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6座祭祀坑 发掘500件文物 2021年3月20日从在成都举办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获悉,考古工作者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三星堆遗址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末,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是四 ...

• 十大考古参评项目|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

· 项目概况 ·一遗址概况河泊所遗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地处滇池东南岸最肥沃的湖滨冲积平原,东北距石寨山古墓群约1公里。遗址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3平方公里,是云南高原已知规模最大、延续时间较长、文化内涵较丰富的商周至秦汉时期的大型中心聚落遗址,是研究西南边疆考古及相关历史的重要考古学遗存(图1)。图1 河泊所遗址位 ...

• 大考古参评项目|新疆吐鲁番西旁景教寺院遗址

· 项目概况 ·一遗址概况西旁景教寺院遗址位于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葡萄沟街道达甫散盖社区北面、火焰山南麓一座山岗上,为国内外现存罕见的景教遗址之一。(图一)主要年代为唐至元代的高昌回鹘汗国时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勘测面积约2500平方米,分布于山岗顶部、岗坡及周围,包括建于岗顶和岗坡上的各种建筑遗迹、南面通达山下的路径遗 ...

• 十大考古参评项目|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

· 项目概况 ·图1 莫尔寺遗址位置图莫尔寺遗址位于新疆喀什市伯什克然木乡莫尔村东北,距市中心约33公里。遗址建于古玛塔格山东南部侵蚀台地上,是一处汉唐时期的佛教寺院遗址。2019-2024年,在“考古中国-多元宗教及本土化研究”重大课题框架下,开展了持续性主动发掘,较系统地揭示了遗址的文化内涵、寺院布局和演变过程,提供了我国早期大型地面佛寺 ...

• 十大考古参评项目|重庆合川钓鱼城加担土遗址

· 项目概况 ·一遗址简介图一 钓鱼城位置图钓鱼城位于重庆市合川区东城半岛的钓鱼山上,西距合川城区约5公里,南距重庆城区约56公里(图一),海拔高程约186~391米。在13世纪宋元战争中,钓鱼城为南宋巴蜀地区山城防御体系的关键支柱之一,其地雄关高峙、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又扼嘉陵江、渠江、涪江之口,居高临下、凭山控江,实为巴蜀要冲。城中军民“ ...

• 十大考古参评项目|福建德化大垄口窑遗址

· 项目概况 ·德化大垄口窑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化窑的重要组成窑址之一,位于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内。为配合遗址公园保护展示需要,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4年9月至12月,福建省考古研究院与德化县文物保护中心联合对大垄口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650平方米,发掘区域分Ⅰ、Ⅱ区,揭露两处明清时期窑炉遗迹以及部分作坊遗迹,出土一批明清 ...

• 孔令伟 | 探索在中国艺术史中古人对“古物”的“乐而忘返”

中国美术研究丛书悦古:中国艺术史中的古器物及其图像表达孔令伟 著《悦古:中国艺术史中的古器物及其图像表达》关注的焦点是古器物的图像表达方式问题,包括版刻、手绘和传拓这三种基本形态,并探讨古物鉴赏所产生的历史感、历史知识与象征性含义以及古器物及相关图像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该书从应用、研究、鉴赏三个角度出发,重新梳理古器物与图像学,及 ...

• 苏州古城秦代考古的新发现与初步认识

苏州是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保存有完好的城垣城门和水陆交通体系,是公认的南方古代城市代表之一。一般认为苏州古城始建于春秋晚期,先后经过春秋吴国都城姑苏城、战国越国都城姑苏城、战国末期楚国江东郡城、秦汉会稽郡城、六朝吴郡郡城、隋唐及以后苏州城,并一直延续至今,是典型的古今叠压型城市。苏州古城内建筑密度高,各级文保单位和文化遗产点众多 ...

• 笔谈 | 张治强:基于国土空间统一管控下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文化遗产杂志 ,作者张治强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5年第1期 笔谈“整体性保护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P4-7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健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机制,把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 2024年,“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巴丹吉林沙漠—沙山 ...

• 永城王庄遗址多学科综合研究工作全面展开

王庄遗址,位于河南省永城市苗桥镇,遗址面积达63万平方米,是一处距今约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大型聚落。该遗址因其在考古学上的重要价值,荣获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荣誉。项目进展永城王庄遗址位置图 2024年度,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担任团体领队,王庄遗址考古发掘取得显著进展。本年度发掘面积500平方米,新发现大汶口时期墓葬共计45座,目 ...

