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科潘:比较的视角”国际研讨会会议纪要

摘要:   2015年3月,“玛雅文明科潘遗址发掘及中美洲文明研究”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和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重大项目。2015年7月,考古所与洪都拉斯人类学与历史局合作,开始对该遗址编号为8N-11的贵族居址进行发掘,连续获得重大发现。目前已经全面完成对北侧建筑的发掘,发现与王族起源密切相关的交叉火炬雕刻和大量重要遗物。对北侧建筑的解剖工作也已经完成,确认该部分建筑经历了早、中、晚三个时期的演变,并发现


  2015年3月,“玛雅文明科潘遗址发掘及中美洲文明研究”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和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重大项目。2015年7月,考古所与洪都拉斯人类学与历史局合作,开始对该遗址编号为8N-11的贵族居址进行发掘,连续获得重大发现。目前已经全面完成对北侧建筑的发掘,发现与王族起源密切相关的交叉火炬雕刻和大量重要遗物。对北侧建筑的解剖工作也已经完成,确认该部分建筑经历了早、中、晚三个时期的演变,并发现随葬精美彩陶和玉器的早期和晚期墓葬各一座。2016年开始了对西侧北部建筑的发掘,发现大量石雕精品,表现了玉米神从冥间重生的主题。上述重要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图一 英文会议手册封面


图二 位于Las Sepulturas会场前的中、英、西三语会议海报

  为宣传此项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的成果,提高中国学者在玛雅文明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推动对科潘遗址的深入研究,探索中华文明和玛雅文明的异同,2017年10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洪都拉斯人类学与历史学研究所、日本金沢大学协办的“科潘:比较的视角”国际研讨会在洪都拉斯科潘墟镇(Copan Ruinas)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洪都拉斯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墨西哥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和日本金沢大学的学者30与人参加了会议。


图三 开幕式 主持人 Jorge Ramos博士发言


图四 哈佛大学William Fash教授发言


图五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李新伟研究员发言


图六 日本金泽大学中村慎一教授发言


图七 洪都拉斯人类学与历史学研究所所长 Hector Portillo发言

  25日上午9时,“科潘:比较的视角”国际研讨会开幕式准时开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潘项目洪方考古学家Jorge Ramos博士的主持下,来自哈佛大学的William Fash教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李新伟研究员,金沢大学副校长中村慎一教授以及洪都拉斯人类学与历史学研究所所长Hector Portillo分别依次用西班牙语致辞。开幕式现场对公众开放,吸引了洪都拉斯当地考古研究保护人员、媒体记者和不少科潘墟镇(Copan Ruinas)居民参加。


图八 会议现场

图九 会议现场

图十 “玛雅科潘王国创立”主题舞蹈表演

  在一段展现玛雅科潘初代王“Kinich Yax Kuk Mo”创立科潘王国的舞蹈表演之后,会议正式进入了下一环节,关于“科潘的新发现和新思考”主题发言。


图十一Jorge Ramos博士发言

  首先发言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潘项目洪方考古学家Jorge Ramos博士,Ramos博士介绍了位于科潘遗址核心区东北的拉斯塞布勒图拉斯(Las Sepulturas)的8N-11号贵族居址的新发现。8N-11所发现的多期建筑类型、雕刻风格以及与王族关系紧密的雕像都反映了其居住者在科潘社会中相当高的等级地位。而自2015年开始的科潘遗址8N-11发掘项目所揭示的该贵族居址的四期建筑,也反映了贵族人群在社会、经济和意识层面上的变化,而这些改变又与在科潘遗址核心区居住的王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12王至16王在位时期。


图十二 中村诚一教授发言

  接下来,日本科潘考古项目负责人中村诚一教授回顾了历年由日本方面主持的科潘考古发现,并对其进行了新的解读。在科潘,日本方面主持的考古研究集中在科潘河谷的两个区域,分别为Nunez Chinchilla(9L-22和9L-23)和10J-45,而这两组区域考古发现所揭示的历史信息可以与科潘王朝的前半部分时段相对应。尤其是在9L-22区域发现的9L-103建筑下墓葬所展现的考古信息可以直接与5到6世纪的科潘王族居住区域相联系。而9L-23区域中9L-105建筑内石榻下所发现的墓葬则可以追溯到科潘初代王到来之前。大体上,科潘核心区广场以北区域居住着大量外来人群,而10J-45区域的考古发现也显示了科潘初代王到来之后的公元400至500年,同样存在着很高比例的非本地人群。



