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巴黎圣母院大火,塔顶倒塌,玫瑰花窗受损严重……

摘要: 当地时间4月15日傍晚18时50分左右,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大火从阁楼上烧起后迅速蔓延,目前建筑物内的人员已撤离,暂未发现有人员伤亡。有媒体称,火灾可能与大教堂正在进行的翻修工程有关,目前虽未完全证实,但已排除故意纵火可能。法国总理马克龙取消了原本定于当日的全国讲话,他发推称:“巴黎圣母院正身陷火海……今晚,如同所有同胞一样,看到这一部分的我们正被烧毁,这让我十分悲痛。”经过几小时的扑救,巴黎

当地时间4月15日傍晚18时50分左右,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大火从阁楼上烧起后迅速蔓延,目前建筑物内的人员已撤离,暂未发现有人员伤亡。

有媒体称,火灾可能与大教堂正在进行的翻修工程有关,目前虽未完全证实,但已排除故意纵火可能。

法国总理马克龙取消了原本定于当日的全国讲话,他发推称:“巴黎圣母院正身陷火海……今晚,如同所有同胞一样,看到这一部分的我们正被烧毁,这让我十分悲痛。”


经过几小时的扑救,巴黎圣母院的大火终于熄灭根据法国媒体的报道,消防队员称,巴黎圣母院主体结构被“拯救”,主结构整体保存完整。


“巴黎圣母院的塔尖在大火中倒塌,天花板基本被烧毁,火势蔓延到两座钟楼中的一座。但主体建筑结构基本得以保留,两座钟楼也免于在大火中倒塌。建筑内部的碎片仍在冒烟,但石刻基本完好。消防部门称,一些内部结构仍有倒塌风险。


巴黎圣母院中保存的珍贵文物如荆棘王冠、圣路易斯长袍等都是安全的,消防员还及时救出了一些大幅绘画作品,巴黎副市长称能抢救的艺术品都被保留下来了,但当局未公开是否所有文物都已被抢救出来。巴黎圣母院标志性的玫瑰花窗据称得以保留,具体状况仍不清楚。(@微天下)


“非常非常万幸的是主结构保存下来,两座塔楼也获救,塔顶的一些著名雕像因为修缮几天前被移走幸免于难!!但被称之为“森林”的整个橡木结构塔顶倒塌在浓烟里,几个著名的玫瑰花窗受损严重。(@英国报姐)



马克龙在电视讲话中宣布,将重建巴黎圣母院与此同时,网上捐款网站已经启动,据媒体报道,法国亿万富翁、国际奢侈品集团开云(Kering)的董事长兼CEO弗朗索瓦·亨利皮诺特在一份声明中承诺,将捐款1亿欧元用于重建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是巴黎最有代表性的历史古迹之一。

但至迟在公元6世纪,巴黎圣母院的原址已经有了一座罗马式教堂

到了1160年,随着巴黎城市的发展,原有的罗马式教堂过于老旧,已经不能满足基督徒的需要。在1160年被选任为巴黎主教的莫里斯·德·苏利(Maurice de Sully)决定在这个地方重新建造一座宏伟的大教堂。

现在的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在1345年建成。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期,教堂的大部分财宝都被破坏或者掠夺,处处可见被移位的雕刻品和砍了头的塑像,唯一的大钟幸免没有被熔毁(就是《巴黎圣母院》里卡西莫多敲的大钟)。

之后,教堂改为理性圣殿,后来又变成藏酒仓库,直到1804年拿破仑执政时,才将其还为宗教之用。

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于1831年出版,引起很大的反响,许多人都希望修建当时残破不堪的圣母院,引起当时的政府当局对圣母院的关注。

修复计划于1844年开始,由历史学家兼建筑师奥莱·勒·迪克(Eugene Viollet-le-Duc)主持。

1845年,拉素斯(Jean- Baptiste-Antoine Lassus,1807-1857)和维优雷·勒·杜克(Viollet-le-Duc)负责全面整修教堂,工程持续了23年,修缮了尖顶和圣器堂,因此今日我们见到的巴黎圣母院,有很多地方是由他们来重新诠释的。

