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尔尕哈烽燧

新闻 研究 交流 图片 服务 资料 更多

新闻

更多


国家文物局调研组在新疆开展世界文化遗产专题调研

5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群一行来阿克苏,先后深入库车市、拜城县开展世界文化遗产专题调研。 当天上午,调研组一行先后到库车市苏巴什佛寺遗址、克孜尔尕哈烽燧、库木吐喇千佛洞等处考察调研,所到之处,调研

2021-05-16 gogoyy(阅读:614)

“坚守不易,但我愿意”——记新疆克孜尔尕哈石窟看护员热合曼·阿木提

茫茫戈壁上,夹杂着黄沙的风可劲地吹着,吹着克孜尔尕哈石窟,吹着热合曼·阿木提的脸。25年来,这风已经把热合曼·阿木提从当初面带羞涩的维吾尔族英俊小伙子,磨练成了一个维吾尔族汉子。1993年12月,热合曼·阿木提开始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龟兹研究院克孜

2018-09-03 IICC(阅读:1412)

新疆汉唐烽燧

一、鄯善县境1,南湖烽燧,在七克台镇南湖村南,为唐代建筑,也称赤亭烽燧,地当东西交通孔道,是历代屯兵之地,唐代岑参有诗描述“赤亭道上行人绝”。附近有赤亭古城,为唐时赤亭镇,东西长190米,南北宽80米,残高1.5米。赤亭古城北边的小山坡上有座小城,

2017-09-27 IICC(阅读:1412)

研究文献

更多

资料

更多
库车探访两千多年前的“红色哨卡” 2017-11-17
  经历2000多年风雨的克孜尔尕哈烽燧克孜尔尕哈烽燧传递紧急军讯,与城堡、驿站、交通要隘等构成安防网络□特派记者胡公岗文图“库车大河丝路行”第站21阅读提示|位于库车县城西北的克孜尔尕哈烽燧,维吾尔语意为“红嘴老鸹”或“红色哨卡”,这座历经2000多年的古军事建筑,至今依然雄姿犹存,是丝绸之路上最古老、目前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遗址

古代军事要塞——烽火台 2017-08-12
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喉、烟墩,是古代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也是我国最早的有组织的通信设施。消息传递的方法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烽火作为一种原始的光通信手段,服务于古代军事战争。从边境到国都以及边防线上,每隔一定距离就筑起一座烽火台,内储柴草,每当敌人入侵时,便一个接一个地燃起烽火报警。烽火戏诸侯烽火台始建于

烽火台的诉说 2016-11-17
陈芳烈■ 克孜尔尕哈烽燧作为西域丝绸之路沿线至今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代表性烽燧,近日刚刚入选“丝绸之路”世界遗产  ◆陈芳烈  自从有了人类,也便有了信息传递的需要。人类为了生存下去,就需要共同抵御洪水、野兽等灾害和天敌,这时就少不了彼此沟通和协作。在远古时期,由于没有文字,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靠声音和肢体语言,后

古代烽燧筑起西域军事和精神的城墙 2016-09-14
来源:《新疆经济报》从克孜尔尕哈烽燧说起在库车县依西哈拉乡有一座烽燧,背倚却勒塔格山,面朝库车绿洲,深居盐水沟谷。 2000多年来一直高耸在戈壁风沙中。这座烽燧处在一个风口,长年累月,被南面吹来的风侵蚀着,吹出了一个凹槽,像两名并肩站立的哨兵,正在看着远方。当你走近它时,不由得被它赫然犹存的雄姿所感动。据考证,这座烽燧为汉

兰台说史·库车何以再次成为龟兹 2016-08-24
来源:凤凰历史小喇叭引言:8月22日,一则新闻的曝光让大家一下子把目光从远方的奥运与南海转移到了西域的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区划地名处一名负责人证实,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撤县设市的申请已由民政厅向国家民政部提交申请。如果得到最终批准,那么库车县将被升级为市,并且恢复当地曾经最辉煌的名字——龟兹(qiū cí)。同时标注库车

古代“光通讯”——克孜尔尕哈烽火台 2016-05-27
孜尔尕哈烽火台  孜尔尕哈烽火台地处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西北14公里的雀尔塔格山南部盐水沟,是最完整的烽火台。维吾尔语中的“克孜尔尕哈”为“红嘴老鸹”或“红色哨卡”之意。这座巍峨的古军事建筑,历经2000多 ...

服务

更多
游客服务
地 址: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城西北12公里处开放时间:暂无游玩时间:建议20分钟联系电话:暂无官方网址:门票信息:15元交通:自驾或者包车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