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敦煌|61窟,遇见宁公遇

摘要:     宁公遇不在敦煌,也不在莫高窟壁画。但在61窟,竟仿若再次相遇。  一  61窟|缘起,五台山图  莫高窟第61窟北墙,就是名满天下的壁画--《五台山图》,画面东起河北正定,西至山西太原,全景展示了五台山周边方圆五百里的山川地形和社会风情,共绘有城郭、寺庙、楼台、亭阁、佛塔、草庐、桥梁等各类建筑170多处。    《五台山图》有两处榜题让我追忆起2011年的那次旅行,记起那次五台山脚下豆村和


  

  宁公遇不在敦煌,也不在莫高窟壁画。但在61窟,竟仿若再次相遇。

  

  61窟|缘起,五台山图

  莫高窟第61窟北墙,就是名满天下的壁画--《五台山图》,画面东起河北正定,西至山西太原,全景展示了五台山周边方圆五百里的山川地形和社会风情,共绘有城郭、寺庙、楼台、亭阁、佛塔、草庐、桥梁等各类建筑170多处。

  

  《五台山图》有两处榜题让我追忆起2011年的那次旅行,记起那次五台山脚下豆村和他们的初相遇,一处是“大佛光之寺”,另外一处是“狮子云中现”。

  

  61窟,我和他们在这里久别后重逢。

  61窟《五台山图》壁画局部-大佛光之寺。61窟,开凿于五代时期(907-960年)。(图/网络)

  61窟,看着这些留存于敦煌莫高窟的佛迹,思量起那寂静深山中的佛光寺。

  61窟《五台山图》壁画局部-狮子云中现。(图/网络)

  

  2011年的7月,循着梁思成夫妇考察山西古建筑的线路,我们来到五台山豆村拜谒佛光寺,第一次遇见安坐于东大殿的宁公遇,第一次遇见掠过树梢头的狮子云。

  

  梁思成|发现,大佛光之寺

  在上世纪初,时人认为最古老的中式木结构建筑是日本奈良的法隆寺,中国已经没有一座唐朝及之前的木结构建筑了。但总有人以情怀面对这世间的诸般不美好,以信仰般的执着去研究和探寻。


佛光寺东大殿的匾额。佛光寺,修建于唐大中11年(857年)。(图/长安)

  1932年到1937年,梁思成一直在寻找遗留在中国大地的古建筑,因偶见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敦煌石窟图录》中的61窟“五台山图”,并在五台山地方志《清凉山志》里找到了壁画所绘的“大佛光之寺”。于是,梁思成携林徽因和他的团队第三次远涉山西探寻古建筑,1937年6月26日,他们到达豆村,正式发现并确定这座唐构佛光寺的真实存在

  


  佛光寺东大殿。东大殿面宽七间,进深八椽(四间),单檐庑殿顶。此殿是由女弟子宁公遇施资、愿诚和尚主持,在原弥勒大阁的旧址上建成。右两树间的石柱为唐代经幢,经幢上刻写的修造纪年为唐大中11年。(图/长安)

  

  发现佛光寺的文章发表在1937年7月9日的《北平晨报》,同一天的报纸还报道了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的重要消息,国人无心分享梁思成的喜悦,因为南下逃亡已经自顾不暇,佛光寺在炮火连天的日子里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东大殿屋檐下的斗拱辅作(局部)。大殿的每条屋脊上都站着一列神兽,据考证为元代补修殿顶添配。梁思诚评价这些脊兽道: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图/长安)

  佛光寺是幸运的,在后来连续十二年缤纷战火里没有被炸平,在“十年浩劫”中没有被斩首,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中没有被承包……

  东大殿的唐代壁画(局部)。左旁立一个天女,双髻高耸,佩以花饰,眉清目秀,长裙及地,衣带飘逸,衣纹流畅,典型的唐代仕女装饰。(图/网络)

  

  梁思成说:这是我们这些年的搜寻中所遇到的唯一唐代木建筑。不仅如此,在这同一座大殿里,我们找到了唐朝的绘画、唐朝的书法、唐朝的雕塑和唐朝的建筑。它们是稀世之珍,但加在一起,它们就是独一无二的。

  

  林徽因|遇见,大德仕女宁公遇

  佛祖说,人一出世便是苦难的开始。佛光寺也有人生般的际遇。


  东大殿仔角梁端头的套兽。套兽为龙头形状,有防屋檐遭雨水侵蚀之功效。垂脊上的走兽为獬豸,传说能辨曲直且勇猛公正。(图/长安)

  

  佛光寺建于北魏孝文帝。于隋唐之际,已是五台名刹,盛名远扬千里之外的敦煌。但纵然是名刹也挡不住一场接着一场的法难,佛光寺应是安全逃离了北周武帝宇文邕、唐高祖李渊搞的灭佛运动。但到了公元845年,唐武宗李炎执政,他高举继往开来的民族复兴大旗,把第一代领导核心的既定路线方针作为任期内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寺庙、佛像、经卷尽悉毁拆焚烧,偌大的佛光寺终于倒在了一片废墟中。