• 周原遗址考古发现西周时期三重城墙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赵争耀)2024年12月28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2024年3月至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对陕西省宝鸡市岐山(扶风)县周原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确认了周原遗址西周时期的三重城墙,极大地丰富了对周原遗址商周时期聚落结构的认知。此外,考古人员首次发现了一片刻 ...

• 古州城遗址出土罕见唐代龙首

2024年10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考古队在河北雄安新区雄县古州城遗址考古中发掘出土了罕见的唐代龙首。该龙首是在古州城内一处唐代高等级寺院建筑遗址旁边的砖瓦坑中发掘出土的,一起出土的文物还有大量的唐代砖瓦、莲花瓦当、开元通宝钱币等,初步判定为唐代龙首。该龙首应位于房顶的垂脊末端,或者是在戗脊上,准确 ...

• 2024年度山西考古项目丨运城市绛县东关金代纪年壁画墓

一、工作概况 该批墓葬位于运城市绛县古绛镇东关村村南,地势平坦,北距紫金山约4公里,南距涑水河约1.8公里,距中条山约4.8公里。2024年8月-10月,为配合绛县市民广场的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运城当地文物部门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金代纪年壁画墓2座。二、工作理念 发掘坚持精细化发掘理念,清理之前用相机记录原始位置,用录像机记录墓室发 ...

• 2024年度山西考古项目丨长治市潞州区陈村宋金墓地

一、项目概况 2024年7月-9月,为配合长治高新区翟店工业园延安北路(高新大道-产业大道)道路工程的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牵头对长治市潞州区陈村西北部勘探发现的一墓地进行了发掘,本次发掘共计清理墓葬9座,均为宋金时期。二、主要收获 9座墓葬中仿木结构壁画墓4座(M1-M4),仿木结构砖雕墓1座(M6),仿木结构砖雕壁画墓2座(M5、M8),土洞墓2座(M ...

• 博物馆里的中秋节/月明团圆时 相约陕考博

中秋之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到一年中秋节,一盘月饼,一轮明月,家人团聚在一起共度佳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仲秋节”、“团圆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此名。起源于先秦,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正式定立于北宋,盛行于宋朝以后。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夏官司马·大司马》 ...

• 五一劳动节|文物见证劳动之美

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在遥远的史前,先民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创造出了各种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史前先民根据渔猎农耕的经验,创造发明出了不同种类和用途的器物,大大提升了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透过先民们在山野洞穴中的击石 ...

• 初冬已至,循香觅古——陕西考古博物馆邀您共赏冬日香韵

形色双胜 在香炉的诸多形态中,动物形香炉因其形态巧妙与祥瑞寓意在我国古代长盛不衰,其外观不仅取材于现实中的动物,更进一步发展到以现实动物为蓝本,将神话传说中的生物也塑造为炉,尤其以狻猊形象最受欢迎。传说狻猊为龙之九子之一,性喜烟火,因而常被置于炉上。唐代时尊崇瑞兽之风开始形成体系,对祥瑞有了具体的分类。欧阳询撰《艺文类聚》时专门 ...

• 跨越3000年 三星堆顶尊曲身鸟足神像再“合璧”

苦苦等待约3000年,三星堆青铜鸟脚人像终于找回“另一半”。三星堆鸟足曲身顶尊神像 鲁海子/摄影16日,三星堆考古研究团队宣布将8号“祭祀坑”新发现的顶尊蛇身铜人像与1986年2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鸟脚人像残部拼对成功,专家将这件文物重新命名为鸟足曲身顶尊神像。在“分离”3000年后终于合体,专家认为这件充满想象力的珍贵文物堪称中国青铜文明的“ ...

• 资阳濛溪河遗址考古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距今4万多年!“资阳人”遗址附近发现又一处旧石器遗址

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如何采集狩猎、如何与大自然以及野兽做斗争?由于年代久远,大多数旧石器遗址的遗物只有石头,远古人类生活场景十分苍白。然而,距今超过4万年的资阳濛溪河遗址新发现带来了新惊喜。 1月11日,资阳濛溪河遗址考古发掘专家座谈会在乐至县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基本建设在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 ...

• 眉山发现成都平原迄今最早旧石器时代遗址 最早距今不低于20万年

1月10日,遂宁市桃花河遗址暨四川旧石器时代考古成果专家研讨会在射洪举行。记者从研讨会上获悉,眉山新发现一处成都平原迄今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坛罐山遗址。根据光释光测年,初步推测该遗址最早遗存距今不低于20万年,填补了成都平原旧石器时代的考古空白。据介绍,坛罐山遗址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镇滴水村与太和镇马堰村交界处,地处成都平 ...

