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显示子项
中国 陕西 河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 四川 云南 重庆 山西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内蒙古 海南 吉林 辽宁 天津 香港 澳门 台湾

• 山西闻喜上郭遗址确定有两个时期 助力晋文化研究

  山西闻喜上郭遗址16日对外发布最新考古成果,该遗址出土仰韶时期石雕蚕蛹和春秋早期陶范。此次发掘进一步确定上郭遗址主要有两个时期,即仰韶时代中晚期和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H50出土石雕蚕蛹。 王涛 摄  上郭古城和邱家庄墓群,位于山西省闻喜县城东南,涑水河在其西部。2006年5月中国国务院公布“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

• 中肯联合考古探寻郑和足迹

7月11日是中国航海日,也是郑和下西洋纪念日。六百多年前,中国明朝伟大航海家郑和率领由27,000余人、200余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最远曾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拉开了人类大规模远洋航海活动的序幕。2010年,中国政府使用援款启动了中国-肯尼亚拉穆群岛地区联合考古项目,对肯尼亚拉穆群岛地区和马林迪的陆上与水下文化遗存、遗址、遗物进行系统 ...

• 闸口白塔:吴越佛塔的“缩微模型”

在中国漫长的佛塔建造史中,吴越砖石佛塔毋庸置疑占有一席之地,在唐宋之间,扮演承先启后的重要角色。吴越佛塔之所以重要,主因是其以砖石塔身模仿木构装修样式,这也是长期以来研究吴越砖石佛塔建筑的重点,其中制作最为精致、难能可贵的实例,当属杭州闸口白塔。长期以来学界对吴越砖石佛塔的研究多着眼于仿木构,将其看作填补唐宋交接之际木构建筑史空 ...

• 看西汉最大的金印,南越王墓重磅文物来沪

南越国是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割据政权,也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先驱与起点。澎湃新闻获悉,近日(7月1日),位于上海的中国航海博物馆联合广州南越王博物院,推出“大汉海疆:南越航海文明展”,展出154件/套出土文物,囊括目前世界唯一的完备丝缕玉衣,西汉最大的金印、汉代唯一的龙钮帝玺等,展览展示了南越国独具特色的岭南风貌与航海文化。展览 ...

• 湖南醴陵发现东汉中晚期窑址 填补湘东地区早期青瓷窑址空白

  考古人员近日在湖南省醴陵市左权镇永兴村石坑组易家山西北坡发现一处窑址,通过对比分析,初步判断该窑址的建造年代为东汉中晚期,距今约1900年。这是在湘东地区首次发现东汉时期印纹硬陶和青瓷窑址。易家山窑址考古现场。  今年4月,醴陵市醴陵窑管理所工作人员在对渌水流域进行窑址调查时,发现一处被破坏窑址。为进一步弄清情况,经国家文物局批 ...

• 天然古茂,台北故宫“书法导赏”褒斜道刻石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书法艺术异采迷人。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澎湃新闻获悉,近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专题陈列展“笔墨见真章——故宫书法导赏”迎来换展,更新的重点展品包括汉《开通褒斜道刻石》、魏王远《石门铭墨拓本》、汉《石门颂墨拓本》、宋欧 ...

• 《风雨归牧》是否出自李迪之手?“国宝聚焦”新展有答案

澎湃新闻获悉,近日,台北故宫“国宝聚焦”迎来换展,继上期展出明代仇英的《秋江待渡》后,此次专门呈现的是宋代李迪的《风雨归牧》,这幅画描绘的是两位牧童在风雨中赶牛返家的情景。《风雨归牧》是否出自李迪之手?为什么它的绘画风格好像与阎次平画派有关?宋代画牛的名家之间也会相互模仿学习吗?此次展览围绕着这些问题给出了一一的解答。《风雨归牧 ...

