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图书资讯丨蒙元时期山西地区全真教艺术研究

摘要: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王宏建教授:较之三清殿壁画,学界对纯阳殿和重阳殿的关注则相对较少,特别是重阳殿壁画,对其个案研究者更是凤毛麟角。重阳殿壁画内容与王重阳及全真教众的联系密切,在全真教历史的研究中至关重要。同时,该殿壁画破损严重且经历后世多次修缮,关于制作者以及壁画主题、画幅规模等学术界莫衷一是。因此,选择重阳殿壁画作为研究对象是需要学术勇气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松教授:作者似乎对艺术史的眼光颇有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王宏建教授

较之三清殿壁画,学界对纯阳殿和重阳殿的关注则相对较少,特别是重阳殿壁画,对其个案研究者更是凤毛麟角。

重阳殿壁画内容与王重阳及全真教众的联系密切,在全真教历史的研究中至关重要。

同时,该殿壁画破损严重且经历后世多次修缮,关于制作者以及壁画主题、画幅规模等学术界莫衷一是。

因此,选择重阳殿壁画作为研究对象是需要学术勇气的。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松教授:

作者似乎对艺术史的眼光颇有偏爱,将理论性的剖析贯彻于历史性的连缀之中。以具体山西道教艺术材料为线索,牵发到艺术与宗教的普遍性关系问题。

如何从具象的材料(如特定教派与视觉材料、不同宗教文本的比较及其与图像的关系)来观察普遍的社会信仰与思想,抽离出一般艺术史、宗教思想、艺术理论三者的关系?

作者在这本厚实的专著中提出了许多有新意的问题。


精彩内容


1

洞天福地理念下的宫观地形选择

全真教在山西地区以太原、临汾和河中府三地最为重要。

通过全真宫观资料的记载,可以发现全真教建宫立观时对地形的要求是很苛刻的。为选取地形,应一思二观,择地而建,其依据是传统道教中的“洞天福地”理论。

记载太原路崞州神清观的《神清观记》总结了宫观佳处的三要素,即山水之秀,宫宇之盛以及有道德之士而居,前者为自然条件,中者为经济基础和宗教氛围,而后者则提到了人文环境的要求,如果达到三者,方算完美。

图1.4/蒙元时期山西地区全真宫观地形分布示意图


2

重阳殿壁画的叙事性研究

重阳殿壁画由榜题与图像两部分构成。除去55组场景图像共同构成一个叙事之外,榜题本身也有一套叙事逻辑。壁画中的这种双重叙事一方面通过文字——榜题形成完整的叙事体系,同时又通过图像——壁画,将表现不同时间、地点及情节的单个画面通过有效方式组合在一起而成为具备完整叙事性的画面。


图2.2/重阳殿壁画绘重阳画传位置示意图

注:画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为第1~12,重阳入道,由棕色标出;第二部分为第13~18,重阳度化,先后由橙、红、蓝色标出;第三部分为第49~55,重阳仙逝,由绿色标出。


图2.7/重阳画传四壁五面叙事线路图


3

“刺点”:重阳殿壁画中的地狱场景

如果说其他场景以较为温和、饶有意趣的真实场景再现来呈现度化故事的话,这九组虚拟空间的表现无论是画面的内容还是色彩都与其他形成了较大的反差;而且单组画传中,左下角地狱场景中血腥的惩罚画面,与上半部分马钰夫妇面部的惊恐表现以及居高临下的王重阳的悠然神态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借用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年)的概念,刺点(Punctum)作为图像中的一个另类要素,它如同一把箭,从图像中射出来,射中了观者。一旦有了刺点,盲画面就出现了,它在观者的大脑里被想象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刺点是画面之外的某种微妙的东西,好像图像把欲望导向了它给人看的东西之外”。这种欲望包含了现实生活中力求摆脱的一切,包括生活的苦难,战争给心灵带来的创伤,对生命有限性的恐惧以及由此引发的生命永存的企盼。


图2.22/第16~24九组地狱场景的图像表现线描图



图2.26/第22《洒净水》之大石压身地狱


图2.27/第20《夜谈秘旨》之犁舌地狱

4

孙不二的登真之路与其形象演变


种种因出家入道所带来的伦理道德压力,女性显然比男性更大。除了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之外,潜意识里对于女性修行者基本准则的要求和实际的道德约束是相一致的。再加上女冠来源中成分的不纯洁(比如寡妇以及妓女等),遭到了社会上的非议,所以在对女冠品行的评价以及期待上也就增加了更多的伦理色彩。孙不二虽后来贵为宗师,却也免不了因为与王重阳作为师徒时频繁接触而遭到舆论质疑。同时,因为全真女冠的兴起正好满足了元代社会部分妇女对宗教生活的需要,故而将孙不二树立为一宗之主并承担起度化女性信众的重要责任,也是当时全真教教团势力发展下的大势所趋。在此语境下,孙不二的个人形象与其所扮演的宗教祖师身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图3.14/第15《分梨环堵》、第28《妆伴哥》、第17《擎芝草》中的孙富春形象(入道前)



