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展览特辑之一:穿越艺术与真理——工作团队随记

摘要: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展览特辑之一穿越艺术与真理:工作团队随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提出著名的“理式论”,将世界分为三个部分:艺术世界、现实世界及理式世界,并由此认为“艺术与真理相隔三层”。如果说展览作为艺术,历史属于真理,显然展览与历史之间不仅“相隔三层”,所幸,优质的研究和陈列足以带领观者跨越这一距离。在湖南省博物馆“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览之中,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展览特辑之一

穿越艺术与真理:工作团队随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提出著名的“理式论”,将世界分为三个部分:艺术世界、现实世界及理式世界,并由此认为“艺术与真理相隔三层”。如果说展览作为艺术,历史属于真理,显然展览与历史之间不仅“相隔三层”,所幸,优质的研究和陈列足以带领观者跨越这一距离。


在湖南省博物馆“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览之中,我们的思绪不仅穿过高山与海洋,而且融汇真实与诗意,工作团队如何以艺术手法讲述欧亚大陆跨文化交流的历史故事?团队成员带您先睹为快!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刘爽


在展览筹备之初,便已经可以预见这样一个跨越半个地球的文化视野;参与的过程,就像是看着这些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物品,沿着曾经的欧亚通道,汇聚在我们眼前,这种用图像串联起历史的展示过程,是此前做艺术史的过程中从未有过的体验。无论在西方的考察、交流还是在此后的图像研究中,都难以获得这样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

“博采群言,随地为图”,在13至16世纪,一个对世界作出新的合理解释的时代来临了,而这种认知又难以脱离长久以来对东、西方的遥远幻想;对于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地图绘制者和创作者们来说,世界就像是一幅展开的地图,他们在复制世界,同时也在“建造”世界,地图所呈现出的“知识生成、传递和演变的客观过程”,也使我第一次认识到:空间也有自己的历史。

这一时期的地图绘制工作同样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地图图像与风景、创世、胜利等主题相结合,从地理学文本的附庸转而成为图像的主宰,从安布罗乔·洛伦采蒂、波拉约洛、罗塞利、洛伦佐·科斯塔等人的创作中,都可以看到这一逐渐展开的地图视野。

“观异地之图像,天涯亦在咫尺”,在2018年1月27日开幕的“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大展中,来自意大利、阿拉伯、中国等多元文化传统的世界地图齐聚湖南省博物馆,它们用逐渐趋向东方的目光,勾连起今日世界版图的形成脉络,邀请我们进入一场跨越东西的寰宇之旅。

从伊西多尔的T-O图,到伊德里西、托勒密世界地图等,我们在这个空间中停留的不过几个小时,但是我们的眼光却能跨越千年,跨越东西。正如《加泰罗尼亚地图集》、弗拉·毛罗《世界地图》所展现出的跨文化视野,这些融汇真实与想象的世界图景,将我们带往远方,带到未知的地方,却在最遥远的地方,看到故乡——我们既在其外,又在其中,对我来说,最大的震撼就是这样一种始于精微,但却终于广大的目光。

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体会到我们所尽力营造的这样一种新的视野。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潘桑柔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是我心目中最特殊、也是最具个性的展览。此前,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的博物馆中,文物似乎只能安安静静、缄口不言地躺在玻璃展柜里,要靠近它,我们需要跨越重重人墙,忽视玻璃刺眼的反光;而要理解它,我们则需要穿越历史与空间的阻隔。但更多时候,尽管我们能看到文物之美,能在不经意间发现蕴含其中的历史讯息,但依然对它感到无比的陌生。

在我参与到这次展览的展签、图录写作等具体事务当中之后,这种无奈与意犹未尽的感觉才逐步消失。整个展览以叙事为核心,力图通过来自国内外约50家博物馆的近250件(套)文物来为观众讲述一个双向的交流故事。东方和西方不再彼此孤立地站立在世界的两端,他们就像两位蒙住双眼的巨人,在互相摸索中熟悉彼此的模样。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中,涌现出一批以马可·波罗为代表的探险家,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抵达西方人心目中的天堂——中国,看到了这里繁荣的市井生活,带走了这里最为昂贵的工艺品,并对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他们遗留下来的东西也慢慢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与精神世界,从而构成了一条完整的跨文化交流的线索。通过这种讲述和展示的方式,静默的文物获得了一处属于自己的舞台,得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同时,本次展览的出发点是学术研究,其中包括李军老师、湖南省博物馆工作团队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它们以一种视觉的方式转化为普通观众可以理解的知识。这一点深刻地改变了我对于展览的认识。仅仅将文物展示出来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它们与观众发生共鸣,使得它们真正属于每一个人。

