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从未示人的印度藏敦煌藏经洞绘画品
敦煌是西域考古的璀璨明珠,是连接中国和印度的文化桥梁,它埋葬在西域里静默的永恒。那曾经仿佛是一场在破碎之梦中行进的朝圣,历史沉睡在神圣的时代;那是佛教经典历经沧桑的百年之路。当大量的沙门、佛像、密室被破坏,这条朝圣之路丧失了它光辉灿烂的功用,并逐渐随着经济和交流的萎缩而失去光芒。对于中国人而言,中亚“三十六国”是朝圣的必经之路:横跨广阔的沙漠,在自我空虚的内心中,他们听到“我即真理”的呼唤。于是这场朝圣就变成了一个人的旅行——那干旱的沙漠等同自己内心的空虚。朝圣者并不是用他的脚步完成这段旅途,而是用他乘着飞翔翅膀的虔诚之心。强大的勇气摧毁了来自于对未知地形的恐怖,绝望在至高无上的追求中,变成了无限的希望。
——《敦煌佛教绘画——新德里国家博物馆藏》
在即将看到源自敦煌藏经洞精美的绘画品之前,当先介绍一个人、一本书。正是这个人将藏经洞的绘画品带到了印度,直到一个世纪后,才由一本书让世人一睹这批珍贵绘画品的真容。
敦煌文物流散史上著名的马克·奥里尔·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 1862-1943)是这批绘画品的关键人物,关于他与藏经洞的渊源可参见《敦煌盗宝第一人——斯坦因》,在此只引用一句德国学者查雅·哈斯奈尔的评述:“斯坦因的奇异发现一点也不亚于阿拉丁神灯出世。整个世界都被这一发现震惊了,人们以惊奇的目光审视着这些绘画,不仅惊叹这些敦煌佛教艺术品的溢彩流光,也被其风格多样而叹羡!”。
这批远在印度新德里博物馆绘画品是斯坦因带去的。斯坦因一共进行了四次中亚探险,1907年3月第二次进行中亚考察时来到了敦煌,而这次的考察经费是由英国和当时的英属印度提供的。所以,斯坦因要将这批收集品分作两部分的分藏两地,这些情况可以根据保存在大英博物院的档案信件加以确认。1916年,这些原属于中国的绘画品被瓜分:具有中国风格的归大英博物馆所有,而具有印度风格的藏在英属印度政府。斯坦因获得的绘画品共计536件,其中282件收藏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254件收藏在现在的印度新德里博物馆。这536件绘画品中,绢本画约有335幅,麻布画94幅,纸本画107幅。印度收藏的敦煌藏经洞绘画品,1958年以前收藏在中亚古物博物馆,现藏于新德里国家博物馆。
随着《敦煌佛教绘画——新德里国家博物馆藏》的出版,收藏于遥远印度的藏经洞绘画品首次重现世人眼前。这本书由印度著名学者洛克希·金德尔(Lokesh Chandra)和夏尔玛(Nirmala Sharma)的合著,这是印度学者首次对印藏敦煌绘画品进行整理研究的成果。本书由印度尼瑜吉书局(Niyogi Books)于2011年11月出版,全书共280页,书中以精美的图片首度展示了独一无二的印藏敦煌绘画品!
