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

摘要: 泉州海岸线曲折蜿蜒,总长约421公里,大部分为基岩海岸,形成了许多的海湾。水域宽,航道深,是个天然良港,有利于船舶停靠避风,适宜以风为动力的帆船。海湾较多,水域宽广,海床的花岗岩结构及航道的深度,比较适宜停驻大型船泊。泉州海岸线泉州先民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宜海条件,在沿海地带长期进行造港运动,形成了“三湾”(泉州湾、围头湾、深沪湾)及两江(晋江、洛阳江)范围内由众多码头构成的集群港,与世界上许多


泉州海岸线曲折蜿蜒,总长约421公里,大部分为基岩海岸,形成了许多的海湾。水域宽,航道深,是个天然良港,有利于船舶停靠避风,适宜以风为动力的帆船。海湾较多,水域宽广,海床的花岗岩结构及航道的深度,比较适宜停驻大型船泊。

泉州海岸线

泉州先民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宜海条件,在沿海地带长期进行造港运动,形成了“三湾”(泉州湾、围头湾、深沪湾)及两江(晋江、洛阳江)范围内由众多码头构成的集群港,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进行频繁的海上贸易活动,孕育出了“海上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古代的“刺桐港”。

泉州湾

围头湾

深沪湾

泉州因“刺桐港”享誉,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有一千多年的古港历史。自古享有“东方第一大港”“四海人文第一邦”等盛名。同时也是知名的“世界宗教博物馆”,朱熹曾经这样评价泉州:“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相较于西安,泉州的文化显然更加鲜活,泉州集合了儒释道与世界各地的宗教文化,是海上丝绸之路最为重要的起点城市。

泉州

1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

对于泉州人来说,海是永远的朋友。泉州港曾以“刺桐”一名从唐五代时就开始为世界各国熟知,它的兴起和发展在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刺桐港

晋江深沪庵山沙丘贝丘、惠安音楼山遗址以及泉州石狮沿海区域所发现的晚期智人“海峡人”化石等迹象,表明泉州的祖先在旧石器、新石器时期就开始在沿海区域活动。

晋江深沪庵山沙丘贝丘

“海峡人”化石

4000~4500年前,澎湖作为主要生产基地,生产造舟所用的燧石工具,还有南岛族波利尼西亚人沿着先祖航海路线对泉州的回访。

汉武帝主政时期,闽越族先民闽越族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拓土开疆,他们“以楫为马,以舟为车”,开创了独具特色的闽越文化。

唐五代时期,泉州人民积极发展海外贸易,推动了海外交通贸易的迅猛发展,与广州、扬州、明州并列为唐代四大贸易港口,一跃成为南方对外进行海上贸易的四大主要港口之一。

宋元时期,泉州港步入鼎盛时期,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级贸易港口,与全世界大多数国家进行着海上贸易与往来。

亚历山大港

宋元祐二年(1087),为了扩大海外贸易,朝廷在泉州设置专门负责管理泉州地区海外贸易的政府机构——市舶司,泉州与广州、明州、杭州跻身成为中国古代四大贸易港口,泉州进入我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的行列。

明清两代,泉州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受到严重的削弱,但泉州百姓仍然通过私商贸易等各种渠道发展对外贸易和友好往来。

明代初期,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奉命出使西洋,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郑和第五次从泉州出发,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郑和在泉州地区招募水手,组织朝贡的产品。郑和信奉伊斯兰教,参观了泉州的伊斯兰圣墓并在此祈航,将泉州的文化带到东南亚。

郑和下西洋

伊斯兰圣墓

清代,大批泉州百姓一马当先,乘上海船,赴台湾、渡南洋。正是这些背井离乡、为生存打拼的泉州移民,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在落脚地闯出一番成绩,如今泉州籍华人华侨业已成为海外华人华侨的中坚力量。