图十三 Mauricio Diaz发言

  上午的第三场报告由Rio Amarillo 和Piedras Negras的项目负责人Mauricio Diaz带来。在该报告中,发言者介绍了Río Amarillo-Copán区域考古发掘项目(PARAC)开展的 Rio Amarillo 和Piedras Negras地区的研究最新进展。报告通过环境、图像纹饰、陶器风格等因素,向我们展示了Rio Amarillo的遗址特性,以及在当时与科潘遗址的关系。而从古典时代晚期(Late Classic),至古典时代末期(Classic Terminal),再到后古典时期(Post Classic),该遗址所展现的其在经济和意识层面的重要性,则与它和其他文化区域之间的密切互动相关。


图十四 与会代表在科潘遗址雕刻博物馆现场讨论

  是日下午,会议代表前往科潘雕刻博物馆现场讨论,代表们在参观考察的同时针对科潘遗址的考古发现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当日晚上,为了更好的了解科潘遗址卫城(王宫区)的隧洞考古发掘方式,哈佛大学的William Fash教授特意向与会人员作了相关报告。报告首先对科潘遗址历史上各阶段的考古发掘成果和研究情况进行了回顾,并对哈佛大学科潘遗址考古项目近几十年在其主持下的工作进行了着重介绍;之后Fash教授向大家解释了针对科潘遗址卫城区域,通过挖掘隧洞研究覆盖在晚期遗迹下方的早期建筑和墓葬的考古发掘方式;最后,Fash教授通过最新获得的科潘遗址卫城区隧洞三维分布图像,展示了在这种独特发掘方式下记录的科潘王宫区建筑演变,并对其适用性和重要性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26日上午,进入会议的第三部分,主题为“比较视角下的科潘”,会场转移至讨论会场地。


图十五 William Fash教授发言

  首先发言的是哈佛大学的William Fash教授,Fash教授介绍了在墨西哥特奥提瓦坎城太阳金字塔附近的考古新发现,大量破损的并带有强烈玛雅风格壁画显示了该区域曾经是玛雅人群的居住区,但遭到来自了特奥提瓦坎本地人群的破坏。并且,此次有意破坏事件在时间上仅仅略早于玛雅著名王国蒂卡尔(Tikal)31号纪念碑所记载的特奥提瓦坎人的入侵事件,充分显示了至迟在公元3世纪便已存在的墨西哥高地的特奥提瓦坎城和玛雅低地以蒂卡尔为代表的玛雅诸王国间的紧密联系。


图十六 Barbara Fash发言

  接下来,哈佛大学皮博迪博物馆(Peabody Museum)的高级研究员Barbara Fash为大家带来了有关古代中美洲地区新年火祭庆典(New Fire ceremony)的报告。新年火祭是中美洲高地地区每隔52年,即一个完整的“日历循环”(Calendar Round),都要举行的庆典仪式。特奥提瓦坎的太阳金字塔就发现过有关“新年火祭屋”(The House of New Fire)的雕刻,而科潘遗址著名的Q号祭坛(Altar Q)上交叉火炬形象的玛雅文字,以及科潘核心区29号建筑南墙下侧一组交叉火炬雕刻等都反映了其与特奥提瓦坎之间紧密的联系。


图十七 Rudy Larios发言

  哈佛大学项目顾问Rudy Larios以“文献材料为基础解读玛雅地区卫城(王宫区)结构的发展”为题,对蒂卡尔(Tikal)、瓦哈克通(Uaxactun)和科潘 (Copan),这三个玛雅地区著名城邦卫城(王宫区)结构的发展特点进行了讨论。一般而言,玛雅城邦的卫城在使用上有延续性,晚期建筑会加盖在早期建筑基础上,从而将其包裹成为新的更大的建筑体。这三座玛雅城邦的考古发掘记录分别展现了各自卫城建筑结构在时间上由早至晚的发展。但是,针对三座玛雅城邦卫城的研究展示方式却并不相同,较之蒂卡尔(Tikal)和瓦哈克通(Uaxactun)的早期建筑是通过大量破坏晚期建筑的方式展现出来的,科潘 (Copan)王宫区采用了隧道发掘方式,既保存了晚期的建筑结构,又使得我们能够对早期卫城结构有所认识,被认为是当前最好的展现卫城结构发展的考古记录展示方法。