• 皮洛遗址之后 遂宁桃花河发现旧石器时代又一重要大型旷野遗址

2021年,四川稻城皮洛遗址以发现的阿舍利手斧等大量遗存,证明“东方早期人类文化并不落后于西方”,成为世界性重大考古发现。1月10日,遂宁市桃花河遗址暨四川旧石器时代考古成果专家研讨会在遂宁市举行。记者从研讨会上获悉,遂宁桃花河遗址再有重大考古发现——遗址发现手斧、手镐、重型刮削器以及南方旷野遗址中罕见的动物化石等遗物,年代初步估计在 ...

• 继续破解三星堆这本“无字天书”

考古学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和收获。青铜神坛、青铜顶尊跪坐人像、龟背形网格状器、青铜神兽……三星堆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各式文物悉数亮相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展厅里,观众与这些带着岁月记忆的精美文物面面相对,意与古会。三星堆遗址自2019年以来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年代大约相当于殷商晚期,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一系列重 ...

• 三星堆遗址四号坑扭头跪坐铜人像所饰歧羽纹的解读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各类器物,包括铜器、金器、玉器、陶器、象牙器等器表均有丰富的纹饰,不仅具有装饰性意味,使器物更协调、美观,还往往体现出三星堆人自己的创造性特点,蕴含着三星堆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三星堆纹饰可分成四个大类。第一类是几何形纹饰,在不同质地的器物上均较为常见,一般作为地纹或辅助性纹饰,包括细线纹、凸棱纹、网格纹、圆 ...

• 024年三星堆考古新进展

7月23日,新华社公布了三星堆最新考古发现。2022年至2024年,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上新发现高等级建筑基址、灰坑、灰沟、石器生产加工相关堆积等各类遗迹四百多处,出土陶器、玉器、石器等四千多件。此次新发现年代比三星堆祭祀坑埋藏年代更早,碳-14测年指向了距今3500年至3400年的商代中期,为三星堆大量出土的精美玉石器找到了“生产车间”,进一步揭 ...

• 四川马尔康孔龙村遗址获评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入围项目

2025年2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我院主持调查发掘的四川马尔康孔龙村遗址获评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入围项目。▲ 遗址地貌 孔龙村遗址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脚木足乡孔龙村,地处大渡河正源脚木足河东岸二级阶地,海拔约2470米。遗址于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全国不可移 ...

• 田野考古中遗迹方向的测量

田野考古发掘中经常会使用圆盆式地质罗盘仪来测量遗迹的磁北方向。罗盘仪获取的遗迹磁北方向与陀螺经纬仪及 RTK 获取的真北方向和坐标北方向会存在磁偏角、子午线收敛角和磁坐偏角三个不同的夹角。所以我们需要正确使用并校准罗盘仪,确保测量遗迹的准确性和统一性,为考古研究提供真实、有效的基础数据。古人对方向的认识从某种程度上讲,田野考古工作就 ...

• 规矩三光 四灵在旁 汉代墓室中的天象图

南阳出土汉画像石中的日月星象按照文献的记载,秦始皇陵地宫应该是“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根据目前对战国秦代墓葬考古的认识,始皇陵地宫可能仍是传统的竖穴土坑式,因此它只有椁室,而没有墓室。“上具天文”在椁室中如何表现,目前还没有可以直接参考的考古材料。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件漆箱盖顶有用文字表现的二十八宿和北斗的图像,这样的图像 ...

• 宁波与朝鲜半岛的陶瓷之路

宁波(古称明州)地处中国南北洋分界、长江三角洲的南翼,自东晋至两宋时期北洋航线的开拓,有力促进了宁波与朝鲜半岛的海上贸易往来。其中,越窑青瓷是自明州港启航输入朝鲜半岛的大宗商品,考古资料也表明,越窑青瓷在晋代就已开始输入朝鲜半岛,持续了数个世纪,直到北宋晚期衰落。南宋以后的龙泉窑制品依旧沿着越窑青瓷开辟的“海上陶瓷之路”进入朝鲜 ...

•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出土的侵华日军新罪证

2015年9月,大报恩寺遗址第十九号井(J19)出土了3件带有日军标识的铁罐,以及日式子弹和军刀等遗物,经考证皆为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遗留的物品。这些特殊遗物的发现,对于深入揭露日本侵华罪行,全面认识大报恩寺遗址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大报恩寺地理位置示意大报恩寺遗址位于南京主城正南门(明代称聚宝门,今中华门)外的古长干里,遗址北抵秦淮河, ...