• 西子湖畔并赏荷花与荷主题文物,浙博展“一一风荷举”

夏日赏荷,于杭州人而言,寻常亦风雅。初夏时节,寻“小荷才露尖尖角”,仲夏时节,观“新荷漫沼叶田田”,盛夏时节,赏“接天莲叶无穷碧”,秋霜时节,可“留得残荷听雨声”,甚而风中、雨后亦有“叶有清风花弄影”“碧玉罗盘弄水晶”……水乡荷塘,碧叶风翻,芙蓉红艳,风景的烂漫与情意的缠绵都在此处相通。澎湃新闻获悉,由浙江省博物馆主办的“一一风 ...

• 看一部古代钱币小史,罗伯昭捐赠展亮相国博

罗伯昭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钱币学家、钱币收藏家,与方若、张叔驯并称“近代泉家三杰”。澎湃新闻获悉,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之际,策划了罗伯昭捐赠展览,精选罗伯昭捐赠文物珍品170件(套)展出,展期预计三个月。罗伯昭捐赠的钱币通古贯今,兼及中外,品相极精,版别丰富,与其他泉家捐赠的文物共同奠定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钱币类藏品的基础。1957年 ...

• 还原70余考古现场,国博回顾考古百年

为庆祝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近日,“积厚流广——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呈现。展览共选择240余件考古出土的代表性文物从陆、海、空不同维度以围绕着一个个具体的考古案例来展示国博考古成果。1921年几乎与仰韶遗址发掘同时,在河北钜鹿开始的古城发掘,揭开国博考古的序幕。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博考古始以田野考古为主,后陆续开拓水下 ...

• 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谈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

  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总书记还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 ...

• 破解“边界”难题,京津冀加强长城遗产保护利用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建筑,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现存的长城,多修建于明代,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其中京津冀段长城早已成为重要的文化符号,三地近年出台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规划建设方案。7月5日上午,京津冀长城协同保护利用联合协定签订仪式在线成功举行。北京市文物局、天津市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签订《全面加强京津冀长城协同保护利用的联 ...

• 北京一拍卖公司拍卖西周青铜器被查处

根据公安部门线索通报,近日,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和北京市文物局密切配合,对北京市某拍卖公司买卖国家禁止买卖的文物案进行查处。经鉴定,两件涉案文物中“西周晚期郑羌伯青铜鬲”为三级文物、“春秋早期伯荀父青铜鼎”为一般文物。该案为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行使文物市场行政执法职能以来,查办的文物市场“第一案”,被文化和旅游部、国 ...

• 湖南发现14座东汉至唐代墓葬 揭示丧葬风俗变迁

 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自今年3月启动湖南耒阳禁山墓群考古发掘工作以来,至今发现东汉至唐代墓葬14座,已发掘墓葬8座,包括6座东汉墓、1座东晋墓和1座唐墓,出土陶器、瓷器、铜器等文物标本130余件。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耒阳禁山考古队队长陈斌介绍,6座东汉墓均为砖室墓,其中3座墓葬可能为同一家族墓地,但在埋葬习俗方面存在差异。  考 ...

• 台北故宫“亚洲织品展”更新:针线间的交流与想象

织品服饰一直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与品味的具体表现,自古以来,染织工艺受到地理环境、社会经济、贸易交流、民情风俗等不同影响,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面貌。亚洲幅员辽阔,织品文化多元:印尼的“宋吉”与“伊卡”是苏门答腊岛及峇里岛最具特色且珍贵的织物;中国的丝织品远销海外,“丝路”横越欧亚大陆;波斯自古以织锦、羊毛织毯闻名于世,不少符合波斯品味 ...

• 山西发现西周时期倗国中等贵族墓 出土楚公逆短剑

5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发现一座西周中期偏晚的倗国中等贵族墓,出土有楚公逆短剑,对研究楚公逆的年代具有重要价值。铜方座簋俯视图。图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该墓葬出土的铜车马器。图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横水西周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横水镇横北村以北约800米处,2004年至2007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前 ...

