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老照片: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1983年

摘要: 呼和浩特站是客货一等站,曾用名归绥站,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隶属于呼和浩特铁路局。其始建于1921年,1954年改为现名。1991年4月28日:首列呼和浩特至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的国际旅客列车在呼和浩特站开出,为中国省会(首府)首次开出往来中国以外国家首都的全年定期列车。先秦时期,赵武灵王在此设云中郡,故址在今呼市西南托克托县境。 民国时期为绥远省 ...

呼和浩特站是客货一等站,曾用名归绥站,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隶属于呼和浩特铁路局。其始建于1921年,1954年改为现名。1991年4月28日:首列呼和浩特至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的国际旅客列车在呼和浩特站开出,为中国省会(首府)首次开出往来中国以外国家首都的全年定期列车。

先秦时期,赵武灵王在此设云中郡,故址在今呼市西南托克托县境。 民国时期为绥远省省会,蒙绥合并后,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呼市中心城区本是由归化城与绥远城两座城市在清末民国合并而成,故名归绥。1954年改名为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

呼和浩特是胡服骑射的发祥地,是昭君出塞的目的地,是鲜卑拓跋的龙兴地,是旅蒙商家互市之地,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交汇、碰撞、融合的前沿。大窑文化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保合少乡大窑村,距市区33公里,在1973年发现并发掘。该遗址包括了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五个文化期。

清真大寺,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据《清真寺南北讲堂碑记》记载:“自大清定鼎以来,建立多年。”初建时较为简陋。到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曾重修。1923年回族群众又募捐再度重修后,便成为现在的规模。全寺占地面积约四千平方米。

重修时大殿增高1.7米,扩大了七间,南北讲堂展后5米,增高66厘米。寺的总面积扩大了数十平方米。清真大寺坐东向西,中间为朱红色正门。门上楣有“清真寺”匾额及“国泰”、“民安”四个字。寺门前原有影壁,高丈余,现已拆除。大殿的外墙后壁正对正门。正门南北两侧各有旁门,两边是蓝色的墙面。

大门内正面是庄严肃穆的圣殿,除圣殿外还有讲堂、穆斯林浴室、望月楼、教长办公室、乡老会议室、海里翻学经堂等建筑。入寺门后,大殿南北两侧有甬道通往寺院内。大殿南侧有碑亭一座,存碑六面,其中以“清重刻洪武御制回辉教百字号碑”和“重修绥远清真大寺碑”有较大研究价值。

五塔寺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东南部,原名金刚座舍利宝塔,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为五塔寺。塔始建于清雍正年间,高约16米,塔身均以琉璃砖砌成,塔身下层是用三种文字刻写的金刚经经文,上层则为数以千计的鎏金小佛,刻工精巧,玲珑秀丽。金刚座舍利宝塔,建于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

席力图召。席力图是蒙古语,意为“首席”或“法座”,汉名“延寿寺”,寺庙因四世达赖的老师第一世席力图活佛长期主持此庙得名。建于明朝隆庆和万历年间(公元1567年—1619年),为康熙所赐。该召坐落在呼和浩特旧城玉泉区石头巷北端,坐北向南。

大召无量寺斜对面一路之隔,呼和浩特市规模最大寺院中七大召之一的寺庙。组成中轴线的建筑物是牌楼、山门、过殿、经堂、大殿。大殿采用藏式结构,四壁用彩色琉璃砖包镶,殿前的铜铸鎏金宝瓶、飞龙、祥鹿与朱门彩绘相辉映。---【呼和浩特,1983年。摄影资料:Leroy W Demery Jr】

分类: 中文 图片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