此外,本次展览关注的13—16世纪的欧洲艺术正是我研究的兴趣点,尤其是中世纪晚期的艺术。我不仅在展览中发现了一件值得深入研究的手抄本,并将它作为硕士学位论文的主题,同时发现了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中世纪晚期艺术的途径,即“跨文化”。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盛婧子


我主要负责展览第五单元,它在整体结构上是第四单元的承接。中国人讲人际交往时常说“来而不往,非礼也”,文化的交往亦是双向的。那么,离去的“马可·波罗们”在中国留下了些什么?中国文化对此又有着怎样的反响?本单元就是要来探察中西文化交往在中国本土留下的物质、艺术与文化痕迹,及其对于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

第五单元主要用四个主题来串联。第一个主题是“西来异马”,我们知道,对于马的驯化并非源自中国本土,但异马形象在中国艺术中屡有表现,这无疑见证了中西交往的史实。第二个主题是宗教艺术符号,元明之际,西方商人和传教士从遥远的地球另一边来到中国,在贸易和宣教的同时也传播了西方文化,甚至在逝世后将自己的身躯也埋在这异国他乡。在福建泉州、江苏扬州、内蒙古赤峰等地,掘获有多座中外基督教徒的墓碑,观察其上的宗教符号会发现已与西方有所不同——十字架开始与莲花配置在一起,而莲花本身具有浓郁的佛教象征意味,甚至十字架中心的圆形中加一条“S”线,形成类似于道教阴阳鱼、太极图的图形,反映了外来文化的中国化过程。第三个主题是“母与子”形象,众所周知,圣母玛利亚怀抱幼小的耶稣是基督教艺术中最动人的形象之一,怀抱幼童的鬼子母和送子观音则是中国民间信仰中一个重要的形象表征——这让人疑惑,不同地域产生的不同信仰为什么在形象组合上具有如此大的相似性?文献已表明,来往中国的西方人带来了“圣母子”图像,这些图像会在异域产生怎样的反响?值得我们深思……最后一个主题关于利玛窦,十六世纪末,他作为耶稣会传教士来到中国,一并带来自己家乡的图像、书籍和技术,开启了欧洲文化知识西学东渐的风潮。利玛窦学习中文,在中国结交了许多好友,出版中文世界地图,将西方书籍翻译成中文,余生都在中国度过,他也成为首位葬于北京的西方传教士——从利玛窦开始,中西交流的一个新纪元开始了。

事实上,第五部分由于借展困难重重,最后能构架起来实属不易,也花费了大家很多心血。但回头来看,亮点依旧颇多。扬州拉丁文墓碑真实再现了当时东、西方艺术要素的完美融合,这是意大利商人之女凯瑟琳的墓碑,其上镌刻与墓主同名的基督教女圣徒亚历山大的凯瑟琳的生平事迹,顶部刻有坐于中国样式木凳上的圣母子,边饰中国传统唐草纹,铭文左侧以印章形式阴刻“胤湋獲觀”四字——墓碑很可能出自中国工匠之手,早前,墓碑曾被卢雷(F. A. Rōuleau)、夏鼐等东西方多位学者介绍和讨论。当你看到《唐寅款中国圣母图》卷轴画和来自意大利罗马圣安德烈教堂的《圣母子》油画时,或许会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除了细节特征的中西区分,两件作品在构图、轮廓、人物姿态上如出一辙,因为它们都是“罗马人民保护者”类型圣母子像的摹本。藏于意大利罗马耶稣堂的《利玛窦像》也会来到本次展览,该肖像系游文辉于利玛窦死后不久在北京绘制,1614年由金尼阁带回罗马,是现存最早的一幅中国人所绘的油画肖像。

第五部分既是展览的收尾部分,也预示着今日全球化格局的历史渊源。更多视觉冲击、审美体验和知识探索,还需现场感受,欢迎大家前来湖南省博物馆观展!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石榴


