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2020年12月世界遗产要闻[...] 2021-01-12
① IUCN专家实地评估巴丹吉林沙漠时间推迟 国家林草局网站消息,去年3月,“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项目的申报材料通过了世界遗产中心初审。IUCN正在对该项目进行技术评估,并将派专家开展实地评估。 实地评估是申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国家林草局高度重视。为做好实地评估各项工作,林草局指导内蒙古林草局制定了《巴丹吉林沙漠申报世界自 ...
《西市遗珍——丝路贸易中的唐代市井生活》展走进珠海博物馆[...] 2021-01-12
为深化落实“一带一路”文物交流合作,西安市文物系统多措并举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与交流合作,并健全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机制,以期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大唐是许多人梦寐以求想穿越回去的时代 如果能在2021这开局之年 领略唐朝美衣、品味西市腔 感受长安西市的风采 假想来一场与诗 ...
袁术墓故事与运河边的村庄[...] 2021-01-12
袁术是东汉末年的军阀,载于《三国志》,曾与袁绍、曹操等讨伐董卓。董卓死后,袁术对抗于袁绍和曹操的进攻,兵败逃亡于九江,割据扬州地区,后受到吕布和曹操攻击,元气大伤,呕血而死。然而,袁术墓到底位于何处?此前曾有一说地处安徽淮南的严氏孤堆,不过并未获得考古学术界确证,也有清代文献记载称在江苏宝应的运河边。由山东画报出版社新出版的《高 ...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共接收翁万戈235件捐赠,永远缅怀他[...] 2021-01-12
旅美知名收藏家翁万戈于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12月9日离世,享年102岁。生于1918年的翁万戈是晚清重臣翁同龢的五世孙,其书画收藏基本来自翁同龢的旧藏。2018年7月28日,翁万戈于自己百岁诞辰当天宣布向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捐赠183件文物,为该博物馆接受的史上数量最大的一批中国古代文物。近日,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近日刊文悼念翁万戈先生并透露:2018年底, ...
康熙临董其昌行书现身,沈阳故宫藏清宫珍品在国博展出[...] 2021-01-12
盛京皇宫是清朝入关前的政治中心,备受历朝皇帝的重视。沈阳故宫博物院以盛京皇宫为基础建立,典藏有十分丰富的清代宫廷艺术珍品。澎湃新闻获悉,近日,“金玉满堂——沈阳故宫典藏清代宫廷珍品”在国家博物馆展出,本次展览是历年来沈阳故宫博物院在国内举办的文物展览中文物数量最多、类型最为丰富的一次展览,是系统展示其馆藏清宫艺术珍品的一次大型文 ...
纪念但丁逝世七百周年,近百幅《神曲》插图呈现于乌菲齐[...] 2021-01-12
2021年是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者但丁逝世700周年。去年,意大利文化部便将每年3月25日设立为国家纪念日“Dantedì”以纪念但丁。近日,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呈现了线上展览,呈现近百幅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费德里科·祖卡里(Federico Zuccari)于1586年至1588年间为《神曲》创作的插图。今年是艺术史上又一个关键的周年纪念日——意大利诗人 ...
展望2021| 文物特展“牛转乾坤”,故宫呈现历代人物[...] 2021-01-12
2020年,一场突发的疫情除了打乱了社会生活节奏,国内主要博物馆的展览策划也受到较大影响。牛年即将到来,展望新的一年,国内主要博物馆一些大展计划也陆续公布。澎湃新闻获悉,2021年故宫博物院将推出原定于2020年推出的“往昔世相”特展,呈现故宫收藏的历代人物画,国内数十家文博机构还将共同策划“牛转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联展”,并在 ...
沈阳故宫“摆驾”国博 邀你饱览宫廷珍宝[...] 2021-01-12
庄严华贵的金漆雕龙纹宝座居于正中,其后立着描金彩绘高浮雕硬木屏风,宝座两边有一对掐丝珐琅象驮瓶,前方陈列着精美的甪端、四节大熏炉、鹤式蜡台、盘龙香亭。 走进“金玉满堂——沈阳故宫典藏清代宫廷珍品”展序厅,仿佛来到沈阳故宫大政殿中。大气、考究的布景和复原陈列将大政殿“搬进”国博展厅,让观众近距离感受皇家殿堂的威严气派。清铜镀金 ...
唐代九成宫考古25年后重启有新发现[...] 2021-01-12
魏征上书、长乐公主下嫁、薛仁贵救驾……这些历史上的大事都发生在唐九成宫。近日,考古人员对位于陕西麟游的隋仁寿宫唐九成宫4号殿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发现这个殿极有可能是唐高宗和武则天驻跸并喜欢使用的寝殿——咸亨殿。考古人员发现大量散落白灰墙皮残块,对比隋代遗留刻有精美图案的石材,推测应是唐太宗矫正隋室奢华弊政在建筑上的反映,为著名的“天下 ...
