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南海I号沉船现场保护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2007年,“南海Ⅰ号”沉船整体打捞出水并入驻“水晶宫”,至今已经十年。作为出水文物现场保护组织实施单位,2013年底以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在国家文物局和广东省文物局的领导下,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支持与帮助下,联合广东省博物馆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等单位,配合考古发掘工作,持续开展了“南海Ⅰ号”沉船及出水文物的现场保护工作。    沉船考古的惯例,一般是先将船载文 ...
 2007年,“南海Ⅰ号”沉船整体打捞出水并入驻“水晶宫”,至今已经十年。作为出水文物现场保护组织实施单位,2013年底以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在国家文物局和广东省文物局的领导下,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支持与帮助下,联合广东省博物馆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等单位,配合考古发掘工作,持续开展了“南海Ⅰ号”沉船及出水文物的现场保护工作。

  
  沉船考古的惯例,一般是先将船载文物打捞完毕,再将船体拆解打捞出水保护,同时按文物材质进行分类处理、保护。“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的成功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中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同时也对现场发掘保护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现场保护引发的一系列难题随之而来,需要引进、研发一系列的新技术、新工艺加以解决,诸多新的研究课题也由此产生。存放于博物馆的“南海Ⅰ号”沉船既不同于常规的田野考古现场,又不同于普通的水下考古环境,而是一个密集的多材质文物堆叠的复杂有机体。这个复杂的有机体历经海水800年的浸泡,从密闭、恒温、恒压、高盐的淤泥包裹环境转变为温湿度及空气流通不易控制的开放性环境,其氧化、腐蚀及微生物等病害的控制极为困难,这在国内外沉船保护案例中具有前所未有的特殊性,其挑战性及艰巨性是不言而喻的。

  “南海Ⅰ号”发掘与保护项目工作目标就是要完成木质船体及出水文物的病害信息提取及现场“稳定性”保护,为将来过渡到实验室保护修复奠定基础。病害信息提取主要针对各种材质出水文物的具体病害情况,通过现场记录、测绘、监测、便携仪器检测及实验室检测分析等科学手段留存病害信息。现场“稳定性”保护主要是针对船体及内含不同的材质文物,开展清洗、防霉、保湿、脱盐、加固等保护措施,控制或者延缓病害滋生及发展,确保相关文物在发掘期间保持稳定。

  工作开展之前,现场保护团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先行编制了《“南海Ⅰ号”沉船及出水文物现场保护工作手册》,作为现场保护工作的技术指导方案。立足现场保护工作的需要,项目组设计了木船防霉保湿的雾化自动喷淋系统,出水文物现场清洗池,木材单体、陶瓷、金属等文物的自动清洗脱盐池,购置和配备了去离子水设备、超声波清洗机、色差计、三维视频显微镜、便携式X射线荧光元素分析仪等开展现场工作必需的硬件设备。

  经过近四年的不懈努力,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出水文物保护团队牵头组织的船体及出水文物现场保护工作,初步完成了船体、陶瓷、金属和凝结物等各类出水文物的提取及“稳定性”保护,为船体后期脱盐、填充加固、展示利用以及将来的出水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该书即是“南海Ⅰ号”现场保护项目(2014~2016年)阶段性成果的体现,重点凝练了“南海Ⅰ号”船体的病害分析、现场清洗、保湿、防霉、化学加固、病害动态监测和喷淋系统的设计、建设、升级改造以及相关的研究工作。在出水文物保护方面,则记述了相关文物的现场提取、加固脱盐和部分文物的缓蚀封护及保护修复工作。

  诚然,书中许多研究工作还有待突破,但该书的出版必将加深读者对“南海Ⅰ号”出水文物重要价值,特别是对相关保护技术的进一步认识。同时,与读者共享配合考古发掘工作所采取的船体及出水文物现场保护工艺技术方法,将推进海洋出水船体及文物保护技术发展,有效保护珍贵的海洋文化遗产。(本文由孙莉摘编自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李乃胜、陈岳、沈大娲 编著《南海I号沉船发掘现场保护研究(2014~2016)》之序 。内容略有删节、调整。)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南海一号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