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魏洛阳城:有多重要?丨钱国祥

【核心提示】作为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王都或国都的汉魏洛阳城,其城市规模和形制不是某一个时代的产物,而是在西周城址基础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经过春秋晚期、秦代的增扩,东汉、曹魏及北魏等时代的修缮和增筑活动才逐渐形成的。它上承三代、下启隋唐,对后代都城的发展影响极深。汉魏洛阳城始建于西周,先后经历了东周至北魏等多个时代,到初唐 ...

• 钱国祥:北魏洛阳宫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北魏洛阳城遗址复原研究之三

  摘要:对北魏洛阳宫城形制布局的研究,学者们以往主要是依据文献资料进行考释研究。近年来北魏洛阳宫城的考古勘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例如宫城阊阖门、二号宫门、三号宫门、太极殿、太极东堂和神虎门等。在这些考古新材料基础上,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对这座宫城的规模形制、空间格局、宫门、宫殿、池苑、府库及主要官署的位置进行了复原研究 ...

• 严辉:洛阳东汉帝陵地望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东汉帝陵地望问题可以分解成陵区地望、陵冢地望、陵冢归属三个不同的层次,其研究说到底是在明晰东汉陵区布局架构前提下的陵墓归属研究。东汉帝陵地望问题是所有关于东汉帝陵问题中最基础、最根本的问题。近年来我们通过大量不同层面的考古工作和研究探索,步步推进,东汉帝陵地望问题取得了重要成果,为今后东汉陵墓制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 钱国祥:北魏洛阳内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北魏洛阳城遗址复原研究之一

摘要:北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创立的王朝。北魏迁都洛阳以后创建的都城,不仅继承了前代中原王朝以太极殿为核心的宫城居中的都城制度,而且也结合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多民族与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在都城外围修建了规模空前的外郭城和众多里坊,其三重城圈的都城形制对中国古代后续王朝的都城形制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该城址近六十年的考古工作和文献资料,对北魏洛阳都城内城的墙垣、城门、街道格局和

• 洛阳:三春流水

唐克扬2019-04-06 09:07来源:澎湃新闻我说的洛阳还在今天洛阳市的东边,它是河南偃师县境内邙山南麓的一大片农田,改了道的古洛河从它的南端滔滔流过,不了解的人,完全不会意识到那是中国古代辉煌的都城遗址。算起来,古代中国大城市的遗址里,如今只有在脚下的“汉魏洛阳”你还可以真正漫步怀古。尽管地方上宏大的“历史保护工程”的阴影正在逼近,目前这座荒城还保留着基本的未经“修复”的诗意,也没有多少闲人来打扰。缺点就 ...

• 胡鸿:天下之中的苦乐悲欢

本文选摘自《问彼嵩洛:中原访古记》,耿朔、仇鹿鸣编,中华书局2019年6月出版。经授权,澎湃新闻转载。见面礼作为以中古史为生业的人,没去过河南,尤其是没去过洛阳,出门都不太好意思和人打招呼。这个遗憾伴随我十余年,终于在2017年夏天得到弥补。2017年7月我初次踏足河南,初见即结缘甚深。7月初我带领武大历史学院2014级基地班的40余名同学在洛阳实习,驻扎在龙门石窟附近的伊龙庄园,每天早出晚归,挨个去刷洛阳市及周边的 ...

• 汉魏洛阳城,择中而立第一城

 □本报记者 张九龙  古籍中所记载的“神虎门”,也是中国第一座“建中立极”的宫城正殿——北魏宫城太极殿的西门,日前在汉魏洛阳城遗址被发现,为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宫城布局结构提供了准确资料。  洛阳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是乾隆皇帝御封的“九朝古都”,实际上,在此建都的大小王朝有十多个,因此洛阳也有“十三朝古都”的说法。境内有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3座都城遗址 ...

• 古代建都长安和洛阳比较,哪个地理位置更胜一筹?

