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显示子项
中国 陕西 河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 四川 云南 重庆 山西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内蒙古 海南 吉林 辽宁 天津 香港 澳门 台湾

• 发生在中国南海的海难,造就了一位世界亿万富翁,但却是中国水下文物保护事业永远的伤痛

1986年4月,荷兰阿姆斯特丹希尔顿酒店,一场世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拍卖会正在进行。拍卖的文物数量非常巨大,光瓷器就达到了24万件之多,还不算金银器等。这次拍品的送拍人就是英国人迈克·哈彻。迈克·哈彻(Michael Hatcher)是一位职业寻宝人,因打捞古代沉船而在世界寻宝届享有盛名。他小时候是一名孤儿,孤独穷困的童年生活经历,使得他对物质财富有 ...

• 考古发现中国存在早期文明中心从晋南转向洛阳盆地的过程,和文献记载大致相符

晋南和洛阳盆地同属中国早期文明中心,《史记·货殖列传》言:“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 其实《货殖列传》说得不全面,毕竟它的目的只是强调三河地区的重要性,并不在详细地考证历史。在其它古老的文献中河东(晋南)是“尧舜禹”并都之地;而河南、河内则是夏商周王朝建都 ...

• 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魂牵梦绕,失踪近两千年的记功铭文石刻《燕然山铭》重现人间

1990年的一天,晴朗的蒙古大草原上,两位套马的汉子正在策马奔腾,忽然乌云翻滚,大雨顷刻间瓢泼而下,他们赶紧躲到附近的一处石崖下,其中一位牧民不经意间一抬头,发现头顶的石头上竟然有陌生的文字,于是他们报告给了当地的文物部门,但是文物部门的人也不认识。直到27年之后,这一世界瑰宝才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2017年,内蒙古大学的蒙古学专家齐木德 ...

•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王朝末路之际朱元璋子孙们的悲惨命运

大明王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江山永固,万年一统,确立了“众建宗亲以藩王室”、宗室“世受皇恩”的政策。本来朱元璋想得挺好,分封自己子孙到全国各地,让他们世代守卫边疆,为朝廷分忧,还可以防止异姓坐大,对朱家江山产生威胁。可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一地鸡毛。 公元1402年,手握重兵的燕王朱棣攻入南京,从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取了皇 ...

• 草原上意外发现的鹰顶金冠,是世界上唯一的匈奴王冠吗?

1972年的一天,内蒙古杭锦旗的一位贫苦牧民正在草原上的沙窝子里挖龙骨,准备卖给药铺换点零花钱。挖着挖着,突然眼前的沙土中出现了一些金光闪闪的东西,上面还有各种动物形象,拿起到手里沉甸甸的,他心里不由得一惊,意识到自己这是挖到黄金文物了呀!不得不说草原上的牧民就是淳朴,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本着有财一起发的想法,他马上回村叫上邻居、 ...

• 文献学上的夏人的祖源

《史记*夏本纪》中说: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中认为:鲧既仕尧,与舜代系殊悬,舜即颛顼六代孙,则鲧非是颛顼之子。不过,我们在这里不去细究这个辈分问题,只需要知道夏本纪中的禹是黄帝——颛顼一脉。 《墨子*非攻》中在描述禹征三苗时说 ...

• 大夏与吐火罗,剪不断、理还乱(一)

汉朝时远在阿富汗一带的吐火罗与中国古籍中的大夏是不是一回事。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我们,想必古代的人肯定也困惑过,毕竟读音太相似了,所以,不仅汉武帝时的张骞将自己所到的阿富汗一带称为“大夏”,《新唐书·西域传》也说“大夏即吐火罗也。”。 郭锡良把“大夏”的上古音拟音为,蒲立本拟音为,用曾经被称为“大夏之墟”“夏墟”的晋南方言来念是“ ...

• 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中华文明到底有没有5000年的历史?

