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国家宝藏背后的故事 | 殷商王陵发掘记

摘要: 公元前13世纪,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统治者拉美西斯二世正在大兴土木,营建新都培尔—拉美西斯。他在位67年,支撑着古埃及文明最后的辉煌。与此同时,古老的东方文明正处于商王朝中后期,商王盘庚及其继任者同样为新都殷的建设日夜操劳。不久,商王朝也迎来了鼎盛时期,在位59年的商王武丁带领子民开创了“武丁中兴”的盛景。此时的古埃及统治者似乎对修建诸如胡夫、吉萨金字塔这样的工程失去了兴致,但商王们对于冥界王陵的欲


公元前13世纪,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统治者拉美西斯二世正在大兴土木,营建新都培尔—拉美西斯。他在位67年,支撑着古埃及文明最后的辉煌。与此同时,古老的东方文明正处于商王朝中后期,商王盘庚及其继任者同样为新都殷的建设日夜操劳。不久,商王朝也迎来了鼎盛时期,在位59年的商王武丁带领子民开创了“武丁中兴”的盛景。此时的古埃及统治者似乎对修建诸如胡夫、吉萨金字塔这样的工程失去了兴致,但商王们对于冥界王陵的欲望之火才刚刚点燃。与金字塔高耸入云不同,商王陵则深入幽邃,借用朦胧派诗人杨炼的话,那是一座座“向下修建的塔”。


△ 殷墟王陵遗址



西北冈出了“高射炮”


秦朝末年,秦将章邯与西楚霸王项羽会盟于“洹水南殷墟上”。洹水即安阳河,甲骨文中数次提及。1899年,清代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偶然发现刻在“龙骨”之上的甲骨文,埋藏地下3000载的殷墟地书逐渐为世人所知。1928年10月,殷墟考古发掘开始。1934年之前的八次发掘,主要以洹水南岸的小屯村为中心,大量高等级的遗迹、遗物无不说明这里确是商代都城殷的所在地。1934年春,“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开始了殷墟第九次发掘。按计划,此次发掘的中心仍在洹水南岸小屯与后冈。但开工不久,考古组听来自洹水北岸的侯家庄村民说,村民侯新文在自家的地里挖到了甲骨。听闻此事,此次发掘的领队、专门从事甲骨文研究的董作宾先生立即暂停了洹南发掘,全班人马移师洹北侯家庄南地,果不其然,发掘到了著名的“大龟七版”,这是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小屯宫殿区以外大量出土刻辞甲骨。也正是在此次发掘中,考古组听到了另外一个让他们震惊的消息:武官村有人在西北冈(因冈地位于武官村西北而得名)盗到三个“高射炮”卖给了日本人,还在小营村挖到了“转龙碗”和“小庙”。“高射炮”是什么,“转龙碗”与“小庙”又是何物,大家一头雾水。洹水南岸的小屯村村民多盗挖甲骨,北岸的武官、侯家庄等村村民无甲骨可挖,便盗掘铜器,其中以武官村最甚。抗战时期司母戊大鼎被盗出,也是该村村民所为。


△ 司母戊方鼎


同年10月,殷墟第十次发掘开始,此次发掘的领队是梁思永先生。1931年,他曾在后冈发掘,发现仰韶、龙山与殷墟三种考古学文化地层相互叠压的“后冈三叠层”,解决了三者之间的年代关系问题,在学术界引起轰动。此次重返安阳,梁先生自然仍想以后冈为中心。但刚刚正式入职考古组的石璋如、刘燿等同仁却力主在西北冈发掘,原因除了让人心动的“高射炮”之外,还另有隐情。原来,1933年,石、刘二人在后冈首次发掘到两条墓道的殷代大墓,受此启发,他们认为殷墟不仅有宫殿,还应有商代王陵。经多方调查,二人相信西北冈最有可能存在王陵。


经不住大家的软磨硬泡,梁先生最终同意了这一方案。不过因侯家庄离当时考古组在城里的驻地冠带巷太远,每日往返花费大量时间,梁先生提出在侯家庄租用民宅,成立工作站。大家吃住在此,只有周日可回城里洗澡、写信,且当晚必须全员返回。大家都满口应允。


