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 商文明在中华文明总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202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黄河、长江、辽河流域的都邑和区域中心性遗址为核心,多学科、多角度、多层 ...

• 许宏:“最早的帝国”为郑州立传

  二里岗文化是以郑州二里岗遗址商代文化遗存而命名的文化类型,又称二里岗期商文化,是一种介于二里头文化、殷墟晚商文化之间的青铜时代早期的一种考古文化。  1950年,考古学者在位于郑州老城东南二华里的二里岗遗址首次发现了一种新遗存,由此命名了考古学上的“二里岗文化”,又由此揭开了该文化的最高结晶——庞大的“郑州商城”都邑,而这座大都 ...

• 葛承雍:地下秘境中的壁画世界

《古壁丹青——昭陵唐墓壁画集》 编著:昭陵博物馆、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5月  唐代是一个壁画的世界,都城里宫殿弘宇、寺院道观、官府衙厅、豪宅高门等,都有壁画创作的印记,可是随着一个朝代的覆灭和城市的消亡,地面居住建筑全都不见踪影,只有在河西敦煌等佛教石窟中残存一些精美壁画。而在京城墓葬中的壁 ...

• 陈星灿:中国科技考古已形成自身理论话语研究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研究员29日指出,近年来,中国在考古工作的调查发掘、资料整理、价值阐释、文物保护和展示利用等方面,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范式,科学技术正成为考古学前进发展的关键推动力。科技考古各领域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形成自身的理论话语研究体系,不断提高考古学研究水平,拓展考古学前 ...

• 意义深远的秦文化研究——读王子今主编“秦史与秦文化研究丛书”

  西北大学出版社近期推出的王子今主编“秦史与秦文化研究丛书”,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宏大研究。丛书共计14种,历时6年编撰完成。每一部著作,几乎都是作者长期深耕该领域的最新成果。他们将时代要求与史家责任相结合,重视“多重证据”论证、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立足于历史学,兼采考古学、文献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研究方法之长,进行跨学科研究 ...

• 刘国祥:红山文化如何形成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基因?

 “中国境内名山众多,如果说有哪一座山承载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源头的历史,唯有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红山。”  在红山文化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看来,史前先民创造出灿烂辉煌的以红山命名的考古学文化——红山文化,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也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核心一元。  红山文化何以成 ...

• 东方既白:《城子崖:一朝醒来惊天下》读后

 城子崖遗址位于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办事处东武原河畔、被称为“城子崖”的台地上。1928年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吴金鼎先生在山东作考古调查时发现。1930年和1931年,“中研院史语所”对此遗址进行发掘,发现有板筑城垣,因此定名为“城子崖”。遗址发现以黑陶为代表的史前文化,因地处龙山,有不同于以彩陶、红陶为特征的仰韶文化,故确定为 ...

• “大国工匠”王亚蓉细说纺织考古 《大国霓裳》书写华夏锦绣

  她是中国首批“大国工匠”荣誉称号获得者,被誉为“中国织绣领域研究第一人”。她,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纺织考古学学术带头人王亚蓉。  年逾八旬的王亚蓉日前出现在公众面前,一袭雅致旗袍,精神矍铄。由她编著的《大国霓裳:沈从文和我们的纺织考古之路》展现了第一代纺织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发掘、保护、传承中华服饰 ...

• 陶器考古实证中华一万年文化史

  关于文明起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研究,都离不开出土量最大的手工业品——陶器的支撑。  技术分析是研究新 ...

• 和平性植根于中华文明深处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深知和平之宝贵。和谐稳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方式,和平共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处世之道,和合仁善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文化基因。在长期发展中,中华文明形成了特有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和平正义的战争观,和平性植根于中华文明深处。  中国古人认为,天 ...

• 秦汉“南边”“南海”历史文化新信息——读《南越木简》

  统一的秦王朝在北河与岭南两个方向的经营,进一步提升了其统一的历史意义。《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据司马贞《索隐》和张守节《正义》,这是一次大规模用兵“南方”“岭南”,并且正式设置了地方郡县行政管理机构的政治成功。然而据《史记》卷七三《白起王 ...