• 《洗砚池晋墓发掘报告》首发式在市博物馆举行

挖掘机“捅”出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3年的4月30日,在临沂市洗砚池街,王羲之故居公园扩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当施工人员在开挖大雄宝殿东配殿地基时,微微感觉到土层有些异样,在基槽东北角挖出数块青砖,当挖掘机继续向下开挖时,脚下土层突然露出一个洞口,部分青砖掉入洞内。待朝洞里望去,隐约可以看见一些形状各异的器皿。就在这样一次巧合中,洗 ...

• 元代倪瓒画过的狮子林,680岁生日快乐!

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的狮子林是元代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也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元四家”之一的倪瓒晚年曾专门为之题诗作画。从天如惟则的肇建,到黄氏家族的修建,再到贝氏家族的扩建,在狮子林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先后曾是僧众参禅悟道的丛林、文人赋诗作画的名胜、帝王流连忘返的园林、世家生活起居的旧院。可以说,一座狮子林,融合了元明清及民国等各 ...

• 成都武侯祠新发现8通清代碑刻,此前被藏入墙体

媒体聚焦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新发现的清代石碑。华西都市报图一面看似斑驳朴素的庙墙里,隐藏着文物。28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公布,在位于文物区中轴线上的武侯祠诸葛亮殿新发现8通清代碑刻,丰富、印证了武侯祠的人文历史。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已有近1800年历史。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副馆长马萍在当天的新闻通气会上介绍,在今年2月的武侯祠博物馆陈列提升工程中, ...

• 台北故宫“巨幅名作”,呈现《重修山河堰碑》墨拓

宋代《山河堰落成记》又名《重修山河堰碑》,是陕西汉中地区分布在褒斜古道南端的石门隧道、及其南北山崖的104种摩崖石刻中最大的一块碑刻。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当地建水利被淹,国务院将这104种摩崖中的十三种碑刻评定为“一级甲等文物”,同时将岩石切割后收入汉中博物馆,后来称为《汉魏石门十三品》。《重修山河堰碑》碑刻就是其中之一。澎湃新闻获悉, ...

• 文明探源新期待:牛河梁5000多年前建设蓝图待揭秘

 “红山先民的领导者踏勘了这处山岭,安排规划在这里即将修建的建筑群,此后有专职人员根据山坡的地势情况,提出具体建筑方案,进行施工设计,最后有更多的负责人指派众多的红山先民运土、搬石,展开具体建设。”  6月的辽西大地仍感微凉。站在位于努鲁儿虎山脉绵绵群山间的牛河梁遗址,贾笑冰向记者描绘着眼前这片土地5000多年前“热火朝天”的建设场 ...

•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修复都兰出土唐元纺织品文物

  30日,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日前,该所历经一年有余,实施完成所藏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并通过验收。此次项目保护对象为8件唐代织锦和1件元代织金锦袍服,均为青海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重要墓地出土珍贵文物,其中一级1件、二级1件、三级7件。元代袍服片银面料。 图片来自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修复后的元代袍服。 图片来自青海省文物考古 ...

• 三星堆8号祭祀坑铜神兽、神坛或可与3号祭祀坑铜顶坛人像拼对

  “8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神兽、青铜神坛和3号祭祀坑出土的被称为‘奇奇怪怪’的铜顶坛人像或可拼对。”三星堆博物馆文保中心副主任郭汉中29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透露,根据器物断口处的联系,目前文保中心专家已用电脑合成了3件器物拼对为一体的图片。8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神兽。 张浪 摄  指着并排放置的三件器物,郭汉中解释道,“青铜神坛上层的 ...

• 跨越两汉到明清 嵊州国道527二期工程沿线考古成果喜人

  2022年6月,嵊州国道527二期工程沿线考古发掘工作进入扫尾,经过为期7个月的考古发掘,考古队在该项目范围内发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墓葬150余座,出土文物1200多件。  此次发掘缘于国道527二期建设工程,属于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发掘。嵊州527国道甘霖至长乐段工程项目位于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镇、石璜镇和长乐镇,长乐江北侧。路线全长19.3公里,占地面积约 ...

