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

定鼎门遗址讲解词

摘要: 定鼎门遗址讲解词 欢迎大家参观定鼎门遗址博物馆,我是 号讲解员,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参观。 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区目前总占地约182亩。我们现在站的门前广场,南北长146m,东西宽110m。广场的宽度就是根据定鼎门门前道 ...

定鼎门遗址讲解词

       欢迎大家参观定鼎门遗址博物馆,我是   号讲解员,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参观。 

       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区目前总占地约182亩。我们现在站的门前广场,南北长146m,东西宽110m。广场的宽度就是根据定鼎门门前道路发掘资料而定的。在进行定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之前,这里被村庄和乡镇企业严重占压包围。修建于清代的古洛渠流经遗址北部,对遗址造成严重的破坏。洛阳市委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对其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村庄、企业整体拆迁,古洛渠改道于遗址南面,作为广场景观水系,广场暗渠保护,东西两侧分别建有太阳湖和月亮湖,这一举措很好的解决了文物保护和农业灌溉的问题。  发掘定鼎门遗址的同时,在门址的前方还发现了90m宽、南北走向的唐代路面,路面上清理出了密集的车辙、动物蹄印、人的脚印等遗迹,其中直径较大的动物蹄印,经过比对,确定为骆驼蹄印。这些遗迹都在昭示着当时洛阳城和丝绸之路的繁华。这些遗址目前已暂时回填,下一步将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护展示(可以站在渠南位置说,现在我们就站在遗址上,等会儿展厅有图片展示)。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城门建筑,是我们为原址保护定鼎门遗址而建的仿唐代风格的保护房。内部为钢架结构,外墙面挂仿古青砖包砌,门楼和阙楼用木结构斗拱装饰,顶部铺设仿唐板瓦、筒瓦琉璃件等构件。以城门楼为中心,东西两侧对称分布有东西飞廊、东西阙楼以及左右马道等,总面积约13万 m²,高28.6m,东西长161m,两侧辅以200m的城墙(二期工程还会对城墙东西两侧进行延伸)。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两层,地下一层为遗址保护区,地上两层为参观游览区。于2009年2月10日开始动工,到2009年10月31日竣工。  馆内介绍      定鼎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了,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的正南门,它作为南垣正门的时间长达530年之久。隋时称建国门,到唐代李世民攻破洛阳城后被改为定鼎门,它先后历经了隋、唐、五代、一直沿用到北宋末年,现在展示的是盛唐时期所留下来的遗迹。盛唐时定鼎门为三门道过梁式建筑结构,古代实行“左入右出”,三个门道中东门道用于进城,西门道用于出城(与现在的东进西出相同,也相当于靠右行),中门道为帝王专用的御道,三个门道的宽度均为5.8m。从现存遗迹可以看出,门扉是安装在门道中部的。东门道,北端被古洛渠破坏,门道的东西两侧各对称分布有15方地栿石,对称分布,用于安装大型排叉柱。排叉柱一半包在隔墙里面,一半明露并涂有红漆。排叉柱的下面有榫,安放在地栿石的榫窝内,增强柱子的稳定性,同时起到支撑城门的承重作用。地栿石彼此之间留有间隙,砌青砖为壁,其外抹有白灰墙皮,墙皮外装饰有红色颜料。中门道,破坏最为严重,定鼎门毁于宋金争夺洛阳城的战火和洛南地势偏低引发的水患。中门道内仅存三方的地栿石,在地栿石下面铺有整砖和残砖,砖块下面有河卵石,河卵石下面还有坚实的夯土层,这样的铺路技艺与现在有许多相同之处„„定鼎门正式启用于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正月,隋炀帝是第一位从此门进入洛阳城的皇帝。当年女皇武则天也是经由定鼎门中门一路向南,到龙门礼佛的。西门道,保存较好,现存遗迹有地栿石、门砧石、立颊石、车道石、撞石和路土等,门砧石上面居中有安嵌立颊石的凹槽和安嵌门臼的臼窝,立颊石上面有安装门框的长方形凹槽,侧面凿有镶嵌门限的凹槽。车道石至今保存着车辆反复碾压所留下来的痕迹。地栿石的外侧有撞石,用于防止车辆撞击城门而设置。城墙外侧有5层包砖,包边砖均为斜面,砖缝很小,砌筑十分考究。每块砖都比现在的砖要大很多,重量在6.6斤到6.8斤之间,有着很严格的要求。砖在隋唐时期非常珍贵和稀少,只有皇家才能享有包砖的待遇,不仅美观而且可以有效保护墙体。

