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大佛寺石窟

以世界遗产标准保护大佛寺石窟

摘要:  2013年10月14日,世界遗产委员会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委派加拿大籍专家狄丽玲(Lynne D. DiStefano)对陕西彬县大佛寺石窟进行现场考察评估,专家对此处丝绸之路申遗点给予满意的评价,标志着大佛寺石窟申遗工作完成迎接国际专家的考察验收。  基础工作是申遗的保证  2006年大佛寺石窟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大佛寺石窟申遗工作正式启动。2012年7月最终确定中国与哈萨克斯坦、 ...

 2013年10月14日,世界遗产委员会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委派加拿大籍专家狄丽玲(Lynne D. DiStefano)对陕西彬县大佛寺石窟进行现场考察评估,专家对此处丝绸之路申遗点给予满意的评价,标志着大佛寺石窟申遗工作完成迎接国际专家的考察验收。

  基础工作是申遗的保证

  2006年大佛寺石窟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大佛寺石窟申遗工作正式启动。2012年7月最终确定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共同申报名为“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的丝绸之路申遗项目,大佛寺石窟根据重新确定的申遗名单踏上申遗历程。

  2013年2月,丝路申遗文本由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政府共同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被正式受理。至此,包括大佛寺石窟在内的丝绸之路项目进入申报的国际程序。

  为了确保大佛寺石窟得到有效保护,提升其科技保护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大佛寺石窟保护管理规划》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大佛寺石窟保护规划》和《大佛寺石窟综合信息监测及预警系统方案》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复的意见进行修改。

  2008年彬县委托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联合对大佛寺明镜台加固工程进行勘察设计,2009年4月完成抢险加固方案,2009年9月国家文物局批复大佛寺明镜台维修抢险加固工程方案,2012年4月该工程顺利通过验收。

  彬县聘请勘测机构和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对大佛寺石窟山体崖面危岩、大佛窟内渗水做了详细勘察监测,勘察报告与治理方案已完成,待国家文物局评审批准后实施。陕西文物保护研究院和西北大学联合设计了大佛窟三尊佛像除尘方案,千佛洞、佛洞和大佛窟等所有铁门已改为木栅栏,还在千佛洞、大佛窟等洞窟内设置木栈道并安装冷色光源照明。

  在石窟环境整治中,彬县聘请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设计大佛寺石窟院内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方案,完成院内广场、明镜台台面铺砖改造和院内游园路拆除、绿化等环境整治工作。

  他们选取大佛窟和石窟室外环境为代表,实现文物本体监测和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功能,为遗产区提供网络化、智能化的实时监测体系。

  大佛寺石窟原有档案存在数量大、分类乱等问题。为了便于查找和研究,石窟管理方按照四有档案要求重新对档案进行分类,共有主卷、副卷和备考卷86卷,建立电子档案上传至丝路档案系统。日常查阅可通过总目录查询,外国专家可通过英文总目录查阅。

  彬县以“丝路申遗与我们同行”为主题,借助报纸杂志、网络媒体、党政办公系统、城市客运车辆进行宣传,还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福银高速设置宣传标语。同时通过举办申遗万人签名活动、申遗“五进”活动(进机关、进学校、进厂矿、进社区、进农村)、申遗书画大赛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让民众了解世界文化遗产,为共同保护历史文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专家指导是申遗的帮手

  大佛寺石窟申遗工作得到国内外专家的精心指导。2006年11月13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林志宏教授到大佛寺石窟指导申遗工作。2012年4月11日,国家文物局组织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等专家一行考察大佛寺石窟,提出扩大缓冲区范围,至此大佛寺石窟遗产区“四至”得以明确,总面积34.68公顷、缓冲区面积587.26公顷。

  2013年3月1日,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和考古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陆琼检查指导大佛寺石窟申遗工作时,要求按照国家文物局申遗倒计时方案,按时间节点完成遗产点环境整治工作,以“最小干预”原则保证大佛寺石窟在各方面都符合世界遗产要求,充分展现遗产价值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良好的保护管理状况。

  石窟管理方按照上级文物部门要求做好遗产展示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展示大佛寺石窟在丝绸之路的地位及其科学价值。他们聘请设计公司制作完成丝绸之路遗产标志牌、解说牌、导视牌、警示牌等标识解说系统和座椅、垃圾箱的制作安装;完成电子门票管理系统,实现电子售票和检票升级,达到控制游客数量和实时统计游客数量功能;在测绘资料数据档案的基础上建立放映厅,形成组合影像等石窟三维数字化展示。

  石窟管理方根据专家意见做好现场讲解员培训工作;其次是做好大佛寺石窟申遗的宣传工作,尤其是加大遗产地沿线的宣传,使民众及利益相关方认识到申遗的意义和通过申遗带来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实惠,激发民众积极参与到大佛寺石窟的保护和申遗工作中来。

  以中德合作保护工程为主的保护维修工程基本保证了石窟本体的安全,现已全部完成大佛窟危岩加固,解决窟顶的安全隐患,考古清淤使大佛窟重现原始地面。通过对大佛窟、佛像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石窟和佛像的应力状态;通过对洞窟和佛像稳定性的全面评估,为今后石窟加固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大佛窟稳定性监测、砂岩风化原因和保护方法也在进行研究。

  中德两国在大佛寺石窟开展文物保护合作期间,中方根据合作协议派出10余人次的技术人员分批赴德国学习和研究,德方也派出技术人员赴中国大佛寺石窟进行合作研究,这些技术人员对大佛寺石窟保护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历史上曾多次对大佛寺石窟进行过修缮和保护,使其在今天依旧保留着唐代的艺术风格。为了确保大佛寺石窟内部安全和文物的防破坏能力,石窟管理方按照文物一级风险等级要求对安防系统进行更新,成立安全监控中心对整个山体洞窟和可能的破坏行为进行全方位监控。

  保护传承是申遗的目的

  彬县通过这些年的申遗工作体会到:文物保护修复永远是不能间断的工作,管理的职责就是要监测它、研究它和维护它,主动做好预防性保护特别重要。技术固然很重要,先进的保护理念和管理更为重要,好的技术还要有好的管理,最重要的还是人。再好的技术再好的管理总要有人来掌握,有了负责任又精通技术的人就有了文物工作的保障。

  文化遗存究竟是保护还是利用一直存在争议和分歧,通过大佛寺石窟申遗,彬县得出的答案是“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遗存应该保护但保护不是唯一目的,还应该让文化遗存服务于群众,如果文化遗产不能服务社会保护就失去了意义。

  数年来,在大佛寺石窟申遗各项工作中,彬县始终把文化遗产保护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努力实现文化遗产由单体保护为主向整体保护为主转变,由单纯保护向保护传承利用有机结合的方向转变,通过申遗过程最终达到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目的。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彬县大佛寺石窟
关键词:

彬县大佛寺石窟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