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 大秦新赋赞——《秦史与秦文化研究丛书》印象

  历史与文化兼论是《秦史与秦文化研究丛书》的一大特色。我认为,本丛书的重点是从多方面梳理秦从弱小到强大,再到统一后虽然短祚但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一段历史,研究它对后世发生的作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通古今之变。  本丛书正是将每一类课题放到秦约600年的长远历史背景中来考察,事件来龙去脉清晰,故事发展跌宕起伏,清晰地揭示了重大历 ...

• 霍巍:考古实证西藏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上)

  科学的考古证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即从旧石器时代直到新石器时代以至其后各个历史时期,西藏的文化和文明都与祖国内地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其发展轨迹始终朝着东向发展,其“文化底色”从一开始便打上了浓厚的东方印记。  高原各古代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始于史前时代  现代考古学进入青藏高原,完全改写和重建了西藏史前 ...

• 霍巍:考古实证西藏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下)

  考古发现充分证明,西藏并非是隔绝于世的“文化孤岛”,从人类踏上这片神奇的雪域高原伊始,就始终与外界有着密切联系。  青藏高原虽然自然条件恶劣,但却从来不能阻隔高原上各古代民族与外界交往交流交融的脚步。  他们利用高原上无数“山结”“水脉”之间形成的若干条主要干道和民间小道,充满智慧地选择不同季节,避开风雪严寒,充分利用地形地 ...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展现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薪火相传激扬文化自信

  栩栩如生的陶抱鱼人像、造型独特的玉璇玑和玉钺、工艺精细的绿松石镶金饰件……在湖北省博物馆的展厅里,鄂、湘、皖、赣、豫五省的考古新成果汇聚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成果展。展览以物证史,生动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路径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演进格局,为观众勾勒出长江中游文明进程。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成果展。图片来自国家文物局  泱泱 ...

•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习近平总书记对几代考古人工作的肯定,令参加探源工程的20多个学科的400多名学者非常激动。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阶段性 ...

• 旬邑西头遗址寻“豳”记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豳风·七月》是《诗经·国风》里最长的一首诗,如一幅风俗画卷,详尽描述了西周先民们在豳地一年四季辛勤劳作的场景。据文献记载,夏朝末年,周人先祖公刘率领部落迁居到“豳”地,公刘的儿子庆节在豳地建国。自此以后,这个部落就在豳地建立城邑,发展农业。到了古公亶父时,才率领族人迁居岐山下的周原,并且以地为名, ...

• 从碧村遗址看四千年前黄河岸边的文明图景

  山西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关注区域。经汾水贯穿山西全境的“Y”字形文化传播带,在距今4000年前后,连接起了当时非常耀眼的两大文明中心——石峁和陶寺。而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既是石峁文化圈的重要一员,又与陶寺并立于黄河东侧,成为阐释当时晋陕黄河两岸文明形态、揭示黄土高原广大范围内文化及社会关系的重要窗口。山西兴县碧村城址东门俯拍。   ...

• 取水排水治水:古人用水的智慧

  《管子》中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在地表密布的河流,如血管一般,水则如同血液,奔流不息间为万物带来生机。古人逐水而居,居址的选择、布局皆与地理水文密切相关;水资源不但维持着人们的日常起居,更对农业、手工业等的发展至关重要。汉魏洛阳城千秋门遗址发现的水道立石分流结构 图片来自郭晓涛  人工水网保障生活  早在新石器时代 ...

• 渔舟唱晚与草原牧歌的合鸣

  小舟垂网话沧桑  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一件船形彩陶壶(M98:3,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长24.8厘米,高15.6厘米,厚13厘米。壶身形似菱角,中部饱满,顶有杯形口,束颈。弧肩,置对称横环耳,两头呈尖突鋬状。椭圆形腹,向下渐收成小平底。两耳之间鼓腹处对称彩绘赭黑色排列有序的网格纹,两侧绘鱼鳍状三角纹。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约前 ...

• 《中古丧葬模式与礼仪空间》前言

  前言 001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荒草无人眠,极视正茫茫。一朝出门去,归来良未央。—陶渊明《挽歌诗》  前言  南朝刘宋元嘉七年(430),彭城王刘义康在整修他的东府城时,发现了一座古冢。古冢不见封土,无砖瓦,内有一椁二棺,棺上有 ...

• 《中古丧葬模式与礼仪空间》后记

  很多考古从业者可能都被问到过这样的问题:“考古就是挖墓吗?”“你们为什么要挖墓?”语气中充满了好奇,也隐藏着一些不解,甚至一丝责难。我们当然可以以“考古可不是盗墓”“我们是为了研究历史(或保护文物)”来回应,但这样的回应多少有些苍白,并不能打消问话者的疑虑。那么,对于一名考古学者来说,墓葬到底意味着什么?研究墓葬到底要达到什 ...