  东大殿庑殿正脊脊刹。正吻为龙头形,黄、绿色琉璃烧制,龙口大张咬住正脊。两吻间站一力士双手托一锅形物,作避雷遮雨状。(图/长安)

  六年后,李炎积劳成疾撒手“会昌中兴”大业,小太宗李忱即位,中央很快调整统战政策,重设功德使,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宗教信仰纠偏工作的若干指导意见,推广运用PPP模式修建寺塔、铸造佛像,民间重开法会,文创事业一派生机。“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和高僧愿诚自帝都带团队来五台山重建佛光寺,这一项目记入了东大殿前的石经幢:“唐大中十一年”,“女弟子佛殿主宁公遇”重修东大殿。


  东大殿垂脊蹲兽。脊兽用黄、绿色琉璃烧制,造型生动,色泽鲜艳。图为狻猊,传说会兴云作雨,可以起到灭火防灾之功效。(图/长安)

  

  宁公遇自此在佛光寺盘腿安坐了下来,她清澈的眼神,淡然又坚定,纯静地凝视着这个世界变迁。

  东大殿中女施主宁公遇(右)与愿诚和尚(左)的塑像。(图/网络)

  

  在以后一千一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佛光寺又经历多次“法难”,之后仅余宁公遇和她的东大殿。

  东大殿的时光那么久远,可世界又那么狭小,有两位女子终久在彼此欣慰的时光里重逢。宁公遇自857年来豆村,与林徽因的相见整整跨越了1080年。


  林徽因与宁公遇塑像的合影。(图/网络)

  

  林徽因说:我真想在这里也为自己塑一个雕像,让自己也陪伴这位虔诚的唐代大德仕女,在这肃穆寂静中盘腿坐上一千年。

  

  豆村|归去,白云千载空悠悠

  豆村,五台山脚下一个偏僻的地方,在沉积了千年的时光和尘埃里,还原了一段久远的生活场景,唤起每一位过客内心埋葬已久对纯粹的表达。

  

  东大殿的唐代壁画《说法图》(局部一)。两组以文殊、普贤两菩萨为中心,在胁侍菩萨和天王、飞天等簇拥下赴会佛祖说法途中。(图/网络)

  东大殿的唐代壁画《说法图》(局部二)。佛光寺确定为唐代的壁画尚有四处,这些壁画与敦煌石窟中同期的壁画相比,设色绘法都完全一致,在绘制技巧上,以浓淡墨色虚实相映,用色以朱砂、石绿、土黄为主,有“焦墨淡彩”的唐画之风。(图/网络)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其实还有许多幸存的美好并未消逝,只是我们未曾发觉。


狮子云。2011年7月10日,一朵祥云停在佛光寺东大殿前,状如狮子。有大师说:狮子云!是文殊菩萨的座骑。(图/长安)  

  

  2011年7月10日,我们离开佛光寺,离开五台山,离开文殊菩萨的道场。闻说,人若发心朝台,文殊菩萨必亲自千里相迎、八百里相送,唯恐肉眼凡胎,相迎未必能相识,相送未必能相知。

  

  也许,我们所看见的宁公遇并不是大德仕女宁公遇,看到的佛光寺也不是大佛光之寺,看到的狮子云也不是文殊师利的青狮座骑,他们不在豆村,也不在61窟。但我依然相信,世上没有一样东西会凭空消失,它只是转化为另般的形态或是方式存在着,并与你机缘相遇。

  

  

  PS:中国古建四大唐构

  “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68处,15万多平方公里的三晋大地上就有271 处,位居全国之首。在山西这座“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中,公认有明确纪年、保存完整的唐代木构大殿有四座,即忻州五台县的南禅寺大佛殿、佛光寺东大殿,长治平顺县的天台庵正殿以及运城芮城县的广仁王庙正殿,它们都地处僻远,历经千年的岁月尘封终成世界瑰宝。

  四大唐构分布地图。唐代遗存的木结构建筑多处于穷乡僻壤,这里香火不旺、天气干燥、战祸未及等都是其侥幸逃离历史风尘的原因。(图/网络)  

  南禅寺大殿(唐德宗建中三年,即公元782年),位于山西忻州市五台县城西南李家庄,为现存建筑年代最早的木建筑。(图/网络)  

  

  佛光寺东大殿(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即公元 857年),位于山西忻州市五台县佛光新村,为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木建筑。(图/网络)  

  

  广仁王庙(唐文宗大和五年,即公元831年),又称五龙庙,因五龙之中的青龙又被称为“广仁王”而得名,位于山西运城市芮城县龙泉村,为现存于世唐代木构中唯一的一座道教建筑。(图/网络)  

  天台庵(唐末天佑四年,即公元907年),位于山西长治市平顺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坛形孤山上,为中国佛教创立最早的宗派“天台宗”的庵院。(图/网络)  


长安若耶

公众号:changanruoye

  
长安若耶出品,欢迎分享转发


分类: 中文 图片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