20 世纪圣母院的保护工作有三类:保护、修复和安全。

20 世纪巴黎圣母院最早的保护工程是1938 年欧尼斯特·海皮斯对西塔楼进行的工作,二战时被中断, 1955 年完成。

1968 年, 文化部长安德烈· 马尔罗发起了对巴黎文物建筑的清洁运动,以此为契机,圣母院在1968年8月到1970 年11月间,进行了清洗和加固立面工程,由伯纳德·维特里负责。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殿的西端开始保护,1980 年唱诗班厅和十字耳堂的南翼继续施工,直到2009 年,中殿和十字耳堂的北翼才终于完工。

巴黎圣母院属于哥特式建筑,它建造全部采用石材,其特点是高耸挺拔,辉煌壮丽,整个建筑庄严和谐。雨果在《巴黎圣母院》比喻它为“石头的交响乐”

哥特式建筑并非源自凭空的臆造,而是来自于对既存建构体系的几处“优化”:

肋拱:原型来自于历史悠久的“十字拱”,它能将竖向荷载转移到四角的支撑上。作为十字拱的“优化”,哥特建筑肋拱下方的“肋”作为永久性构件可以使施工不再需要模板,从而显著节约了施工时间。

肋拱

图片来源:本杰明.穆栋《巴黎圣母院——建造与保护的 历程及方法论》


飞扶壁:来自与早已存在的圆拱和独立于墙的扶壁的结合,这种哥特建筑中常见的结构体能起到分担墙体侧推力的作用。它以更主动明确的结构角色取代了被动受力的梁柱体系,平衡关系更加奇妙,且更加轻便经济。


飞扶壁的出现使得建筑能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在此以前只能依靠巨型的支柱来实现。 

飞扶壁

图片来源:本杰明.穆栋《巴黎圣母院——建造与保护的 历程及方法论》


13 世纪初,随着哥特风格的加速演进,大教堂进行了一次小规模改建、增建:


窗洞向下拓展以增加更多的光线;半圆室外走廊的两处拱顶新建了飞扶壁;中殿的屋顶构架与唱诗班厅直接相连,从而减轻了部分荷载;西立面在三个门洞和巨大的哥特式玫瑰窗的上方, 建造了两座由列柱、深纹饰、卷叶垂花纹装饰的巨塔, 这一后人盛赞为“谐调”的立面是整个哥特建筑史上最精美的一页。

1230 年,这一伟大工程基本完成。虽经调整, 建筑依然整体而均衡——这要归功于五位匿名建筑师默默无闻的奉献。


巴黎圣母院给予后人的伟大启示在于:建筑作品的成功远远超越了为之服务的个人,而建筑整体的均衡统一应当胜过各部分的表现力及每个建筑师的个人表达。


自公元1160 年开始建造的巴黎圣母院,处在了具有先锋意义的早期哥特和趋于成熟的盛期哥特交汇的十字路口。巴黎圣母院长127 m,宽45 m,拱高33 m,是当时西方基督教世界里最大的教堂。

玫瑰花窗则是巴黎圣母院内部的一大特色,比如南侧的玫瑰花窗建于13世纪,但在18世纪时作过修复,上面刻画了耶稣基督在童贞女的簇拥下行祝福礼的情形。其色彩之绚烂、玻璃镶嵌之细密,给人一种似乎一颗灿烂星星在闪烁的印象,它把五彩斑斓的光线射向室内的每一个角落。


但遗憾的是,在这场大火中,它们受损严重

自建造以来,巴黎圣母院见证了无数历史大事件。

1455年,平反圣女贞德诉讼。民族女英雄贞德为法国领兵征战大获全胜,但后来被出卖,遭火刑处死。多年后圣母院教会予以平反昭雪,举行平反仪式,在院内竖立贞德的雕像,从此后人尊称为"圣女贞德"。

1804年12月2日,教皇加冕拿破仑。

1944年8月26日在巴黎圣母院里举行巴黎解放纪念典礼。

1945年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赞美诗。

1970年11月12日在此举行戴高乐将军的国葬。

……

矗立在塞纳河畔,巴黎圣母院见证了古老巴黎历史。然而这一场大火,却再一次令人类文明损失惨重,这不禁令人想起之前的巴西博物馆大火。(相关阅读:2000万件藏品,仅10%幸存!我们还能为巴西国博做些什么?)

究竟该如何保证文物的消防安全?


我们仍需反思。


资料整理自网络,参考本杰明·穆栋著,陈曦、张鹏译《巴黎圣母院:建造与保护的历程与方法论》一文,若需转载请申请授权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巴黎圣母院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