• 陈星灿:中国上古史研究的经典之作 ——徐旭生与他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一徐旭生先生  本书的作者,徐旭生先生(1888—1976),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教育家。  徐旭生,原名徐炳昶,旭生是他的字,后来以字行,笔名虚生、遯庵、四河人、勖生、季芳等。他出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四岁随父母到父亲徐纲担任教谕的河南省河阴县生活,开始识字。两年后开始读四书、五经等书,不少并能背诵, ...

• 一万年来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互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华文明起源早,持续时间长,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中华文化很早就与域外广泛交流,为世界文化的繁荣进步作出了贡献。在交流过程中,中华文化不断吸收域外文化的合理因素,显示了其开放性;又深刻影响域外文化,体现了其先进性。吸收与影响是同时进行的。  近代以来,随着西欧工 ...

• 美术考古视野下的文化交流与互鉴

  在世界历史的版图中,不同的文明如同一条条奔流不息的长河,然而,它们的发展并不总是泾渭分明,时而波澜壮阔,一往无前,时而又相互浸染,甚至汇合。中华文明在其绵延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吸纳周边地区以及丝路沿途的风俗精义,滋养出底蕴深厚的人文生态,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向外扩散的华夏文明圈,甚至还在17、18世纪的欧洲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风 ...

• 辉煌尉迟寺

  编者按:2023年6月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历史研究院,走进院内的中国考古博物馆,先后参观“文明起源”和“宅兹中国”专题展。在展厅中,总书记伫立在一件半米多高的陶器前仔细观看。这件器物名叫大口陶尊,它器身刻画着“日、月、山”的图形,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在安徽省蒙城县尉迟寺遗址发掘出土的。  尉迟寺遗址位于 ...

• 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2023年6月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中国考古博物馆的文明起源和宅兹中国专题展,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作为任职10年的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作为考古战线从事考古发掘研究超过40年的一名老兵,我感到非常激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考古工作 ...

•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及其文化基因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在参观了中国历史研究院的中国考古博物馆的“文明起源”和“宅兹中国”专题展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 ...

• 陈相龙: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滋养涵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陈相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稳定同位素生物考古学与碳十四年代学,致力于科技考古与考古学的结合。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作为主要任务责任人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华文明探源研究项目”生业课题与年代学课题。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40余篇,相关研究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

• 中华文明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就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作出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并深刻总结了中华文明具有的五个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 ...

•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贯穿古今且相互联系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中华文明有五个突出的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可以说,深入了解中华文明 ...

• 从中原考古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为了开好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历史研究院,参观了中国考古博物馆内的文明起源和宅兹中国专题展,随 ...

• 从边疆考古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主要包括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并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  边疆考古作为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所涉地域范围和文化内涵而越来越 ...

• 在生肖故事里感知中华文明——读《动物寻古:在生肖中发现中国》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十二生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经典体现”,对中华文明这一重要精神文化符号的解读自然离不开考古学,特别是离不开专门研究古人与动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动物考古学。新鲜出炉的《动物寻古:在生肖中发现中国》(以下简称《动物寻古》) ...

• 从考古学视角看中华文明的融合特性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五千多年,并且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超大型文明,为什么欧洲至今还 ...

• 打捞文明的水下考古 技术含量有多高?

  5月21日,国家文物局、海南省人民政府等单位在三亚发布我国深海考古重大发现,强烈地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并再次引发全社会对于水下考古的浓厚兴趣。水下考古学作为考古学的一门边缘学科,有哪些特殊的步骤?需要依靠哪些技术手段?水下考古的意义又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揭开水下考古的神秘面纱。  发现一座由瓷器堆积而成的“小山”  这次在海南三亚 ...

• 碧海遗珠:考古视野中的拉斯海马

  2023年5月22日至8月18日,“碧海遗珍——拉斯海马酋长国出土瓷器与中国瓷窑址考古成果对比展”在浙江省龙泉市博物馆举办。展览将远在阿联酋拉斯海马酋长国发现的中国外销瓷请回故里,并与龙泉当地窑址出土标本以及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三方对比。展览展示了中国古代陶瓷海外贸易的背景,呈现了古代波斯湾与中国海洋文化交往的辉煌历史。拉斯海马出土青花 ...

• 郑和下西洋与霍尔木兹王国

  郑和下西洋是中华民族历史中伟大的航海事业壮举,也是古代中国与环印度洋地区诸多古代文明在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乌姆阿纳文化石室墓遗址 翟毅摄  明永乐三年起,郑和率领240多艘海船、27400名士兵和水手组成的远洋船队,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航行范围南至非洲东海岸,西至红海沿岸。《明书· ...

