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重生的“箜篌”——斯基泰竖琴

摘要: 阿尔泰共和国将建立一间声音实验音乐室,复原一件独特的文物——“斯泰基竖琴”,重现娓娓之音。“多亏了考古学家、文保专家、民俗学者、作曲家的努力,这种古老的乐器——斯泰基竖琴的重生成为可能。”新闻中心说:“第一阶段是对修道院博物馆(Hermitage)的文物本体进行研究,之后将在参考当时文化、历史以及博物馆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音乐工作室,用于实验工作,复原乐器的声音使它具有更丰富的崭新声学特性。”此琴的修复项 ...

阿尔泰共和国将建立一间声音实验音乐室,复原一件独特的文物——“斯泰基竖琴”,重现娓娓之音。

“多亏了考古学家、文保专家、民俗学者、作曲家的努力,这种古老的乐器——斯泰基竖琴的重生成为可能。”新闻中心说:“第一阶段是对修道院博物馆(Hermitage)的文物本体进行研究,之后将在参考当时文化、历史以及博物馆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音乐工作室,用于实验工作,复原乐器的声音使它具有更丰富的崭新声学特性。”

此琴的修复项目受到总统的特别资助,项目发起者是阿尔泰共和国文化历史博物馆中心的负责人——斯维特拉娜·卡特诺娃(Svetlana Katynova)。目前,项目参与者正在收集分析历史作品和民俗材料,预计最终成果将在2018年7月前提交。

竖琴历史悠久,可以上溯到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为了让竖琴发声,我们曾经进行过多次尝试,但都失败了,主要是因为修复材料与原材料不匹配。”“现在,专家们去了圣彼得堡,展开大量研究,甚至包括制作琴弦的材料。”受访者说到。

复原后的竖琴会陈列一段时间,然后将建立一个实验性平台,供人们学习如何演奏这个古乐器。

“斯泰基竖琴”是一种独特的文物,代表了欧亚大陆民族文化遗产的价值。1947年,考古学家对哥尼地区的巴泽雷克第二古墓(the second Pazyryk barrow)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竖琴,其时代可追溯至公元前5世纪。后来,在昂古岱区的巴达尔墓地(Bashadar burial mound)挖掘过程中,发现了另一种类似的乐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

扩展阅读

箜篌:

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从十四世纪后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

从古代大量演奏图像中所绘的竖箜篌和日本奈良正仓院保存的我国唐代漆箜篌和螺箜篌残件看,它的音箱设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凤首箜篌形制似与竖箜篌相近,又常以凤首为装饰而得名,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紧弦。正如《乐唐书》所载:“凤首箜篌,有项如轸”,又杜佑的《通典》:“凤首箜篌,头有轸”。有轸或无轸的图像在敦煌壁书中均有所见。凤首箜篌自印度传入后,用于隋唐燕乐中的印度乐,至宋代隋炀《乐书》中仍绘有当时存在的多种形制的箜篌,明代以后失传。

文章原名:The Scythian time harpwill be recreated in the Altai Republic

原文有改动

译者:IICC-X 肖倩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