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西北科学考察团与新疆

摘要:   编者按:2018年是西北科学考察团进疆90周年。该团是首次中国人和外国人联合组成的科学考察团。这次考察意义深远,不仅收获颇多,例如白云鄂博煤矿、新疆恐龙化石等,且打破了外国人主导新疆考古的局面。此外,不少日后考古学、地质学、气象学领域的中流砥柱之学者,都因此次考察活动而受到历练。  1926年11月20日,穿越过整个西伯利亚,通过铁路,斯文·赫定再次来到中国。斯文·赫定此行,是受汉莎航空之资助


  编者按:2018年是西北科学考察团进疆90周年。该团是首次中国人和外国人联合组成的科学考察团。这次考察意义深远,不仅收获颇多,例如白云鄂博煤矿、新疆恐龙化石等,且打破了外国人主导新疆考古的局面。此外,不少日后考古学、地质学、气象学领域的中流砥柱之学者,都因此次考察活动而受到历练。

  1926年11月20日,穿越过整个西伯利亚,通过铁路,斯文·赫定再次来到中国。斯文·赫定此行,是受汉莎航空之资助,计划在内蒙古、新疆等中国西北地区展开一次包括气象、地质、考古在内的探险活动。通过中国地质调查所顾问、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J. G. Andersson)为中介,赫定与当时的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签订协议,准备开始其再一次的探险活动。

  然而,当时的协定中竟有如下两条:只允许中国二人参加且限期一年;全部采集品先送回瑞典研究。此协定一出,引起学界强烈不满。1927年3月5日,北京大学研究所考古学会、古物陈列所等11个学术团体的20余名表在北大举行联席会议决定抵制此事。随后成立了中国学术团协会,发表宣言并采取行动阻止斯文赫定的行为。

  此后,斯文赫定多次与中国学术团体协会展开谈判。最终,组成了由徐炳昶为中方团长,斯文赫定为外方团长的27人考察团,即为西北科学考察团,全称为“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察团”,并在赴西北前协定,考察的一切费用由德国汉莎公司来出,考古发掘物将统一交给中方保存,地质发掘物则可以将一份副本赠予斯文·赫定。1927年5月9日,考察团正式出发。

中方部分团员出发前合影,左二为黄文弼、左四为袁复礼、左五为团长徐炳昶

  抵达新疆之前,考察团收获颇丰,当年7月3日,丁道衡发现白云鄂博铁矿;10月25日,黄文弼在额济纳的一个土堡发现了最早的几枚居延汉简……

  而前往新疆的旅途并不顺利,先是新疆当时的主政者杨增新怀疑考察团目的,而不准其在哈密设立气象站,又扣留在迪化的先期成员。随后,甘肃地方政府又把考察团携带的氢气管误当做大炮,认为其是冯玉祥的军队而将其扣留。

  后经多方交涉,1928年1月,考察团方才进入哈密,2月27日 进入迪化。实际上,汉莎航空之所以资助这次考察活动,是为了开辟上海至柏林的航线。然而民国政府 ,以及包括杨增新在内的众多军阀,都因为担心安全问题而拒绝了这一航线的开辟。得知这一消息后,汉莎航空便停止了经费资助,5月6日,部分外籍团员回国。在得到瑞典政府继续资助后,外籍团员方得再次归团。

考察团来到哈密,图为哈密东门

  考察团中方团员在新疆的活动也并非一帆风顺,1928年7月7日,新疆省政府发生政变,杨增新遇刺身亡。继任的新疆主政者金树仁对科考团的工作反复阻挠,几乎让科考中途废止。

  虽然旅途艰难,但收获极丰。顾颉刚曾如此记载当时考察团在新疆考古学方面的收获:“于吐鲁番发见高昌古墓群 ,得砖陶甚多,于罗布淖尔得汉代简牍及其他古物,于库车得壁画及写经亦不少。黄文弼先生编为《高昌》一册,《高昌》第一分本一册,《高昌砖集》一册,《高昌陶集》一册,《罗布淖尔考古专刊》。”而“见其在新疆所得之汉竹简,是为予见竹简之始”。

考察团壮观的驼队

  许多队员命运也因此而改变,黄文弼正是在此次考察活动中,逐渐开始了自己的考古学生涯。在近8年的考察中,除了内蒙以外,黄文弼的足迹遍布新疆吐鲁番、库车、阿克苏、和田、喀什噶尔、罗布泊等地。不仅使黄先生成为中国新疆考古的开拓者,还改变了西方学者主导新疆探险的局面。

  考古学收获外,在新疆考察团还有更多的收获。袁复礼在天山南麓的二叠-三叠纪地层中发现数量众多且完整的爬行动物化石,使中国国土上的发掘时代提早了一亿多年。

  而霍涅尔和陈宗器于1930年12月30日见到了有水的罗布泊。随后在罗布泊进行了当时最完整的地磁学、地形天文测量与研究。两人测量的罗布泊位置与形状大小,与1973年美国卫星测量的数据完全一致。

考察团渡孔雀河

  2017年12月23日,北京大学与丝绸之路——西北科学考查团90周年高峰论坛在北大李兆基人文学苑召开。此次论坛由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大人文学部、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联合举办。

  此次论坛上,当年西北科学考查团代理团长袁复礼的女儿袁扬,也作为考查团成员家属的代表,在会上致了辞,她代表各位家属,向北大组织这次大会以及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纪念表示感谢!

  年逾八十的王炳华教授也莅临会议并做了“从高加索走向孔雀河”的主题报告。王炳华教授作为继当年西北科学考查团黄文弼教授这第一代新疆考古专家之后的第二代新疆考古人,自1949年以后,几十年来在新疆考古,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科学成果。

  当年考察团中徐炳昶教授的女儿王忱,孙子徐十周,外孙女王安洪;袁复礼教授的女儿袁扬、袁钢,外孙刘卫东;黄文弼教授的孙子黄纪苏,孙女黄晓洪;陈宗器教授的儿子陈斯文、女儿陈雅丹;李宪之教授的儿子李曾中;刘衍淮教授的女儿刘安妮。还有当年力促西北科学考查团成行,并亲身为西北科学考查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最后不幸因此而去世,著名的五四运动先驱刘半农教授的孙子刘悦,孙女刘非等当年考察团及相关人士的后人都聚于论坛,与大家一同回顾当年的故事。

  论坛上与会学者专家所做的报告有: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唐晓峰所做的《李希霍芬的“无意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张庆捷所做的《南北朝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甘肃简牍博物馆张德芳所做的《罗布淖尔汉简研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荣新江所做的《黄文弼先生与甘肃省博物馆藏吐鲁番文献》,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史睿所做的《周肇祥与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黄文弼中心吴华峰、徐玉娟所做的《万里流沙双仲良——黄文弼与丁道衡的西北考察交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刘子凡所做的《1949年前后的黄文弼》,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阿不都热西提·亚库甫所做的《回鹘文“华严经”研究的新进展》等。

  参考文献:

  斯文·赫定:亚洲腹地探险八年[M].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2.

  艾江涛:西北科学考察团,西行纪念90年[J],三联生活周刊,2017年42期.

  刘子凡:黄文弼与顾颉刚——民国时期新疆考古与边疆研究的交汇[J]. 西域研究, 2016(2):30-36.

徐十周、西北科学考查团微信公号:新闻:北京大学与丝绸之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九十周年高峰论坛,2017年12月26日.

  图片均来自网络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