图3.21/《宝善卷》全真宗祖图之孙不二形象


目 录

绪论


第一章 蒙元山西全真教宫观建设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政教背景及区域分布

1 政教背景

2 区域分布

3 洞天福地理念下的宫观地形选择

第二节 全真宫观的建设时段

1 建设时段

2 全真教领导人在山西的布道设教

第三节 全真宫观的殿堂设置及修建理念

1 继承与创新:全真宫观的殿堂设置

2 宫观修建的两种方式及立观度人的逻辑关系

3 宗教理念转变对传道布教的影响

小结

第二章 全真教艺术形象的图文结构及宗教传达:以芮城永乐宫重阳殿壁画为例


第一节 重阳殿壁画的叙事性及图文结构

1 重阳殿壁画的叙事性研究

2 重阳殿壁画中榜题与绘画的关系

第二节 重阳殿壁画的宗教性传达

1 “刺点”:重阳殿壁画中的地狱场景

2 《叹骷髅》:王重阳在传道中使用图像的母题及其意义

小结

第三章 祖师形象的历史塑造:以孙不二为例


第一节 重阳殿壁画中孙不二的出现与消失

1 重阳画传中的14组孙不二形象

2 重阳画传中孙不二形象的消失

3 全真道士的文化立场对孙不二进入“七真”体系之影响

第二节 孙不二的登真之路与其形象演变

1 离家弃子:因性别所引发的度化困难

2 毁容西度:从“未之纯信”到“决然入道”的态度转变

3 七年环堵:孙不二的女丹功与男装像

第三节 从女冠群体看孙不二形象的历史产生

1 女冠入道的基本模式及入道原因

2 入道与守节的折中:小议寡妇入道的相关问题

3 妓女入道:对女冠身份的再认识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后 记

此文乃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来。

儒道释三家分别从社会、自然与心灵三个方面合力滋养着中国人文思想的持续发展。有宋以来,三家思想逐渐合流,作为其融合之集中体现的全真教,以异于传统道教的新姿态,于战火中兴起,救黎民于水火,在金元时期一时成为黄河南北影响深远的教派群体。其教义思想具有新创之处,其视觉艺术更是借助山西地区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而得以遗存至今。因此,在博士研究开始之初就已笃定,要借全真教艺术之视觉形象作为敲开传统道教思想世界知识之门的钥匙,而在那样一个战火连天、民不聊生的悲惨世界,回望历史、观照人心亦成为撰写此文的初衷。基于此,需特别感谢我的博士生导师王宏建先生,您对宗教艺术的本质、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艺术美作为具体形象的真理等重要理论问题的深刻阐释,提纲挈领地为我在论文中分析并理解宗教艺术作品的内容及其形象内涵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图像泛滥、泥沙俱下的当下,脱离了原境的古代艺术作品在视觉文化大潮中显然已被逐渐改变了其原初的意义。同时,作为研究者,面对距今千年开外的宗教艺术图像,即便如何冷静与理性,亦难以完全避免在图像时代影响下因视觉经验和图像认知的发展对眼睛的规训。还需看到,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这“三新”作为目前学界对学术研究的重要考量,正成为勒在研究者脖子上的一道无形的锁痕。中国古代美术史学研究,经过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持续发展至今,坦诚而言,在材料方面出新难度较大,因此在新观点、新方法上寻求突破就显得迫切。特别是研究方法上,较之西方艺术史学研究的多元生态,中国传统美术史研究实则单调许多。因此,借助对西方美学史及艺术史学史已有的粗浅了解,如何寻找到一些适合解读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新角度也就成为了笔者不断思考的问题。读博期间,无论是西方文学电影叙事学理论,还是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无论是福柯、罗兰·巴特,还是米歇尔,无论是形式分析、心理分析,还是文化研究、性别研究等等都像放电影般一遍遍地不断在大脑中闪回。当时虽然不时冷静地提醒自己,强行嫁接可能会过度阐释,但在一股热情和冲动的裹挟之下已然顾不了太多,摸着石头就实验了开来……今年正值母校百年诞辰,在此特别感谢中央美院人文学院活跃而浓郁的学术氛围对我的精神滋养,感谢学习期间诸位一路携手而行的同好们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的学术交流,博士三年的学习就像一场美丽的头脑风暴,诚愿诸位师友学业精进、前程似锦,恭祝母校永远年轻,充满活力。

在论文撰写期间,我已在《美术》杂志社实习,因此对杂志社诸位同事多年的陪伴与照顾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特别是尚辉先生对我艺术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的培养铭记于心;在论文准备出版期间,又值在艺术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亦是因为此书的不断修改而耽误了不少研究任务,为此要对我的合作导师牛克诚先生致以深深地歉意,同时因为您,让我打开了一个更宏深的学术视野;此外,还要特别感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李凇先生为我撰写了推荐信,作为道教美术研究领域的权威,您的认可与鼓励让我信心倍增。

选择全道教艺术作为博士论文研究的对象并且借助这本专著作为三年求索的总结,于己而言可谓一个阶段的小完满。虽然不足之处仍然很多,但若能借此起到抛砖之功,在道教艺术研究这个久难一闻人间烟火气而今却已展现勃勃生机的学术新贵面前,激发越来越多的金玉同道们研究之兴趣,亦不啻为美事一桩。为此,特别感谢文物出版社为我提供这个难得的机缘,感谢责任编辑谷雨老师为此书的顺利出版所付出的辛苦努力。

最后,将此书献给我的父亲吴敏行先生、母亲刘子兰女士。

2018年9月4日于望京南湖东园


作者简介


吴端涛,男,1986年生,山东惠民人。2008年、2011年先后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分获学士、硕士学位,论文获湖北省第十届优秀硕士论文。201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美术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到中国美协《美术》杂志社工作。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绘画史、道教美术史。

“考古新视野”丛书

蒙元时期山西地区全真教艺术研究

吴端涛 著


文物出版社

2019年4月

ISBN 9787501060986

定价 90.00元

相关链接:

永乐宫重阳殿壁画传道图像研究

吴端涛:蒙元时期山西地区全真教艺术研究


美术遗产

美术 | 考古 | 建筑 | 文物保护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