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函谷历风霜秦汉两雄关

摘要: 汉函谷关外城东墙遗址汉函谷关关楼遗址秦函谷关关楼(新建)□本报记者赵慎珠或许是周敬王三十二年(公元前488年),一天傍晚,天文爱好者、函谷关令尹喜,登楼观天象。抬头间,忽见东方紫气氤氲,知有贵人要来,即正冠束服,出关远迎。果见一老者,白发长髯,衣衫飘飘,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骑青牛自东方翩然而至。尹喜看到未曾给世间留下过文字、学识渊博的老子要出关,就提出了一个要求:能否留下一篇著作,作为出关的条件?老子 ...

    汉函谷关外城东墙遗址

    汉函谷关关楼遗址

    秦函谷关关楼(新建)

 □本报记者赵慎珠

    或许是周敬王三十二年(公元前488年),一天傍晚,天文爱好者、函谷关令尹喜,登楼观天象。抬头间,忽见东方紫气氤氲,知有贵人要来,即正冠束服,出关远迎。

    果见一老者,白发长髯,衣衫飘飘,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骑青牛自东方翩然而至。

    尹喜看到未曾给世间留下过文字、学识渊博的老子要出关,就提出了一个要求:能否留下一篇著作,作为出关的条件?

    老子沉思之后慨然应允,遂一口气写下了5000多字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道德经》。

    写完,他出关而去。司马迁说:“莫知其所终。”

    青牛摇步,黄袍浮落,中国第一代圣哲西去的背影,就这样漫漫没入到了滚滚黄尘中。

    老子伟大的学说,此后变成了长长的脚印。2500多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了一项统计,结果表明:世界上千年来被翻译成外文而广泛传播的著作,第一是《圣经》,第二是《道德经》;人类古往今来最有影响的十大写作者,老子排名第一。

    函谷关作为道家学说的发源地,闻名天下。这个位居灵宝的函谷关,史称秦函谷关。

    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冬天,函谷关从灵宝迁徙到了新安,仍然沿用函谷关的旧名,史称汉函谷关。

    一册典籍,一座关墙,一条古道,秦、汉两个函谷关如影随形,相互辉映,它们在地缘范畴、文脉传承、商旅往来中,浓淡相宜地写下了进与退,东与西、开与合的精彩华章。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函谷”,《辞海》释义:“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它“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是陕西、河南之间的交通要道。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道之狭,车不方轨,号曰天险。”其地理位置之险要,天下闻名。

    当代历史地理学专家李久昌考证,函谷关大致创建在秦惠文王八年至后元年(公元前330—324年),之后又以它为界,分为“关中”和“关东”。

    有了函谷关,秦国坐拥四宇,进,可以出击六国,争雄天下;退,可以守护关中,保八百里秦川。

    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共推楚怀王为纵长,组织联军进攻秦国,到了函谷关,联军遭遇秦兵的迎击,大败而退。这一战事,是函谷关第一次在史籍中“出镜”。

    汉代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百万雄师为什么徘徊在关前而止步?李久昌解释,关东六国合纵讨伐秦国,80年间发生过4次,几乎纵贯战国时代的中、后期,且都是围绕函谷关一线展开的。正是凭借函谷关和崤函古道的优势,大秦帝国最终完成了“扫六合”的统一大业。

    函谷关声名显赫,留下诸多故事: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玄宗改元……也让后人生发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百二雄关”“一丸可封”的感慨。

    2000多年后,秦函谷关虽已失去昔日的扼要险峻,却依然威风凛凛,记录下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抵抗侵略者的一段悲壮历史。

    《中国共产党灵宝历史》(一卷)记载,1944年5月,日寇纠集1.6万多兵力,3200匹战马,90辆坦克,250辆战车,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准备分三路向灵宝纵深发起进攻。

    为抵御日军西进,中国军队调集10万大军,在灵宝境内筑起3道防线,猛烈反攻。

    6月8日中午,函谷关大战打响了。连续6天,双方短兵相接,白刃厮杀,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阵地上火光冲天,山沟里尸体层层叠压,血流成河。

