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梁思成先生与柳埠古塔

摘要: 佛塔又称浮屠,是佛教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对佛塔情有独钟,他曾在《漫谈佛塔》一文中说:“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历代的匠师创作出许多不同的塔型,大量佛塔遍布全国,像一颗颗灿烂宝石一样,点缀着祖国的锦绣河山。”济南南部山区曾为佛教圣地,上世纪三十年代,梁思成与林徽因伉俪曾专程赴济考察佛教建筑,灵岩寺的辟支塔、慧崇塔 ...


佛塔又称浮屠,是佛教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对佛塔情有独钟,他曾在《漫谈佛塔》一文中说:“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历代的匠师创作出许多不同的塔型,大量佛塔遍布全国,像一颗颗灿烂宝石一样,点缀着祖国的锦绣河山。”济南南部山区曾为佛教圣地,上世纪三十年代,梁思成与林徽因伉俪曾专程赴济考察佛教建筑,灵岩寺的辟支塔、慧崇塔和神通寺遗址的四门塔、龙虎塔、九顶塔都吸引了他们的目光。灵岩寺塔和神通寺塔都在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中占据一席之地。

1936年6月,在河南考察洛阳的龙门石窟、开封的繁塔、铁塔等古迹之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便从开封直奔济南,与他们的学生麦俨增会合,到历城、章丘、长清等山东中部11个县考察。同行的有中国营造学社文献部主任刘敦桢等。他们是通过查阅《山东通志》、《历城县志》等地方志书,确定考察路线的。一下火车便直奔柳埠镇,访查早就神往的四门塔、龙虎塔、九顶塔等胜迹。梁思成(1901—1972),近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梁启超之子,曾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组主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等。此前,他曾来过济南。1931年11月,新月派诗人徐志摩飞机失事殒命西郊开山,梁思成与金岳霖等曾专程从北平赶来处理后事。林徽因(1904—1955),建筑学家、诗人。1924年4月,曾陪印度诗哲泰戈尔访问济南。


当时,报纸的大标题为《东方诗神偕同金童玉女抵济》,文曰:“世界著名长髯诗翁泰戈尔先生与长袍面瘦诗人徐志摩和艳如花的林徽因小姐如同一幅动人的画卷”。林徽因曾与徐志摩有过一段浪漫恋情,却终因徐有家室而分手。1924年,她与梁思成一同赴美攻读建筑学,1928年在加拿大温哥华与其成婚,赴欧洲游历半年后回国。


这位身体柔弱的名门才女,自此跟随她的丈夫,坐骡车,住小店,有时忍饥挨渴,有时餐风露宿,奔波在中国的崇山峻岭、野外田间,寻访荒寺古庙,探索古代建筑的营造法式。

十余年中,他们与营造学社的同仁刘敦桢、莫宗江等,走遍15个省,190个县,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筑物。这次到柳埠,他们是步行。35岁的梁思成和32岁的林徽因,风华正茂,七八十里的路程,走了一整天也不觉得累。梁思成曾因车祸导致左腿骨折,手术的结果使左腿比右腿短了一公分。尽管腿不加力。


梁思成却觉得:“这是一段愉快的旅途:行走在山岩间的小径上,我们一边呼吸着早夏时节风中的花香,一边浏览着蓝天下步移景异的山峦起伏,最后来到旅途的终点——位于东岳泰山之阴的一处人迹罕见之地。”他们来到金舆山下的时候,发现四门塔被荒草野树所掩,成为兔狐栖身之地,连塔顶也长满瓦松和小草,以致窥不清塔的全貌。两人不顾旅途劳累,动手进行清理。


四门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亭阁式石塔。塔,梵语为窣堵坡,本为瘗藏佛骨之所,源于印度,进入中国后,产生了多种风格,例如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等。“这座单层的小石塔内的石像上有公元544年的题刻,它是国内该类型塔中最古老的一座。这个初看短粗的结构实际上是一个方形平面的亭子,亭中心为塔心柱,四面设拱门。屋顶是一个阶梯形的金字塔,上覆以一个缩小的印度窣堵坡样式的尖顶。”通过对全国各地大量古塔的研究,梁思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古塔,是在其传统多层结构之上覆以印度窣堵坡样式的有趣结合。神通寺四门塔是这种融合样式最早和最简洁的实例之一,它在中国古塔的演进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梁思成《五座中国古塔》)梁思成虽在《中国建筑史》中,将这座内有四尊石雕佛像的古塔,列入南北朝实物,但当时并无确定建造年代的直接证据。他很遗憾,“塔无建造年代,唯造像有东魏武定二年年号,揆之形制,或属此时。