• 河北赵窑遗址新发现

  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邯郸赵窑遗址发现了商代火炕,这一发现将我国使用火炕的历史从西汉提前到了商代。  “火炕是我国北方居民的取暖设施,此前我国有关火炕的最早记录是2006年在保定徐水东黑山遗址发现的西汉火炕,此次赵窑遗址五号房址发现的则是商代火炕。”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魏曙光说。  赵窑遗址 ...

• 河南禹州瓦店遗址发现夏代早期大型祭祀遗迹

  “在河南禹州瓦店遗址的西北部偏南处发现龙山文化晚期的大型夯土建筑,平面呈‘回’字形,面积800多平方米,在夯土建筑上发现用于奠基或祭祀的人牲数十具、动物牺牲数具以及其他大量的与祭祀活动相关的遗迹和遗物。通过对瓦店龙山文化遗存的年代学研究,祭祀建筑的开始使用为瓦店龙山文化二期晚段,鼎盛期为瓦店龙山文化三期早段,到瓦店龙山文化三期 ...

• 新发现 | 北京市路县故城首次发现西汉制陶遗址区

路县故城遗址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的西北部、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的北部,是一处由城址、城郊遗址区和城外墓葬区等构成的以两汉时期为主体时代的大遗址。2022年3月12日至4月18日,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水系(镜河北段)工程建设的考古发掘中,于路县故城城郊遗址区内的东南部清理了一处西汉时期制陶遗址。该遗址北距南城 ...

• 从亚述壁画到祭拜者雕像,国图呈现叙利亚50万年

今天(6月25日),“邂逅·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澎湃新闻获悉,该展为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年度大展,定格叙利亚50万年的历史瞬间,从生活用品到仪礼用具,从人物雕像到建筑装饰,从亚述壁画到希腊银币,呈现一幅波澜壮阔的叙利亚历史画卷。此次展览 ...

• 香港故宫今开馆:唐摹《兰亭序》、宋代孩儿枕都来了

澎湃新闻获悉,历经4年筹划,今天(6月22日)下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举行开馆仪式,并将于7月2日正式对公众开放。600年历史的故宫博物院,不仅是明清皇家建筑群的集中彰显,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汇聚地。香港故宫开放后,将分阶段展览由故宫博物院借出的900多件珍贵文物。今天上午9时,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进行了直播导览,带领观众提前探秘 ...

• 夏代早期大型祭祀遗迹,长啥样?

围沟圈起数百平方米的夯土建筑,宏大的祭祀遗存“墠”位居其间,人牲、牺牲、礼器等被分门别类置于台上……在6月25日召开的“2022夏文化论坛”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方燕明介绍了河南禹州瓦店遗址最新考古研究成果,揭露出大型祭祀遗迹的全貌,让夏代早期的祭祀情景重现天日。这是瓦店遗址大型祭祀遗迹全景。“瓦店遗址大型祭祀建筑的使用年代为 ...

• 走进“人马皆衣金”的西夏文明,长沙将展“贺兰山下”

中国西北部的贺兰山下,矗立有9座塔型巨冢,这里隐藏着一个消失在史书中的政权——西夏,它是《天龙八部》中梦姑的家乡,也是北宋将领范仲淹赋诗抒怀“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缘由。曾多次阻挡蒙古铁骑的西夏有着怎样的昔日辉煌?澎湃新闻获悉,6月30日,“贺兰山下——西夏文物特展”将在长沙博物馆对外展出。呈现西夏文字、工艺、佛教、建筑 ...

• 博山炉、鎏金铜缕玉衣……河北汉代文物赴桂展出

汉代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的盛世王朝,两汉在今河北地区分封过数十个诸侯国。因此,河北汉代文物遗存众多,尤以中山国诸侯王墓的发现最为丰富,出土文物异常精美。澎湃新闻获悉,6月21日,“王的地下宫殿——河北汉代王室文物展”在南宁市博物馆对外开展,展览精选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收藏的文物142件(套),分为“事死如生”“冥世遐想”两 ...