      飞廊  约长33米,是连接城门楼和阙楼的通道,相当于走廊的作用,因在外侧看上去又像城门楼的翅膀一样,所以后人起名为飞廊。隋唐时期流行两种飞廊形式,一种平面呈曲尺形,一种平面呈长方形。曲尺形飞廊见于宫城正门应天门和长安大明宫含元殿遗址。长方形飞廊仅见于定鼎门。飞廊的北侧分别有东西马道,是用于登城门楼的,古时将军可以骑着马直接登上城楼,战备时也可方便士兵们运输粮草和一些战备品。现在仅存基础部分,残长约21米,宽4.7米。坡度约20°。      阙楼  用于瞭望和守卫。南北两侧均比飞廊突出2.8m,作为外郭城正门定鼎门的双阙与主城门楼呈一字型对称平行分布。而作为隋唐宫城正门应天门的双阙则分别向南凸出,呈“凹”字型,与定鼎门形成鲜明的对比。      城墙  隋代城墙地面已不见,基槽仅宽1.5米。目前发现的盛唐时期外郭城城墙的宽度为3.1m,宋代城墙宽为8米,说明隋唐时期洛阳城外郭城的防御能力是很弱的。根据《隋书》、《旧唐书》等文献记载:隋朝末年,李世民攻打洛阳城时,轻而易举地就攻入了外郭城,但宫城和皇城都很难攻下,因为宫城和皇城城墙宽度都在10m以上,而且外有包砖。王世充是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出城投降的,城墙的发掘印证了这些记载。

      西涵道  这是穿南城墙而过、连接城内外水系的涵道。长度与城墙宽度一样,为3.1m,由大块青石砌成,中间一条菱形的分水梭石,将涵道一分为二,每条水道宽0.83m。底部石面上发现16个菱形榫眼,用于安装铁栅栏,作用类似于今天我们在渠道上安装的拦污栏,主要作用是防止人们顺水道出城入城。东侧对应发现有隋代砖砌的涵道。  现在我们到二楼城门楼参观。二楼目前主要展出的是隋唐洛阳城的大型沙盘模型。  通过定鼎门就进入了隋唐洛阳城。这里是隋唐时期的里坊区,就是老百姓生活的地方。洛南里坊区是我国现存古代隋唐都市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里坊制遗址区,占地约22平方公里,遗址位于洛河南岸,是洛阳城市发展的黄金地段。为了完整保护洛南里坊遗址区,早在洛阳进行第三期城市规划时,洛阳市就提出跨越洛河和隋唐城里坊遗址区向南建设新区的城市发展格局。将22平方公里的
隋唐城里坊遗址区规划为非建设用地。目前首先在洛南里坊遗址区西部、现代城市的中心部位规划为城市绿地,建成了2800亩的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成为洛阳城市中心的“绿肺”。  这里原来有许多村庄和厂矿企业,为保护隋唐城洛南里坊区,洛阳市政府进行了大规模拆迁,把这里建成了植物园,集遗址保护、绿化、观光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是国家首次尝试在遗址之上采用绿地的方式大规模的进行保护。古时定鼎门向南正对着龙门,两山对峙的形态像天然的门阙一样,伊河蜿蜒其中,古时也称伊阙。

      沙盘介绍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我们制作的以复原展示隋唐时期洛阳城为主的大型沙盘模型,再现出“洛阳十省通衢,山川拱戴,形势甲于天下”的地理形势。  洛阳位于豫西地区的伊洛河盆地中,北依邙山,南望伊阙,左据虎牢,右控函谷,关塞险要,易守难攻,伊、洛、瀍、涧四条自然河流流经遗址(位于伊洛河流的东端,黄河中游南岸,由秦岭东端余脉崤山、邙岭、熊耳山和嵩山围合而成),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天下之中”,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和帝王理想建都之处。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著名古都,具有4000多年的建城史、1500多年建都史。因此,司马光发出了“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的感慨。  在洛河沿岸东西不足5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5处都城遗址,人称“五都荟洛”。这是夏都斟鄩二里头遗址,是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号称“中华第一王都”,有专家考证这是夏王朝。二里头遗址的东面是偃师商城遗址,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商代早期都城遗址(公元前7世纪商汤灭夏后,建立西亳)。向西有汉魏洛阳故城,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都城遗址,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最西面是东周王城遗址,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标志着东周王朝的开始。北部邙山上分布着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古代墓葬,号称“无卧牛之地”。  中间我们看到的是隋唐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圈比例为1:800,外围是地理环境的示意,不按比例),只有隋唐洛阳城跨洛河南北两岸而建,地理形势最好,在城市规划中首次将国家漕运系统与城市布局进行了密切结合、创立了“雒水贯都”的模式。  公元604年,隋炀帝驾临洛阳,在众官员陪同下,他登临邙山放眼望去,群山环抱,河水中流,伊阙尽收眼底。隋炀帝回头问大臣:“这是龙门吗?为何以前没人在此建都?”丞相苏威妙答到:“不是以前的人不知道洛阳这地方好,是在等陛下来此建都呢!”一句话说得隋炀帝大悦,敕命尚书令杨素、将作大匠宇文恺等在洛阳营建东都。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隋唐城的轴线就设置在了南对龙门伊阙的位置。  隋唐城由宫城、皇城、东城、含嘉仓城、外郭城以及西苑等部分组成,面积47平方公里。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