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祁连山天堑古道昂藏沟考察

摘要: 在玉门境内的祁连山一带,有着许多的山沟和山口,这个连现在都人际罕至的地带,历史上却是许多战争的运兵通道,这里的每一条山沟和山口都能讲述出许多的历史故事。这些神秘莫测的山沟和山口,无时无刻不吸引着一些历史考古人员前来探险和感知这里沧桑的历史。红柳峡为了探寻境内历史上祁连山古道遗迹,玉门市博物馆将这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从2013年起,就开始了祁连山古道遗迹的勘察工作,当年,他们探寻了董大沟,发现了一些


在玉门境内的祁连山一带,有着许多的山沟和山口,这个连现在都人际罕至的地带,历史上却是许多战争的运兵通道,这里的每一条山沟和山口都能讲述出许多的历史故事。这些神秘莫测的山沟和山口,无时无刻不吸引着一些历史考古人员前来探险和感知这里沧桑的历史。

红柳峡

为了探寻境内历史上祁连山古道遗迹,玉门市博物馆将这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从2013年起,就开始了祁连山古道遗迹的勘察工作,当年,他们探寻了董大沟,发现了一些古道遗迹,给了勘察人员极大的信心。

2014年,他们将目标瞄上了与董大沟同处一山的昂藏沟、红柳沟、打賊沟,地处祁连山前山地带的这些古道,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风烟历史,这些名不见经传的一条条小沟,都无声无息仿佛给我们诉说着它们当年的兴盛,这里到底隐藏了历史上多少的秘密,却是一个迷。为了揭开这些迷,当地的一些历史文化工作者开始一次又一次的揭秘工作。

为了探寻昂藏沟的秘密,2014年6月17日,玉门市博物馆的我与陈天兵、何建波,玉门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摄像人员赵彦荣、玉门市昌马乡文化站的刘生海一起去探寻她的神秘面纱。

6月17日的早晨7时,吃过牛肉面,一行五人从玉门市新市区出发,考虑到进山中午没有地方吃饭,前一天就准备好了饼子、榨菜、西红柿、黄瓜、矿泉水,带到了车上。

为了探寻这条沟,一开始我们就选择了低窝铺至旱峡这条难走的路。我们的车沿着原312国道一路东行15公里到低窝铺后,向南就进入了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在戈壁滩上有一条走了不知多少年的碾压出来的路,这是一条去向祁连山旱峡煤矿的路。坑坑洼洼,坎坷难行,好多路段,车一经过,车外尘土飞扬,车内也是灰土呛人。

车南行10公里左右,我们进入了小红柳沟,路两边有了连绵的山体,黄褐色、红色,不一而足,成为一大景观,这就是有名的玉门丹霞地貌。我们的车就在两山形成的河谷前行,左边是丹霞地貌,右边是硅化木地质公园,这一代是我国地质内容非常丰富的地区。不时有兔子在我们的视野里远奔而去。玉门的戈壁滩,有很多以红柳命名的地名,诸如红柳峡、红柳沟等等,原因也许就是戈壁滩上红柳是分布最广的生命。这里的红柳峡谷是青海通河西走廊的古道之一,峡谷里有古河道,在上世纪60年代还是有水的,现在已经干涸了。峡谷里除了留下的古道,还有清末的红柳峡石窟,这是我国唯一在丹霞地貌山体开凿的石窟

由于昂藏沟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去过,所以我们联系了昌马乡文化站的刘生海做我们的向导,刘生海是玉门市昌马乡人,以前在很多的山沟里放过牧,对这里的大山比较了解。2010年,玉门市昌马乡遭遇百年一遇的雪灾时,就是他带领玉门市的搜救队伍,进入大山的几条沟,去搜寻被困的牧民,他被当时的电视媒体誉为昌马的“活地图”。

车行10余公里,出了小红柳沟,在向导的指示下,我们向西行进,一路颠簸,一路尘土飞扬,路的南面,隐隐可以看见东西横亘着一座几十公里的大山,这座大山的名字就叫大山顶,山的北面是赤金镇地界,山的南面是昌马乡。这座山从东到西依次分布着昂藏沟、红柳沟、打贼沟、董大沟,除红柳沟、打贼沟南北不通外,昂藏沟、董大沟南北互通。古代由于疏勒河的阻挡,进出昌马,就必须通过这两条沟才能成行。而今日从西线进入昌马的路则是现代建了昌马大桥以后的事。