• 四川安岳石窟发现明刻二十四孝造像

澎湃新闻获悉,近日在四川安岳石窟南部造像区,新发现一组明刻 “二十四孝”摩崖造像。二十四孝是我国古代孝行教化的经典,多以图像形式保存于宋金墓葬、明清古建及绘画、戏曲中,以中原和山西地区最集中。在东亚文化圈的日朝韩等国绘画、文学、寺院装饰中也颇流行,以石窟造像出现于寺院的此为首例,弥补了二十四孝文化流变史中的重要缺环。作为我国发现尺 ...

• 金缕玉衣、玉龙,“大汉楚王”呈现汉代丧葬用玉

澎湃新闻获悉,“大汉楚王——徐州汉代楚国文物精品展” 6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临展厅开展。精选的270余件汉代文物,以徐州地区多座汉代诸侯王墓出土文物为主,同时辅以山西地区代王陵及相关汉墓出土文物,从多角度解读汉代诸侯国的历史风貌,为公众了解汉代文化提供新的视角。展览现场汉代是一个蓬勃向上的时代,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经济发达、文 ...

• “发现定窑”与宋人风雅: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

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写道:“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适累家。”其中,香、茶、花无不与瓷息息相关。“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作为宋代名瓷,定窑生产的茶碗、盘盏、执壶、花器、珍玩、瓷枕等品类,皆成为诸般雅事中不可或缺的用具。澎湃新闻获悉,6月21日,“发现定窑”在南越王博物院对外开展,展览共展出来自河北多家文博单位和南越王 ...

• 梵䇲与经折:台北故宫新展善本古籍选粹

澎湃新闻获悉,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善本古籍选粹——梵䇲与经折”近日对外展出,展览概分“梵䇲”“经折”两单元,前者从“写在树叶上的书”说起,选展缅甸贝叶经等,述说“梵䇲”源起。后者以“手卷”书籍,搭配最早“经折”装汉文大藏经——“崇宁藏”(12世纪初),对比、阐述其演进后,再展示儒、释、道等各种经典,呈现其庄 ...

• 三星堆再发现,亲历者雷雨:我相信古蜀文明应该是有文字的

6月14日至16日,总台央视新闻特别节目《三星堆新发现》再次开启三星堆宝物清点大直播,三天直播,三星堆7号、8号祭祀坑的考古发掘再次刷新了人们的想象力。雷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亲历了三星堆最新六个祭祀坑发现和发掘的全过程。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记者:因为这次发掘通过媒体的直播,最近一个阶段大家十分地关注。截止到 ...

• 看汉代文明的四张面孔,苏博呈现“天下惟宁”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第二个大一统帝国。从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至公元220年东汉灭亡,王朝通过改制、战争与革新,巩固了中央集权,华夏子民也逐渐形成对国家、民族与文化的认同。这四百余年里的激荡变化与多元融合,深刻影响了此后两千年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社会形态和艺术文化。澎湃新闻获悉,2022年6月17日,“天下惟宁——汉代文明的四张面孔” ...

• 四川盐源县发现千余座商代至西汉墓葬

  记者从18日在四川盐源县召开的盐源青铜文化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截至2022年6月中旬,考古工作者在盐源县老龙头遗址已清理商代晚期至西汉初年墓葬1100余座,出土各类遗物5000余件。盐源县老龙头遗址考古发掘现场(6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盐源县老龙头遗址考古发掘现场(6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

• 万里同风-新疆文物精品

万里同风万里同风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副标题: 新疆文物精品出版年: 2020-1页数: 640装帧: 精装丛书: 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内交流系列丛书ISBN: 9787569932010丛书信息  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内交流系列丛书 (共12册), 这套丛书还有 《秦汉文明》,《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守望家园》,《丝绸之路》,《相由心生》 等。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建成开馆

6月22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行建成开馆仪式。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等出席并致辞。李群向香港特区政府表示祝贺。他说,主席十分关心香港文化艺术发展,2017年6月亲自见证签署《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协议》。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建设,是故宫所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 ...

