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高原探古——吉林大学-蒙古国立大学在蒙古国进行首次联合考古发掘

摘要: 为加快吉林大学考古学科“双一流”建设,积极推进田野考古工作的国际化合作进程,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与蒙古国立大学人文学院人类学与考古学系签订了在蒙古国境内进行联合考古发掘的校际合作协议。按照合作协议,双方于2018年7月20日至8月18日开展了第一次联合考古发掘,其中中方队员由带队教师潘玲教授、王立新教授以及8名学生组成,蒙方队员由带队教师巴图赛罕教授、阿穆尔毕力格讲师、书海讲师以及6名学生组成。

高原探古——吉林大学-蒙古国立大学在蒙古国进行首次联合考古发掘

  为加快吉林大学考古学科“双一流”建设,积极推进田野考古工作的国际化合作进程,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与蒙古国立大学人文学院人类学与考古学系签订了在蒙古国境内进行联合考古发掘的校际合作协议。按照合作协议,双方于2018720日至818日开展了第一次联合考古发掘,其中中方队员由带队教师潘玲教授、王立新教授以及8名学生组成,蒙方队员由带队教师巴图赛罕教授、阿穆尔毕力格讲师、书海讲师以及6名学生组成。

发掘地点地理位置图

  本次发掘是基于以往的联合考古调查工作。20176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曾与蒙古国立大学人文学院人类学与考古学系合作,对图音河中上游地区的数处石构墓群开展过初步的考古调查,初步确定了今年的考古发掘地点。本年度,双方对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图音河中游的朝伦昂古其特和塔黑拉嘎两个地点的石板墓群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调查、测绘与发掘。两个地点均位于蒙古巴彦洪戈尔省东北部的额勒济特苏木,西北距省会约40余公里。石板墓群所在区域属北部杭爱山脉与南部戈壁阿尔泰山脉之间的过渡地带,为低山丘陵地区,海拔多在20002500米之间,年降雨量稀少,昼夜温差大,植被稀疏。由于环境比较恶劣,该区域迄今仍是蒙古境内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之一,考古工作开展得也很不充分,但古代遗存的保存状况相对良好,已成为欧亚草原考古中最具开拓价值的区域之一。 

朝伦昂古其特地点的航拍照片(发掘区位于山顶平台,红色字为发掘的石板墓编号)

从朝伦昂古其特发掘地点远望山下谷地

塔黑拉嘎地点航拍(红框内为发掘区,拍摄区域内有3个赫列克苏尔)

塔黑拉嘎地点远眺(红圈内为发掘区)

  朝伦昂古其特地点的石板墓群为今年开展考古调查时新发现,此次发掘大型石板墓4座,均早期被扰,其中1座还见有现代盗坑。塔黑拉嘎地点的石板墓群为2017年野外工作时首次发行,此次发掘小型石板墓5座,有3座保存完整,2座早期被扰。

朝伦昂古其特地点石板墓

朝伦昂古其特地点局部发掘区远景

  墓葬平面形状均系长方形,多呈东北—西南向,沿山坡的水平方向分布。地表挖有浅穴,沿浅穴的四壁立砌大小不一的石板构成围墙,通常南、北向的围墙长,东、西向的围墙短,东、西向围墙夹在南、北向围墙之间。往往墓葬围墙四角(即墓葬北壁与南壁的两端)所立石板要比其它位置的立砌石板更为高大。从保存较好的墓葬可以看出,墓内堆积均分为两层,第一层主要由大小不一的石块堆积而成,缝隙间有灰黄色淤土。第二层为一薄层黄灰色沙土。在墓圹底挖圆角长方形或长椭圆形墓坑,墓坑深10-50厘米不等。墓坑口部覆盖2-4块石盖板。未被扰乱的人骨皆仰身直肢,头向东或东北。9座墓中均发现有殉牲,未被扰动的羊头或牛头均置于墓主人头端左侧二层台上。在人的两腿之间或小腹部放置羊或牛的肩胛骨。墓内随葬的人工制品较少,发现有少量陶器残片、骨镳、玛瑙珠、砺石等。陶器可辨器形者有鬲、筒腹圈足罐、敛口弧腹平底罐等,有两件陶罐基本可复原。 

朝伦昂古其特地点3号石板墓及东侧立石清理表土后航拍

朝伦昂古其特地点1号石板墓发掘中

朝伦昂古其特地点石板墓清理表土

清理近尾声的朝伦昂古其特地点石板墓及其东侧的立石

塔黑拉嘎地点石板墓清理至露出墓坑盖板石

塔黑拉嘎地点石板墓清理结束航拍照

航拍石板墓

全站仪打点

二层台上的羊头骨

  在发掘的同时,考古队还专门抽调队员对两个地点的岩画作了系统的调查和记录,拍摄和记录岩画近600幅。岩画制作技法以密点敲凿法为主,还有少量采用刻划法和磨刻法。图案多见单体或多体的静态剪影式或粗线轮廓式动物形象,也见少量射猎、动物交媾与马车等图案。岩画的年代跨度较大。

岩画调查文字记录

朝伦昂古其特地点石板墓围墙上的岩画

朝伦昂古其特地点岩画

  此外,发掘过程中还在朝伦昂古其特地点清理了突厥时期和蒙元时期墓葬各1座,均系岩棚墓。出土有铁带扣、铁剪、铜镜等随葬品。

朝伦昂古其特地点岩棚墓外观

  另在阿日温楚克地点清理了2座新近被盗的石板墓,并有重要发现。

清理不久前被盗掘的阿日温楚克地点石板墓

  按照蒙古国际合作发掘的惯例,蒙古历史与考古研究所3名学者与发掘队抽调的学生合作,在两个发掘地点附近开展了为期10天的考古调查。

沿图音河谷做考古调查

蒙古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学者完成联合调查离开营地前全体考古队员合影

  从以往的发现来看,蒙古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板墓被盗的比例非常高,骨架多破坏严重,随葬品多已不存。此次发掘所见完整人骨与随葬品不多,但却弥足珍贵,可谓蒙古地区近年石板墓考古发掘中的重要发现。和蒙古其他地区石板墓不同的是,此次发现的石板墓围墙或盖板上多见岩画,有些岩画石材明显是建墓时从别处开采而来。塔黑拉嘎地点还发现有石板墓打破赫列克苏尔的层位关系。以上发现,对深入研究蒙古国境内岩画的分期、岩画与石板墓的相对年代关系、石板墓遗存与赫列克苏尔遗存之间的早晚关系,乃至廓清石板墓遗存的分期与分区、石板墓遗存与中国北方地区同时期遗存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塔黑拉嘎地点清理完表土的3座石板墓及赫列克苏尔

  图音河是蒙古中南部三条重要的南北向河流之一,三条河流的河谷地带是中国北方长城地带与蒙古高原腹地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因自然环境的原因,图音河流域长期以来人烟稀少,考古遗存有幸得以相对完整地保留下来。相信在该流域开展进一步的考古工作,对中国北方边疆和蒙古考古都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在此次联合考古发掘中,中蒙双方考古队员始终保持着团结合作、同甘共苦的精神,就各方面的学术问题在实践中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发掘标志着吉林大学考古学科平台的拓展,也是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走向世界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举措。按照双方签订的校际合作协议,此项联合发掘工作还将在未来两年继续开展。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

分类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