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越南交趾郡治LUY LAU遗址的调查与探索—2018年度考古学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1讲

摘要:   2018年3月27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2018年度考古学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1讲在考古研究所八层多媒体会议室举行。日本东亚大学黄晓芬教授应邀作了题为“越南交趾郡治LUY LAU羸𨻻遗址的调查与探索”的学术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刘国祥研究员主持该讲座并进行点评。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证券报等 ...
  2018年3月27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2018年度考古学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1讲在考古研究所八层多媒体会议室举行。日本东亚大学黄晓芬教授应邀作了题为“越南交趾郡治LUY LAU羸𨻻遗址的调查与探索”的学术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刘国祥研究员主持该讲座并进行点评。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证券报等单位的多名专家学者和学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主持人 刘国祥研究员
 
  黄晓芬教授从梳理历史文献出发,结合四次考古调查和发掘成果,具体考证越南交趾郡治的所在位置,明确揭示羸𨻻筑城的四期编年。同时对羸𨻻遗址的性质、城址规模、布局特征、都市特色进行了详细阐述,并进一步探讨了红河三角洲古代都市的盛衰变迁及古代中国和越南的关系等相关问题。
 

主讲人 黄晓芬教授
 
  文献记载中的交趾郡
 
  文献记载,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攻略南越国,划分其领地设置岭南九郡,其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设于越南北部,交趾郡下设置10县,西汉交趾郡治在羸𨻻,至公元前后,交趾郡人口总数达9万余户,人口逾70万,交趾郡成为汉帝国南边政治文化中心。东汉末到三国吴时期,交趾郡改称交州刺史部,唐代初年又改设交州都督府,后改置为安南都护府。东汉以后关于交趾郡治的文献记载不足和史料缺乏,使得交趾郡(州)治的所在地及其文化面貌一直模糊不清,从而形成了越南古代史,东亚文化史研究上的一个空白地带。
 
 
  交趾郡治何在?
 
  经调查,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平原古桑河(Dau)河畔至今保留一座越语音读为“LUY LAU”汉字记“羸𨻻”的古城址。城内现存东汉末-三国吴的交趾郡太守士燮庙,城外以东有士燮墓及墓庙。在羸𨻻城东有一座老城隍庙,庙内供奉的庙主是晋交州刺史陶璜。近年在陶璜庙内后院出土几块断碑,圭首碑额题记“晋故使持节冠军将军交州牧陶列侯碑”。释读碑阳/阴的残存碑文,结合其残存的纪年干支考证笔者推定此碑为三国吴所建立的交州庙碑。另外,城址周围的寺庙碑文以及附近出土的近世墓志铭文等多处刻有“羸𨻻”二字,还有以羸𨻻城为标识记述墓地的相对位置的。综合文献记载及实地调查资料分析可以认为北宁省顺成县残存的古城址就是西汉创设,经东汉-六朝期延续使用的交趾郡治—羸𨻻。
 
  为进一步探索交趾郡治-羸𨻻城址的布局相关问题,2012年,启动了羸𨻻遗址合作调查,2013年签订日越共同调查五年协定。经过连续四次的发掘调查工作,第一次明确提示羸𨻻城市建设的四期编年,初步认识古城的盛衰变迁。考古发掘资料亦进一步证实LUY LAU羸𨻻就是红河三角洲古代都市-交趾郡治的所在地。
 

讲座现场
 
  羸𨻻的都市文化面貌
 
  立地景观 羸𨻻遗址位于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平原,北面靠山,周围自然河流交汇水资源丰富。城郭依红河支流古桑河而建,由城墙和外濠环绕环绕而成,东西长603米,南北约300米。城东分布有大型汉墓群,城南为寺庙集中区。城内中部地形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城址中部北側台地发现官署建筑址。经GPS测定数据分析,羸𨻻城址的建造理念和汉长安城一致,是按照南北建筑中轴线配置规划建设而成的。
 
  盛衰变迁 结合考古地层学和出土器物型式学的综合考察分析,初次建立起该遗址的四期区分与相对编年。黄晓芬教授将羸𨻻城址的发展变迁大致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创设期,从西汉后期开始至东汉期,为交趾郡城的建设成立时期;第二阶段为发展扩大期,汉末至三国两晋期,在创设期城址基础上加筑城墙和城濠,其外周又扩建了大规模的城墙和城濠,最终形成了一座由内外两重城郭结构的大城市。由于人口增长和便捷的水利交通,促使该城市发展繁荣,成为帝国南边的重要经济文化中心;第三阶段是南朝至隋唐早期,由于安南都护府向河内迁徙等诸多原因,使得前后延续七百年的羸𨻻城进入衰退期。以后这里作为地方行政区域城郭依旧存在。
 
