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春天的盐井,简直美出了人生意义的高度!

摘要: 撰文、摄影:窦挺  我是从西藏芒康境内翻越红拉山进入盐井的。当车子开上垭口的时候,我被不远处峰峦叠嶂闪着银光的雪山惊呆了,拉开车门,朔风怒号,极度的寒冷噎得人连气都喘不上来。所以当我听说盐井离这里不远时,我是有点疑惑的,搜集到的资料里,盐井气候温暖宜人,物产丰富,甚至还有大片的葡萄园能酿造葡萄酒。  可是这里?海拔接近五千,千山鸟飞绝,连只鹰都看不到啊!盐井的盐,被称为“阳光与风的作品”    一


撰文、摄影:窦挺

  我是从西藏芒康境内翻越红拉山进入盐井的。当车子开上垭口的时候,我被不远处峰峦叠嶂闪着银光的雪山惊呆了,拉开车门,朔风怒号,极度的寒冷噎得人连气都喘不上来。所以当我听说盐井离这里不远时,我是有点疑惑的,搜集到的资料里,盐井气候温暖宜人,物产丰富,甚至还有大片的葡萄园能酿造葡萄酒。

  可是这里?海拔接近五千,千山鸟飞绝,连只鹰都看不到啊!

盐井的盐,被称为“阳光与风的作品”

  

  一路下山,呼啸的风逐渐远去,阳光从车窗里照进来,暖洋洋的让人忍不住想打瞌睡。我无意中扭头看向窗外,幽深的峡谷里,一片小小的绿洲跃入我的眼帘。

  这是我和小伙伴从川藏线长途奔袭到这里的目的地——盐井,澜沧江边的古老村庄。千百年来,不管外界如何变幻流转,这里的人们,始终只遵循着一种古老单一的营生——晒盐。这一段的江边,出产卤水,村民们将卤水从深井里背上来,倒在盐田里,经过烈日的暴晒和江风的吹拂,慢慢凝结成白色的盐粒。这是上苍赐予的生存之道,时至今日,这里仍保留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老制盐术。

  顺着简易的砂土公路盘旋而下,澜沧江就在峡谷的底部湍急流过。有木柱支撑的吊脚楼一样的平台出现在山壁上,同伴里有人问:那是什么?寺庙吗?我答:不,那是盐田。峡谷少平地,这里的盐田,都是土木结构的架在空里的大大小小形状不等的平台。

  初到西岸,你会有一种错觉,大片的一块块的盐田,都是建在平地上的。可是仔细看,就会发现端倪,有逼仄的小巷通往田块下面。小心翼翼地钻进去,如入迷宫。

山壁上的土木结构的架空盐田

盐田下,渗出的卤水慢慢凝结成细细的盐柱。

  盐田下的小道崎岖狭窄,有的地方甚至连腰都直不起,一不注意,头就狠狠撞在前面的架子上,生疼。粗砺的盐田下,挂满了细细的白色的盐柱,这是卤水长年累月渗透的结果。轻轻一碰,盐柱就啪一声清脆地断裂了,冰一般清凉地躺在你手心里,伸出舌头舔一舔,是纯正的咸。

成百上千块盐田袒露在阳光下。

  我们正赶上了一场晒盐的开始,没有看到背着圆柱形木水桶的妇女们——这里的风俗自古约定:女人们负责晒盐,男人们负责贩盐,沉重的劳作,都落在女人们身上。她们从早到晚,一趟趟来回于卤水井和盐田之间,从最底部的江边的蓄水池里,把卤水装满木桶,再爬上曲折的小道,倾倒在盐田里,直至把整块田都灌满。

江边的卤水池。到雨季,江水上涨,会将水池和盐水井都淹没,耽搁生计,这是晒盐人最忧愁的事。

  我问一个坐在路边抽旱烟的大叔:从灌满水到晒出盐,大概要多少天?大叔想了想告诉我:这个季节,大概十天左右吧!

