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晋商与万里茶道 —— 管窥山西博物院“万里茶道”特展

摘要: 开通于17世纪,延续至20世纪初的中俄“万里茶道”,起点是福建武夷山,终点是昔日俄罗斯帝国的首都圣彼得堡,途经今天的中、蒙、俄三国。这条贯穿中西、绵延万里的茶叶之路,是中西文明交流的一条重要线路。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万里茶道”所承载的历史人文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闽、赣、湘、鄂、豫、晋、冀、蒙八省区在系统开展万里茶道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筹备了“万里茶道”特展,并于1月29日在山 ...

开通于17世纪,延续至20世纪初的中俄“万里茶道”,起点是福建武夷山,终点是昔日俄罗斯帝国的首都圣彼得堡,途经今天的中、蒙、俄三国。这条贯穿中西、绵延万里的茶叶之路,是中西文明交流的一条重要线路。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万里茶道”所承载的历史人文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闽、赣、湘、鄂、豫、晋、冀、蒙八省区在系统开展万里茶道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筹备了“万里茶道”特展,并于1月29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

此次“万里茶道”特展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晋启茶缘”,介绍了“万里茶道”的缘起,指出中国西北民众以及中亚地区、俄国各族民众是这条茶道上主要的销售对象,晋商则是沟通茶道的关键所在。第二单元“万里飘香”,全面展示了“万里茶道”中国境内茶产区、转运区、外销区的文化遗存,着力展示晋商在各个环节的重要作用。第三单元“文化之路”,从语言文化、会馆文化、欧风东渐三个方面,介绍围绕着“万里茶道”所产生的文化交流。通过这三个单元,我们希望观众能体会到历史上在茶道上活跃过的茶商、茶农、运输工、消费者等各种不同身份者的喜怒哀乐,力求打造出一台有血有肉、充满温情的展览。

本次展览的一大看点是还原晋商在“万里茶道”中的作用,彰显晋商“诚实守信、开拓进取”的精神,展现山西文化特色。对此,一方面对于兄弟馆提供的展品,在原有的展品信息基础上,通过查阅各种文献,寻找它们可能与晋商产生的联系;另一方面深入太原、晋中、祁县、临汾等地进行调查,一边发现新的线索,一边寻找能够印证现有想法的展品。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找到了足够支撑展览主线的资料与展品。比如,今天的湖北赵李桥茶厂,其前身就是祁县渠家开设的长盛川砖茶厂,通过查阅资料并与祁县晋商文化研究会的专家研讨,我们搞清楚了“川”字青砖茶的来龙去脉。再如,湖南安化茶厂的“百年木仓”由其前身“兴隆茂茶行”在1902年兴建,“兴隆茂”系清末山西祁县何家著名商号“永聚祥”于1838年创办。我们还在晋中博物馆“发现”了一块精美的“兴隆茂监制”茶砖,实现了建筑遗存、文字资料和实物本身的互相印证。最终,围绕着“晋商与万里茶道”这条主线,通过与专家的反复讨论,按照茶道形成的背景与条件、中国境内茶道各段的介绍和茶道的文化影响力三个方面,打造出最终的展览结构。

▲ 晋“川”牌茶砖与压砖模具

“万里茶道”特展充分吸收了中国境内茶道沿线各段的特色展品。其中,最有学术价值、能客观证明茶道路线的是祁县晋商文化博物馆藏的《行商遗要》手抄稿件。《行商遗要》是祁县长裕川茶庄遗留的办茶纪要,是民国六年(1917)的手抄本,于1994年由祁县晋商文化博物馆从民间征集而来,为王载赓先生当年在长裕川茶庄学生意期间抄录。由于原本已失传,只留下了这本手抄孤本,十分珍贵。该抄本共77页20700多字,毛笔小楷书写,全书内容大致分为德行、茶路、茶山、踹茶、水脚、陆脚、厘金等七篇,详细记录了晋商特别是祁县商帮买茶、去湖南安化制茶、运茶的整个流程与规程,详尽记述了安化黑茶的最佳产地及砖茶、千两茶的制作工序、成本核算等,为了解清代晋商创造茶产业化经营模式提供了极好的注脚。《行商遗要》记载了晋商办茶的三条线路,一条就是西路叫大西路,还记载了两条东路,从而丰富了“万里茶路”在中原这一段的路径,对今天的研究者有着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

▲ 《行商遗要》手抄本

分类信息

山西博物院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