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教寺塔

兴教寺玄奘塔由白鹿原迁建而来

摘要: 玄奘法师于唐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圆寂后葬于白鹿原,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迁葬于樊川北原。迁葬的原因是玄奘的墓葬过于接近帝都,皇上时常可以看到,以至悲伤。以上史藉多有记载,如《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 ...

玄奘法师于唐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圆寂后葬于白鹿原,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迁葬于樊川北原。迁葬的原因是玄奘的墓葬过于接近帝都,皇上时常可以看到,以至悲伤。以上史藉多有记载,如《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为“敕徙葬法师于樊川北原。营建塔宇。盖以旧所密迩(很接近)京郊,禁中多见,时伤圣虑。故改卜焉,至于迁殡之仪。”《续高僧传》中有“苕然白塔,近烛帝城。寻下别敕,令改葬樊川。


玄奘迁葬时,即“营建塔宇”,将唐高宗时期建于白鹿原的玄奘塔迁建于樊川,唐中宗也追谥玄奘为大遍觉,唐肃宗赐塔额为兴教,因塔名而得兴教寺名。《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中讲到“今塔在长安城南三十里。初,高宗塔于白鹿原,后徙于此。中宗制影赞谥大遍觉。肃宗赐塔额曰兴教,因为兴教寺。”

玄奘塔迁建后有过多次修葺。《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记载着二次唐代的修塔。


唐长庆年初(公元821年),因“年岁寝远,塔无主,寺无僧,荒凉残委,游者伤目。有纳衣僧昙景始葺之。”
 

唐大和二年(公元828年),安国寺和尚与学人共修塔身,历时三年。并请刘轲撰《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


以上记载均说明塔身从未完全损毁过。一次是塔无主残委而葺之,一次是因“见塔上有光圆如覆镜,道俗异之。”而修身塔。明确显示在这次历时三年的修葺之前塔身是存在的。


现代有人考证了兴教寺玄奘塔为明代青砖,塔上有“大明万历四十六年吉日”正书文字,证明明代曾修葺过。陈景富在他的《西安兴教寺历代修葺回顾》一文中指出,赵垡在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四月曾游兴教寺,他在游兴教寺文中写道:“游塔院,观三藏、慈恩、西明三塔。《三藏铭》刘轲撰,《慈恩铭》李宏度撰,俱建初书;《西明铭》,宋复撰书。吕大防所创‘玉峰轩’,以玉案得名,当在寺后原畔,今独陈正峰所为记,在殿壁间。寺僧有穴居者。壁间嵌古殿壁一块……”。充分说明,如果兴教寺在万历四十六年四月以后曾修葺过,在修葺前玄奘塔也是存在的。

 

在清同治年间(1862—1874)兴教寺遭兵燹(xiǎn 战火),除三座舍利塔外,全寺付之一炬,几成废墟。


1931年朱子桥、程潜等捐资补修了三塔,并增建及修葺塔亭、大殿、藏经楼、山门等。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两次拨款整修兴教寺。1962年,玄奘塔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以来,又进行了全面修缮、增建。


综上所述,唐大和二年(公元828年)到清同治年间(1862—1874),玄奘塔一直是存在的。历史上数次修塔均无扰动地宫或发现地宫曾遭扰动的记载。因而,唐广明元年(880年)因“黄巢发塔”玄奘迁葬紫阁寺、宋端拱元年(988年)可政和尚于紫阁寺得玄奘顶骨之事的可信程度大打折扣。


玄奘塔为方形五层砖结构,高约21米,底边长5.2米。一层较高,面南辟龛室,内置玄奘塑像;二层以上实心壁面隐出倚柱,斗拱,叠涩檐下砌两排菱角牙子。塔身收分适度,造型庄重,为早期楼阁式塔的典型作品。两侧弟子灵塔均为方形三层,高7米左右。其中“窥基塔”为唐永淳元年(682年)始建,大和三年(826年)重建;“园侧塔”为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由终南山丰德迁来灵骨时所建。


玄奘塔建于白鹿原,迁建于樊川,至今己经屹立了1349年。

2013-4-25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兴教寺塔
关键词:

兴教寺塔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