• 遇见远古人类的“美好生活”

  远古人类是怎样与自然相处的?他们如何获取、利用资源?他们的脑袋里有哪些奇思妙想?他们也爱美吗?也创作艺术作品吗?多年来,我国考古学家在多个重要遗址开展研究。伴随着考古科技手段与理论的不断进步,这些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让我们对远古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有了更多了解。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旧石器时代,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 ...

• 秦史研究的新起点

 秦的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刘瑞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队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主持秦汉栎阳城等考古工作。出版专著《秦封泥集存》(全2册)、《秦封泥集释》(全2册),参与完成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  随着秦王嬴政公元前221年灭齐而一统七国,采“皇帝”号而行郡县,第一个高度集权的“大一统”帝 ...

• 《郭沫若金文著作的文献学研究——以<两周金文辞大系>为中心》序

  郭沫若的巨著《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録考釋》,在金文研究發展史上的重要位置,學術界早有肯定性評價。著名古文字學泰斗唐蘭曾於1934年3月爲《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録》作序强調:“後之治斯學者,雖有異同,殆難逾越。”(見《唐蘭先生金文論集》第382頁)唐蘭預言,後世學者在具體銅器的斷代上“雖有異同”,但郭老構築的學術體系,即“西周繫以年代,東周區 ...

• 徐光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考古发现·河北卷》序

  张文瑞所长编著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考古发现·河北卷》一书,所长邀我为序,觉得应向业内外介绍工程中的考古成果,慨然应承了。该书在规划的88个项目(实际完成104项)中,选取了52项遗址的考古成果。在介绍每处遗址的文字中,有多幅插图,图文并茂,使读者一目了然。在正式发掘报告尚未全部出版的情况下,研究者可以参考,广大读者也可以了解其 ...

• 霍巍 王煜:《蜀山琢玉:丧葬制度与帝国气象》序

  大雅新声:新时代中国历史时期  考古的新探索(代序)  霍巍 王煜  一  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必有新的气象,一代新人也自有其理想和抱负。今天的中国考古学正要求研究者发奋蹈厉,突破陈习,鼎定新局,考古学者也应该更为勇敢地回应时代要求和历史使命。主编:霍巍 王煜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 ...

• 重温:考古工作者需要有献身精神

  本文是作者1985年3月1日在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曾在1985年3月10日的《光明日报》第1版发表。该报所加编者按指出:“这个讲话,对于如何提高考古学学科的水平,科学工作者如何正确对待经济利益和生活改善问题,应该具有怎样的思想和作风,都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希望广大科学工作者和知识分子,都能从这个讲话中受到启发和教益。”后来 ...

• 科技护航,文物长寿更长安

  日前,以“文物保护与价值阐释科技创新成果及应用”为主题的第三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该论坛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旨在促进研究成果交流、加强沟通合作、激发文物科技创新活力。在论坛上,与会专家带来了多项多学科、多平台的研究成果。2022年10月,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 ...

• “考古发展迎来黄金时代”

  讲述人:仰韶村遗址第四次发掘现场负责人 李世伟  2020年8月22日,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的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正式启动。我一直负责仰韶村遗址的考古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  近3年来,我们对仰韶村遗址生活居住区和壕沟区域进行了发掘,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我们在遗址南部生活区发现了一座仰韶文化时期的大型房屋建筑,面积在120平 ...

• 从比较视野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有五个突出特性,即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才能真正建设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断流的原生文明  中华文明以其伟大、古老和延续至今而著名于世。人类历史上有过 ...

• 广大精微 学术楷模——纪念孙机先生

  2023年6月15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终身研究馆员孙机先生驾鹤西去。笔者闻讯,悲从中来。回想十余年来与孙先生的交往,辗转反侧,思绪万千,诉诸笔端。  一、与贤为邻  孙机先生的大名如雷贯耳,仰慕已久。2008年底,我拜访国博的一位先生,在位于北京市北三环静安庄的通成达大厦门前,偶遇孙机先生。他头戴黑皮帽,身穿黑色皮夹 ...

• “识骨寻踪”的欣喜

  我的本行其实是通过骨头、遗物这些第一手资料,一点点拼凑出古人生活的侧面,这是一种很多人难以理解的浪漫,我们称之为“识骨寻踪”。  动物考古是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从业40多年的动物考古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从预研究到第一、二、三阶段的研究,我都在一线,担任技术、生业与资源课题的负责人,现在是第五阶段的专家组成员,继续跟 ...

•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系统深刻地总结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这其中,“包容性”是最能展现中华文明的世界格局和开放胸怀的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认识中华文明 ...

• 李鄂权:长沙吴简为何对东亚文化圈具特别吸引力?