△ 梁思成、梁思永(左)兄弟在M1002大墓


西北冈面积很大,哪里是王陵呢?大家决定还是从传说中发现“高射炮”的地里开始。这块地是村民侯新文的,他家只有村南的半亩、村北的一亩地。盗贼在他村北的地里挖到宝贝,他却没捞到一点好处,这让他十分气恼,于是就自己在村南的地里乱挖一气,结果还真挖到了甲骨。


出师不利惹事端


正当大家满怀期待,想一睹王陵真容之际,一件事差点让发掘全盘泡汤。


开工第十天的下午,正坐在坑边绘图记录的石璋如突然掉到坑里,被土埋住了腿。而还在坑里挖土的五个工人中,两个眼疾手快跑了上来;一个叫韩希尧的练过功夫,眼看倒塌的土扑过来,纵身一跳,只被埋住了下半身;另两个工人则完全被埋在土里,一个就是侯新文,另一个是即将结婚的新娘刘珍。等大家手忙脚乱把二人挖出来时,早已回天乏术了。原来,这里由于盗掘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坑洞,挖掘造成坑洞坍塌,事故在所难免。


突然的事故让考古组措手不及,死者家属拒领尸首,在地方上小有势力的刘珍哥哥还带领人马挎着盒子枪前来威胁。没有办法,大家担心夜间野狗撕咬尸体,只得把死者搬到工作站,由石璋如、刘燿二人值夜看守。石、刘二人力挺西北冈发掘,结果如此,当时心情可想而知,主持发掘的梁先生更是郁闷不已。后经法院勘查,并请托当地士绅出面协调,总算以每人赔付200银元抚恤金了事。


“中央夜晚发掘团”事件


正当重新发掘步入正轨之时,11月15日晚上10点多,附近的小营村村长李宝善、村民李来发到工作站打听,在西北冈除了“中央白天发掘团”外,是否另外还有一个“中央夜晚发掘团”?他们说,县府官员李冠带着武官村村长要到李来发的田里发掘,还让小营村预备热水,做好接待。因有县府官员出面,李宝善不敢怠慢,可又觉得十分蹊跷,于是前来求证。真是咄咄怪事,哪里冒出个夜晚发掘团啊!事不宜迟,考古队员们当即请求护卫发掘、驻站的警察与士兵前往查看。果不其然,离考古队正在发掘的1001号大墓不远的棉田里,有人正在挖掘。军警打开照明灯,果断开枪,盗贼还击了几枪后缴械投降,李冠及武官村村长当即被俘,随后李冠被押送到县府。


奇怪的是,第二天一早县府来人通知,李冠并非政府正式人员,显然是想推卸责任。此事后来一直呈报到省政府。12月,当时的中央政府也派专员来调查,梁先生在冠带巷招待两位专员,厨师专门做了安阳的名菜三不沾、白血汤,又做了其中一位专员最爱吃的鱼。调查结果仍是李冠与县府无关,整个事件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仔细想来,此事应当是由于考古发掘挡了当地人的财路,于是官匪串通一气,出此下策。


“转龙碗”与“小庙”


盗掘的事给了考古队员很大的启发,为何盗贼会在此地挖掘?其中必有原因。考古队当即决定就在此处发掘。结果稍加清理,就发现了编号为M1005的墓葬。M1005实际上不是一座墓,而是王陵的祭祀坑。坑内分上下两层,每层各三具人骨遗骸,每个头与躯干摆放错位,显然是被斩首后放入的。诸如此类的祭祀坑在王陵区有2000余座。


此祭祀坑虽然规模不大,但第一件出土的文物就是一直萦绕在大家心头的“转龙碗”。实际上,当晚如果没能阻止盗掘,这座墓定将被洗劫一空,“转龙碗”也将成为传说。直到1976年发掘武丁王后妇好之墓,类似的器物才再次出土。见到此物,梁先生才相信传言是真,憋屈很久的石、刘二人也总算长出一口气。


这件当地人口中的“转龙碗”,考古学家后来称之为中柱盂,器底中部有六瓣莲花头的柱子,柱子中部套有圆环,其上铸有四条回首上扬、旋转不止的夔龙。造型奇特,巧夺天工!


