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北魏平城造像情况简述

摘要: 一、师贤造像太武灭佛时,任“道人统”的师贤“假为医术还俗,而守道不改”。文成帝复法后,十分器重师贤。在师贤重为沙门时,“帝乃亲为下发”,仍命其为道人统。在师贤的主持下,除修复了灭佛时被毁的大部分佛寺外,还“诏有司为石像,令如帝身”。这尊按照文成帝形象造出来的石像,被当作佛像加以供拜。紧接着,兴光元年(454),又在文成帝的敕令下,“于五级大寺内,为太祖已下五帝,铸释迦立像五,各长一丈六尺,都用赤金


一、师贤造像

太武灭佛时,任“道人统”的师贤“假为医术还俗,而守道不改”。文成帝复法后,十分器重师贤。在师贤重为沙门时,“帝乃亲为下发”,仍命其为道人统。在师贤的主持下,除修复了灭佛时被毁的大部分佛寺外,还“诏有司为石像,令如帝身”。这尊按照文成帝形象造出来的石像,被当作佛像加以供拜。紧接着,兴光元年(454),又在文成帝的敕令下,“于五级大寺内,为太祖已下五帝,铸释迦立像五,各长一丈六尺,都用赤金二十五万斤”(《魏书·释老志》)。此举声势浩大,以致吸引了师子国(今斯里兰卡)胡沙门邪奢遗多、浮陀难提等五人,奉3尊佛像来到平城,给平城造像增添了异域色彩。



二、昙曜始凿“云冈石窟”

和平元年(460),师贤死后,文成帝任命在太武灭佛时誓不还俗的高僧昙曜继任“道人统”,更名“沙门统”。昙曜上任后,便向文成帝建议,在京城西的武州山开凿石窟,镌刻佛像。这一建议得到了文成帝的肯定。于是,昙曜在皇室的强力支持下,以全国财力物力的巨大支撑,在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驰名世界的云冈石窟,就是在这时候开始开凿的。昙曜所开凿的五所洞窟,就是现在云冈石窟中的昙曜五窟(第16~20窟)。

云冈石窟从和平元年开凿,一直到正光五年(524)止,前后共计65年。其中,从开凿始到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迁洛前,为北魏皇室营造洞窟。太和十九年,“六宫、百官俱迁洛都”,云冈石窟皇室营造工程基本结束。但是不愿南迁的中下层官吏、民间人士却继续了开凿之风。到正光五年三月,“沃野镇人破六韩拔陵聚众反,杀镇将,……”(《魏书·肃宗记》),七月,官兵镇压叛乱失利,天下大乱,云冈石窟营造工程终止。



三、献文崇佛

文成复法为佛教发展创造了极佳的社会条件。献文帝即位后,继续弘扬佛法,北魏佛教发展势头更甚。可以说,从文成复法至孝文和冯太后弘佛,献文崇佛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作用。

(一)献文帝对佛教的态度

1、献文帝其人

拓跋弘,为高宗文成皇帝的长子,生母李贵人。兴光元年(454)秋七月,生于阴山之北。太安二年(456)二月,立为皇太子。和平六年(465),文成帝死于宫中,拓跋弘继位,是为献文帝。献文帝执政后,继续执行文成帝的治国方针,并实行如下政策:严格选举制,整顿吏制;设立郡学,实行官医制度;救济六镇贫民以防止流亡,并改革赋税制。经上述措施实行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后,献文帝便开展了对外扩张战争,先是夺取淮岱,廓清朔漠,于皇兴四年(470),御驾亲征,于女水之滨大败柔然,“虏众奔溃,逐北三十余里,斩首五万级,降者万余人,戎马器械不可称计”(《魏书·蠕蠕转》)。

献文帝虽即位时年仅12岁,但是,他以其聪明的天赋,过人的能力,在政治、军事上颇有建树。魏收在《魏书·显祖记》中云:“(显祖)聪睿夙成,兼资能断,……故能更清漠野,大启南服”。

皇兴五年(471),献文帝在与冯太后的政治斗争中处于下风,迫于冯太后压力,禅位于长子拓跋宏。让位后,移居崇光宫,但他仍“国之大事咸以闻”,与冯太后的斗争还在继续。从延兴元年(471)到延兴六年六月期间,献文带兵南征北讨,一会儿打柔然,一会儿又准备进攻南方的刘宋,几乎每年都要亲率大军远征数次。延兴五年冬十月,“太上皇帝大阅于北郊”(《魏书·高祖记上》)。献文帝的一系列行为对冯太后构成极大威胁。冯太后于延兴六年六月,“诏中外戒严”,后献文帝被毒死于永安殿。上尊谥曰献文皇帝,庙号显祖,葬云中金陵。