一直以来,我们以自己是四大文明古国而自豪,但中华文明5000年这个说法是基于传世文献的记载,如何从考古学上实证这一说法就成为我国考古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冶金术、文字、城市”三要素一直以来都是西方学术界流行的判断文明出现的标准模型,这是他们根据两河流域和古埃及文明归纳出来的。但这只是文明的表征,而非文明的内核。一般来讲文明一般包括 ...

• 孤证不立——中国境内发现景教遗存列举

景教、祆教、摩尼教并称为“隋唐三夷教” 。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景教高僧阿罗到达长安,唐太宗李世民派宰相房玄龄率仪仗在西郊迎接。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唐太宗封阿罗本为“镇国大法主”,诏称“波斯僧阿罗本,远将经教来献上京”,并命在长安义宁坊建寺一所,度僧二十一人,许其传教。 上一篇《发现亚里士多 ...

• “桀奔南巢”之遗珍?——安徽肥西三官庙遗址青铜器之谜

安徽肥西三官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竟然隐藏着惊世宝藏,宝藏背后还见证了一段风云激荡的历史! 2018年的那个夏天,引江济淮工程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中,突然,人们在一个大土墩上发现了大量碎陶片,一场抢救性考古工作迅速展开。由于遗址面积不大,考古人员本以为是一个普通的考古项目,会很快结束。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处小聚落遗址遗迹竟然非 ...

• 文明背后的阴暗——古代“采生折割”现象

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做官赴任途中,夜泊河滩,深夜时一伙强盗举着火把持刀闯入,将其妻左耳割走,不过强盗还“贴心地”给她敷上了药。这伙强盗不劫不杀不淫,似乎专为取耳而来,人们都百思不得其解。恒兰台说:这件事或许和采生折割有关。原文如下: “门人邱人龙言,有赴任官,舟泊滩河,夜半有数盗执炬露刃入,众皆慑伏 ...

• 全方位、立体化的军事防御体系——内蒙古清水县后城咀石城

后城咀石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后城咀村,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迄今为止发现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城遗址,距今约4200——4400年,面积约138万平方米,结构布局保存较为完整,由内城、外城、瓮城以及外瓮城组成,防御体系非常严密。它的防御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三重防御体系:后城咀石城拥有一个复杂的三重防御体系,包 ...

• 夏王朝最后一个都城在哪里?

殷墟是我国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又被考古发掘所证实的都城遗址。 文献记载: 安阳小屯一带被称为殷墟,这在历史文献上是有许多明确记载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墟上。”《水经注・洹水》:“洹水出山,东迳殷墟北。”《括地志》:相州安阳县“洹水南岸三里有安阳城,西有城名殷墟,所谓北蒙者也。” 考古发现史: 1899年,金石 ...

• 轵关陉——晋南通往三代文明中心洛阳盆地的交通要道

前面的文章考古发现中国存在早期文明中心从晋南转向洛阳盆地的过程,和文献记载大致相符讲到,公元前1900年左右,洛阳盆地的二里头聚落开始兴起,中国早期文明的舞台开始由晋南向河南的洛阳盆地转移。古代两地之间最为便捷的通道是太行八陉之一的轵关陉,这条通道应当在文明中心转移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轵关陉,在现代桥隧技术出现之前,一直是晋 ...

• 《贰臣传》乾隆点破窗户纸

纯偶然的机会看到一个感觉有意思的书名,名曰《贰臣传》,研究一番,洋洋洒洒抛下五千余字,也可以算观后感,后觉有些不妥,三下五除二挑挑选选,思虑不当,也属正常,话不多说,上强度。 初见《贰臣传》一词脑子一抽,差点看成二人转,乍一想驴唇不对马嘴,不过也不能完全说不无关联,都与辽北大地这块肥沃土地息息相关相关。《贰臣传》全名《钦定国史 ...

• 考古不等于挖墓,更不是“持证盗墓”!

