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汉长安城东南的龙首原上营建新都,名大兴城。唐代(618-907)继续沿用作都城,改名长安,在隋代奠定的基本规模和总体布局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筑。

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为太上皇李渊清暑而建大明宫,初名永安宫,但未建成并停止。

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重建大明宫,次年竣工,并改名蓬莱宫。唐高宗从太极宫迁此朝寝。经过这次大规模营建,大明宫基本建成。

唐开元元年(公元713),曾修大明宫。唐朝末年,长安城发生的数次战乱,使得大明宫曾屡被侵占、焚毁,并多次再建重修。

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战乱,长安城毁于兵火,大明宫废毁。当时,朱温迁唐都洛阳,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大明宫至此沦为废墟,之前共延续270年历史。

唐昭宗(867-904)迁都洛阳,朱全忠便任用韩建为佑国军节度使,驻守长安。当时的长安城城墙毁坏不堪,不利防守,韩建于是放弃原有外郭城和宫城,只将子城(皇城)加以改建,史称韩建新城

五代(907-960)、宋(960-1279)、元(1271-1368)为京兆府。

明代(1368-1644)在此基础上向北、向东扩展为明、清西安城。

1961年,唐大明宫遗址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1996年,唐长安城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4年至2005年,国家先后四次制定了唐大明宫遗址保护规划,逐步完善了唐大明宫遗址保护规划,为唐大明宫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8年,成立保护管理机构西安隋唐长安城遗址保护中心,对唐长安城遗址进行保护管理。2008825日,西安市人民政府通过并颁布实施了《西安市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为遗址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法规性支撑。2008年,制定了《唐长安城遗址保护管理规划》,对唐长安城遗址进行系统、科学的保护和管理。

2006年和2012年,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作为丝绸之路的遗产点之一,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