2、献文帝崇信佛教

献文帝少年时亲眼目睹了文成时代经复法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盛景(虽复法不完全是其原因),认为弘扬佛法对他的统治是功莫大焉。故献文帝即位后,在宗教取舍上,继承了其父对佛教的态度。再有献文即位之时,佛教在北魏社会各界已有很大的发展,其高潮就是武州山的开窟造像。年幼的献文耳濡目染,不会不对佛教“敦信尤深”。

《魏书·释老志》载:“显祖即位,敦信尤深,览诸经论,好老庄。每引诸沙门及能谈玄之士,与论理要”。献文帝是北魏皇帝好浮屠之学第一人。天安二年(467)秋八月,献文帝行幸武州山石窟寺。此次行幸,记载于《魏书·显祖记》,是史书中第一次记载北魏皇帝行幸“武州山石窟寺”。

(二)献文帝对佛教的贡献

天安二年(467),孝文帝出生,献文帝非常兴奋,为庆贺其子诞生,“……起永宁寺,构七级佛图,高三百余尺,基架博敞,为天下第一。又于天宫寺,造释迦立像。高四十三尺,用赤金十万斤,黄金六百斤”。孝文出生后,献文如此庆贺,先是建塔,又是造像,显然是借此弘佛。皇兴三年(469),“又构三级石佛图。榱栋楣楹,上下重结,大小皆石,高十丈。镇固巧密,为京华壮观”(《魏书·释老志》)。皇兴四年,又“幸鹿野苑石窟寺”。

皇兴五年八月,献文帝让位后,做起了“太上皇帝”。并“移御北苑崇光宫,览习玄籍。建鹿野佛图于苑中之西山,去崇光右十里,岩房禅堂,禅僧居其中焉”(《魏书·释老志》)。献文帝所建的鹿野苑石窟寺,在今大同市西北小石子村西、大沙沟的上游。循河湾西行进山二里多,沟北有大石崖,崖壁凿有洞窟11个,东西长约30米,中央为礼佛窟,两侧各五个坐禅窟。

献文帝好浮屠之学,致使后来的高祖、世宗、肃宗,以至胡太后无不通晓而弥信。佛教的狂热影响到政治,统治者的狂热更加速了佛教的发展。



四、孝文与冯太后弘佛

孝文帝是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和军事家。为了消除鲜卑族和汉族的差异,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一生致力于改革。同时,孝文帝大力提倡佛教,不但在宫中亲自讲经说法,还数次行幸武州山察看武州山石窟寺(云冈石窟)的开凿,使佛教得到空前的发展。作为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位于山西大同市浑源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悬空寺,就是在孝文帝的支持下,于太和十五年(491)始建的。

(一)孝文帝与冯太后

1、孝文帝其人

拓跋宏,皇兴元年(467)八月生于平城紫宫,生母为献文帝思皇后李氏。皇兴三年,生母李氏被文明皇后冯氏赐死,拓跋宏被立为皇太子。皇兴五年献文帝禅位于拓跋宏,改元延兴,是为孝文帝。承明元年(476),献文帝死后,“躬亲抚养”孝文帝的文明皇后冯氏被尊为太皇太后,临朝称制。冯太后临朝称制的十几年内,孝文“雅性孝谨,不欲参决;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魏书·皇后列传》),直到太和十四年(490)冯太后病逝,孝文帝独掌政权。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孝文帝在南征归途中病死。庙号高祖。

孝文帝在位期间,和冯太后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制度的改革,颁布了俸禄制、均田制和三长制。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尊崇儒学。还对鲜卑族的民族风俗进行改革,学习汉族的生活方式和典制。极大地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完成北魏王朝的汉化,使北魏迅速强盛起来。魏收在《魏书》中给予孝文帝极高的评价,“有魏始基代朔,廓平南夏,辟壤经世,咸以威武为业,文教之事,所未遑也。高祖幼承洪绪,早著睿圣之风。时以文明摄事,优游恭己,玄览独得,著自不言,神契所标,固以符于冥化。及躬总大政,一日万机,十许年间,曾不暇给;殊途同归,百虑一致。至夫生民所难行,人伦之高迹,虽尊居黄屋,尽蹈之矣。若乃钦明稽古,协御天人,帝王制作,朝野轨度,斟酌用舍,焕乎其有文章,海内生民咸受耳目之赐。加以雄才大略,爱奇好士,视下如伤,役己利物,亦无得而称之。其经纬天地,岂虚谥也!”。