现如今,很多人对考古工作有着很深的误解,甚至有人说“考古不过是‘持证盗墓’,是‘为国家挖墓’,都是挖人祖坟,只是一个财富归国家一个财富归个人”。我想说的是:考古和盗墓虽然表面上看比较相似,都涉及到对古代墓葬的挖掘,但它们在目的、方法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一,考古是一种专门的科学研究活动,目的在通过系统的挖掘研究,用实物印证 ...

• 我们能不能当得起“四大文明古国”的称号?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

我们国家能不能当得起“四大文明古国”的称号呢?我想绝大部分中国人面对这个问题都会斩钉截铁地回答:能! 一种文明的产生有两种途径:原发内生型和后发外生型两种。前者就是原生文明,公认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四大文明”,后者就是次生文明,是受外部刺激和影响后产生的,比如著名的古希腊文明。我们中华文明无疑是原发文明,因为我们的文明特征很鲜明, ...

•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吗?

文字在很长时间以来都是文明“三要素” 或“四要素” 之一,地位非常重要,因此考古工作者对我国最早文字的探索一直都很重视。 甲骨文是已知中国最早的成熟形态古文字,发现于商代后期都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距今大约3300年,因刻于龟甲和手兽骨之上,因此被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目前已经发现十几万片,是非常成熟的文字形态了。因此,很多人认为它 ...

• 大唐朝廷里的“外国人”

“四海之内皆兄弟”是大唐帝国胸怀;“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是万国来朝的盛况。 大唐帝国在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这跟强大国力带来的自信有关。国家和个人一样,自信才能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一些新事物;弱小时就会倾向于保守多疑,比如隔壁的金兄弟。盛唐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但留给世界的印象却是雄壮、文明、开放 ...

• 中科院最新研究表明:丹尼索瓦人最晚生存时间晚至距今约4万年前后

最近,一项研究把丹尼索瓦人的最晚生存时间从原来的距今约5.5万年延伸至距今约4万年。这项研究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陈发虎院士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新发现的肋骨化石 自2018年以来,该团队对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甘肃夏河县甘加盆地的白石崖溶洞遗址进行了三次小面积的考古发掘,系统采集了丰富的石制品、动物骨骼以及各类沉积物样品,从中筛选出了 ...

• 我们最厉害,西方都是学习我们——极端伪史论的狂热

最近几年,随着国力的发展,网上一些打鸡血式的“正能量”言论层出不穷。历史领域未能幸免,甚至于还是重灾区。比如:蒸汽机学习自《永乐大典》,中国早已有之”“西方科技史是彻头彻尾的骗局”“古希腊罗马文明都是虚构的”“金字塔是伪造的,古埃及文明不存在”“永乐大典引爆西方工业革命”“世界文明起源于中国”等等幼稚言论。这些言论很多出自一些接 ...

• 三星堆发现“玉器加工厂” 的考古学观察

近日,考古机构公布了2022年至2024年间,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玉石手工业作坊的相关情况。新发现遗迹包括高等级建筑基址、灰坑、灰沟、石器生产加工相关堆积等400多处,出土陶器、玉器、石器等4000多件,距离1927年三星堆首次被发现的燕家院子玉石器坑直线距离不到100米。 由于此前出土的文物,如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等,特色十分鲜明,所以三星堆 ...

• 一身转战三万里,一剑曾当百万师——​一块摩崖石刻揭示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完整版)

“青藏高原古道旁的一块古老石刻,揭示了一段波澜壮阔、令人血脉贲张的历史。” 西藏吉隆县宗嘎乡山崖上有一块“神石”,因为很灵验,所以老一辈人经常去朝拜它,并会虔诚地往上面抹点酥油。1990年,因修水渠会经过这块“神石”,县里经过讨论后准备炸掉它。但是乡长罗桑总感觉心里不太踏实,因为他对这块“神石”有感情,而且上面有古文字和精美的图案 ...