• 以考古学材料为基础讲述中华文明——《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考古学的视角》读后

  如《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考古学的视角》序言所示,基因这个提法似乎有些“危险”,因为某种程度上很容易与种族主义联系在一起。基因一词源自于自然科学,生物学中使用这个词来研究各个生命体遗传特征的复杂化合结构,在文化上谈基因却不多见。然而,文化上有基因吗?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教授陈胜前先生这本书正是在尝试回答这个问题。陈胜前认为这 ...

• 郭伟民:大考古与小细节——从重大考古项目谈新时代考古学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

• 夏鼐《考古学和科技史》再版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李淼先生约我为即将再版的夏鼐先生《考古学和科技史》写序,我深感荣幸。我在做研究生时就读过夏鼐先生的著述,特别是他关于古代墓室壁画星图以及二十八宿的研究,当时对我的启发很大,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我从事关于中国古代星空的研究。现在有机会重新阅读夏鼐先生的著作,是我学习的大好机会。这本书初版于1979年,当年即入选首届 ...

• 何利群:邺城为何堪称东亚都城建设的“祖庭”?

  今年是邺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考古40年。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六朝古都”,邺城开创了先规划后建设和“中轴对称、分区布局”的先河,其建筑格局前承秦汉、后启隋唐,从溯源的角度看,对中古时期以来东亚地区的都城建设影响深远,被中国古都学会认定为“中国古代都城建设之典范”  经过40年持续勘探和发掘,考古工作者在邺城遗址揭露出哪些城 ...

• 美术考古成为中国当代显学——读《中国美术考古文献辑要》

  中文“美术考古”这一词组最早见于1929年,郭沫若从日文版翻译了德国学者阿道夫·米海里司(Adolf Michaelis)的著作《美术考古学发现史》。这部著作主要介绍了19世纪欧洲古典考古学对艺术品的发掘,“美术考古”只是作者米海里司个人创造的一个词,大致可看作是以发掘艺术品为特征的欧洲古典考古学的代名词,并不意味着美术考古在西方已经具备系统的 ...

• 多彩文明 辉映丝路

丝绸之路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数千年来留下了诸多璀璨的文化遗产。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中外联合开展丝绸之路考古研究、遗迹修复,举办文化艺术展览,让丝路遗产焕发新光彩。本期“‘一带一路’艺旅绽放”系列报道约请考古学家、博物馆馆长、文物保护工程师、文博摄影师等讲述他们的亲历故事。    联合考古探遗珍  王建新  丝绸之路是 ...

• 回溯万余年 先民“吃什么”

  野生植物何时被“驯化”?哪些植物是先民最重要的“口粮”?考古学家又是怎么知晓几万年前的人类吃什么的呢?借助植物考古、稳定同位素分析、碳十四测年技术、残留物分析、古DNA研究等技术,考古学家发现,先民对粟黍等植物的选择、驯化和栽培,经历了长达万余年的漫长过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里的猿人雕像。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人类对植物资源的利 ...

• 郭店简开辟出土文献新纪元

  今年是郭店简出土三十周年,释文公布、出版二十五周年。  1993年10月,郭店简出土于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该墓的下葬时间为公元前300年前后,即战国中期偏晚。该墓出土了一批竹简,十分重要,包括《老子》《太一生水》和《缁衣》《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五行》《唐虞之道》《忠信之道》《成之闻之》《尊德义》《性自命出》《六德》《语丛一 ...

• 唐际根:最喜欢曹操的真性情,他“不装”

  新书《此处葬曹操》作者、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唐际根,5日受邀参加全国新书首发中心在深圳中心书城举办的《此处葬曹操》新书沙龙。  在向读者分享曹操高陵的考古现场与研究进展时,唐际根表示,最欣赏曹操的真性情,他“不装”,很真实。唐际根介绍新书《此处葬曹操》。 王舒蕾 摄  唐际根是曹操高陵发掘的见证者,曾长期担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 ...

• 一物一展,“数”说犀尊

  【策展者说】  如果票选国家博物馆最受观众喜爱的文物,“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应该会名列前茅。这件陈列于“古代中国”展厅秦汉部分中心展柜中的青铜酒器,总能凭借它健硕厚重,又不失精巧灵动的造型,留住观众的目光。  “1963年1月11日,陕西省兴平县豆马村社员在取土时,发现一件铜犀尊和其他文物多件。”60年前文物出土报告中的文字,是 ...