    中国将士顽强死守,誓与阵地共存亡。6月15日拂晓,冲锋号响起,在函谷关、虢略镇一带的守军冲出战壕,杀向敌军,日寇全线溃败。

    函谷关大战中,中国军队用血肉之躯击退了日寇的铁甲,打死、打伤日军2000多人,粉碎了日寇的猖狂进攻。

    函谷关续写了千年雄关的传奇,让日寇胆战心寒。

    ◎古老关楼荡然无存

    出灵宝向东北15公里,在函谷关镇王垛村,有秦函谷关关楼。

    初夏的早晨,万里晴空下,关楼更显巍峨。它坐西向东,青砖高墙呈凹形南北排开,两扇朱红的城门洞之间,刻着“函谷关”三个字,关墙上矗立着4座悬山式重檐楼阁。

    关楼内,悬挂着一幅东汉晚期“函谷关东门”摹本的复印件,工作人员王赞芳说,关楼是1992年参照它复建的。

    细细看图,关楼是建筑形式对称、连体的四层木结构双楼,一层为门关,双楼各开一门洞,每洞双扇门,门上有铺首;二层至四层,上小下大,楼壁开小方窗,二层、三层环绕有走廊。双楼顶脊上,对称雕有二只丹凤。双楼画像间,有草隶榜题:函谷关东门。

    当代学者胡海帆考证,这幅摹本,应该是从“偃师邢渠孝父画像石”上摹绘下来的。在汉画像石上绘刻出函谷关,这是迄今所见的孤本。画像石大约是在清光绪末年的山东出土,后来流失海外,1917年被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购买收藏。

    1944年,梁思成在他出版的《中国建筑史》一书中,摹绘此石,称它是:“最忠实、最准确的一幅汉代建筑图,实在是最可贵重的史料。”

    岁月无语,风沙无情,秦函谷关关楼早已荡然无存,后世也只能从这幅汉函谷关画像石中,去遥想它久远的壮观景象了。

    出东门向西,是一条狭窄的荒凉小路,树木参差,道路两侧的黄土陡坡上,有淤泥沉积痕迹,有的树根暴露,水土流失严重。灵宝文管所工作人员孙辉说,古道从关楼向西,总长2800多米,峡谷中部的沟面宽为95—130米,底宽2—5米,垂直深度50—70米,当年的函谷古道大约就在这峡谷之中。

    近年来,文物考古在关城内,发现铜箭镞、瓦当、铜剑、封泥等重要文物;在关城东门南侧,发现竖井式箭库一个;在关门北侧,发现汉代铸钱的陶钱范、冶炼遗址;在古道附近,还发现了一段厚达1.6米的路基,两条明显的车辙碾轧轨迹。

    或许只有它们,才记得沧海桑田的变迁。

    ◎新安移来函谷关

    《汉书·武帝纪》记载,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徙函谷关于新安,以故关为弘农县”,将函谷关东移大约300里,移到新安县境内,依然沿用原来的关名。

    近代于右任点评新安函谷关:“送千年客去,移一个关来”。当初的大汉帝国,为什么会硬生生移来一个函谷关?

    按照东汉应劭和《水经注》中的说法,是原籍新安的楼船将军杨仆战功显赫,“耻为关外民”,所以上书皇帝,乞求迁徙关东。武帝随后批准了他的请求。

    古来学者都对此提出了质疑。《汉书·酷吏传》中,对杨仆的一生有过相对详细的记载,宋代王益之、清代周寿昌等人,根据这一记载,得出了结论:杨仆当时并没有立下什么战功。

    当代学者辛德勇说得更直接,杨仆终其一生,也没有建立起什么了不起的业绩,更谈不上因功移关。更何况,函谷关是关中东出的第一户,保卫长安重要的防卫要地,其战略位置无与伦比,怎么可能是由一个水军将领(楼船将军)提出迁关的建议?