• 山东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现代考古学在山东地区的发端即是以新石器时代考古为揭橥的,历经近一个世纪的艰辛跋涉,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成绩斐然,建立了基本完善的文化发展谱系。近年来伴随着中国考古学的转型,山东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文化起源与发展的研究中又有了新进展。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考古学家在山东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从后李文化历 ...

• 江南水城 瑰玮诡谲 常州淹城遗址述略

淹城遗址淹城遗址位于常州武进区湖塘镇,东南濒太湖,西南与滆湖为邻。淹城始筑于西周晚期,主要使用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在春秋中期基本废弃。淹城遗址地面遗迹保存较为完整,是东南地区先秦时期重要的城址,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鸟瞰淹城,三城三河,城垣高耸,城壕深广,形制独特,遐想万千。发现与探索淹城遗址及附近的高大土墩早在汉 ...

• 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明珠高旻寺天中塔的前世今生

天中塔始建于清顺治八年,由吴惟华主持修建,用以镇锁运河、纾缓运河水患,为江北之万民祈求和平安定、风调雨顺等。天中塔建成后因塔而建塔庙,开启了清代高旻寺的建寺史,也为文人墨客提供了创作灵感,留下了众多诗词歌赋。乘船沿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蜿蜒南下,至扬州城南十多里处,一座高耸入云的佛塔便映入眼帘,这座佛塔叫做天中塔。清代,康熙、乾隆南 ...

• 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的发掘

明代州桥复原2022年9月以来,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上,该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一经公布便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获得“2022年度河南文物考古十大新闻”“2022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2022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等殊荣。可以说,此次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的发掘是开封北宋东京城 ...

• 2024年度山西考古项目丨太原市晋源区晋阳古城晚唐五代遗址

一、项目概况 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山西太原西南的晋源区晋源街道古城营村一带附近,面积约20平方公里。遗址西靠太原西山,东邻汾河,地势西高东低。晋阳古城遗址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进行了考古工作。近些年,先后被国家规划为“十一五”至“十四五”重点保护的大遗址。为配合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推进对晋阳古城遗址的研究与认识,2024年7月至12月,由山西省 ...

• 2024年度山西考古项目丨大同市平城区文瀛南路北魏墓地

一、项目概况 2024年4-11月,为配合建龙央玺房地产开发项目,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位于大同市平城区恒安街与文瀛南路交汇口西南发掘了164座墓葬,其中北魏时期墓葬120座。墓地俯视图二、主要收获 120座墓葬中,砖室墓59座,土洞墓61座。砖构多室墓3座,单室墓56座,土洞墓有方室墓、刀把型偏室墓、梯形墓室等,共计出土北魏时期文物587件(套)。M63墓室M100 ...

• 除夕丨山河表里春意浓,考古新程铸华章

在“十四五”收官之际,山西考古文物事业迎来了飞速发展的关键节点。五年来,山西考古人秉持初心,深耕田野,成果斐然。2个考古发掘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5项成果跻身“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贡献了山西力量。从襄汾陶寺到夏县东下冯,从晋阳古城到碧村遗址,山西考古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中不断深化,勾勒出中华文明起源的 ...

• 除夕丨山河表里春意浓,考古新程铸华章

在“十四五”收官之际,山西考古文物事业迎来了飞速发展的关键节点。五年来,山西考古人秉持初心,深耕田野,成果斐然。2个考古发掘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5项成果跻身“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贡献了山西力量。从襄汾陶寺到夏县东下冯,从晋阳古城到碧村遗址,山西考古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中不断深化,勾勒出中华文明起源的 ...

• 考古蛇·初一丨蛇启新岁——蛇图腾,来自史前的神秘符号

`2025年是乙巳蛇年。提到蛇这种动物,一般人会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蛇以各种形态出现在世界各地,在田间地头、森林草原都可能会有和蛇不期而遇的经历。它独特的长相和与众不同的移动方式,看似线条简洁,体态瘦弱,却蕴含着冰冷和庞大的力量,赋予了自己复杂和强大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蛇往往被赋予了神秘而神圣的属性,既是自然力量的象 ...

• 考古蛇·初三丨龙隐蛇现——文物、文字、文献中的“它”

在中国人的文化里,今年是乙巳蛇年。蛇的本字是“它”。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它”从龙跃鸿矫中翩翩而来,为这盛世华年,狂舞贺新春,蜿蜒流淌至马到成功。中国人将生肖与天干地支相配的传统由来已久,《诗经·小雅·吉日》中讲到“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午与马相对。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盗者》与甘肃放马滩秦简《日书·亡盗》中对十二生肖与地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