• 多角度探寻古代中国,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来自全国考古工作会的声音

  7月11日至12日,全国考古工作会在山东济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畅谈对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的认识体会,深入总结一段时间以来我国考古工作的重要成就。大家表示,将更加努力多角度探寻古代中国,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深入挖掘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 ...

• 俄罗斯考古学家А.Л.伊夫里耶夫研究员到黑龙江大学讲学

 2023年6月8日—7月6日,应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渤海研究院邀请,俄罗斯远东地区著名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利沃维奇·伊夫里耶夫(А.Л.Ивлиев)研究员进行了授课、交流及学术考察等系列活动。А.Л.伊夫里耶夫是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远东民族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中世纪早期考古部首席研究员,其所开展的渤海、契丹考古学考察及学术研究在 ...

• 高星:中国考古未来将出现人工智能技术大显神通等发展趋势

  已走过百年风雨历程、近些年来蓬勃发展的中国考古,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旧石器时代人类演化与遗传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高星认为,未来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将出现“方法论体系更加精细化、标准化”“科技考古与考古科学走向融合”“人工智能技术(AI)技术大显神通”等系列趋势,其核心发展要素是更 ...

• 考古专家推断:青铜时代新疆地区出现四季转场游牧形态

  春寒料峭,人们骑着马,赶着牛羊,从冬牧场向春牧场迁徙;秋后,又将牲畜从秋草场转到冬牧场——专家推断,这种四季转场的游牧形态,在青铜时代的新疆地区博尔塔拉河流域已经存在。  “通过对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考古发掘及在博尔塔拉河流域进行系统的田野调查,我们推断,在距今4000年至3500年的时间跨度内,该流域甚至周边地方已经出现了四季转场的 ...

• 考古专家:发达旱作农业经济推动夏家店下层文化崛起

  第十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及北方旱作农业与早期青铜文明学术研讨会9月2日至3日在“世界小米之乡”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研究员在会上提出,伴随着西辽河流域史前考古文化序列的建立,该区域旱作农业系统历经孕育、形成、发展、成熟、过渡、鼎盛六个阶段,以发达的旱作农业经济为基础,推动距今4000-3500年夏家店 ...

• 钱国祥:洛阳汉魏故城的都城空间格局

 2023年9月5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钱国祥研究员应我院邀请,做了一场题为《洛阳汉魏故城的都城空间格局》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是广州考古70年系列活动及“广州考古·名家讲坛”系列讲座2023年第5讲。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钱国祥研究员讲座现场  讲座纪要如下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讲座伊始,钱国祥研究员以司马光的 ...

• 探寻旧石器时代的中华文明根脉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大家谈】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系统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具有独特的属性、内涵和发展路径。它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生命力和灵活性、适应性。这些特质在旧石器时代就已萌芽,根脉深长。中华文明体系的形成与神州大地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华夏古人群的连续演化,以及史前文 ...

• “中国制造”赋能“中国文物”——写在文物保护技术装备成果展开幕之际

  赋能文保,制器为先。文物承载灿烂文明,科技装备助其长寿长安,活力不竭。  9月27日,由国家文物局、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制器为先:文物保护技术装备成果展”在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重庆)开幕。  这是我国首次以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应用为主题的大型场景展,身处其中,观众不禁赞叹:“中国制造”已经在文 ...

• 赵辉:中华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研究的成绩与前瞻

 上个月,全国政协的一个学习组召开座谈会。会上,各与会专家就如何推进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研究各抒己见。我也有发言。但那次会议的范围很小,今天是个以文明问题为主题的学术大会,正好借今天的机会,我把在那个会上我发言的要点与各位同道共享。  一、中国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问题的提出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针对当时获得的若干重要的考古 ...

• 崔剑锋老师:陶瓷考古科技分析

  2023年6月13日晚,受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邀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科技考古教研室主任、研究员崔剑锋教授在文科楼316教室作题目为《陶瓷考古科技分析》的专题讲座。本场讲座由我校历史学院王涛副教授主持。  崔老师指出,根据想要从文物材料本身了解得到的考古学信息,可以将文物材料理化测试分析分为5大类,包括年代学测定、材料工艺史 ...