• 惊天盗墓大案揭开一段隐匿于历史深处的秘密——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匿”族墓地

2017年,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酒务头的一片黄土之下,一个惊世发现,将商王朝一个神秘族群——“匿”族的面纱缓缓揭开,让我们得以窥视这个古老人群的冰山一角。 酒务头墓地的发现,始于一起盗墓案。2017年初,闻喜县河底镇酒务头村附近的黄土地上,一群盗墓贼的贪婪之手悄然伸向了一片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晚期古墓群,在现代化盗墓手段的加持下,短短几天四 ...

• 神秘的三星堆“龟背形网格状青铜器”

三星堆“龟背形网格状青铜器”,长61厘米,宽57厘米,四角有栩栩如生的龙头,外面还缠绕着铜带,青铜网格器内有一整块青绿色玉器。考古人员在网格表面和玉器上都发现了大量纺织品残留,推测原来内部的玉器和整件器物都被纺织物包裹着,说明这件器物在古蜀人的心目中非常珍贵。刚露面时,很多人戏称它为“月光宝盒”,其实它大概率是一件礼仪用品,而且是古 ...

• 挑战人类文明起源理论的重大考古发现

哥贝克力遗址位于土耳其东部乌尔法市郊近十公里处,距今约13000年至10000年左右。上世纪六十年代就被考古人员发现,但刚开始人们以为这只是一座普通遗址,没有多大价值。然而德国考古学家施密特教授(Klaus Schmidt )独具慧眼,他根据遗址内的一些遗物推断,它应当是一个比较早的人类活动遗址,经过二十年的持续发掘后,遗址表现出来的内涵不仅震惊了他自 ...

• 宋代“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历史的进步!

北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三月,宋神宗在资政殿召对二府大臣议事,三朝元老、枢密使文彦博对神宗说:“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神宗说:“更张法制,於士大夫诚多不悦,然於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的回答是:“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这段话是说:神宗召见王安石、文彦博等大臣讨论变法之事。三朝元老、枢密使文彦博表示反 ...

• 平遥南羌古羌城——羌人融入华夏的见证

小编:下面这篇文章是山西平遥一位本地历史文化爱好者——邢辰廷所写,可以看出来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我国的很多村镇都历史悠久,随便一个小村子都可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大多数村镇的历史沿革都不是很清晰了,很多甚至都不知道名字的由来了。比如:北方很多地方都有“胡村”,这个胡是姓氏还是胡人的胡?“XX堡”的村名也很常见,这些 ...

• 仰韶、屈家岭乃至石家河时期的大型玉石器生产基地——南阳黄山聚落遗址

黄山遗址位于南阳市东北部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南的白河西岸,面积近30万平方米。黄山名字叫山,其实只是一座20米左右高的小土丘,但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土丘却惊艳了整个考古学界! “黄山遗址填补了中原和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作坊遗存的空白。它处在南北文化交流碰撞的关键地区、距今5000多年的关键时间节点,为研究中华文明形成提供了关键材料。 ...

• 中华文明起源前期的“藏玉于墙”现象

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发展史,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直到今天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喜欢玉器的国家。在古代,玉器主要用于祭祀、随葬、佩戴等,是青铜器出现以前最重要的“奢侈品”,考古发现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于玉器的使用存在着很多差异,这种差异背后应当存在着思想观念的不同。 近年来在许多遗址都发现了将玉器埋藏在建筑中的现 ...

• 遗传基因技术拓展传统历史学研究路径

(作者:秦琼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遗传基因技术应用于历史研究,拓展了传统历史学研究路径,走出了历史人类学发展新方向。历史人类学的发展得益于历史学和人类学都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对方的长处,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因此,历史人类学在产生初期便是一种综合了多种学科方法与内容的研究方式。文献考据往往被认为是传统 ...

• 大汶口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催生了龙山时代,那为何山东地区仍被中原视为“东夷”?

从文献记载来看,山东地区在上古是华夏族群眼中的“东夷”聚居区。考古学在中国兴起以来,山东地区所做的工作较多,逐渐构建起了(扁扁洞遗存——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一套完整的史前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然后是夏代的岳石文化,后又经过商周两朝中原文明的不断渗透,逐渐融入了中原文明之中,到秦汉时中国已再无东夷。 山 ...