展览的前期工作中,我主要负责撰写国外的丝绸,以及与丝绸相关的意大利画作的图录。在此过程中,时常感到惋惜的一点是国内尚无多少学者关注和研究欧洲13和14世纪的丝绸。

事实上,得益于蒙古时期通畅的交通,中国丝绸通过各种方式远跨重洋到达欧亚大陆西端的意大利,并对欧洲的时装和设计风尚产生了绵延几个世纪的影响。而首次在中国展出的意大利丝绸,或许能够帮助观众形成能对“丝绸之路”概念的直观和全新认识。

这次展览的展品中,丝绸占了较大比重,共遴选近30件,分别陈列在第一单元、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形成不同故事框架的组成部分。如:第一单元展出了4件马王堆汉墓出土丝绸,包括乘云绣、信期绣等,对比说明罗马帝国受到中国丝绸风尚的影响;第三单元有7件华容元墓出土的丝绸将作为元代辉煌艺术成就的例证。

第四单元“马可波罗的行囊”展出了一组中国和西方丝绸,既是为了例示马可·波罗带回意大利的礼物,同时也说明中国丝绸对于14世纪及以后意大利丝绸所产生的影响。这一部分选取了几个角度来讲述丝绸:比如,织金锦是一种深得元代统治者喜爱的织物类型,蒙古时期传入欧洲后更是风靡一时;以及从图案角度选取了动物纹和莲花纹两个线索来说明意大利丝绸设计中体现的中国影响,以及传播的过程;另外以乔托木版画《圣史蒂芬》中的服饰为例再度说明中国丝绸对意大利人服装品味的影响。关于上述领域,有的已由学者进行研究,有的只是策展人根据形象的相似性和研究经验做出的推断。这样的呈现方式并非要为观众揭示绝对真理,而是希望启迪大家靠自己的视觉观察和知识储备做出判断,当然也希望更多的人涉足相关研究。

在展览筹备的后期,我也做了大量细致却很有意义的工作:结合主策展人李军教授和策展人陈叙良副馆长的意见,在孙兵同学的帮助下,编导了一个小动画,它将出现在第三单元的“大汗之都”,讲述一个蒙古人从哈拉和林前往大都,见证都市盛况的过程。从撰写脚本到搜集图像素材、与动画师沟通,再到后期修改,我全方位地体验了一把其他工种的乐趣和不易。

总之,十分幸运能够参与展览,在团队之中呵护、陪伴和见证彼此的成长。希望此次展览能给大家带来惊喜和启发,一如我所经历的感触和收获。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孙兵


此展览共分为七部分:序篇、从四海到七海、指南针指向东方、大都的日出、马可·波罗的行囊、“来而不往非礼也”、尾篇,而我主要负责序篇、尾篇,及第四单元“马可·波罗的行囊”。

序篇部分的两组展品,《新会木美人》《加百列和她的妹妹》《沐浴中的女人》《诸神之宴》以及元明时期的中国青花瓷,地理上相隔如此遥远的展品之间为何会如此相似?在文献中,显然无从查找确切信息。跨文化研究需要重新思索图像与文献之间的关系,图像是文献的注解?图像是文献的附属?或者图像价值低于文献?显然并非如此简单。图像与文献居于同样的地位,对于历史研究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图像的作用需运用不同于文献的方式予以处理。同样,实物与文献的关系也是如此,例如:长沙窑瓷器,文献中仅仅留有一丝痕迹:“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迥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以及“湘瓷泛青花,涤尽昏渴神。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但长沙窑瓷器所反映的信息远远超出了这些文学性描述,不仅工艺上开创釉下彩瓷,而且造型、装饰均与域外文化,尤其是伊斯兰文化保持着密切的关系,瓷器本身也远销至西亚、北非地区。

图像与文献、实物与文献的关系在第四单元得到具体再现,正如“马可·波罗们”从中国带回了丝绸、陶瓷、蒙古仆人、风景画等,并且在意大利留下了鲜明的痕迹,欧亚大陆两端的文化相互之间由此发生了直接联系。相应的,丝绸、陶瓷、绘画等不同媒介材料均需要引起学者的重视,关注这些材料所体现出来的跨文化、跨媒介交流。最终,使得图像与实物能够自己说话,并能够与文献产生对话,进而呈现出历史的丰富性、复杂性,这也是美术史研究的目标之一。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王婧博