《敦煌佛教绘画——新德里国家博物馆藏》描述和注释了印度新德里国家博物馆所藏277幅敦煌绘画品中的142幅。全书分为“序言(Preface)”、“百年敦煌(Tun-Huang over the centuries)”、“敦煌:神像星河(Tun-Huang:galaxy of divine images)”和“印度国家博馆藏敦煌绘画(Tun-Huang Paintings in The National Museum)”四部分。其中“印度国家博物馆藏敦煌绘画”是此书的核心部分,作者把143幅(书中编号实为142)敦煌绘画品分为17类:第一类是“释迦如来”;第二类是“著名佛教图像”;第三类是“阿弥陀如来”;第四类是“药师如来”;第五类是“弥勒菩萨”;第六类是“圣观音”;第七类是“十一面观音”;第八类是“千手观音”;第九类是“日月观音”;第十类是“虎僧”;第十一类是“文殊菩萨”;第十二类是“地藏菩萨”;第十三类是“五超越菩萨”;第十四类是“莲花手菩萨”;第十五类是“四大天王”;第十六类是“金刚手菩萨护法”;第十七类是“佛教七宝”。
(注:图片编号中,Ch.表示的是斯坦因的原始编号,即为英文千佛洞的缩写;Stein 表示 Stein painting(SP),SP表示的是大英博物馆馆藏号;NM表示National Museum代表印度新德里国家博物馆馆藏号,以SL.1(NM 2003-17-312)为例:2003代表年,17代表藏经洞(莫高窟17窟),312代表印度新德里国家博物馆对绘画品的编号。)
我们将通过网络陆续介绍这些远在印度的精美藏品。首先介绍的是第一类:“释迦如来”。
Ch xlvi.007,Stein 492,NM 2003-17-312
图上所示的是悉达多王子乘着马儿在夜间出奔的场景,牵马的人是车匿,也就是图上可见马颈部后面的那位。为了让这次秘密的离开保持安静,四位身着铠甲的护世天王举起了马的蹄子。门前的两个侍卫睡着了,他们将自己的责任抛到了脑后。在第二个场景中,悉达多王子的父亲净饭王急令骑兵去寻找悉达多王子,骑兵们手执火炬,勇往直前。第三个场景中,悉达多王子宫中那两个疏于职守的宫人被带来面见净饭王。《大般若经》第十七章中写道:“王子所有的宫人和侍卫都被国王下令逮捕并且关押起来了。”最后一个场景中,是五个奉净饭王之命,来陪伴悉达多王子修行的人。
Ch 00378,Stein 364,NM 2003-17-310
图中是佛与僧。佛的二手相叠,呈说法印,双脚踩在花朵上,头部环绕着光环,同时还有更多的光环向周围发散。佛的光环饰有神奇的仙草和一个火焰轮的外缘。
佛下面是一位僧人,僧人坐在一朵放置在垫子上的莲花上。僧人的面容和佛的面容很相似,他坐在一个印有三角形图样的毯子上,这是的佛法象征。他的右边是一个火盆和一个香炉,上面还有一个水罐。在坐毯的左角上,是一个左右分别挂一只水罐和拂尘的法杖。作为一个杰出的得道大师,挂着水罐和拂尘的法杖说明,他似乎已经在西行路上的高僧。高僧的弟子皮肤黝黑,说明他们是引领着高僧前往印度西部的印度人。
Ch.lvi 0021,Stein 539,NM 2002-17-120
Stein 539是一面幡,佛站在莲花上,用他的右手轻捻他的衣袍,左手呈结禅定印。幡的顶部还有一尊佛,看起来像别的幡一样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但它是设计经幡时的标准。
Ch 00115,Stein 327,NM 2002-17-173
Stein 327是一件画有佛像的幡的碎片,佛的双手放在胸前,双脚踩在一块石头上。
Ch 00138,Stein 345,NM 2002-17-187
Stein 345是一块两角分别画有两尊佛的亚麻头饰。佛在莲花上坐禅,手上的法印被衣袍包裹起来了,我们看不到。佛被沿对角线折叠形成了三角形的头饰。佛有两尊,这样的话折叠后就可以在幡的前后都可以看到佛。
Ch xxi.0012,Stein 309,NM 2002-17-183
Stein 309是两尊绘制于方形麻布上的佛,和前面那幅图一样,是一件可以折叠成三角形的头饰。对角线折叠痕迹可以在插图中看到。
Ch lvi.0020,Stein 538,NM 2002-17-184
Stein 538是一块方形的亚麻华盖,顶部中心是一个红色的亚麻吊环。四尊佛在莲花上坐禅,他们的头朝向华盖的中心。
Ch xxiv 005, Stein 462,NM 2002-17-141
佛站在两朵莲花上,一朵是红色的,一朵是紫色的。他的右手呈结禅定印,左手拿着一颗正在燃烧的摩尼宝珠。
敦煌研究院网站将陆续为大家展示其它的印度藏敦煌藏经洞绘画品,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