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奚牧凉:发现唐宋时期的上海重镇
摘要: 很多人以为,“上海曾是个小渔村”,“是近一百多年开埠后才‘逆袭’的城市 ”。2016 年,考古工作者用近7年的发掘成果打破了这种偏见。
叩问大上海的前世
很多人以为,“上海曾是个小渔村”,“是近一百多年开埠后才‘逆袭’的城市 ”。2016 年,考古工作者用近7年的发掘成果打破了这种偏见。
▲ 隆平寺塔地宫开启后场景
史书其实早有记载“上海”这个地名初现于宋代,咸淳三年(1267年)“上海镇”设立,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又升为县,至明中叶,上海县(今浦西所在地)已成为全国棉纺业的中心。而今行政区划意义下的“上海市”的前世,还可再往前追溯——在上海镇以西、今上海青浦区境内,大约唐代中期,一座名为“青龙”的邑镇便已粉墨登场。光绪《青浦县志》记载,开元初年(713年), 数郡集力兴修了“自杭州盐官县起,抵吴淞江,袤一百五十里”的捍海塘,塘内土地得到巩固,海潮不再浸灌,使开发位于当年吴淞江出海口的青龙镇成为可能。自此,坐拥水路交通十字路口的青龙镇,成为南方海洋贸易的中心地点之一,开启了它盛极一时的历史传奇。
青龙镇遗址发现了大量与航运贸易相关的瓷片堆积,出土碎瓷数十万片,其中唐代产品以越窑、德清窑、长沙窑为主,宋代的则多来自于福建窑、龙泉窑和景德镇窑,由此证明,青龙镇是唐宋时期外销瓷器的重要贸易港口
现在,青浦区白鹤镇青龙村还矗立着一座八角七级的楼阁式砖塔——吉云禅寺塔,这是康熙皇帝赐它的名号,其实,它就是宋元时期青龙镇的隆福寺塔。在塔的北侧,曾经还站立着一座隆平寺塔,同样八角七级,只可惜早已泯然不见,遁入土中。直到2010-2016年,来自上海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揭开地层,打开砖木,隆平寺塔地宫内精美的阿育王塔等文物才得以重现天日。青龙镇的故事,因之再度从时光的河流中被打捞起,一度朦胧的今上海地区前史,自此绽放光芒。
北宋时已是通达四方的国际级港口
考古人员通过将大面积钻探和重点发掘相结合的办法,确证了青龙镇的存在。这确是一处形成于唐代、鼎盛在宋代,沿吴淞江支流通波塘两岸分布,总面积约两平方公里的江南水镇。共发现建筑基址8处、墓葬4座、水井69口、疑似铸铁作坊1处......
光绪《青浦县志》曾追忆,北宋时,青龙镇“海舶百货交集,梵宇亭台极其壮丽,龙舟嬉水冠松江南,论者比之杭州 ” 。 名士米芾曾“治事青龙“,苏轼也曾莅临青龙镇“醉眠亭”、写下诗句“已向闲中作地仙,更于酒里得天全”。实际上,当年的青龙镇虽然为“镇”,税收已超过周围“县”的收入额,更非初露身影的“上海”所能比拟。而青龙镇最重大的意义不止于此。嘉祐七年(1062年)所刻的《隆平寺灵鉴宝塔铭》总结道:“自杭、苏、湖、常等州月日而至;福建、漳、泉、明、越、温、台等州岁二、三至,广南、日本、新罗岁或一至 ”,表明当年的青龙镇已是转运四方的国际级港口。至绍兴二年(1132年),两浙提举市舶司更是被迁至此地,青龙镇的地位达到历史顶点。
▲ 隆平寺塔基航拍
在考古工作者的手铲下,青龙镇海上丝绸之路重港的繁茂景象,也得到了证实 : 数十万枚残碎的瓷片,大多来自福建、浙江、江西、湖南等南方窑口,又与目前朝鲜半岛和日本考古发现的器物组合十分相似,暗示了昔日来往于青龙镇的船舶所装载的货品类型。所谓青龙镇“控江而淮浙辐辏,连海而闽楚交通”,也大抵可自此窥得一瞥。相对应的,青龙镇考古还发现了由木桩支撑、纵横交错的木板平铺而成的河埠头遗迹,以及总面积约 50 平方米、最厚处约 0.6 米、可能是货物运输途中集中丢弃破损瓷器的唐代瓷片堆,使长期以来困扰历史学界的唐宋某些外销产品的输出路线问题,有了突破口。
地宫惊现阿育王塔
