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七里脚千佛洞石窟

摘要: 7-1509-4-012.七里脚千佛洞石窟.南北朝至唐.山西省临汾市隰县.石窟寺及石刻..第七批千 佛 洞(第二批省保)  时代:明  地址:隰县城北7公里七里脚村的城川河东岸  洞窟开凿于南北走向的山坡崖壁下部,石窟共有两个洞窟,南北并列,窟口均西向,窟内存雕像约70余尊。第一窟位于崖下南侧,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面宽2.72米,进深2.35米,高8米。内雕一 ...

7-1509-4-012.七里脚千佛洞石窟.南北朝至唐.山西省临汾市隰县.石窟寺及石刻..第七批


 千 佛 洞(第二批省保)


  时代:明


  地址:隰县城北7公里七里脚村的城川河东岸


  洞窟开凿于南北走向的山坡崖壁下部,石窟共有两个洞窟,南北并列,窟口均西向,窟内存雕像约70余尊。第一窟位于崖下南侧,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面宽2.72米,进深2.35米,高8米。内雕一佛二菩萨像。


  第二窟,位于崖下北侧,洞窟平面呈长方形,素面平顶,面宽2·9米,深2.3米,高2·76米,正壁前置高坛基,高0·6米、深0·63米。左右壁壁面高浮雕有佛像24身,上下四排,每排六身。前壁窟门上方雕五身佛像,形象、服饰、手势均同左右壁。


  以上二窟均无确切的创建题记,第一窟从洞窟的形制、佛及菩萨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北魏特征,第二窟造像风格具有唐代特征。

  

  

  千佛洞石窟坐落在山西省隰县城北7公里七里脚村之城川河东岸(图一)。这里属于吕梁山南部山区,沟壑纵横,山峦连绵。洞窟即开凿于一南北走向的山坡西崖峭壁下部,岩质为黄色砂岩,极易风化。由于洞窟所处位置地势偏低,约在40年代即被山上冲刷下来的泥沙所掩埋。1984年5月,县文管所在文物普查时,根据清康熙《隰州志》卷五“州北十里佛陀湾”有千佛洞的记载,在七里脚重新发现了这处石窟,并作了清理工作。1986年,千佛洞石窟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因编辑《山西省文物地图集》所需,又对该石窟材料进行了复查。现将清理和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图一隰县七里脚千佛洞石窟位置示意图


  

  千佛洞石窟共有两个洞窟,南北并列,窟口均西向,窟内造像70余躯。在清理时,洞窟前尚存清代所砌三孔石窑洞,其中二孔与窟口相接。窑洞均已倾圮,故将其清理拆除。

  1.第1窟(南窟)

  洞窟形制:平面呈马蹄形,穹隆顶。面宽2. 72、进深2. 35、高2. 68米。左右后三壁向里凿进,使其略呈三壁三龛样式。壁前有低坛,左右坛宽0. 35、后壁坛宽0. 5、高0.32米(图二)。

图二第1窟平、剖面图(窟口西向〕

  窟外立面:依崖面雕成仿木建筑结构样式,面宽一间,两角柱柱中相距2. 1、柱高1. 45米。因崖面风化剥落严重,柱体为八角形或方柱形尚难判断。柱下大上小,有明显的收分,柱头施栌斗,上承阑额一道。柱头铺作为一斗三升。补间可见二组人字形叉手,叉手为直臂式。斗拱之上为屋檐、瓦垄。顶作庑殿式,有鸱尾(图三)。屋内正中开窟门。门宽1. 07、厚0.4米。因门上部岩体崩落,故原门高不清,但应在阑额之下。窟门两侧各雕一力士像。均风化严重。左侧力士高1. 2米,头扎上飘宝缯,面向窟门,服饰风化不清。左手置腹部;右手举胸前。一腿前伸,一腿向后,作举步状。身体侧向窟门。右侧力士高1. 3米,头扎上飘宝缯,面残,颈下饰桃尖形项圈,双肩敷搭披巾,绕手臂下垂。上身袒,下身着裙,腰间束带。左手臂残,右臂下垂,手残。双腿姿势同左力士,身体侧向窟门。窟外崖面上方有一排椽孔,其下有两个方形梁孔,可知在清代砌窑洞前,窟前曾建有木构窟檐(图四)。洞窟右侧崖面又有后代补凿小龛。其中位置靠上小龛为圆拱龛。龛两侧雕双树,树枝于龛上相交,构成龛楣。龛内雕一佛一弟子一菩萨像。

  面部均风化。佛像内着僧祗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倚坐于坛上。可知佛像为龙华树下三会众生的弥勒形象。弟子居佛左侧,身披袈裟.拱手立于莲台上。菩萨居佛右侧,身佩璎珞,左手下垂执净瓶;右手上举持莲蕾,身姿呈S形扭曲。佛左右下方有二童子,立于莲台上。龛下原有铭文,现已不清。从形象看,此龛应是唐代所凿(图五)。

