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最是那一抹宁静的微笑 敦煌莫高窟的涅槃像(图)

摘要: 莫高窟第158窟—涅槃像(中唐)  “涅槃”为佛教用语,指经过修行,能够彻底断除烦恼,具备一切功德,超脱生死轮回,入于“不生不灭”的境界,因此也是佛教徒们的最高理想。佛祖释迦牟尼在八十岁时,行至拘尸那城熙连若跋提河畔的娑罗双树间,为阿难等徒众最后说法完毕,在所敷置的佛床上,头向北,面朝西,右胁累足而卧,面容端详自若,毫无痛苦入于涅槃。后世将佛祖圆寂时右胁而卧的形象以图像的形式记录下来,就成为“涅槃像” ...

莫高窟第158窟—涅槃像(中唐)

  “涅槃”为佛教用语,指经过修行,能够彻底断除烦恼,具备一切功德,超脱生死轮回,入于“不生不灭”的境界,因此也是佛教徒们的最高理想。佛祖释迦牟尼在八十岁时,行至拘尸那城熙连若跋提河畔的娑罗双树间,为阿难等徒众最后说法完毕,在所敷置的佛床上,头向北,面朝西,右胁累足而卧,面容端详自若,毫无痛苦入于涅槃。后世将佛祖圆寂时右胁而卧的形象以图像的形式记录下来,就成为“涅槃像”,而世人所说的“卧佛”和“睡佛”正是对“涅槃像”最为直观的印象。

  敦煌莫高窟的涅槃像始于北周,终于唐代。其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以壁画形式呈现,也就是“涅槃变”,如莫高窟北周第428窟,隋代第427、280、295窟,唐代第332、130、120、185、44、92窟;一种是彩塑与壁画结合的表现形式,如莫高窟第332、39、46、225、148、158窟。无论哪种形式,都以佛祖卧于七宝床上的形象为中心,周围围绕弟子、菩萨等举哀的众人,有的还绘出佛涅槃前后的各种细节。本文重点介绍莫高窟最具代表性的两尊彩塑涅槃像。

  以涅槃像为主尊的洞窟被称为“涅槃窟”,这样的洞窟在莫高窟只有两个,即第148窟和第158窟。两座洞窟都是唐代修造,窟内佛像侧卧,前无遮挡,所以平面是横长方形。第148窟涅槃像周围是菩萨、弟子、天龙八部、各国国王举哀群像等,围绕群塑的壁面详细地绘制了佛说法和四众听法,佛涅槃和众弟子、佛母举哀,佛出金棺为母说法和摩耶夫人、天龙八部听法、金棺自举和金棺自焚、四众分舍利等六十六个情节。第158窟围绕涅槃像的壁面主要画有菩萨、弟子、天龙八部、各国国王供养举哀,将主次人物分别以彩塑和壁画表现,使涅槃的主题鲜明突出。

  两尊涅槃像均身着通肩袈裟,侧身而卧,右手支颐,左手自然置于身侧,双足相叠,眼睛半睁半合,面部神情安和寂静。身后或塑或绘的人物形象,根据人物身份显露出向往、惊愕、悲痛、哀伤等种种神情,烘托出佛祖涅槃至高无上、超凡入圣的意境。而这两尊涅槃像中,又以第158窟涅槃像保持了中唐原貌,而成为敦煌涅槃像的代表之作。

  第158窟涅槃像既是中唐大型塑像的代表作,也是同类塑像中的杰出作品。此尊塑像为石胎泥塑,身长15.8米。涅槃像面部,双目半闭,唇含笑意,丝毫没有凡人临终时痛苦和悲哀的表情,相反,犹如欣慰、满意而入睡,整个形态、表情深刻地表现了“寂灭为乐”的涅槃境界。同时,第158窟的涅槃像之精美,不仅局限于主尊涅槃佛像本身的艺术成就,更体现出敦煌最重要的艺术特点,即将彩塑与壁画完美结合,完整地表达主题。第158窟在涅槃像后面的西壁,绘制了两排举哀者像,上排19身菩萨像,下排17身罗汉像,同时还画了14身天龙八部护法神像等;南壁涅槃像头部上方,绘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奔丧和十大弟子举哀,北壁佛足处绘以吐蕃赞普和中原帝王为首的帝王举哀,同时在佛床下方绘须跋陀罗先佛入灭、末罗人歌舞、鸟兽助悲等内容。这些呼之欲出的逼真形象使画面引人入胜、感人肺腑,运用极为巧妙的艺术手法烘托出涅槃这一主题。(文/图敦煌研究院网络中心)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