本次青龙镇考古的最大收获,也是其摘得 2016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重要亮点,是对北宋隆平寺塔的发掘。如今的隆平寺塔尚存散水、角柱、副阶宝装莲花柱础、倚柱、壶门等塔基关键部分,而其塔心室地坪下约2米处,还有一套复杂的、由缸基承重的梁架结构,木梁下部正好是地宫的上口,考古发掘就在这中间促狭的空间内进行,这让打开佛塔形的砖砌地宫充满了探秘感。
青龙镇考古执行领队王建文回忆,地宫内部是一座用石板砌筑的宫室,宫室内端放一木函,木函左右各放置一阿育王塔,宫室内满铺了各时代钱币,经统计,共计10693枚。出于对文物安全的考虑,考古人员随即将木函带回实验室仔细清理。木函、铁函、木贴金椁、银棺,四层套函自外而内被依次打开,银棺内供奉着木贴金释迦牟尼涅槃像,铁函一角供奉着装有4颗实心圆珠(3颗为水晶质)的铜瓶,此外,还发现了银箸、铜鎏金匙、银钗、银鎏金龟、铜镜、水晶念珠等近 40 件(组)供养品。
▲ 铅贴金阿育王塔
公元前 3 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崇信佛教,相传他曾有造八万四千佛舍利塔的伟业。青龙镇一度所处的十国之吴越国,末代国王钱俶效仿阿育王故事,也制了八万四千阿育王塔,以供奉舍利和佛经。“八万四千 ”自是虚指,现存的阿育王塔既有钱俶所造原物,也有后世的仿造品,阿育王塔因而成为了相似形制的一类顶级佛具的统称。
那么,隆平寺塔内瘗埋的阿育王塔,究竟是不是吴越国钱俶的原物?铜瓶内供奉的又是哪位神明高僧的舍利?在王建文看来,“阿育王塔应该是民间仿造的,因为钱氏两次所造铜和铁塔多有铭文,但此次发现的没有;而出土舍利应该也是当地僧人的,或为感应舍利,因为《隆平寺灵鉴宝塔铭》里也没有提到埋有佛祖舍利。”
▲ 铜瓶与舍利
无论如何,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的隆平寺塔,见证了当时民间捐资建造佛塔的殷切愿望。“方其行者蹈风涛万里之虞,怵生死一时之命”,元代《至元嘉禾志》中《隆平寺经藏记》里的这句话,透露出青龙镇作为海港事佛尤盛的根源塔砖上的“陆仁安并妻孟十娘舍八万四千片”“...... 一万片入塔内”等模印文字,将青龙镇昔日一位位虔诚信众对筑起不倒的高塔、奉献永世的功德的由衷希冀,永远定格。
另据《隆平寺灵鉴宝塔铭》记载,在弘法之外,建隆平寺塔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北宋时吴淞江江面宽达九里,“与海相接,茫然无辨”,海船入港找不到停泊码头,造塔可为航标,使“远近知路,贾客如归”;二是吴淞江与其支流诸浦易于淤塞而难于整治,盼建塔可以镇水,保一方平安。
青龙镇“上海故事”的落幕
其实,在一片河渠交通、梵宇壮丽的升平背后,一道痼疾一直困扰着青龙镇:虽然整个宋代,官员都对疏浚吴淞江高度重视,其中就包括曾任苏州知府的范仲淹,他在《上吕相公书》中分析道 :“河渠至多堙塞已久,莫能分其势矣。唯松江退落,漫流始下。”但这一难题直到南宋中期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结果青龙镇终为港口淤塞所累,加上今上海地区海岸线继续向东扩展,青龙镇与海口距离日远,最后迨南宋末年,青龙镇被已然“海舶辐辏,商贩积聚”的上海镇赶超。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 元朝设上海县后,青龙镇又被划为上海属镇,“上海故事 ”的主角,由是移位。
▲ 木贴金释加牟尼涅槃像
有趣的是,元代江流重新畅通后的青龙镇,还曾有过一段“回光返照”的时光,这里尚存唐宋遗迹,又具山水形胜,引来一批宋遗民交游、隐居。如曾仕宋为秘书院小史的庄肃,于此聚书八万卷,经史子集无所不备,筑“万卷轩”以贮之,被称颂为江南三大藏书家之一。但无情的历史之后没有再给青龙镇第二次机会。在元末农民起义中,青龙镇惨遭劫掠焚毁,死者填巷,光绪《青浦县志》载:“胜概十不存一,已而市舶之区徙于太仓,遂鞠为茂草,潮淤水涸,民业渐衰。”再到明万历年间,青浦复县,新到任的县令石继芳认为青龙镇“僻在偏陬”,不适合作县城,因此“择境内古聚唐行镇(今上海西郊青浦镇所在地)为县城”。