中国科研团队建立古代青铜器产地研究数据库初具规模[...] 2021-01-12
司母戊(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乳钉纹青铜爵……在博物馆展出的造型精美的古代青铜器颇受观众瞩目。不过,这些青铜器的出土地并不一定就是产地,它们的产地研究也是考古学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 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获悉,该所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副教授罗武干课题组已初步建立 ...
罗城遗址新发现:楚文化入湘可追溯至春秋中期[...] 2021-01-12
罗子国城遗址(罗城遗址)考古发掘及专家现场会9日在湖南岳阳市屈原管理区举行。与会专家认为,罗城遗址北部小洲罗地点出土大量春秋中期甚至更早的遗存,属于湖南地区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批典型楚文化遗存。这充分说明,罗城遗址是目前所知典型楚文化进入湖南最早的地点之一,可谓湖南被正式纳入中原王朝治理体系的起点所在。罗子国城遗址(罗城遗 ...
二里头遗址发现一座高规格夏代墓葬[...] 2021-01-12
1月10日,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又传出振奋人心的消息:不久前,二里头遗址宫殿区5号基址院内发现了一座高规格的夏代墓葬,目前正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考古实验室进行清理。考古工作者对该墓葬进行三维扫描。赵海涛摄 工作人员已在墓葬中发现多件陶器、漆器和一件蝉形玉器,而且墓葬填土中散落多片绿松石片,根据目前的清理情况推测,该墓葬内会有大 ...
贵州招果洞遗址——看四万年前人类“洞穴家园”[...] 2021-01-12
招果洞遗址位于贵州省贵安新区高峰镇岩孔村招果组北部的一处南北向长条形盆坝的西侧山体上。2016年3月由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系、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调查发现,对裸露的堆积剖面进行了清理,2016-2020年,三家单位联合进行了5个年度的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目前已累计发掘面积约70平方米,堆积厚约8米,时代约从旧石器时代 ...
考古发现隋唐时期殿堂遗址[...] 2021-01-12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城,是隋唐时期皇帝避暑离宫,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皇家园林的集大成者。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第一工作队在麟游县召开新闻发布会,该所隋仁寿宫唐九成宫4号殿遗址考古发掘领队李春林介绍了该遗址形制布局、殿基结构、保存状况、出土文物标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2019年4月至2020年8 ...
新发现 | 贵州招果洞遗址——看四万年前人类“洞穴家园”[...] 2021-01-08
招果洞遗址位于贵州省贵安新区高峰镇岩孔村招果组北部的一处南北向长条形盆坝的西侧山体上。2016年3月由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系、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调查发现,对裸露的堆积剖面进行了清理,2016-2020年,三家单位联合进行了5个年度的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目前已累计发掘面积约70平方米,堆积厚约8米,时代约从旧石器时代晚 ...
考古前沿|| 陕西考古发现大量罕见唐代壁画[...] 2021-01-08
2020年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街道布里村北发掘了两座唐代纪年墓葬。(唐康善达墓俯视图)(唐杨知什夫妇墓全景) 这两座墓葬形制完整,纪年明确,壁画精美,具有重要的艺术和考古价值。 (唐杨知什夫妇墓墓室东壁乐舞图壁画)(唐康善达墓墓道壁画驯马图)(唐康善达墓墓室壁画)在其中一座编号为M13的带有围沟和封土的5天井 ...
杭州市余杭区2020年度考古发掘成果丰硕[...] 2021-01-07
一是开展土地出让前的考古工作。协同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审核出具57宗总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地块出让前无须考古意见,完成34宗地块、面积逾380万平方米的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完成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临平新城2个省级平台文物保护区域评估工作。共清理古墓葬百余座,出土玉石、青铜、陶瓷等器物千余件(组),其中李家塘遗址、跳头遗址入围2020年度浙江考古 ...
隋代汉白玉石棺床墓现身河南安阳:布局严谨、雕刻精湛[...] 2021-01-07
近日,一座规模较大、布局严谨的隋代汉白玉石棺床墓在河南安阳被发现。专家表示,该墓砌筑和雕刻技术高超,为研究隋代美术工艺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对研究民族及宗教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工作人员在对石棺床的彩绘进行加固。新华社记者李安摄隋代汉白玉石棺床墓内出土的墓志。新华社记者李安摄墓志显示,该墓是隋开皇10年(公元590年)麴庆夫妻合葬墓,墓葬 ...
《我在故宫六百年》揭示紫禁城里的秘密[...] 2021-01-06
2020年,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的故宫,迎来六百周年华诞。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故宫博物院联合摄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的三集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每集50分钟,记录宫墙之内悉心呵护故宫的匠人,展现宫墙之外的天下人与这座城池发生奇妙 ...
中国考古事业发展新格局正加速构建[...] 2021-01-06
近日,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正式落户武汉大学,这是继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黄河考古研究院等考古研究机构成立之后落地的又一家新机构。2020年9月,在科学家座谈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和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等三次重要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就人类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和考古研究等问题发表重要讲话,为中国考古事业发展 ...