构造精巧的铜中柱盂


M1005内共有铜中柱盂2件、铜壶3件、铜盂1件、铜铲3件、铜箸3双共6支、铜镜1面、陶中柱盆1件、陶盆1件,另有骨锥25件。一般来说,随葬青铜礼器的殷墟墓葬中,作为酒器的铜觚和铜爵会占据主体地位,而M1005内未见铜觚爵,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其不是墓葬。时至今日,M1005内器物仍有许多待解之谜,比如,铜中柱盂中旋转的四条龙有没有使用功能,仅仅是为了美观和炫示奢华吗?每支长达26厘米的铜箸真是用于吃饭的筷子吗?底部中空的陶中柱盆是否与铜中柱盂功能相同?铜镜真如后世大量出土的铜镜一样属妆奁之物吗?……


刚清理完M1005,发掘人员又在其旁边发现另外一座祭祀坑,编号M1022,坑内有一人、一狗,出土10件青铜器,分别是角形器1件、觯2件、觚1件、爵2件、卣1件、斝2件、方彝1件。令大家兴奋的是,M1022中的方彝就是当地人说的“小庙”,其上铜盖作屋脊状。


△ 村民口中的“小庙”——铜方彜


两坑的发掘者石璋如更是感慨良多,梁先生给他总结道:“今年你的考古鸿运亨通,虽然开始的时候有塌坑的危险,并且打了一官事,可是后来就转凶为吉了。”


峰回路转


第一次王陵发掘取得如此大的成绩,20多件精美的铜器运回北平(北京)时,让时任史语所所长的傅斯年先生十分振奋,当即决定大力支持西北冈的发掘。梁思永先生也打消了发掘后冈的念头,草拟了一个宏大的发掘计划。1935年初春,乍暖还寒,梁先生就早早地到了安阳,此次更是直接住在侯家庄的工作站内,每日眉开眼笑。


西北冈发掘取得的成果也引起当时的国民政府的重视,内政部与教育部联合为他们颁发了“中华民国第壹号采取古物执照”。发掘期间,古物保管委员会派古物监察委员到现场巡视、监察,并督导地方行政长官重视文物盗掘案件。


第二次发掘在殷墟王陵的东西两区同时进行,仅发掘工人就有300人。到了第三次发掘,更是增加到500人。平日里空旷的西北冈一下子聚集这么多人,犹如庙会一般。让人头痛的不是发掘本身,而是每隔五天就要给这500工人发工资。工人们喜欢银元,五天的工资就重达45斤,发工资当天,需从城里雇用可靠车夫,拉着一箱银元到工地按人头发放,也算是一道风景!


△ 西北冈第三次发掘,HPKM1217号大墓发掘景象


第二次发掘时,陆续有王陵挖掘到底。不过殷墟王陵自西周时期就开始被盗,王陵大墓内随葬品所剩无几。但几座大墓内还是出土了一些精品,如M1004大墓出土的牛鼎、鹿鼎等,由此也可想见王陵大墓随葬品之多、之精、之美!


直到整个王陵区发掘结束也未发现大家所期盼的“高射炮”的踪迹。三件“高射炮”专业名称是铜四足方盉,是从M1001中盗走的,该墓被很多学者认为就是商王武丁之墓。这三件铜方盉现存日本根津美术馆,三件器物上分别有“左”“中”“右”铭文,说明它们应是一组器物。每件铜方盉高达73厘米,管流高昂,半浮雕状花纹繁缛,充分展现了当时高超的铸铜工艺,此后再没发现同类型器物,也说明此种铜盉可能为王室专享。


△ 形似高射炮的铜四足方盉


殷墟发掘是中国考古事业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考古发掘,素来被视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轫。它丰富的出土文物证实了距今3300年左右的中华文明史。殷墟都城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殷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东方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和光荣的地位。今年适逢殷墟发掘90周年,谨以此文向殷墟第一代考古人致敬!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载《群言》2018年4期)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