• 吴文化博物馆:看见吴地文脉的“特色”

坐落于苏州吴中区大运河畔的吴文化博物馆又名吴中博物馆,是一座建馆三年的地方性博物馆。开馆至今,吴文化博物馆异常活跃,除了主打吴文化的系列展外,该场馆也推出了“亚欧大陆古代文物精品展”“伊特鲁里亚文明展”等海外展,“三国”“云冈”等中国文化的主题展,还有结合当代艺术的现代展,以及多主题和种类的讲座、公教、戏剧社活动等。吴文化博物馆 ...

• 如何解决大英博物馆的危机?

大英博物馆目前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这样的危机就像一种罗夏克测试,对不同的批评者展现出不同的面向。一家博物馆承认约有2000件文物失踪(被认为被盗),等于承认博物馆在最基本的、文物保管上严重失职。这一事件在全球引起关注,也让大英博物馆的2021-2022年报中,董事会主席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开篇所宣称的“大英博物馆正全力以赴”充满 ...

• 翁淮南:让流失的国宝级文物早日“回家”

文物流失是一种历史之痛。事实上,无论是引发广泛关注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近期的文物被盗丑闻,还是“文物拟人化”创作,文物流失与回流都备受关注。“在全世界47个国家、218家博物馆中,中国文物数量达167万件,而流散在海外民间的中国文物数量更是惊人。这些文物中的核心文物(国宝级文物),必须争取早日回归。”曾主编《归来:中国海 ...

• 伍江:如何做好建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十一黄金周假期,大家在奔赴旅游目的地时,总会遇到各种亟待保护和活化的建筑遗产。我们希望这样的空间载体能长久留存,让人能够继续思考历史与当下。本文整理自同济大学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院院长、住建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伍江教授在“多元协作,遗产创新”古镇保护同里论坛(2023)上的发言。经发言者审定。“多元协作,遗产创新”古 ...

• 讲座|葛剑雄&侯杨方:丝绸之路不只在故纸堆,还在脚下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侯杨方教授的新作《这才是丝绸之路——重抵历史现场的行走》,是他花费十年时间,超过20次、累计行程3万公里重走丝绸之路的实地考察。新书出版之际,出版方中信出版集团邀请了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葛剑雄和侯杨方教授做了一次线上对谈。本文根据此次活动的内容整理而成。张骞出使西域,敦煌323窟主持人:不管是我们今天的对 ...

• 丝绸之路:泽拉夫尚—喀喇昆仑廊道申遗文本解读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与文化的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6月,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的共同努力下,“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共33处遗产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年,由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两国提交的,包含9处遗产地的“丝绸之路:片治肯特—撒马尔罕—派依肯特廊 ...

• 考古2022︱科技考古:劲风扬帆,奋楫逐梦

吕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者按】又是一年“考古时”。即日起,“考古2022”系列稿件将陆续见刊,这是澎湃新闻·私家历史连续第四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邀请8位学者撰写总结性稿件,对过去一年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做全时段、全方位梳理,以飨读者。科技考古是在考古领域运用多种自然科学的研究理论、方法和技术,逐步形成的自然科 ...

• 丝路北道

《丝路北道》彭英之 著文汇出版社本书不仅仅是带你漫步雄关古道也让你感受历史的漫漫风沙穿越空间与时间,过去与现在地理与人文,东方与西方丝路北道手绘线路图,李文怡画彭英之《丝路北道》插图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在他的《中国》一书中,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在他的想象中,那是一条浪漫而古老的道路:珍贵的药材香料流出去 ...

• 从地标到分界线:厘清“丝绸之路”的概念

郭晔旻/文侯杨方(以下简称“作者”)教授的新著《这才是丝绸之路——重抵历史现场的行走》费时多年,亲身勘测了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经过的著名地点。书中所刊载的大量实地高清照片,使读者对这条往往仅停留于“概念”上的“丝绸之路”有了更为直观、清晰的认知。将“概念”打上引号是因为在作者看来,时下大众对于“丝绸之路”的认知,距离史实相差太远 ...

• 荣新江:丝绸之路上的阳关

丝绸之路上的阳关演讲人:荣新江演讲地点:敦煌市阳关博物馆网络讲座演讲时间:2023年6月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关隘,同时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标。本次讲座,我们主要讲述从汉至五代这段时间里的阳关和丝绸之路相关内容。  荣新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 考古2022︱宋辽金元明清考古:汴堤壁镌华胥梦,水下舶唱涨海涛

【编者按】又是一年“考古时”。即日起,“考古2022”系列稿件将陆续见刊,这是澎湃新闻·私家历史连续第四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邀请8位学者撰写总结性稿件,对过去一年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做全时段、全方位梳理,以飨读者。宋辽金元明清考古学是中国历史时期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代遗迹类型多样,既为我们展示了丰富多面的社会文化 ...