2、冯太后其人

冯太后,为文成帝文明皇后,原籍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其祖父冯弘是十六国时北燕最后一代国君。其父冯朗,在太武帝灭北燕时降魏,封秦、雍二州牧,西城郡公。太平真君三年(442),冯氏出生于长安。后其父“坐事诛”,其兄冯熙逃亡至氐羌地区。冯氏被掳至宫中,做太武帝左昭仪。兴安元年(452),文成帝即位,冯氏被选为贵人,太安二年(456)被立为皇后。和平六年(465),文成帝薨,献文帝即位,24岁的冯皇后被尊为皇太后。献文帝年少,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在其一手安排下,诛杀谋乱的太原王乙浑,稳定了朝政。皇兴元年(467),拓跋宏出生,冯太后躬亲抚养,归政于献文帝。后来。以冯太后为首的“后党”和以献文帝为首的“帝党”展开激烈的政治斗争,最终,“后党”占据上风,献文帝被迫让位于长子拓跋宏,并于延兴六年(476)被毒死。冯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复临朝听政,控制了北魏最高统治权,太和十四年(490),冯太后病逝,谥曰文明太皇太后。葬方山永固陵。冯太后是北魏历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她推动了北魏文明进程,繁荣了北魏王朝,对北魏历史有着深远的、积极的影响。

3、冯太后对孝文帝的影响

冯太后第一次临朝称制后两年,遂归政于献文帝,专心抚养刚出生的拓跋宏。拓跋宏在冯太后的“躬亲抚养”下,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看完便可讲解。诸子百家,无不涉猎,尤其精通《老子》、《庄子》。诗赋铭颂,随口而出,不改一字。还认真学习历代帝王的统治思想与经验。冯太后作《劝戒歌》三百余章,又作《皇诰》十八篇,以此来教育孝文帝。自太和十年(486)以后的诏书、宣册,都是孝文帝亲自撰写。

在冯太后的引导下,孝文帝逐渐开始参与政事。并于太和八年开始,在冯太后的主导下,陆续颁布了俸禄制、均田制和三长制,并建设平城,倡明礼乐、督课农桑、修筑道路、整顿吏风、选贤进士。这些措施为以后的孝文帝彻底汉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冯太后一家奉佛,世代相袭,其祖父冯弘,北燕时曾大力提倡佛教。其兄冯熙佞佛更甚,《魏书·外戚第71上》记载:熙“信佛法,自出家财,在诸州镇建佛图精舍,合七十二处,写一十六部一切经。延致名德沙门,日与讲论,精勤不倦,所费亦不赀”。冯太后立“思燕佛图”于龙城(即北燕故地)。孝文帝自幼深受冯氏的影响,崇奉佛法。

(二)“二圣”执政,共弘佛法

孝文帝即位后的十余年间,冯太后临朝称制,政务决断多出其手。时称孝文帝和冯太后为“二圣”、“二皇”。

延兴五年(475),帝“幸武州山”。当是去察看云冈石窟的开凿情况。承明元年(476),孝文帝“于永宁寺,设太法供,度良家男女为僧尼者百有余人,帝为剃发,施以僧服,令修道戒,资福于显祖”,冬十月,“又诏起建明寺”,并大赦天下。太和元年(477)二月,“幸永宁寺设斋,赦死罪囚。三月,又幸永宁寺设会,行道听讲,命中、秘二省与僧徒讨论佛义,施僧衣服、宝器有差”,五月,“车驾祈雨于武州山”,少顷,便倾盆大雨而至。太和二年六月,幸鹿野苑。太和三年七月,在方山建思远佛寺。太和四年七月,又幸武州山。太和六年三月,幸武州山,并赐贫老者衣服。太和七年五月,幸武州山石窟佛寺(即今云冈石窟)。可以说,孝文帝是平城佛教和云冈石窟繁荣的积极倡导者。

从兴光元年(454)到承明元年(476),京城已有佛寺近百所,僧尼两千多人,四方诸寺六千四百多,僧尼七万七千多人。太和十六年(492),又下诏曰:“四月八日、七月十五日,听大州度一百人为僧尼,中州五十人,下州二十人,以为常准,著于令”。次年又诏立《僧制》四十七条。于是,“内外之人,兴建福业,造立图寺,高敞显博,亦足以辉隆至教矣”。佛教发展大大地超越了前代。

