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李杰《美术考古学语境下的唐代石椁研究》出版

摘要: 作者簡介:李傑,西安外國語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西安外國語大學藝術研究所所長,藝術學理論學術帶頭人,美術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西安外國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教授,陜西高校人文社科工作專家,陜西省藝術類高考專家組專家,陜西省美術博物館學術委員,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農耕文化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陜西唐代藝術研究會副會長,黃帝學學會會員,九三學社社員。出版專著3部,在《人民日報》、《文藝研究》、《美術 ...

作者簡介:李傑,西安外國語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西安外國語大學藝術研究所所長,藝術學理論學術帶頭人,美術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西安外國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教授,陜西高校人文社科工作專家,陜西省藝術類高考專家組專家,陜西省美術博物館學術委員,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農耕文化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陜西唐代藝術研究會副會長,黃帝學學會會員,九三學社社員。

出版專著3部,在《人民日報》、《文藝研究》、《美術》、《美術觀察》、《人大復印》、《人文雜誌》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獲陜西省第十壹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13陜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15陜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1項、主持教育部重點1項,主持省部級項目2項、主持其他縱向課題4項。

提要:石槨是中國古代喪葬觀念中體現「視死如生」的重要載體之一,是墓葬中棺材的延展形式,並處在所有墓葬的核心位置,其形制是仿造現實中的堂室而造。作為唐代人物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唐代石槨人物線刻集中出現在初唐至盛唐的117 年間,並且其分佈主要集中於唐代都城長安京畿,即關中地區。唐代石槨人物線刻的消費主體基本為正二品以上的高官或皇族,其樣本的創作主體是當時的高官畫家或皇家畫師,代表了這一時期統治階層的審美取向。也可以說,唐代石槨人物線刻代表了在這一百多年間唐代人物繪畫的主流形式與風格變遷。

現已發現的唐代29 具石槨,現可取樣的唐代石槨線刻人物共計275 人。最早的李壽墓石槨成於貞觀五年(631 年),最晚的一具為出自天寶五年(748 年)的武令璋墓,年代集中在初唐至盛唐的117 年間,時間序列較為完整。為了更加清晰的展現唐代石槨人物線刻的時代藝術風格,本文將其從古代墓葬文化中剝離開來,放置於唐代人物畫發展演變的背景之內,以繪畫風格學為基礎,以美術考古學研究方法為構架,以中國傳統人物畫的三要素──造型、形式、線型為切入點,力圖在對傳統人物畫整體風格演變的分析當中,引代出唐代石槨人物線刻的時代藝術特徵。

目錄

導論

中國美術考古學的學科構架

風格譜系的構成向度

圖像本體的視像結構

反映唐代人物畫風格面貌的新證據

唐代石槨人物線刻的研究現狀

上篇

唐代石槨人物線刻研究的考古學基礎

第一章唐代石槨人物線刻的考古學陳述

第一節唐代石槨的考古發現

第二節唐代石槨人物線刻圖像

李壽墓石槨人物線刻圖像

鄭仁泰墓石槨人物圖像

李晦墓石槨圖像

契苾明墓石槨人物線刻圖像

懿德太子墓石槨線刻圖像

永泰公主墓石槨人物線刻圖像

章懷太子墓石槨人物線刻圖像

韋泂墓石槨人物線刻圖像

韋詢墓石槨人物線刻圖像

韋頊墓石槨人物線刻圖像

十一韋氏無名石槨人物線刻圖像

十二薛儆墓石槨人物線刻圖像

十三秦守一墓石槨人物圖像

十四阿史那懷道十娃夫婦墓石槨人物圖像

十五武惠妃墓石槨人物線刻圖像

十六楊思勖墓石槨人物線刻圖像

十七李憲墓石槨人物線刻圖像

十八王賢妃墓石槨人物線刻圖像

十九武令璋墓石槨人物線刻圖像

第二章唐代石槨與創作主體

第一節唐代石槨的形制

唐代石槨的墓葬類型與基本形制

李晦墓石槨的特例形制

第二節唐代石槨的消費主體

第三節唐代石槨人物線刻的創作者

樣本作者

勒石作者

下篇

唐代石槨人物線刻的繪畫風格學研究

第三章勒石與勾描

第一節“白畫”、“樣本”與“勒石”

第二節石線刻材料與技法

石線刻對石材的要求

石刻線畫的勒石技法

懿德墓石槨線刻的起樣材料分析

唐代石槨線刻的綜合性技法

第四章造型法則

第一節唐代石槨人物線刻造型的類型化特徵

第二節唐代石槨線刻人物與審美風尚

從秀骨清像到面短而豔

豐肥妍美

第三節佛造像對唐石槨線刻人物造型的影響

佛畫入華

佛造像量度、儀軌對唐石槨線刻人物造型的影響

第四節唐墓石槨線刻人物的臉形造型

第五節唐墓石槨線刻人物的眼形程式

征神見貌

媔目

三白眼

宦官的眼形

傳統眼形程式的流變

第六節凸胸特例

第七節侍女髻式

初唐髻式

盛唐髻式

假髻

第八節襆頭

襆頭源起

唐代襆頭

女式襆頭

第九節女裝

紅裙妒殺石榴花

羅披掩丹虹

半臂偏袒賻紅羅

第十節唐墓中的宦官形象

第五章技法與觀念

第一節從現實形象向繪畫造型的轉換

第二節魏晉玄佛的互文性內質對中國傳統美學的啟示作用

第三節從“列女圖”到唐代士女畫

唐代士女畫成立之社會背景

士女畫之創立

士女畫的結構形式

第四節唐代線形的特徵

“密體”與“疏體”

線形張力的轉化

第五節空間秩序

圖與底

圖形的張力

遊觀的視點

第六章形式風格

第一節結構性線群

視覺經驗的轉變

結構性線群的顯現

結構性線群的成熟

第二節裝飾性線群

裝飾性線群的從屬性

裝飾性線群表意性的轉變

第三節重構線群

主觀秩序的回歸

折線的骨架功能

中國式形、體觀念

第七章線型程式

第一節“鐵線描”

“鐵線描”的程式化

“鐵線描”的精緻化

第二節行筆方式的轉變

“蓴菜條”的線型特徵

線型對比

結論

附錄

李壽墓石槨侍女手持物

李壽墓石槨樂舞圖考述

韋氏無名石槨天王圖像

插圖目錄

參考文獻

(感謝李傑先生提供信息!)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