    拨开层层迷雾,辛德勇在《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一文中分析,汉武帝对函谷关的东移,颇有深意,应该是“益广关”,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关中的范围,拓广关中辖地。

    东迁后的函谷关,与扜关、郧关、武关、临晋关一起,构筑了一条自南向北的防线,大大增强了帝国依托关中、控制关东这一个基本的治国方略。

    由洛阳市出发向西,沿310国道行驶20公里,远远地,就望到了延绵城墙。

    汉函谷关遗址北依凤凰山,南眺青龙山,西有奎楼山,东望八陡山,四山环绕,涧河、皂河之水环绕遗址奔流东去。

    正中的关楼遗址,高15米,砖石结构,分中、下两层。

    中层,四面门洞十字交叉,门两侧镶嵌石刻门联,西门北侧,是近代张钫题写的“弘我汉京”;东门北侧,相传是于右任题写的“四面青山三面水”。

    下层平台的东、北、西三面,青砖包砌,中部是拱形的东西通道,通道宽4米,高7米,长18.4米,顶部砖砌而成,三复三券。

    通道东西两面,各有一组对联,东面门联为:“功始将梁今附骥,我为尹喜谁骑牛”,西面为:“胜迹漫询周柱史,雄关重睹汉楼船”。门额上,是近代康有为手书的“汉函谷关”。

    关楼与南北两侧的夯土城墙,呈“H”形连接,南侧墙体残长150米,北侧墙体残长270米。关楼东侧,两座10多米高的夯土层南北对峙,就是传说中的“鸡鸣台”和“望气台”。

    暮色轻笼,关楼和城墙上,浮现出一层古铜色的光晕,老旧砖缝深浅不一,青青野草在光影中摇曳。遗址空旷,少有人来,层层黄土,遍布杂草,金戈铁马湮没在了历史深处,汉函谷关仍是气势如虹。

    据《水经注》载,移来的汉关仿照秦关形制,关楼高耸,规模宏大。

    唐宋之后,汉关逐渐失去了防御功能,受到冷落,又历经战乱和风雨侵蚀,残败不堪,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和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二次进行过修葺。《新安县志》记载,最后一次大型修复在1923年。

    新安县林业局张宗之介绍,修复后的关楼高83米,分为上、中、下三层。顶部为四角亭阁,飞檐画栋;中部为方形阁楼,楹联镶嵌;底部为城门,城垛错落。可惜的是,重修的关楼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遭到破坏,如今只有两层尚存。

    ◎丝路汉关车马喧

    夕阳余晖映上残垣断墙,行走在故城古道上,似乎走进了往昔岁月中,依稀听到关楼上战旗猎猎,看到关门前车水马龙。

    函谷关东迁后,不再仅仅是一座军事重镇,更是两京故道中的重要门户,两京商贸和文化的交会点,一条宽广的丝绸之路,也从这里缓缓延展。

    公元73年,班超受命从东都洛阳出使西域。汉函谷关作为西行的第一关,目睹了丝路的繁华和兴盛,见证过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

    20世纪80年代,在遗址周边区域,出土了独具西域特色的唐代牵骆俑、武士俑、西域胡俑,形神兼备、多姿多彩的骆驼、马等唐三彩……汉函谷关前的一幕幕场景,仿佛重现眼前:班超雄壮出行,玄奘载誉归来,西域使者来访,胡商驼队西归……如同东汉李尤在《函谷关赋》中所描述的:“会万国之玉帛,徕百蛮之贡琛。冠盖纷其云合,车马动而雷奔。”

    曾经的刀光与剑影,喧嚣与繁华都已暗淡无声,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沧桑巨变成今日图景:北侧的凤凰山上,陇海列车正飞驰而过;南侧的青龙山下,310国道汽车川流不息,重叠交融在一起的,正是一条从历史延伸向未来的古今之路。

    漫漫雄关早已废弃,登临关楼,极目远眺,蓝天沃野,碧水东流,你却依然能够回眸历史,去寻觅“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壮阔苍茫。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