• 考古2022︱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都市大遗址有序进行,墓葬手工业推陈出新

【编者按】又是一年“考古时”。即日起,“考古2022”系列稿件将陆续见刊,这是澎湃新闻·私家历史连续第四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邀请8位学者撰写总结性稿件,对过去一年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做全时段、全方位梳理,以飨读者。在202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考古发现有湖南桑植官田遗址、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吉林 ...

• 考古2022︱夏商考古:城方万般,敷壑垒九州;邦畿千里,正域彼四方

【编者按】又是一年“考古时”。即日起,“考古2022”系列稿件将陆续见刊,这是澎湃新闻·私家历史连续第四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邀请8位学者撰写总结性稿件,对过去一年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做全时段、全方位梳理,以飨读者。2022年,疫情反反复复,秋冬之际达到顶峰。田野考古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限制,人员流动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近乎静止 ...

• 冯志阳:19世纪的丝茶贸易与上海

以往有关晚清上海对外贸易史的研究,多关注洋行制度、买办制度等内容。例如《上海对外贸易》一书,上篇(1843—1894年)共有四章内容,其中第二章讲洋行,第三章讲买办。罗兹·墨菲在《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一书中表示,当时所有西方洋行都有六个工作部门:一、茶叶部,二、生丝部,三、以布匹为主的“曼彻斯特商品”部,四、运输保险部,五、房地产部 ...

• 吴文化博物馆:看见吴地文脉的“特色”

坐落于苏州吴中区大运河畔的吴文化博物馆又名吴中博物馆,是一座建馆三年的地方性博物馆。开馆至今,吴文化博物馆异常活跃,除了主打吴文化的系列展外,该场馆也推出了“亚欧大陆古代文物精品展”“伊特鲁里亚文明展”等海外展,“三国”“云冈”等中国文化的主题展,还有结合当代艺术的现代展,以及多主题和种类的讲座、公教、戏剧社活动等。吴文化博物馆 ...

• 法华塔遗珍讲述八百年古塔前世今生

“文峰嘉脉——法华塔历史文化主题展”正在嘉定博物馆举办。展览展出法华塔天宫地宫出土的石函、玉雕人物像、水晶蝉等一批珍贵的文物,通过该展可一窥嘉定法华塔出土文物概貌。法华塔展览现场法华塔又名金沙塔,坐落于嘉定古城中心登龙桥(州桥)南堍,始建于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历经元、明、清及现代多次修缮。它被认为是“县之文笔,学之玄武” ...

• 故宫“茶展”:读茶史之厚重,品茶道之精深

如何以一个展览的形式,展现中国茶史之厚重,茶道之精深,古今茶事之丰富?澎湃艺术获悉,“茶·世界——茶文化特展”于2023年9月1日在故宫博物院开幕,展期从9月2日至11月30日,此次展览汇集国内外30家考古文博机构的代表性藏品,展品总数达555件(组),以鲜明的主题、宏大的规模,立体展现穿越历史、连通地域、融合民族的中华茶文明。“中国传统制茶技 ...

• 苏轼为何将蔡襄与奸臣相提并论?

北宋名臣蔡襄,是政治家也是书法家,亦是茶学专家。在他担任福建转运使期间,创制出“小龙团”茶,成为宋朝皇室的最爱。蔡襄不仅助推了宋代茶文化的兴盛,也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但苏轼却将蔡襄与奸相丁谓相提并论,这又是怎么回事?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新书《千面宋人:传世书信里的士大夫》,作者围绕120余封宋代士大夫之间的往来私信,结合 ...

• 荣新江:追寻美国各地的吉光片羽

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曾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做过题为“满世界寻找敦煌”系列讲座,回溯其从1985年开始赴欧美、日本寻找敦煌宝藏的经历,除了学术内容亦不乏一路访问中的感受。该系列讲演后根据录音而成系列文稿,在《文史知识》上连载,澎湃新闻经授权节选其中数篇文章相继予以刊发。《追寻美国各地的吉光片羽》为本系列最后一篇,叙述了作者赴耶鲁大学、哈佛大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