“泉州人在南洋”系列展览

2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实现对外文化交流

2013年4月,修缮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昭惠庙的施工队伍发现,古庙的石板下面存有39枚完整并且能够清晰辨识的货币,当中还存在4枚刻着“宽永通宝”的清朝乾隆到嘉庆年间的日本铜钱。通过这些能够证明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在海洋金融方面所发挥出来的重要作用。

昭惠庙

日本铜钱

最早在公元9世纪前后,泉州就已经与韩国、日本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关系,泉州地区有许多从日本与韩国进口的货物,丰富详细的贸易史料记载下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中心,在对外贸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日本的大宰府保存着一份我国古代宋朝的官方证明文件——公凭,是迄今为止所保存最为完整的宋朝贸易凭证。以贸易往来作为基础而产生的密集交流也有效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圈民族文化的大融合,而上述这些都能够在泉州寻觅踪迹。

公凭

在世界上拥有2亿信众的“妈祖信仰”以泉州天后宫历史最为悠久,规格也最高。

妈祖信仰

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是日本长崎平户人,以郑成功为代表的古代泉州人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忠诚、尚武的精神,正是泉州与东亚各个国家类似的海洋文化精髓的契合点。

郑成功收复台湾

3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泉州传播了中华海洋文明

历史上,泉州曾经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航海家、军事家、科学家、政治家以及思想家,传承了许多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泉州祖先的思想文化通过不断继承,极大地传播、传承、丰富了中华文明。对于中国文明与文化的对外传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泉州对于中华文明的对外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

泉州对外传播中华文化主要通过下面几种途径:①通过移民途径,传播到东南亚国家与世界各地的国家;②通过迁徙的途径,由泉州到南太平洋岛国与台湾等各地;③通过航海对外贸易的途径,西到欧洲、非洲等各大洲,南到印度、东南亚等各国,北到琉球群岛、韩国、日本等各国。

泉州海交馆内的古船模型及古代航海路线图(陈起拓摄)

泉州对中华文明的广泛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了中华文化与中华海洋文明;对于中华海洋文明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长久的对外文化交流与融合过程中产生、形成并保留了一批珍贵的海洋文化遗产。

4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实现了东西文明互动

海上丝绸之路开创了一条有益、和平、繁荣发展的贸易道路,同时也是一条东西方文化与经济互相交流的对话通道。尽管是以陶瓷、丝绸贸易作为开始,但其发展的意义却远远胜过了陶瓷、丝绸贸易的范畴。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

泉州作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之一,经过海上丝绸之路这条贸易通道完全将全球文化发源地的许多文明古国,如印度、波斯、埃及、罗马希腊等,与我国有机地联系起来,产生一条联系欧洲、亚洲、非洲的海上大动脉,使得世界的古代文明相互沟通,进而大放异彩,对航海贸易沿线各个民族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泉州的伊斯兰圣墓

海上丝绸之路这条推动人类友谊、和平、繁荣发展的道路,对于当今世界各国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海上丝绸之路体现了东西方多元文化交流交融和谐共存。在泉州,不同宗教、不同民族共存共融、和谐发展,本土道教与外来的宗教摩尼教、景教、天主教、犹太教、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等世界上各个宗教和平共处,为泉州赢得“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

泉州作为我国重要的出海港口,见证了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与繁荣。通过航海对外贸易的途径,西到欧洲、非洲,南到印度、东南亚等各国,北到琉球群岛、韩国、日本等各国,泉州对于中华文明的广泛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了中华文化与中华海洋文明。对于中华海洋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也进一步推动了泉州的经济、文化发展进程。辉煌的海外交通史,让泉州保留的海上丝绸之路史迹星罗棋布、不胜枚举。在长久的对外文化交流与融合当中产生、泉州形成并保留了一批珍贵的海洋文化遗产。

郑百重 海上丝路新篇章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到访泉州,在泉州他们不断有惊喜发现,泉州古城丰富的海上丝绸之路遗存给考察成员留下极深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高度肯定了泉州这座城市宽厚的品格和包容的气概,认定中国是世界海洋文化的发祥地,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最重要的起点城市之一。

  文字来源:吴培植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

  图片来源:网络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