(三)孝文改革对云冈石窟的影响

孝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有以下几方面:服制改革、禁鲜卑语,定南迁人籍贯,改姓氏、鲜卑与汉族通婚、定姓族。定度量、改官制、改礼制等等。北魏从道武帝建立政权,经太武帝、文成帝、献文帝等几代帝王的努力,又经孝文帝一系列的改革后,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体系上完成了其封建化,成为彻底的封建王朝。孝文帝的改革对武州山石窟寺(云冈石窟)的开凿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鲜卑族最初生活在大草原,过着畜牧生活。故鲜卑男子服装一般为左衽装,鲜卑女子着夹领、小袖口装,戴帽。后鲜卑族南迁,转向定居的农耕生活。原来适应马背上的服装已不适应新生活习惯,故服制改革成为必然。北魏的服制改革,以孝文帝时代最为关键。其制,酝酿于太和五年(481)。《魏书·蒋少游传》记:“诏尚书李冲与冯诞、游明根、高闾等议定衣冠于禁中,少游巧思,令主其事,亦访于刘昶。二意相乖,时致诤竞,积六载乃成,始班赐百官。” 太和十年,孝文帝“始服兗冕,朝飨万国”,朝臣颁给五等公服。491年,颁赐刺史已下衣冠。太和十八年,革衣服之制。历时14年,基本完成。

孝文帝改革后的服饰,参照了南朝士大夫服饰样式,衣下宽、衣袖阔、衣带广,称之为褒衣博带式服装。一时,官绅争相模仿,风行全国。云冈石窟的开凿受该潮流的影响,亦给所雕佛像穿上了褒衣博带式袈裟。云冈石窟内有明确纪年的是太和十三年(489),位于第17窟明窗东壁。在第5、6窟,第11、13窟的七佛也采用了相同装束,之后的佛像雕刻服饰主流即为褒衣博带式,这无疑是太和服制改革的反映。

(四)孝文迁都洛阳以后佛教的发展

太和十九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政治、文化中心南迁。由于鲜卑族拓跋部为游牧民族,习惯凉爽气候,皇室贵族不大习惯洛阳炎热气候。孝文帝下令特许“冬朝京师,夏归部落”(《魏书·尔朱荣传》),平城作为北都,与洛阳往来甚密,仍是北魏佛教要地。

孝文帝对佛教义学的发展也很关心,他提倡《成实》、《涅槃》和《毗昙》等学,曾宣称“朕每玩《成实论》,可以释人深情”(《魏书·释老志》)。还提倡佛教义理之学,既礼禅僧,又敬法师,禅、理并重。孝文帝对一些名僧也表示崇敬,如沙门道顺、惠觉、僧意、惠纪、僧范、道弁、惠度、智诞、僧显、僧义、僧利,“并以义行知重”。孝文帝常于禁中亲讲经论,还为西域来僧在洛阳建永明寺,组织了以菩提流支为首的译场,影响遍及北国。

(五)“二圣”弘佛对北魏后世的影响

受孝文帝及冯太后影响,后来几代帝王都崇敬佛法,佛教在北中国空前壮大起来。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莫不崇佛。世宗宣武帝元恪“笃好佛理,每年常于禁中,亲讲经论,广集名僧,标明义旨。沙门条录,为《内起居》焉。上既崇之,下弥企尚。至延昌中,天下州郡僧尼寺,积有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七所,徒侣逾众”(《魏书·释老志》)。元恪即位不久,就“诏大长秋卿白整准代京灵岩寺石窟,于洛南伊阙山,为高祖、文昭皇太后营石窟二所”(同上),即为龙门石窟之宾阳洞。随后,就轰轰烈烈地开始龙门石窟的开凿。永平中期,中尹刘腾上奏为宣武帝元恪造一石窟。龙门石窟的开凿,“从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六月已前,用功八十万二千三百六十六”。

肃宗孝明帝元诩于熙平元年(516)即位后,派遣沙门惠生出使西域,采诸经律。正光三年(521)冬,惠生还京师。共带回经论一百七十部,流传于社会。熙平中期,在城内太社西,建永宁寺。元诩母灵太后在洛阳城内“亲率百僚,表基立刹。佛图九层,高四十余丈,其诸费用,不可胜计”。到北魏末年孝明帝后期,“天下多虞,工役尤甚,于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略而计之,僧尼大众二百万矣,其寺三万有余”(《魏书·释老志》)。



-END-

分类: 中文 研究 研究前沿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