洛阳位居天下之中,从夏商周时期就是文明起源地。长安是中国重要古都,多个朝代在此定都。古代建都长安的朝代,也有不少。神都洛阳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洛阳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建都最早,建都历史最长的城市。中国历史上的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

• 北魏里坊制度浅见

            经常在洛阳博物院看过北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的城市布局,像棋盘一样,一格一格的,知道这是中国古代城市的里坊制度,对于里坊制度一直很好奇,也很不理解,后来找了几本书,也查阅了一些资料,有了一点心得体会,现在呢就分享下我自己对于里坊制度的一些理解:说起里坊制度需要先了解下我国封建社会城市规划发展的三个阶段:  西周至东汉为第一个阶段,以东周洛阳王城 秦咸阳宫

• 曹魏西晋洛阳城的“市”及其管理的体质

  导语:曹魏西晋洛阳城的“市”及其管理的体质。  古代凡建国,必要建市。《周礼》云:“凡建国,佐后立市,设其次,置其叙,正其肆,陈其货财,出其度量淳制祭之以阴礼。”其注曰:“市朝者,君所以建国也,建国者必面朝后市。王立朝而后立市,阴阳相之意”《说文》曰:“市,买卖所也。”这就是说“市”是商品买卖的场所,是专供商品交易的市场。先秦时,国以建市,均依《周礼》,将市置于王宫之后。汉魏之世,随着都城规模

• 宿白 | 北魏洛阳城和北邙陵墓

洛阳北魏城和陵墓公元五世纪末,拓跋统治集团为了进一步与汉族地主阶级相勾结,以保持其对黄河南北广大领域的继续统治,决定自平城南迁洛阳。洛阳自古以来即是汉文化的中心地区。迁都洛阳,必然引起北方鲜卑各族和中原地区以汉族为主的各民族间的迅速融合,也必然加速北魏政权的彻底封建化。《洛阳伽蓝记》卷二记永安二年(529),南朝梁人陈庆之自洛阳归来后,“钦重北人,特异于常”,并说:“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

• 永宁寺遗址

  北魏后期都城洛阳的重要佛寺故址。位于今洛阳市东15公里的汉魏洛阳城遗址内,座落于北魏宫城的西南侧,占地面积达9万平方米。它是一座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是专供皇帝、太后礼佛的场所。寺建于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516),为灵太后胡氏所建,永熙三年(534)被大火焚毁。▲ 永宁寺遗址现状全貌  永宁寺遗址中央,迄今尚存塔基遗迹,为高大的土台,当地俗称木宁寺或木塔寺,清代误定为陵冢,树“汉质帝静陵”碑,至

• 汉魏太学遗址

  东汉、曹魏、西晋等朝代国立大学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岗上村东北与太学村西北一带。1974年~1975年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  遗址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在辟雍的北面,平面基本为长方形,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00米,附近发现有石经碎片,可能是东汉太学的主体建筑部分; 另外,在其东北约100米处还有魏晋太学遗址,平面亦为长方形,南北约200米,东西约150米,遗迹保存较好,四周还保留夯筑土

• 汉魏洛阳灵台遗址

  灵台遗址,汉魏时期的礼制建筑。在河南省洛阳市汉魏故城南郊,东汉中元元年(公元56年)曾建有一座天文观测台——灵台,现仅存遗址。▲ 汉魏洛阳城灵台遗址▲ 灵台遗址平面图▲ 东汉洛阳灵台总体鸟瞰图  面积达44000平方米。其中心为一方形夯土高台,其基址南北长约41米,东西宽约31米,高约8米。夯土台四周各有上下两层平台。下层平台筑有回廊,廊外有用河卵石铺砌的“散水。”其北面正中有坡道上通二层平台

• 汉魏洛阳城遗址

  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的都城遗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约15公里。西周初在此筑城,称成周。因在雒水之北,战国时称雒阳,两汉因之,曹魏以后改为洛阳。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在此建都。献帝初平元年(190)迁长安时,雒阳宫庙、民居被焚毁。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在汉代旧址上建都,西晋继之,至永嘉五年(311)后,洛阳又在战乱中遭破坏.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自平城迁都于此,经大规模改建,

123下一页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