图十八 研讨会现场


图十九 刘斌研究员发言

  中场茶歇之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以“良渚:中国国家形成中最早的例子”为题,多角度、全方位的介绍了良渚文化和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刘斌所长分别从以琮、璧、钺、冠状器所代表的玉器,漆器,稻作农业遗迹等方面对良渚文化进行了阐述。值得强调的是,良渚文化玉器出土种类非常丰富,包括玉琮、玉璧、玉钺、玉冠状器、玉三叉型器、玉璜、玉把手等等,而玉琮上刻画的族徽、玉璧和玉琮上的鸟纹和台形刻画,以及良渚晚期的陶器上刻画的鸟纹和神眼符号等都反映了良渚文化中对这些意识形象的认识和解读。之后发言者又通过宫殿、城墙、码头、王陵等遗迹,从良渚古城布局、水利系统体系、祭祀观象等角度,对良渚古城进行了深度剖析,并在最后指出了良渚文化对于周边地区和其后时代的影响。


图二十 中村慎一教授发言

  之后,金沢大学中村慎一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玉的王国:再思良渚”的报告。中村教授首先强调了玉器在良渚文化的社会结构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之后重点报告了其研究团队在良渚进行的稻作农业相关研究,发言者从良渚遗址的规模、城墙出发,并对良渚遗址“塘山”遗存进行考察和分析,而后通过碳氮同位素分析研究得出良渚地区当时存在食用C4,即小米类作物的人群,并且,锶同位素研究也显示良渚遗址获得稻米并非完全来自于本地。


图二十一 栾丰实教授发言

  山东大学的栾丰实教授带来了关于史前时期黄河下游地区玉器的报告。栾教授梳理了黄河下游从大汶口中期到龙山时期出土玉器的分布特点以及特有的玉器组合,包括钺、刀、璧、璋、圭。大汶口晚期,玉器功用上从装饰用玉转变为祭祀用玉,而到了龙山时期,玉器的发现在量上虽然没有明显的增多,但其雕刻加工工艺,尤其是施于祭祀用玉德技艺却有了明显的提升。黄河下游地区也发现了源于周边区域外来玉器组合,包括来自北方的红山文化和南方的良渚文化。另一方面,黄河下游地区的玉器组合也在大汶口晚期至龙山时期传播至中原地区,甚至更西的山西陶寺遗址、清凉寺遗址,陕北的石峁遗址等区域。


图二十二 张弛教授发言

  之后,北京大学的张弛教授以“广域视角下中国国家形成的解读”为题作了专题报告。张弛教授提到中国新石器时代核心区域的两次大的崩溃事件,第一次崩溃以长江中游石家河文化和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为代表;第二次崩溃出现在龙山晚期到二里头时期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中国新石器时代核心区唯一幸免的例子在豫西晋南地区。而与此同时,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核心区周边的燕辽地区,北方地区,甘肃青海地区和四川地区则出现了考古学文化繁荣发展的“半月形文化传播地带”。而这一系列的变化恰好与青铜时代的全球化相对应,具体的,在龙山至二里头时期(2300-1500BC),出现了大量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证据,诸如小麦等作物,牛、羊东传至中国,以及青铜冶炼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的传入。

图二十三 何驽研究员发言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何驽研究员报告的题目为“太阳崇拜与历法:比较视野下的史前中国与玛雅”。何教授首先对陶寺城址(2300-2000BC)的规模、布局等进行了介绍,引出了位于其东南部的观象台。陶寺观象台被视为陶寺的天坛,由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1740平方米,在陶寺遗址也发现了用于观象的玉器和漆木器。从2003年的冬至到2005年的夏至,在陶寺观象台已经进行了70次尝试性观测,其中包括20次日出观测。之后,报告人列举了良渚文化、红山文化以及中美洲Chocola等文化中出现的早期观象台和日出观测情况,并与特奥提瓦坎的羽蛇神神庙的地下中心所反映的宇宙观相比较,指出陶寺城址的功能分区布局与本地的宇宙观认识相对应的。


