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大英博物馆:用“新”的方式续写未来
大英博物馆是西方世界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拥有西方最大的中国文物收藏。2017年11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主要赞助人何鸿卿爵士(Sir Joseph Edward Hotung)一起为大英博物馆新改造完成的“中国和南亚艺术馆”(Gallery of China and South Asia)揭幕,而直到近日,新馆才正式向公众开放。
现任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希·费舍尔(Hartwig Fischer)主持了博物馆的全面改造工作。新的“中国和南亚艺术馆”——原名为“何鸿卿东方文物馆”(Sir Joseph Hotung Gallery of Oriental Antiquities)——是改造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不过这次改造当然不是改换一个名字那么简单。
大英博物馆成立至今已逾264年,容纳了曾经的大英帝国在对外扩张和殖民的过程中掠夺的大量文物,其中以古埃及、古希腊和中国的文物尤为珍贵。近年来,赴英中国游客和留学生数量激增,大英博物馆显然想用改造的方式建立“更为合理和全面的展线”,从而“讨好”这些前来参观的人,然而这种愿景,似乎有些一厢情愿。
改造后的新馆展陈,对中国艺术发展史的理解显然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在展线前半部分——“明代以前的艺术”中,展品的选择和摆放都显得不够完善。大英博物馆官方网站称,“新馆展现了5000年来中国的历史,从标志性的明代青花瓷、唐代雕像到当代水墨画,展品将以书法、绘画、玉器、丝绸和瓷器为特色”。但如果仔细浏览一下全部展品,就会发现其中绝大部分是唐代以后的文物,且历史过渡也十分生硬突兀,比如从先秦的青铜器展品突然“跳到”了唐代的金银器。
大英博物馆固然“收藏”了很多中国文物中的精品,但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还是让他们的研究和展示陷入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馆方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始终显得刻板而单一——仍停留在对时间概念的强调,如商到周、周到秦汉、汉到唐。他们显然没有认识到幅员辽阔的中国还存在着地区间的巨大差异。近些年来,中国学界在文物发掘和研究领域的进步,已远远超出了当年英国殖民者的水准,除了官方的考古项目,大量的偶然发现和非官方的考古活动也极大丰富了中国历史文物体系。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曾经的“去欧美看中国文物”的时代,必将一去不复返。
据悉,大英博物馆的改造工作还在进行之中,除了刚刚完成的“中国和南亚艺术馆”,展示日本和伊斯兰艺术的新馆改造也在计划之中,估计在2018年秋季向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