• 从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两段佚文看“涿鹿之战”的地望

( 作者:周长富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 李学勤、刘国忠在《简帛学:古代文史研究的新增长点》(《光明日报》2016、6、29)中指出:“简帛资料的大量发现,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当今文史研究的面貌,简帛资料给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材料和崭新的视觉,来重新研究中国辉煌的古代文明。”事实确实如此。  1972年四月间,山东省博物馆和临沂文物组在 ...

• 中华文明探源展现出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特征

(作者:何努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为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 ...

• 从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和古人类化石看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作者:冯小波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授)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不仅从总体上高度概括了世界上百万年来唯一 ...

• 多维历史视角下“黄帝都涿鹿”考释

(作者:周长富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 涿鹿之战是中国古史传说中发生在距今约6000年前的一场战争,开中华民族形成之滥觞。涿鹿之战确定了黄帝部族的地位,此后经过一系列军事与外交活动后,黄帝部族最终“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即言黄帝最终定都于涿鹿。“黄帝都涿鹿”的地望,自古以来多有争讼。李学勤先生曾言:“炎帝、黄帝和蚩 ...

• 方城八里桥——考古发现豫南地区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二里头文化聚落,或为夏王朝在南方的核心控制点

今日,国家文物局发布“考古中国”3项重要进展,八里桥遗址位列其中。 八里桥遗址位于河南省方城县赭阳街道程庄村,潘河西岸。该遗址是豫西南地区面积最大的二里头文化中心聚落,残存面积135万平米,时代为二里头文化二期至四期。 八里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夏王朝的政治结构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遗址内发现了夯土建筑基址、墙垣、环壕等遗迹,以及玉器 ...

• 从考古发现的早期聚落和建筑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作者:李小龙 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陇东-陕北地区仰韶晚期至龙山时期的聚落演变与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号:21CKG007)阶段性成果】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 ...

• 一点杂谈:三星堆文化的起始时间不等于三星堆青铜器出现的时间

网络上很多“民间XX学家”经常对考古学家的工作大加批判,主观臆想他们有目的性或受到什么影响,很大程度上就是混淆了许多概念。 比如:历史叙事和基于考古范式的阐释并不能严格对应。很多人潜意识里把考古学文化和历史学概念的王朝相对性。其实这是两个学科的概念,并不能严格对应。两个衔接紧密的王朝,如果没有文献记载,仅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来看并 ...

•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发现迄今为止体量最大的红山文化玉龙

最近,考古学家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的元宝山红山文化积石冢,发现了迄今为止体量最大的红山文化玉龙。 这个积石冢是一处集墓葬建筑与祭祀建筑于一体的红山文化遗存,也是目前所知内蒙古唯一的一处南方北圆、南坛北冢的红山文化晚期建筑遗存。这次发现的玉龙出土于一个北向圆形墓葬、南向方形祭坛的遗址中,长15.8厘米,宽9.5厘米,厚3厘米,是该地区迄 ...

• 红山文化——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苏秉琦先生曾经指出:“中国文明之所以独具特色、丰富多彩、连绵不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在数千年来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都与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文明的多源性有密切关系。同世界上其他文明古国的发展模式不同,多源、一统的格局铸就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生命力。”红山文明在辽西地区的崛起,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 ...

• 神秘天书、大地上的绘画——纳斯卡地画新发现

最近,考古学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秘鲁纳斯卡沙漠地区新发现了303个古代地画,这些地画描绘了人类自身和家畜。 这次发现是日本山形大学纳斯卡研究所与IBM公司研究部门合作的成果。借助AI模型,考古人员能够更快速、更精确地识别出地画的分布,从而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大量新发现。这些新发现的地画一般规模较小,主要分布于纳斯卡高原的曲折小路沿线。 新 ...