图三第1窟窟檐仿木构建筑雕刻


图四第1窟外观

  主室正壁:龛作方形,平顶。宽2. 15,深0. 5、高1. 81米。内雕一佛二菩萨像(图六)。

图五第1窟窟外石侧崖面唐代小龛


图六第1窟正壁一佛二菩萨像

  佛像坐高1. 34米。头凿毁.长颈,宽肩,内着交领衫,外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裙摆宽博,内外二层,成四瓣式,覆于座前。左手下垂,施与愿印;右臂上举,手残。露右足,结跏趺坐于方座上(图七)。

图七第1窟正壁主尊佛像

图八第1窟左壁主尊佛像

  左侧菩萨高1. 55米。头凿毁,双肩敷搭披巾,交叉于腹部,上身袒,下身着裙,裙摆外侈。左手下垂,手握一物;右手曲伸向前,持香袋。跳足立于台上。右侧菩萨高1. 5米。头凿毁,双肩敷搭披巾,于腹部交叉穿环,下垂于膝后再上搭双肘下垂。服饰同右侧菩萨。左手下垂,持香袋;右手上举,握莲蕾。跳足立于台上(图九:1)。

  左壁:龛作方形、平顶。高宽同正壁。内雕一佛一弟子一菩萨像(图一○)。

  佛像坐高1. 31米。馒头状高肉髻,发际平展,中有分叉,面相长方形,眉眼微上翘,眉间有明毫,宽鼻大嘴,微含笑意。长颈,宽肩,内着交领衫,外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裙摆内外二层,成三瓣式,覆于座前。左手下垂,施与愿印;右手上举,施无畏印。不露足,结跏趺坐于方座上(图八)。

  

  左侧菩萨高1.45米。头凿毁,头后有桃尖形头光,双肩宽而略下削,披巾从双肩搭下,于腹部交叉穿环。上身袒,下身着裙,裙摆外侈,左手置于左胯处;右手下垂,手持一环。跣足立于莲台上。右侧弟子高1. 43米。头凿毁,头后有圆形头光。双肩微下削,内着僧祗支,外披双领下垂式袈裟。腹以下风化严重,手势不清。足穿僧鞋,立于台上。

  正壁龛与左壁龛间壁面有游人题记:“甲申岁季夏月傅□诸郡往回到此□丘居士题栓□”。

图九第1窟胁侍造像

1.正壁右侧菩萨2右壁右侧菩萨3.右壁左侧弟子


图一○第1窟左壁一佛一弟子一菩萨像


图一一第1窟右壁一佛一弟子一菩萨像

  右壁:龛略作圆拱形,但龛顶与窟顶间无明显分界线,宽深同正壁。内雕一佛一弟子一菩萨像(图一一)。

  佛像坐高1. 55米。馒头状高肉髻,发际平展,中有分叉,面相、五官同左龛佛像,内着交领衫,外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裙摆内外二层,成三瓣式,覆于座前。左手置于左腹处,掌心向里;右手上举,施无畏印。不露足,结跏趺坐于方座上,身后有舟形背光(图一二)。

图一二第1窟右壁主尊佛像

  左侧弟子高1. 55米。头凿毁,有圆形头光。内着僧祗支,外着袒右式偏礼,下身着裙,腹部束带。左手置左腹处;右手置右腹处,手持一柱状物。足穿僧鞋,立于台上(图九:3)。弟子头光之上有一方形小龛,内一结跏坐佛。小龛上方两侧与窟顶相接处有菩提树,树间有一尖拱小龛,内一坐禅僧之半身像。右侧菩萨高1. 48米。头凿毁,有桃尖形头光。双肩披巾下垂,交叉于腹部。上身袒,下身着裙,裙摆外侈。左手置左腹处,手握一圆状物;右手下垂,执净瓶。跣足立于台上(图九:2)。

  正壁龛与右壁龛间壁面有二方游人题记。上方楷书,字体略大:“大

  定廿三年(1183年)癸卯孟」秋上旬三日河东」冯师古观荒佛」堂益令人悲耳”。下方字体略小:“观四年三月十八日」瞻礼圣像大」川单骑到此」子渐解届紫」安定胡肇。”按“观”字前无刻字,故尚难判断此年号为宋徽宗之“大观”,还是唐太宗之“贞观”。以前者的可能性较大。

  前壁:窟门两侧各雕一像,像已凿毁,残存桃尖形头光及部分披巾。从残迹看,原像形体颇似力士像,高约0.9米。门左边有题记:“□□十四年借石工冯王琢记永和令慕容大用道出□□”。该题记年号已泐,但冯王其人见于第2窟外金大定廿三年(1183年)题记中,故疑年号为金大定。窟门上方两侧各浅浮雕一凤凰,凤凰之上为双龙。双龙已位居窟顶前披。二龙龙首相对,头长双角,颈呈S形穹曲,龙前爪不清,后爪蹬踏有力,作健步行走状。龙尾长而向上卷曲。二龙间一跪状夜叉,双手托博山炉(图一三)。


图一三第1窟前壁窟门上方博山炉和双龙


图一四第1窟窟顶莲花及周围忍冬纹

  窟顶:大部分已遭毁凿,壁面可见斑斑凿痕,唯顶心保存略好,为一朵大莲花,内外双层莲瓣。莲花外缘有一圈忍冬纹装饰带(图一四)。

  (未完待续)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