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厨城门桥群”出土的古桥石构件

摘要:   2012年,在西安北郊六村堡西席村附近,村民挖沙发现了大量木桩。后经考古证实,这里存在一处古桥遗迹。经过对周围仔细的勘探,发现这里一共存在有五座古桥遗迹。因靠近汉长安城厨城门,所以这五座古桥也被称为“厨城门桥群”。此发现在2013年度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这五座古桥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正对汉长安城厨城门被命名为“厨城门一号桥”,还有一座正对汉长安城洛城门,因而被命名为“洛城门桥”。


  2012年,在西安北郊六村堡西席村附近,村民挖沙发现了大量木桩。后经考古证实,这里存在一处古桥遗迹。经过对周围仔细的勘探,发现这里一共存在有五座古桥遗迹。因靠近汉长安城厨城门,所以这五座古桥也被称为“厨城门桥群”。此发现在2013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这五座古桥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正对汉长安城厨城门被命名为“厨城门一号桥”,还有一座正对汉长安城洛城门,因而被命名为“洛城门桥”。剩余的古桥分别被命名为厨城门二号桥、厨城门三号桥、厨城门四号桥。

  根据技术手段推测分析,一号桥的建造年代大概在战国晚期到西汉早期,二号桥仅存三个桥桩,年代不明,三号桥的建造年代大概是唐代,四号桥的建造年代大概是在战国晚期,洛城门桥的建造年代大概是在西汉晚期到东汉早期这个时间段里。

  前几年古桥刚发现时,看相关报道介绍这些古桥因为挖沙的破坏和水流的冲刷,有些桥桩和石构件都已经移位。桥桩之间散布有大量的石构件,有一些石构件上还刻有文字,多为工匠名和编号,那时就想着有机会一定要去“厨城门桥群”遗址看一看这些带字的千年刻石,没想到近日在荐福寺东院就和一些“厨城门桥群”遗址出土的带字石构件不期而遇了。

  不得不说,荐福寺东院真是一个大宝库,从最早看到那里存放的“唐宣宗晁后庆陵”毕沅碑再到前些日子那块“唐懿宗王后安陵”毕沅碑,再到近日看到“厨城门桥群”遗址出土的石构件,每过一段时间那里总让人有新的发现。可能有人会问,你怎么知道荐福寺东院存放的石构件就一定是“厨城门桥群”遗址上面的呢?接下来咱们就结合实物分析。

  存放在荐福寺东院的石构件一共有六块,石块上人工雕凿过的痕迹明显。其中两块体量较大的石构件上带有文字,并且顶部各有方形卯眼一个,一块上面刻有三字“官市石”,侧面似乎也有字,但已模糊不清。另一块刻有文字“官市石”,在“官市石”左侧还有两个文字,没有看出是何意。

  资料显示“厨城门桥群”遗址出土的石构件上有的顶部有方形卯眼,有的写着“第四、第五”,可能是石构件的编号。还有的写着“官”或“官石”,这表明是政府工程用石。还有石头上写着“夏德石”,这可能是说一个叫夏德的工匠,负责加工这块石头。

  荐福寺东院这些石构件上所刻的“官市石”应该就是政府用石的标记,那两个看不懂的文字和侧面模糊不清的文字,有可能就是石构件的编号或者是石构件在桥上某一部位的方位标识。由此来看,荐福寺东院存放的石构件和有关“厨城门桥群”遗址资料中记载的石构件特征基本一致。

  六块石构件均有被打磨的痕迹,有一块石构件已经没有了棱角,六个角都被磨圆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人为打磨外,那就只能是流的冲刷。这块石构件经历过长时间的水流冲刷,才形成了如今这种模样,这也可以证明这块石构件出自一处和水有关的遗迹。石构件叠加放在桥桩前面或侧面,可以分流河水的冲击力,保护桥桩少受力。证据再一次将石构件的出土地点指向了“厨城门桥群”遗址。

  所有石构件上都有红字标号,应该是对出土时间和出土地点的记载。六块石构件中年号只有两种,分别为2012与2014,并且均写有“石采”加编号。据此分析,这些石构件出土于2012年和2014年。“厨城门桥群”遗址从2012年发现到2015年一直都在进行着发掘,石构件上红字书写的年号正好在这个时间范围内,根据以上的分析推断,这些石构件应该都是出自“厨城门桥群”遗址。

  “厨城门桥群”遗址一共有五座古桥,那这些石构件到底出自哪座古桥呢?前面咱们提到过五座古桥的大概修建年代。由石构件上的文字风格来看,修建于唐代的三号桥和修建于战国晚期的四号桥可以排除掉。二号桥就剩三个桥桩年代不明,洛城门桥的发掘资料中并没有提到此桥有大量石构件发现,所以这两座古桥也可以排除。最后只剩规模最大,发掘时间最长,发现的石构件众多的厨城门一号桥符合条件这样看来,荐福寺东院存放的石构件最有可能来自于厨城门一号桥遗址。

请关注长安古迹寻踪的新浪微博:@長安寻踪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