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十六至十七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摘要:  由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十六至十七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1月19日至23日在广东省博物馆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与广东省博物馆“牵星过洋:万 ...
 由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十六至十七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1月19日至23日在广东省博物馆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与广东省博物馆“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展览相配套,议题包括沉船与水下考古、造船与航海、陶瓷贸易、海洋贸易物品等。本次研讨会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广东省文物局的关心和鼎力支持,来自美洲、欧洲和亚洲以及国内的36名学者参加了研讨。
  研讨会的第一专题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所姜波所长主持,学者们围绕沉船与水下考古等议题展开研讨。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Michael Flecker先生通过比较约1608年沉没的“平顺号”以及约1690年沉没的“头顿号”在船体、船载瓷器、手工制品等方面的异同,揭示了17世纪南海贸易的的状况。韩国国立海洋文化遗产研究所的文焕皙和洪光憙介绍了韩国泰安马岛海域水下考古调查和马岛四号沉船的最新发掘成果。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和历史研究所罗伯特研究员通过介绍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的马尼拉大帆船沉船考古项目和阿卡普尔科圣地亚哥港考古工作,阐述了马尼拉大帆船的考古学研究对于16至19世纪太平洋地区贸易的贡献。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所丁见祥副研究员介绍了沉船考古的原址保护、异地保护等的方法,并提出了对各种方法的评估和整体思考。

  第二专题围绕造船与航海等议题展开,由美国丹佛美术博物馆亚洲部主任焦天龙博士主持。姜波以龙泉窑荷叶盖罐、宝石和波斯釉陶为例,论述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与文化交流方式。广东造船工程学会何国卫高级工程师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阐述,指出海上丝绸之路中贸易是目的,航海是手段,船舶是载体,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应加强对航海及船舶等课题的重视。暨南大学历史系罗小霞博士综述了近二十年来明代造船与航海技术的相关研究情况。厦门大学历史系刘淼副教授和周运中博士则分别分析了16至17世纪南海海域不同时期海洋贸易的面貌,以及明万历时期南澳岛一带的贸易情况。

  第三专题围绕陶瓷贸易等议题进行,由福建博物院栗建安研究员主持。深圳文物考古鉴定所吉笃学副研究员和深圳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研究员分别基于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方法对“南澳Ⅰ号”沉船的年代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南澳Ⅰ号”沉船的年代约在万历二年至万历五年(1574~1577年)之间,以及隆庆开海之际的不同观点。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刘文锁教授发表了香港九龙圣山遗址宋元时期的考古成果及相关问题探索。瑞士远东艺术博物馆馆长Monique Crick女士通过菲律宾海域发现的“里纳礁”沉船和“圣克劳斯号”沉船,分析16世纪初期东南亚的陶瓷贸易。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羊泽林副所长分析了全球化初期国内和国际大背景,通过福建漳州地区与泉州的德化地区丰富的瓷窑出土成果及沉船出水资料,阐述这一时期福建瓷业生产和外销的面貌。

  第四专题围绕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物品展开,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李庆新研究员主持。香港大学钱江教授阐述了万历时期中国商人在印度尼西亚爪哇西部以万丹为中心的区域所进行的胡椒、陶瓷与白银贸易及其社会影响。广东省博物馆黄静研究员用丰富的实物资料,从茶、咖啡和巧克力等热饮的传入与饮用器具的定制,阐述了17至18世纪欧洲的饮食文化与中国外销瓷器型的关系及其影响和发展。中山大学熊寰副教授依据文献与考古资料,对17世纪到19世纪中国景德镇和日本肥前古窑进行比较研究,并结合双方瓷业的兴衰作了论证。广东省博物馆白芳博士与中山大学历史系黄超博士分别探讨了广州外销茶和中国白铜贸易的相关历史。

  研讨结束后,学者赴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考察“南海Ⅰ号”沉船的发掘现场及相关发掘成果,并与考古专家及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研究者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6年1月15日第8版)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