  长沙市五一广场走马楼古井中出土的10万余枚三国孙吴纪年简牍,一直受到海内外关注。该批简牍为吴国孙权时期长沙郡及所属县(侯国)的文书档案,是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献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为研究、保护这批发现于1996年的简牍,湖南省专门建设了长沙简牍博物馆。现在这些简牍的整理、研究情况如何?为何对东亚文化圈极具吸引力?长沙简牍博物馆馆长 ...

• 河南史前文化谱系与文明化进程

  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及其团队在河南渑池仰韶村的发掘,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河南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发掘与研究由此起步。百余年来,经过中国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河南地区发现、发掘了大量反映文明化进程的遗址,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了丰富且关键的实物资料。  李家沟—裴李岗时期  李家沟—裴李岗时期是河南地区的文明肇始期,绝对年代 ...

• 当青铜器遇上动漫——《狞厉与肃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纹样》序

  青铜是人类最早发明的合金之一,中国古代青铜器主要是铜、锡合金,或铜、锡、铅合金,跟古代西亚、欧洲的不完全一样,有自身发生发展的轨迹。中国历史上以青铜制作器物的物质文化阶段被称为青铜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夏、商、周为代表的早期国家。  青铜器是夏、商、周三代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历史的岁月给青铜器蒙上一层厚重的神秘 ...

• 专家: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器物埋藏时间确定为商末周初

  第三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9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介绍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最新进展。项目组进一步精确了三星堆遗址埋藏坑(即“祭祀坑”)器物的掩埋时间,确定为商末周初。陈星灿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进展。 岳依桐 摄  据了解,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20 ...

• 李梅田:升仙还是成佛——汉唐之间墓葬美术所见生死观的变迁

  引言  考古发现的墓葬美术遗存类别众多、形式多样,在各类与丧葬、祭祀活动有关的遗存中都有发现,如墓地神道石刻,装饰墓壁的彩绘壁画、模印画像砖、石刻画像,装饰棺椁的绘画和石刻,器物和陈设上的装饰,以及各种质地的俑类,等等。这些墓葬美术遗存反映了古代物质文化和美术发展的情况,可以作为物质文化史、美术史书写(尤其是早期)的重要内容 ...

• 镜铭华章——读《汉镜铭文汇释》

  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鹏宇博士要出版一部有关汉镜铭文的书,早有耳闻,期待已久。当我终于收到鹏宇寄赠的大作时,厚墩墩、沉甸甸的一部书拿在手里,让人感到震撼。《汉镜铭文汇释》包括代序、凡例、正文、简称表、参考文献、后记、汉镜图等七个部分,共计70万字,610页,其中最后60页为铜镜图版,单色印刷,16开本。汉镜 资料图片  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 ...

• 张帆:古DNA如何破解“人类从何而来”?

  现代人何时涉足青藏高原并永久定居?青藏高原人群如何适应高原环境?为破解这些谜团,中国科研团队完成了迄今为止青藏高原采样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古DNA研究,还原了青藏高原5100年以来人群的遗传演化与交流互动的历史,于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  古DNA如何破解“人类从何而来”?中国学者在古DNA领域取得了 ...

•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新巴尔虎右旗卷》后记

  2012年8月,经中央常委批示,“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正式立项,为期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作为项目责任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作为项目实施单位。项目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考古研究 ...

• 蒋志龙:“古滇国”考古重大发现揭开了什么谜团?

  司马迁曾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了一个在滇池之畔的地方政权——古滇国。但长久以来,由于史料缺失,这个神秘的王国一直少为人知。随着滇王金印、滇国相印封泥等一系列轰动考古界的文物相继出土,古滇国的神秘面纱渐被揭开。“古滇国”考古实现哪些重大发现?揭开了哪些谜团?近日,云南省考古文物研究所研究馆员、河泊所遗址发掘负责人蒋志龙 ...

• 文化谱系理论的一次典型实践——读《裴李岗文化:中国文明的奠基》

  作为考古学的后进,拿到蔡金英先生最新出版的专著《裴李岗文化:中国文明的奠基》(下文简称《裴李岗文化》)后,我非常认真地拜读了几遍,感悟颇深。这本书是部分学者口中典型的所谓“传统考古”研究,我个人更愿意称之为“经典考古”研究。当前考古学科多元快速发展,青年学子困顿于绩效为王,追求快出多出成果的时代浪潮中,能够静下心来排卡片、做 ...

• 赵海涛:二里头遗址为何被称为“最早的中国”?

  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二里头遗址是探究夏文化的关键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赵海涛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解读二里头遗址为何被称为“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化何以是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二里头遗址为何被称为“最早的中国”?  赵海涛:“最早的中国”可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