这条今日人迹罕至的昂藏沟、董大沟,历史上却是祁连山以南诸藩进入昌马,继而西行到达瓜州、敦煌的古道。


昂藏沟

红柳板滩与大山顶

车子西行几公里后,在找不到南行路线的情况下,我们贸然驶出了碾压的路,向南沿着大方向,在红柳板滩上艰难前行,这里的板滩已经是被林业部门作为生态保护区,拉上了刺丝网,贸然进入这里,往往就让刺丝网挡了回来,好歹我们的向导有办法,总是化“险”为“夷”,总算通过了一道道的刺丝网,最终我们到达了大山顶山脚下的昂藏沟沟口,地图上有的名称是安站口,沟口很宽阔,大约两三百米,比起董大沟来,就宽了很多。

唐朝乃至解放前,吐蕃族从青海进入河西玉门,经昌马西去瓜州、敦煌的路线必须通过非常艰险的昂藏沟和董大沟。昂藏沟位于玉门市界南部祁连山前山地带,即大山顶山,此山东西向,绵延几十公里,在此山中,从东往西分布有昂藏沟、红柳沟、打賊沟、董大沟四条险峻的沟谷。昂藏沟东临旱峡口,西临红柳沟。长约11公里,最宽处安站口200米左右,最窄处石门关仅10米。昂藏沟外是大片的红柳板滩,没有道路。

昂藏沟、董大沟卫星图

昂藏沟沟口

在沟口,我们遇见了昌马乡的一户牧羊户,很多的山羊爬满了一座小山坡,待我们接近时,几条牧羊犬狂吠着向我们冲来,向主人表现着它们的英勇和尽职尽责。据主人讲,他是从昌马乡河岸村东行70多公里,在此放牧,他放牧的羊有500多只。这条曾经是刀光剑影的古道,今日成了一些牧民们放牧的去处。在沟的河滩上,还有几十峰的骆驼在寻找着可吃的东西。

昂藏沟沟口---安站口的牧羊

我们顺着沟口往南行了不远,距离沟口1公里有常年泉水形成的水源。成为路过此地的人们生存的生命水,弥足珍贵。向导领我们去看水源地。在一处山坡下面的小高地上,在山的夹缝处居然有一汪泉水,在它的上面还有汩汩细流流入泉水。据向导讲,这是这条长达11公里的沟里唯一的水源,突然我们明白前面的那位牧羊户为什么能在此长期放牧的原因了。也让我们多少看明白了古代的人为什么在这里进出。这一汪泉水给了我们有力的诠释。

一汪泉水

向南再折向西,我们就进入了昂藏沟最奇险的路段,这就是石门关,昌马人也叫城门墩子,这里的石山峭立,遮天蔽日,各种形状都有,仅留有一狭窄通道。难道自然因素在大山中间给人类留了一条通行的路。石门关就像一个关口,又像一座城门,把控着古时人们的进出。狭窄的通道足有400米,先是东西向大约200米,然后折向南北向大约100米,后又折向东西向100米,曲里拐弯的狭窄通道,易守难攻。在最窄处两侧峭壁下的壁缝里,可以埋伏守关人员。在一些峭壁上,有石洞可以住人设防,天然的设防设施。清代靖逆营在这一带各山口设有十多个汛防之处,昂藏沟就是一处。古代,谁控制了这个天然的关口和一汪泉水,谁就控制了这条沟。过去的昌马人要进城(赤金堡、靖逆卫),过了城门墩子,在前面的一汪泉水旁歇息一下,就离城不远了。

昂藏沟石门关

峭壁上有石洞

自秦汉以来,直至清末,玉门境内开拓出多条纵横交错的古道,其中东西走向的古道主要有丝绸之路玉门过境道;南北走向的主要就是唐蕃玉门军道等。昂藏沟、董大沟就是玉门军道的组成部分。玉门军道的叫法,缘起于南京大学历史系李宗俊先生于玉门境内考察唐蕃古道时,对玉门唐蕃古道的特殊叫法。因为唐代在与青藏高原的吐蕃国的拉锯较量中,防止吐蕃军队侵入河西走廊,在祁连山的各山口处都驻扎军队,在玉门市赤金镇设有玉门军,专门把守旱峡、昂藏沟等这些山口和山沟,防止吐蕃军队侵入,因此李宗俊就把这里叫做玉门军道,我们也沿用这一叫法。后来由于安史之乱,唐代把河西驻军撤回设防长安,吐蕃军队乘机从旱峡山口进入河西走廊,然后西行通过昂藏沟、昌马,攻占了瓜州、敦煌,河西疏勒河流域首先陷入吐蕃人的统治之下。然后不久就攻占了整个河西走廊。旱峡、昂藏沟,这条古道最终成就了吐蕃人的美梦,成为吐蕃历史上最强大的时期。

昂藏口在明代就已经有此叫法,成书于明万历末年(1616年)的《肃镇志》就有记载。

成书于清乾隆2年(1737年)的《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外有捷尔公太口、昂藏口、董大口、大沙陀口、小沙陀口、里打坂、平口子、纳木克度儿、可可克特利、乌喇布喇、巴儿口、亦马口等名,俱系靖逆汛地。”