能够有机会成为展览工作团队的成员,深感荣幸!我是展览纪录片的编导——王婧博。

那是一个萧瑟的秋夜,我接到成员盛婧子同学的电话,她向我转达了湖南省博物馆想为展览拍摄幕后纪录片的想法,馆方将在展厅结尾处进行放映,借此向驻足的观众述说策展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当时,我正焦头烂额地找工作,在电话的这一边,我屏住呼吸,凝神定气,沉思三秒,然后接下了这项神圣的使命。平日喜好摄影和拍视频的我终于找到了施展的机会。

纪录片的内容主要包括展览的缘起,湖南省博物馆与李军教授如何开始合作、借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事件、工作团队成员如何相互配合、展品如何漂洋过海而华丽呈现于世人面前。构思好框架之后,我犯难了,具体怎么拍呢?

从接下任务的那天开始,我像个影子一样飘移在工作团队的一米开外:在他们探讨着内容大纲的编写、安排展品的陈设……在迸发出智慧火花的无数个瞬间,我悄悄地捕捉下他们最认真、最迷人的样子。

与此同时,我翻遍图书馆里能找到的相关资料,想写出一份完美的分镜脚本。我也参考了其他展览的大量幕后花絮,与文艺复兴、丝绸之路相关的纪录片,从中学习镜头语言的应用和画面转场的巧思。

为了弥补对借展环节的陌生感,我向湖南省博物馆段炼馆员咨询策展团队在美国和意大利借展时的详情,试图从中获取剧本构架的灵感,挖掘可供拍摄的素材。当时,段老师一边忙着她的工作,一边十分耐心地答复我,发给我很多在外借展的珍贵影像资料和大段文字记录,那些有意思的、感人的策展幕后故事不断给予我启发。

陈叙良副馆长拥有拍摄纪录片的丰富经验,在我撰写纪录片解说词期间多次与我联系,耐心地批改解说词,并告诉我同期声应该怎么写,以及开场词如何更有文采并且更加吸引观众。经过陈馆长的建议和润色,解说词渐渐具有荡气回肠的宏大叙述,又有动人细节的娓娓道来。所以,我对段老师和陈馆长的大力帮助心存感激!

希望这部展览纪录片能够将策展幕后的苦与乐,以及工作团队的辛勤付出和职业精神如实地呈现给观众。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徐紫迪


“在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是对一段历史的重新解读,也是文化上相互认知的过程,我们希望呈现给大家一个异彩纷呈的文化饕餮盛宴。展览将跨越东西方,地处异乡、相距万里的文物并置展示,找出许多潜在的联系,然而,展览并没有轻易下断言,并不是关于“谁影响了谁”的讨论,在这方面提供的更多是具有启发意义的可能性。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把握展览的主题思路,以获得更好的参观感受,我们在文物的展陈设计上可谓煞费苦心。比如,对整个展览基调的定位,采用深紫色作为背景,展厅设计既突出展品特色又兼顾展厅的现代特点。对于展品的位置摆放也是经过反复推敲、研究,并非简单的并置罗列,我们通过位置上的呼应、布局上的疏密安排,彰显了展品内在的联系。展览空间首尾相呼应,序厅即是尾厅,观众参观完展览又会回到最初的始点,不禁引人深思。我们有意区分不同展品的展陈方式,比如:关于古代地图展示方法的设计可谓别具匠心,观众可以站在古代人的角度,观看桌上地图,审视当时不同文化视野之中的世界。本次展览的展品来自中外多家博物馆,相聚一起,实属不易,除异常精彩丰富的原件外,也包括了部分复制品,我们也希望能够处理好实物与复制品之间的关系,实虚互补之间,彰显历史华彩。

我专门为此次展览绘制了多幅手绘图,其中包括不同种类样式的框子图案,用来展示单元说明和阐释档案中的文字;为了更好的说明图案,我绘制了多个凤凰、天马形象,分别象征东方和西方。同时,为了更明确地阐释展品中的文字信息,还绘制有带中世纪手抄本风格的猴子形象,不同的猴子会穿插出现在展览中,活跃氛围之余,既能让观者在参观千百年前的文物时倍感轻松亲切,又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品背后的内涵和联系。

凤凰从东方飞往西方、天马从西方飞来东方,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不期而遇,会撞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相约湖南省博物馆一探究竟!


美术遗产

美术 | 考古 | 建筑 | 文物保护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