• 从二里头到石峁:龙与夏文化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2002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考古出土了绿松石龙,年代在公元前1600年以前,是中华龙文化遗存的重大发现,清晰展现了夏王朝龙文化遗存的风貌,并且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玉器、骨器上龙纹饰的原型。这种龙形态经数千年的演化流传至今。但是,二里头绿松石龙的前身是一种什么样的形态,一直是个谜。  2018年以来 ...

• 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器统计及分析

根据公开发表的偃师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和简报,截止2002年,经过统计得出二里头遗址出土地层关系比较明确的铜器约有114件。这些铜器按照社会功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生产工具类:刀、锥、凿、锛、锯、鱼钩、纺轮;兵器类:镞、戈、钺等;装饰品类(包括礼乐器):铃、兽面牌饰、圆盘形器等;容器类(礼器):爵、斝、鼎、盉等。 二里头遗址出土铜器具 ...

• 二里头文化制陶技术衰退的原因分析(一)

二里头文化以河南洛阳的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延续时间为大约为距今3800—3500年,分布范围为河南中、西部的郑州,洛阳附近和伊河、洛河、颍河、汝河等流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河下游一带。 大多数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是在王湾三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王湾三期文化的制陶技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在初期,烧窑技术仍是沿袭继承仰韶 ...

• 二里头文化制陶技术衰退的原因分析(二)

考古学文化视角 韩建业认为二里头文化轮制制陶技术的衰落或许与齐家文化代表的陶器手制传统的介入有关。晚期齐家文化由于受公元前2000年前后欧亚大陆气候波动的连锁影响向东扩展,与西进的新砦类型碰撞,结果之一就是导致了大量束颈圆腹陶罐在二里头文化一期出现。这类罐在偃师二里头发掘报告中多被归入一期长颈圆腹罐类,有的学者叫做花边圆腹罐,是二 ...

• 社会形态的变化:“龙山”——“二里头”(二里头文化制陶技术衰退的原因分析 三)

这里对龙山至二里头社会形态转变的分析是想对陶器制作技术的变化做一个大背景的了解,以便从里面寻找一些可能印证自己推论的证据。陶器制作技术的变化与整个文化系统的变迁和其它亚系统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重要的转变时期做一个系统的分析。 西方考古学界对社会形态的界定有一系列的指标和概念来衡量,如聚落等级、社会分层、人口规模、管 ...

• “龙山”——“二里头”社会形态转变背景下的制陶业(二里头文化制陶技术衰退的原因分析 四)

龙山时期制陶业组织形态 平粮台遗址城内发现陶窑3座,一号窑位于城内东部偏南,二号窑位于城西南角,三号则位于城东北角,王震中先生则认为,“城内发现的三座陶窑分布在三个角落不仅说明手工业区处于城内边缘地带这样的区划,而且还意味着当时的手工业生产是分散在不同的家族进行的。”客省庄遗址发现的一座陶窑,就修建在屋内墙角上。这些迹象可能反映 ...

• 从制陶技术发展史的视角来探寻二里头文化制陶技术衰退的原因

要更好地理解“二里头文化制陶技术衰退”这一文化现象,有必要置身于更广的历史视野中。在中国陶器制作技术发展史上,龙山时期是轮制技术运用的第一个高峰,从二里头时期、二里冈时期乃至春秋时期是轮制技术的一个漫长的低潮期,战国至汉代有迎来了轮制技术运用的第二个高峰。龙山时期 龙山时代,众多并存的聚落群(政治实体)表明社会处于大整合的前夜 ...

• “王级大墓”——河南永城王庄遗址新发现

河南王庄遗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苗桥镇,是一处距今约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大型聚落,遗址总面积达63万平方米,是豫东地区目前发现的大汶口文化最高等级的聚落遗址,获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遗址先前已发掘的大中型墓葬中,出土了丰富的玉器、绿松石、石圭等,具有丰富的礼制内涵,等级分化明显、葬俗独特,代表了大汶口文化的一个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