一段传奇,于是仓皇落幕。青龙镇当年的辉煌与凋零,自此留待四百多年后,由考古工作者来重逢、破译。
▲ 隆平寺塔地宫
来源:《中华遗产》(奚牧凉)
很多人以为,“上海曾是个小渔村”,“是近一百多年开埠后才‘逆袭’的城市 ”。2016 年,考古工作者用近7年的发掘成果打破了这种偏见。
▲ 隆平寺塔地宫开启后场景
史书其实早有记载“上海”这个地名初现于宋代,咸淳三年(1267年)“上海镇”设立,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又升为县,至明中叶,上海县(今浦西所在地)已成为全国棉纺业的中心。而今行政区划意义下的“上海市”的前世,还可再往前追溯——在上海镇以西、今上海青浦区境内,大约唐代中期,一座名为“青龙”的邑镇便已粉墨登场。光绪《青浦县志》记载,开元初年(713年), 数郡集力兴修了“自杭州盐官县起,抵吴淞江,袤一百五十里”的捍海塘,塘内土地得到巩固,海潮不再浸灌,使开发位于当年吴淞江出海口的青龙镇成为可能。自此,坐拥水路交通十字路口的青龙镇,成为南方海洋贸易的中心地点之一,开启了它盛极一时的历史传奇。
青龙镇遗址发现了大量与航运贸易相关的瓷片堆积,出土碎瓷数十万片,其中唐代产品以越窑、德清窑、长沙窑为主,宋代的则多来自于福建窑、龙泉窑和景德镇窑,由此证明,青龙镇是唐宋时期外销瓷器的重要贸易港口
现在,青浦区白鹤镇青龙村还矗立着一座八角七级的楼阁式砖塔——吉云禅寺塔,这是康熙皇帝赐它的名号,其实,它就是宋元时期青龙镇的隆福寺塔。在塔的北侧,曾经还站立着一座隆平寺塔,同样八角七级,只可惜早已泯然不见,遁入土中。直到2010-2016年,来自上海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揭开地层,打开砖木,隆平寺塔地宫内精美的阿育王塔等文物才得以重现天日。青龙镇的故事,因之再度从时光的河流中被打捞起,一度朦胧的今上海地区前史,自此绽放光芒。
北宋时已是通达四方的国际级港口
考古人员通过将大面积钻探和重点发掘相结合的办法,确证了青龙镇的存在。这确是一处形成于唐代、鼎盛在宋代,沿吴淞江支流通波塘两岸分布,总面积约两平方公里的江南水镇。共发现建筑基址8处、墓葬4座、水井69口、疑似铸铁作坊1处......
光绪《青浦县志》曾追忆,北宋时,青龙镇“海舶百货交集,梵宇亭台极其壮丽,龙舟嬉水冠松江南,论者比之杭州 ” 。 名士米芾曾“治事青龙“,苏轼也曾莅临青龙镇“醉眠亭”、写下诗句“已向闲中作地仙,更于酒里得天全”。实际上,当年的青龙镇虽然为“镇”,税收已超过周围“县”的收入额,更非初露身影的“上海”所能比拟。而青龙镇最重大的意义不止于此。嘉祐七年(1062年)所刻的《隆平寺灵鉴宝塔铭》总结道:“自杭、苏、湖、常等州月日而至;福建、漳、泉、明、越、温、台等州岁二、三至,广南、日本、新罗岁或一至 ”,表明当年的青龙镇已是转运四方的国际级港口。至绍兴二年(1132年),两浙提举市舶司更是被迁至此地,青龙镇的地位达到历史顶点。
▲ 隆平寺塔基航拍
在考古工作者的手铲下,青龙镇海上丝绸之路重港的繁茂景象,也得到了证实 : 数十万枚残碎的瓷片,大多来自福建、浙江、江西、湖南等南方窑口,又与目前朝鲜半岛和日本考古发现的器物组合十分相似,暗示了昔日来往于青龙镇的船舶所装载的货品类型。所谓青龙镇“控江而淮浙辐辏,连海而闽楚交通”,也大抵可自此窥得一瞥。相对应的,青龙镇考古还发现了由木桩支撑、纵横交错的木板平铺而成的河埠头遗迹,以及总面积约 50 平方米、最厚处约 0.6 米、可能是货物运输途中集中丢弃破损瓷器的唐代瓷片堆,使长期以来困扰历史学界的唐宋某些外销产品的输出路线问题,有了突破口。
地宫惊现阿育王塔
本次青龙镇考古的最大收获,也是其摘得 2016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重要亮点,是对北宋隆平寺塔的发掘。如今的隆平寺塔尚存散水、角柱、副阶宝装莲花柱础、倚柱、壶门等塔基关键部分,而其塔心室地坪下约2米处,还有一套复杂的、由缸基承重的梁架结构,木梁下部正好是地宫的上口,考古发掘就在这中间促狭的空间内进行,这让打开佛塔形的砖砌地宫充满了探秘感。