考古新发现:宗日遗址历经三大发展阶段[...] 2021-01-06
据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日消息,日前,经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河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共同对宗日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丰富了宗日遗址的文化内涵,深化了对黄河文化以及河湟文化的认识。 宗日遗址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巴沟乡班多村和卡力岗村间的黄河北岸二级台地上,遗址东西 ...
河南发现隋代汉白玉石棺床墓[...] 2021-01-06
雕刻精美、纹饰描金、瑞兽护门、乐队助兴……近日,一座规模较大、布局严谨的隋代汉白玉石棺床墓在河南安阳被发现。专家表示,该墓砌筑和雕刻技术高超,为研究隋代美术工艺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对研究民族及宗教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工作人员在查看石棺床的修复情况(2020年12月24日摄)。李安 摄 墓志显示,该墓是隋开皇10年(公元590年)麴庆夫妻合葬 ...
新发现 | 新疆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出土纸文书、木牍700余件,初步推断为唐代焉耆镇下设军事设施[...] 胡兴军,索琼 2021-01-06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位于新疆巴州尉犁县境内的荒漠地带,东距营盘古城47公里,东距楼兰古城233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雀河烽燧群中的一座烽燧。孔雀河烽燧群共有11座烽燧组成,沿孔雀河北岸,呈西北-东南向分布在库尔勒市至营盘古城之间长约150公里的范围内。 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位置示意图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 ...
新发现 | 山西隰县五里后墓地发现元代金刚杵[...] 杜海龙,田建文 2021-01-05
五里后墓地位于山西隰县城北五华里五里后村东“南垣圪坝”上,地面上矗立着元代至正元年(1341年)所立隰州刺史韩昇墓碑。隰县看守所及警犬基地新建工程所占五里后墓地范围内进行勘探后,发现古代墓葬、灰坑等遗迹,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隰县文物局联合组成五里后考古队,2019年3月13日至5月25日发掘灰坑和洞室墓各9座(图一) ...
新发现 | 山西夏县师村:中国最早的石雕蚕蛹与盐湖之畔的仰韶早期聚落[...] 段天璟,方启,等 2021-01-05
山西运城盆地位于“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的中部。自1926年李济先生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至今,运城盆地成为探索中国文明起源与发展问题的重要核心区域之一。 聚落遗址是考察古代社会的重要依据。据调查,运城盆地东部发现的仰韶早期聚落遗址共24处,缺少大规模发掘的仰韶早期聚落遗址材料,仅依调查材料很难全面 ...
新发现 | 安阳发现隋代汉白玉石棺床墓 墓主麴庆为高昌王室后人[...] 孔德铭,周伟,胡玉君 2021-01-04
2020年4月9日至5月20日,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抢救樾龙台小区建设工地被破坏墓葬时,发现并清理了隋开皇十年麴庆墓。该墓位于安阳市龙安区文明大道与钢三路交叉口东南部,北距文明大道中线110米,西距钢三路120米。麴庆墓位置图 墓葬概况 麴庆墓为带长斜坡墓道的单室砖墓, 平面呈“甲” 字形, 由墓道、甬道、墓门、墓室、石棺床 ...
我国两项研究成果入选“2020年度人类起源研究十大新认知”[...] 2021-01-02
北京时间2020年12月30日上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学平研究员和美国宾西法利亚大学Nina G.Jablongski教授共同主持的项目和分别领衔发表的论文——昭通新近纪中猴化石研究的成果,兰州大学张冬菊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员共同主导合作在距今6-10万年前青藏高原东北部白石崖溶洞沉积物中发现丹尼索瓦人古DNA成果共同入选国际权威研究 ...
上博东馆主体钢结构今封顶,将于2022年建成开放[...] 2020-12-31
2020年的最后一天,作为上海建设中的重要文化地标——上海博物馆东馆主体钢结构封顶仪式在浦东上博东馆工地举行。随着最后一根钢梁被塔吊缓缓吊至主体钢结构顶端,安装就位,上海博物馆东馆主体钢结构顺利封顶。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表示,未来,上海博物馆将以打造“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为发展目标,​​​​上博 ...
“考古中国”聚焦新石器时代后城咀石城、七星墩等遗址[...] 2020-12-31
澎湃新闻获悉,12月29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内蒙古后城咀石城遗址、山东滕州岗上遗址、湖南华容七星墩遗址、湖南澧县孙家岗遗址等4项重要考古成果,聚焦新石器时代重要考古新发现,距今均在四五千年时间。据悉,此次通报的四项重要发现,将有力推动我国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海岱及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 ...
河南洛阳出土纪年器物,基本确认墓主为汉桓帝[...] 2020-12-31
河南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发掘现场出土器物上的“光和三年造”题记。 新华社 图新华社郑州12月29日消息,近日,河南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考古发掘出土一件带有“光和三年造”(180年)题记的圆形石制器物,该器物使得白草坡东汉陵园“真面目”被廓清,基本确认为汉桓帝宣陵。这一发现对进一步明确东汉帝陵遗址的布局、了解东汉陵寝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