村头一棵几人合抱粗的老桃树正在盛开,巨大的伞形的花冠几乎覆盖了整片青稞地。

  时值三月,桃花盛开, 这也是盐井人采盐的高峰期的开始,一直持续到雨季来临。西岸地势略低缓,所产的盐呈淡淡的红色,所以也叫桃花盐——多么浪漫的名字!从艰辛的劳作里,开出最绚烂的花来。

向我兜售盐块的藏族大妈,她不会说普通话,但笑得温和如春风。

  晒好的盐,用蛇皮袋装好,存放在盐田下。聚集到了一定的数量,就装车拉走,去往左贡,去往更深远的西藏腹地。

  

“信仰之地”

  

  盐井在历史上,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也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可就是在这样一个堪称世外桃源的地方,居然还有座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

  西藏和平解放前,地方政府严格限制其它宗教进入西藏地区,一位法国传教士在1855年却通过与当地政府的交易,机智地换来了修建教堂所需的地皮与水源,并兴建了这幢天主教堂。1855至1959年间,先后有17名不同身份的外国传教士来到这里传教。

  教堂所在的上盐井村,村民不到一千个,是这座教堂主要的信仰人群。一个白发苍苍的土生土长的藏族老妈妈,她的名字可能叫安妮,伊莉莎——这是出生时,神父给取的教名,沿用终身,不再另取名字。

  这里的居住人群主要是纳西族和藏族,所以,纳西族东巴教和藏传佛教,以及天主教文化,和谐地共存在这个横断山脉深处的小村里。一户人家,可能妈妈信藏传佛教,爸爸信天主教,孩子又改信了其他教——总之,若是青年男女恋爱,信仰有所不同,家人是不会干涉的,耶稣和释迦牟尼像可以共处一室,多少年来,各教派之间从未发生过矛盾和冲突。

  教堂是典型的藏式建筑风格,只有巨大的十字架在提醒你,这是一座教堂。四处静悄悄的,藏式木楼的走廊上,摆满了花草,雏菊,蟹抓兰,君子兰,开得正鲜艳。这个季节,江南才柳条初绽,这里已经繁花似锦。

  爬上高处的平台,雪山,峡谷,刚刚泛绿的青稞地,和整齐的葡萄园便展开在眼前。是的,这里还种植葡萄,当年的传教士,带来了法国葡萄酒的酿制技术,从这里开始,一直到下游的云南茨中,都盛产葡萄酒。

  朋友听说我到了上盐井教堂,问我:鲁蒂仁神父还在吗?他喜欢浪,经常到处跑,教堂里就剩下个看门扫地的大妈。大殿的门紧闭着。留守的大妈有一搭没一搭地扫着地上的落叶,对我说:自己开门进去看嘛!再一看,锁果然是没有扣上的,连忙谢过大妈,推门进去。

  天主像前,敬献的是洁白的哈达,所使用的《圣经》,当然也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套藏文版《圣经》。

  这里的天主教徒仍然把藏历新年当作一年的起始,碰到圣诞节这样传统的西方节日,教堂会邀请临近省份的教友,甚至是当地佛教寺庙的主持和信徒一起前来欢聚。当然,在遇到藏传佛教的盛大节日时,神父和教徒们也会得到邀请,这大概是互通有无最友好通达的诠释了吧!让人听着,就心生欢喜。

这种面,你能一口气吃下147碗吗?

盐井最正宗的佳加面

  盐井还有一种特色小吃,佳加面,曾经上过《舌尖上的中国》。

重口味的客人可以添加其他佐料,辣到人嘴里冒火的黄辣椒,中等程度的辣椒酱,清脆爽口的红萝卜条等。

  面条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伴着肉糜煮熟,加以香葱调料,味道清淡鲜香,当然重口味的客人,也可以添加其他佐料,奇就奇在,这个面,一筷子算一碗,吃一碗,就从桌上装满小石子的篮子里拿一颗出来计数,吃得越多越好——此地的最高记录是147碗,据说由一位骑行滇藏线的驴友创造,至今无人打破。

卓玛。藏族姑娘都是天生的歌手,都有一把亮丽的嗓子,多高的音也能轻而易举地唱上去。后面牌子上是吃面最高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漂亮的卓玛们一边大声唱着歌,一边手脚麻利地将面从锅里捞出来,分装在小碗里,流水样穿梭在客人们中间,看到你吃完,就眼疾手快地倒进你碗里,一边还大声地喊着:加油吃!谁要是超过148碗,终生免费,还奖励500元现金!

一碗面就这么一小口,可是累计起来,也是很实在的。

  问题是,一碗面虽然只有一筷子,可是一碗碗累计起来,也是很实在的啊!

  

  总之,那天我们中最能吃的小伙伴,也不过吃了55碗。至于我自己,才吃了8碗,真是没用透了。

用来计数的小石子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将世界收入囊中!


分类: 中文 图片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