青龙镇考古执行领队王建文回忆,地宫内部是一座用石板砌筑的宫室,宫室内端放一木函,木函左右各放置一阿育王塔,宫室内满铺了各时代钱币,经统计,共计10693枚。出于对文物安全的考虑,考古人员随即将木函带回实验室仔细清理。木函、铁函、木贴金椁、银棺,四层套函自外而内被依次打开,银棺内供奉着木贴金释迦牟尼涅槃像,铁函一角供奉着装有4颗实心圆珠(3颗为水晶质)的铜瓶,此外,还发现了银箸、铜鎏金匙、银钗、银鎏金龟、铜镜、水晶念珠等近 40 件(组)供养品。
▲ 铅贴金阿育王塔
公元前 3 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崇信佛教,相传他曾有造八万四千佛舍利塔的伟业。青龙镇一度所处的十国之吴越国,末代国王钱俶效仿阿育王故事,也制了八万四千阿育王塔,以供奉舍利和佛经。“八万四千 ”自是虚指,现存的阿育王塔既有钱俶所造原物,也有后世的仿造品,阿育王塔因而成为了相似形制的一类顶级佛具的统称。
那么,隆平寺塔内瘗埋的阿育王塔,究竟是不是吴越国钱俶的原物?铜瓶内供奉的又是哪位神明高僧的舍利?在王建文看来,“阿育王塔应该是民间仿造的,因为钱氏两次所造铜和铁塔多有铭文,但此次发现的没有;而出土舍利应该也是当地僧人的,或为感应舍利,因为《隆平寺灵鉴宝塔铭》里也没有提到埋有佛祖舍利。”
▲ 铜瓶与舍利
无论如何,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的隆平寺塔,见证了当时民间捐资建造佛塔的殷切愿望。“方其行者蹈风涛万里之虞,怵生死一时之命”,元代《至元嘉禾志》中《隆平寺经藏记》里的这句话,透露出青龙镇作为海港事佛尤盛的根源塔砖上的“陆仁安并妻孟十娘舍八万四千片”“...... 一万片入塔内”等模印文字,将青龙镇昔日一位位虔诚信众对筑起不倒的高塔、奉献永世的功德的由衷希冀,永远定格。
另据《隆平寺灵鉴宝塔铭》记载,在弘法之外,建隆平寺塔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北宋时吴淞江江面宽达九里,“与海相接,茫然无辨”,海船入港找不到停泊码头,造塔可为航标,使“远近知路,贾客如归”;二是吴淞江与其支流诸浦易于淤塞而难于整治,盼建塔可以镇水,保一方平安。
青龙镇“上海故事”的落幕
其实,在一片河渠交通、梵宇壮丽的升平背后,一道痼疾一直困扰着青龙镇:虽然整个宋代,官员都对疏浚吴淞江高度重视,其中就包括曾任苏州知府的范仲淹,他在《上吕相公书》中分析道 :“河渠至多堙塞已久,莫能分其势矣。唯松江退落,漫流始下。”但这一难题直到南宋中期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结果青龙镇终为港口淤塞所累,加上今上海地区海岸线继续向东扩展,青龙镇与海口距离日远,最后迨南宋末年,青龙镇被已然“海舶辐辏,商贩积聚”的上海镇赶超。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 元朝设上海县后,青龙镇又被划为上海属镇,“上海故事 ”的主角,由是移位。
▲ 木贴金释加牟尼涅槃像
有趣的是,元代江流重新畅通后的青龙镇,还曾有过一段“回光返照”的时光,这里尚存唐宋遗迹,又具山水形胜,引来一批宋遗民交游、隐居。如曾仕宋为秘书院小史的庄肃,于此聚书八万卷,经史子集无所不备,筑“万卷轩”以贮之,被称颂为江南三大藏书家之一。但无情的历史之后没有再给青龙镇第二次机会。在元末农民起义中,青龙镇惨遭劫掠焚毁,死者填巷,光绪《青浦县志》载:“胜概十不存一,已而市舶之区徙于太仓,遂鞠为茂草,潮淤水涸,民业渐衰。”再到明万历年间,青浦复县,新到任的县令石继芳认为青龙镇“僻在偏陬”,不适合作县城,因此“择境内古聚唐行镇(今上海西郊青浦镇所在地)为县城”。
一段传奇,于是仓皇落幕。青龙镇当年的辉煌与凋零,自此留待四百多年后,由考古工作者来重逢、破译。
▲ 隆平寺塔地宫
来源:《中华遗产》(奚牧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