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敦煌研究院专家团结束阿富汗考察之旅

摘要: 专家团抵达巴米扬石窟西大佛窟前由石窟考古、美术、历史学、文物数字化、文物保护等领域的8位专家组成的敦煌研究院专家团,在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协助下,于3月24日至4月1日在阿富汗进行了文化遗产学术考察。在巴米扬石窟内紧张工作敦煌研究院专家团此次考察的重点是巴米扬省的文物古迹,特别是巴米扬的石窟。专家团2018年3月24日抵达喀布尔,25日考察了阿富汗国家博物馆。26日至4月1日赴巴米扬省考察。在巴米扬省 ...

专家团抵达巴米扬石窟西大佛窟前

由石窟考古、美术、历史学、文物数字化、文物保护等领域的8位专家组成的敦煌研究院专家团,在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协助下,于3月24日至4月1日在阿富汗进行了文化遗产学术考察。

在巴米扬石窟内紧张工作

敦煌研究院专家团此次考察的重点是巴米扬省的文物古迹,特别是巴米扬的石窟。专家团2018年3月24日抵达喀布尔,25日考察了阿富汗国家博物馆。26日至4月1日赴巴米扬省考察。在巴米扬省政府文化机构和当地向导的帮助下考察了当地石窟、古塔、古城等文物古迹10余处,考察行程达千余公里。

此次考察具有风险性。由于近些年阿富汗局势动荡不安,人员安全面临危险,国际学术界对阿富汗的团体考察活动已经停滞很多年。此次敦煌研究院专家团的访问得到巴米扬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专门派遣6名安全警察全副武装全程提供安全护卫保障。

考察弗拉迪石窟

考察克里干附近的唐给伊塞弗达克古塔遗址

考察克里干古佛寺遗址

结束周哈克古城遗址考察

此次考察工作很辛苦,为了腾出更多时间用于考察,考察人员每日早出晚归,工作强度很高。许多石窟、古城地处丛山峻岭的陡峭险峻之处,人迹罕至,道路艰险。专家们经常要手脚并用攀爬高山、悬崖,但每当看到一处佛塔寺院遗址、一处形制独特的石窟、一小块残存的色彩鲜艳的壁画,他们都兴奋雀跃,忘记了劳累。

专家团此次访问巴米扬省的目的一是考察文物古迹,二是与当地文化机构进行交流。在这两方面都取得了一些令人高兴的收获,也为中阿两国以后进一步开展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专家们从多专业角度踏勘了巴米扬(Bamiyan)山谷、卡克拉克(Kakrak)、弗拉迪(Foladi)、切里步若吉(Chehel Burj)等多处石窟,唐给伊塞弗达克(Tang –I Safedak)、克里干(Kelligan)、卡拉克费里(Qallai Kafari)、周哈克(Zohak)、高鲁高拉(Gholghola)等古城遗址,对巴米扬地区的古代历史文化获得了一些切身的感受和认识。

巴米扬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交通要冲,许多古城遗址显示,这一地区在古代东西交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众多石窟、佛塔、佛寺遗址显示,巴米扬地区曾是佛教文化艺术传播、繁荣的地区。巴米扬山谷、卡克拉克、弗拉迪等多处石窟密如蜂窝、数以千计的佛教石窟遗迹显示,巴米扬与中国古代的龟兹、敦煌一样,都曾是丝绸之路上一个僧侣云集、佛教美术繁荣兴盛的佛教文化中心。结合国际学术界考古研究成果可知,巴米扬佛教文化曾在公元三至九世纪绵延,在六至七世纪达到鼎盛,在八世纪末当地伊斯兰教化之后,佛教信仰逐渐消失。目前佛教塑像荡然无存,仅残存大量空洞和零星壁画残迹。

专家团重点考察了巴米扬省的多处石窟遗迹,并与敦煌石窟进行了比较。作为丝绸之路上二处最重要的大型石窟遗址,二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比如二者在造像题材内容、绘画表现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专家们在巴米扬石窟中看到许多洞窟底层有七个佛龛,中层、上层有佛列像龛,个别洞窟顶部残存有千佛壁画,这应当是反映了巴米扬也曾出现过古代佛教造像史上流行过的七佛、千佛造像内容,这与敦煌石窟是相似的。专家们在弗拉迪石窟第6窟窟顶看到了用土红线条描绘千佛的绘画形式,这与印度和敦煌石窟是相同的。巴米扬石窟与敦煌石窟在洞窟形制上有明显的不同,如巴米扬石窟流行顶部为穹隆形、窟室为八边形,而敦煌石窟流行窟顶为覆斗形、人字形,窟室为方形。敦煌石窟与巴米扬石窟的相同之处表明他们有着共同的佛教石窟艺术源头,而他们之间的不同则反映出佛教石窟艺术在流传过程中与各地本土文化艺术形式融合所形成的差异。

专家团与巴米扬省文化、教育机构的官员、专家进行了多次坦诚的会谈,了解了巴米扬省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教育、旅游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需求,讨论了双方今后进一步开展合作的领域和方式。专家团还访问了巴米扬大学,邵学成博士为该校师生们做了题为《从巴米扬到敦煌——阿富汗考古美术研究在中国(2016—2018)》的学术讲座,团员们与该校校长、教授们进行了座谈,进行了良好的互动交流。

樊再轩考察巴米扬石窟浮塑残块

马强在巴米扬石窟对文物绘制白描图

王小伟与巴米扬省文物专家交谈了解保护情况

孙志军在弗拉迪石窟忘我拍摄

张小刚在克里干古寺遗址测定方位

4月2日,敦煌研究院专家团踏上了归程。4月3日顺利返回国内,圆满结束了此次具有“破冰之旅”意义的阿富汗考察活动。

由于近几十年来的持续战乱和社会动荡,很多阿富汗的珍贵文化遗产毁于一旦。阿富汗的历史文化遗产研究的话语权一直掌握在欧美日学者手里,在上世纪阿富汗研究被称为国际学术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法国、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德国、印度等国都相继派遣考察团进入阿富汗调查研究,可惜的是中国一直缺席该领域研究。敦煌研究院专家团考察阿富汗,这是中国文化遗产学术团队第一次在阿富汗进行学术考察,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

分类: 中文 资讯 丝路资讯
关键词:

最新评论


巴米扬大佛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