  出土文物  羸𨻻城虽然建筑规模不大,但地上地下的文化内涵颇为丰富。连续四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出土了包括陶瓷器、金属器、漆木器及动植物遗体等种类在内的大量遗物,这一万余件文物为我们充分解读交趾郡治,揭示羸𨻻的都市文化特色提供了丰富而难得的珍贵资料。 
 
  砖瓦·陶瓷器类  羸𨻻出土的城砖,墓砖基本相同。主要有长方形砖、楔形砖和菱形砖,其中施釉砖最具特色。砖上装饰的纹饰有格子纹、菱形纹、圆点纹等。还发现越南东山铜鼓纹饰与典型的汉砖纹样同时并存现象。羸𨻻出土瓦当纹样更是丰富多样,既有汉代的云文瓦当,“万岁”文字瓦当,及城内采集的“位至三公”瓦当。还有人面纹瓦当,花叶纹瓦当,莲花纹瓦当等。这些瓦当文字纹样与中国汉至六朝隋唐期瓦当造型纹饰基本相同或类似。然而,观察出土瓦当背面留有山形切弧则显示与中国传统的瓦当制作方法不同。由此表明羸𨻻出土瓦当既有继承汉唐造瓦技术的一面,还保持有越南当地独特的瓦当制作技法。而这两种造瓦技法同时并存现象反映出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另外,城内发掘出土的大量陶瓷片以汉至六朝隋唐时期的陶瓷器为大宗,从一部分出土陶片中还发现汉代陶器与越南东山文化陶器的造型纹饰特征并存现象。
 

讲座现场 
 
  金属器·冶炼器物  出土小件金属器有铜镞3,五铢钱4件,铁工具残片等。而在内城北区T1,T3集中检出多量的铜渣,铁渣和坩埚,吹风管等冶炼铸造遗物,说明附近很可能存在铸铜和冶铁作坊。其中最重要的出土文物是首次发现了越南东山铜鼓的陶范残片,2014年第一次发掘调查工作中从T3.tp4小探沟内发现并检出东山铜鼓陶范残片37件,同地层还出土一件4世纪的莲花纹瓦当。2015年第二次发掘期间又在同一探方展开扩方调查,再次发现并大量出土了越南东山文化铜鼓的陶范残片,包括冶炼铸造器物在内出土的大小残片总数多达600余片。表明这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个东山铜鼓的铸造中心。这些铜鼓的陶范残片有外范和内范,其中包括铜鼓口沿、鼓面、鼓身、鼓腰等部位。其中残存纹饰者约80余片,参照铜鼓纹饰的型式编年推定羸𨻻出土东山铜鼓陶范片的制作使用时期大致为1-3世纪。铜鼓为东山文化典型器物,羸𨻻城内检出多量的铜鼓陶范及铸造器物等表明汉文化进入越南北部之后,当地的东山文化并未在红河三角洲地区消亡,而是与汉文化相互融合并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纠正了以往汉文化和东山文化关系认识方面的偏颇之处。 
 
  另外,在羸𨻻一期的汉代城濠中出土了漆耳杯、五铢钱以及织物残片等珍贵文物。以及在二期的六朝地层中还发现玻璃珠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经科学鉴定分析结果表明,织物片为汉代优质丝绸,而玻璃珠原产于南印度,经南海贸易而传入的。这些发现都显示羸𨻻城址应是连接东亚和南亚文化交流的重要据点之一。
 
  新发现的大型汉墓
 
  最近,在距离交趾郡80公里处的越南海防市某开山建设工地发现一座东汉期前堂后室布局又带回廊的大型砖室墓。墓砖中夹杂有釉砖,与交趾郡汉墓相同。按照汉魏都城与陵墓建筑的统一布局及整体规划建设之规律,这座级别规格高大的回廊型砖室墓为进一步探索九真郡、日南郡郡治的所在位置提供了重要线索。
 
  综合羸𨻻遗址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成果,解读众多出土遗物的文化内涵表明,交趾郡的设置,郡治的建设管理等并没有伴随激烈的战争冲突,中央王朝派驻当地的官员秉承汉文化和当地土著交流融合的政策,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交趾文化,这一事实与以往的征服史观,以及单纯用侵略与对抗概念不相符。这一包容的文化策略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在都颇具启发意义。
 
  讲座结束后,与会人员就羸𨻻遗址出土的人面纹瓦当与邺城出土的人面纹瓦当的对比、四棱铜镞与国家军队的流向问题、玻璃珠的来源和流传、五铢钱出土数量少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刘国祥研究员为黄晓芬教授颁发讲座嘉宾聘书 
 
  最后,刘国祥研究员再次向黄晓芬教授表示了感谢,并颁发讲座嘉宾聘书。他认为此次讲座提供的资料十分系统详尽,开拓了国内考古学者研究的视野,为我们探索汉文化和越南当地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并希望以后能在此研究领域展开更加深入广泛的交流,以期共同进步。(本文经演讲者增补审阅)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