石峡东屏,名川西带,北控右地之庭,南扼诸蕃之阻,咽喉垣塞,表里藩维。这是对这一代地形位置形象的描写。


家什窑

穿过石门关,行约2公里,就能看见一座土褐色的小山,长约2公里,这就是粘土矿所在,在不远处的一处小高地上,遗留着几座残窑,这就是清代的家什窑。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发现人类活动遗迹让人很震撼。

窑址位于昌马乡昂藏沟11公里处,窑址周边四五十公里都是无人烟之地,距离疏勒河天生桥31公里,距离昌马乡政府45公里,民间叫家什窑,意为生产清代家里常用的陶瓷坛坛罐罐、碗等日常用品。窑址海拔2510米。是清代玉门手工业的典型代表。

窑址在粘土山旁的一处高地上,现场发现窑址3座,其中一座较为完整,其余两座塌落,三座窑址相距15米。完整的一座高8米,窑顶直径3米,窑底直径6米,窑用耐火砖箍的。

以粘土为主的山

较为完整的一座窑址

据1991年《玉门市志》记载:“清嘉庆十三年(1808),玉门有陶窑2座,民国时期,仍有陶窑烧制粗陶器,以后消失。据民国29年(1940)玉门县政府调查报告:本县实业衰败,仅有……昌马陶窑......”,此处陶窑应指家什窑。这样算下来,家什窑生产持续时间应在140年左右。另外窑址下方有巨大的灰堆,灰堆上堆满了碎的陶瓷制品和砖及炉渣等,灰堆形似一座小山丘,大约一、二万立方,从灰堆规模来判断,这座陶窑持续140年是吻合的。

从残缺不全的瓷制品看,有碗、有带耳陶瓷,据说还有缸、坛等。从巨大的灰堆判断,这个窑址生产时间比较长,从灰堆上发现的多种家什碎品来看,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制作水平也是比较高的。民国时期的瓷制品被本地大户邓氏远销到了新疆。

巨大的灰堆,约有2万方。

堆满的碎瓷制品和灰渣

带耳瓷制品

灰堆上发现了许多烧制有“甘”字的耐火砖,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些耐火砖的出处在哪里?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耐火砖

为何要将家什窑设在这方圆几十里不见人烟的地方,很让人费解,但经过分析,这里也是建窑烧瓷的理想地点。最重要的是这里瓷土资源丰富,质量优等,有很适合做陶瓷的粘土,在家什窑旁的山土黄色,长约2000米,厚约2米,大约2000万吨的粘土,取材便当;其次是距离产煤的旱峡煤矿较近,清代,玉门旱峡、红沟、北大窑等地出现小规模个体采煤。旱峡煤窑始采于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年)。是酒泉开采较早、曾经是酒泉规模最大的煤炭企业之一,距离最近的煤窑只有数里,用煤方便。第三是位置处于过去的交通古道上,往外运输成品也较为方便。第四是近处有井,用水较方便。总之,窑址选址靠近原材料之地,而远离消费之地。


陶公桥

家什窑再南行就出了昂藏沟,再南面就到了天生桥,这里水流湍急,一铁桥架于桥上,名曰“天生桥”,这是现代建的铁桥。实际上在距离天生桥1公里左右的昌马水文站旁边还有一座清代建设的桥,名曰“陶公桥”,现在已荡然无存。只有水文站旁矗立着一块两米高的石碑证明这里当年还有一座桥,此碑立于清朝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为当时兴建昌马河大桥而立。

石碑为花岗岩石质,碑体正面右首刻有“陶公新建昌马河大桥碑记”字样。正文写道:“玉门之南有昌马河,其西居民有八十余户,每岁当山水涨发之时,汪洋浩荡,有负牲来者多矣。虽则昌马三十里其间有石桥耸立,但仅可徒步,车马莫容,抑且崎岖而险,是以牲来者多不由桥,而由龙王庙水峡口冒险而渡,其掩毙于水中者不可胜数......陶公莅任以来,爱民如子,视民溺忧已,心甚恻然,坐不安席,意建大桥,经营数月,方告其竣,称之为”陶公桥"......”

昌马盆地绿洲在昌马河西岸,旧时出昌马盆地,人马须先东渡昌马河,转北经董大口(谐音),翻过照壁山,至黑崖子。黑崖子有店,行旅于此歇一宿,第二天起程,穿越黑崖子戈壁,到玉门镇。1958年玉昌公路建成后,这条旧道废弃,至今已鲜为人知。


2014年6月24日完稿

· end ·

编辑 | 白秀英

审核 | 王璞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