图二十四 李新伟研究员发言

  下午第一场的发言人为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报告题目为“中国史前玉器反映的宇宙观”,以公元前四千年分别位于中国东北的红山文化和安徽的凌家滩文化为研究对象,从遗址情况、墓葬形式、出土玉器等角度对二者进行了对比,指出了两个文化区域的共性,尤其是玉人、玉龟、玉龙、神鸟等出土玉器上所体现的高度相似性,而这种相似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二者对宇宙天文知识的共享。这种不同文化贵族间的长距离高等级物品和知识的交流有助于巩固他们各自的贵族地位,获得神性和统治合法性,也应证了公元前三、四千年时,中国不同文化间相互作用圈的形成。


图二十五  秦小丽副教授发言

  金沢大学的秦小丽副教授以“古代中国和玛雅的绿松石装饰和镶嵌技术“为题作了报告。秦教授首先介绍了古代中美洲和玛雅文明使用绿松石的情况,并从绿松石的装饰镶嵌技术,对玛雅文明的重要性以及作为当地传统贸易的重要组成等角度进行了阐述;之后,秦教授分析了古代中国的绿松石装饰品分布区域,以及从新石器时代到早期青铜时代的绿松石装饰品类型,从新石器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出现的绿松石镶嵌技术,镶嵌材质的类型和绿松石镶嵌方法等方面。最后,通过绿松石,这种以贸易和交换流行于不同地区间的高等级货品,得以对古代玛雅和中国进行一定层面上的对比研究。


图二十六 久保田慎二发言

  作为大会最后一位发言者,金沢大学的助理教授久保田慎二,以下七垣文化刘庄遗址为例,对商代葬仪制度形成过程进行了报告。报告者首先对商代殷墟、盘龙城、郑州商城等地出土随葬玉器、青铜器和陶器的种类和组合,以及葬式进行了介绍。之后,针对下七垣文化刘庄遗址,从其发掘缘由、墓葬分布、墓葬结构、随葬品类型等角度对该遗址的葬仪制度进行了探讨。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以墓葬规模,二层台有无,陶器随葬品组合,以及鬹、爵、角、石钺、绿松石等特殊随葬品为考古学研究因素,进行了多种量化分析研究,立体的展现了刘庄遗址的葬仪特点,为商代葬仪制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图二十七 Fash教授与参会代表在科潘遗址王宫区隧道前现场讨论


图二十八 李新伟研究员与参会代表在Las Sepulaturas的8N-11贵族居址发掘区进行现场讨论


图二十九 李新伟研究员向参会代表展示8N-11发掘出土玉器

  会议第三天上午,与会代表们在哈佛大学William Fash的讲解带领下,前往科潘遗址王宫区的建筑和多条考古发掘隧洞进行了现场讨论,对科潘王宫区的隧道考古发掘方式有了直观的认识。是日下午,在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李新伟研究员的讲解下,在Las Sepulturas的8N-11贵族居址现场研讨,与会代表不时与遗址发掘领队李新伟研究员就考古发掘方式、分期判断标准、发现塑像含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图三十 与会代表在科潘Las Sepulturas会场前合影


图三十一 部分与会代表在科潘王宫区合影

  10月27日,“科潘:比较的视角”国际研讨会圆满结束。本次在洪都拉斯科潘举办的国际研讨论,是首次由中方在中美洲地区主办的有关古代中国和玛雅文明的比较研究会议,也是首次汇集了中、美、日、洪四方学者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一方面促进了古代中国和美洲文明之间的交流,使得各国学者对彼此最新的研究情况和进展有了较为深入而直接的认识,同时也为我国学者如何开展国外考古交流和研究,如何进一步发展中美洲乃至国外考古事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分类信息

科潘玛雅遗址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