• 考古新知 | 西安马腾空遗址发现仰韶晚期筒瓦

马腾空遗址位于西安市雁塔区等驾坡街道办马腾空村,处于浐河西岸二级阶地上,现存面积约3万平方米。2016年6月~2018年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马腾空遗址的居址和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在对遗址第⑥层下一座仰韶晚期半地穴房址F139的清理中,出土3件与筒瓦形制相近的器物,是我国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筒瓦类器物,对于探索中国古代建筑材料瓦的起源提供了新 ...

• 石渠吐蕃时代石刻

四川石渠吐蕃时代石刻调查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故宫博物院、甘孜州石渠县文化局项目负责人:高大伦2013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故宫博物院、甘孜州石渠县文化局对石渠县境内的早期石刻开展调查工作,陆续在石渠县境内发现3处吐蕃时期石刻群遗存,位于石渠县的长沙干马乡和洛须镇,分别为须巴神山石刻群、白马神山石刻群、洛须村石刻,总计石 ...

• 南佐遗址:5000年前大型宫殿建筑的神秘面纱期待被揭开

  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适逢南佐遗址新一轮考古启动满一年。记者从南佐遗址联合考古队获悉,考古队继此前发现大型宫殿式建筑和集中出土文物后,近日启动了对“宫殿区”南边区域的发掘,新发现部分疑似踩踏面或道路遗迹现象。甘肃庆阳南佐遗址的“宫殿区”。“新的发现,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南佐遗址核心区大型宫殿式建筑的布局结构。”南佐遗址联 ...

• 以渐江为首的新安画派,如何师承与发展?

新安画派形成于明清之际,是以新安江流域为活动中心,绘画题材以黄山、徽州山水为主。其领袖人物皆出生在古徽州地区,他们专事绘画本体,用荒简的笔墨和高洁的画境表达艺术境界超凡脱俗。澎湃新闻获悉,“新安画派特展”正在安徽省美术馆对外展出,重点展品包括程嘉燧《远山古屋图》 、査士标《古木远山图》 、渐江《晓江风便图》等。“他们尤为推崇元代倪 ...

• 榴花照眼,栀子传香——在文物里赏闻初夏

夏天来了吗?从传统习俗上说,夏天早已伴随着立夏节气在5月5日到来;从气象学意义上看,上海也在5月30日连续5天气温超过22℃迈入夏天;即使根据天文学上的规定,北半球的夏天等到下周二(6月21日)夏至来临时也算正式开始了。夏天在哪里?万物勃发的初夏时节,不仅在树荫下、在小溪旁、在农民额头的汗珠里、在儿童手中的雪糕上……身处博物馆,无疑也能感 ...

• 明清人物画中的文学与女性,湘博将展“无限佳丽”

澎湃新闻获悉,6月23日,“无限佳丽——明清人物画中的文学与女性形象”专题展览将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展,展览将展出湖南省博物馆与长沙大观仓艺术博物馆所珍藏的各类文物展品120余件(套),涵括书画、青铜、陶瓷、刺绣等诸多品类,其中湖南省博物馆参展展品30余件(套),长沙大观仓艺术博物馆参展展品90余件(套)。展览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表达古代女性 ...

• 跨越3000年,三星堆鸟足曲身顶尊神像再“合璧”

苦苦等待约3000年,三星堆青铜鸟脚人像终于找回“另一半”。16日,三星堆考古研究团队宣布将8号“祭祀坑”新发现的顶尊蛇身铜人像与1986年2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鸟脚人像残部拼对成功,专家将这件文物重新命名为鸟足曲身顶尊神像。在“分离”3000年后终于合体,专家认为这件充满想象力的珍贵文物堪称中国青铜文明的“巅峰之作”。“这不是人像,应当是神 ...

• 秒回3000年前 总台央视带你沉浸式体验《三星堆奇幻之旅》

观三星闪耀,探中华文明。走过青铜器组成的历史丛林,我们再一次开启三星堆时间。在今天(6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频道《三星堆新发现》特别节目第三季的直播里,请来了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雷兴山,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队队员赵昊一同关注三星堆最新的考古发掘现场。同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首个大型沉浸式数字交互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