”在四门塔内石像底座上,有一东魏武定二年杨显叔造像石刻题记。该题记早在清末即被济南的某古董掮客盗卖给大官僚端方。以后,又流入日本。现在塔内佛座上的题记系根据拓片重刻。学术界依据造像题记以及塔的建造风格,认为四门塔建于东魏武定二年,或不晚于这一年代。这个谜团,几十年后又有新解。著名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1973年6月来到柳埠考察,他在《柳埠、灵岩文物纪胜》中这样记述:

四门塔为我国建筑史之重要证物,其建造年代过去认为东魏武定二年(544年),盖据佛像题记也。今适在修缮,见拆下顶部石板阴面刻有‘隋大业七年(611年)造’诸字,则确切建造年代也。”本邑文化人士却另有见解。徐北文教授认为:“从造像记看来,此塔应建于东魏;但六十年代维修时在塔顶发现有‘大业七年造’的字样,在塔心柱中还发现有隋代钱币等。看来,是东魏的原塔毁于五七四年周武帝的灭佛运动,在杨坚即位后神通寺恢复时代重建的。

所以,这座建于七世纪初的古塔,却保持了六世纪中期的形制。”(徐北文《济南风情》)任远先生《四门塔建造年代之我见》一文则认为:“四门塔约开始修建于武定二年或更早些时间,基本落成于大业七年,历时67载。”他推断,中间可能因故停工。


考察四门塔和龙虎塔,测绘唐代龙虎塔(又称朗公塔)和五十多座金元明墓塔之后,梁思成和林徽因相偕来到十余里外的灵鹫山。这里有唐代建筑九顶塔。“伟大的唐朝(618—906)给后代留下了相当数量的砖塔。”(梁思成《中国的佛教建筑》)他们将塔周围的杂物清理之后,仔细打量这座造型独特的砖塔。

塔高十三米多;塔身六面八角,为水磨砖对缝筑法,南面有一佛室,供石雕一佛像二侍者;塔檐叠涩向外排十七层,收十六层;上为八角平顶,原有八座三米高的三层小塔(小塔各层均凿佛龛),环以五米多高的中心塔,望去如盛开的花朵。明代文人许邦才《重修九塔观音寺记》称该塔“一茎上而顶九各出,构缔诡巧,他寺所未有。”明代诗人李攀龙有“空林双树老,寒塔九华疏”之句,亦赞塔如花之扶疏。


按照梁思成的观点,唐代砖塔有两种主要类型,一种叫多层塔,一种叫密檐塔。梁思成夫妇走南闯北,见到的佛塔难以计数,九顶塔的形制极为特殊,全国仅此一例。它基本上属于亭阁式塔,但塔顶又分建九个密檐式小塔。塔平面也是一个特例,八角形,每边作弧形向内凹入,这在唐塔中尚无二处。1929年日本编印的《世界美术全集》评价说:“匠意纵横,构筑奇异,其他无能及。”惜此塔已有毁损,顶上九塔只剩下五个,衰草残砖,令梁、林二人唏嘘不已。梁思成认为,此塔虽无年代可考,但窥其风格和塔内造像,应为唐代遗物。后来,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在《中国古塔》一书中,进一步将其建造年代定为唐代天宝时期(742—756年)。梁氏伉俪对古塔的各项数据认真测量,踩着梯子上上下下,腾挪在八米多高的主塔之上,梁思成曾笑称这种工作为飞檐走壁。《中国建筑史》中收有一幅林徽因在高梯子上测量唐代经幢的照片,令人在佩服之余,又不由为这位窈窕才女捏一把汗。实际上,他们在考察中不止一次遇到危险。1933年,梁思成在山西应县木塔上用他的莱卡相机拍照时,头顶忽炸惊雷,他差一点从近七十米高的塔檐掉下去。

灵鹫山


梁氏夫妇离开后,一切又归于沉寂,无人问津的柳埠古塔继续在风雨中剥蚀损毁。直到解放后,它们的命运才迎来转机。国家和省市文物部门拨款,四门塔、龙虎塔先后得到维修。这时的九顶塔更加破败不堪,塔基和半截塔身被山上冲下的淤土和乱石所埋,塔身和八角多处残缺,塔檐坍塌,塔顶除中心塔和一小塔尚存塔身,其余多已不全。

1961年,国务院准备公布国家级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带领罗哲文等古建筑专家来济考察,初步确定四门塔列入该名单,并充分肯定了龙虎塔、九顶塔的重要价值,积极支持省市准备维修九顶塔的计划,敦促尽快动工。1962年,山东省文化局副局长徐眉生、济南市副市长许衍梁、市文化局副局长臧家伦等开会商定,以市文化局为主组织力量进行维修,并成立了徐眉生、秦亢青、许衍梁、李鸿清、任远、郑亦桥、王淑贞等人组成的领导小组,由时任市文化局文艺科副科长的任远(后任《济南日报》文体部主任、市文联副主席等)兼任办公室主任。同时,从省市城建局借调了范征一、郑兴昌两位工程技术人员。


古建筑专家陈从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骑自行车从四门塔来到九顶塔,他记述说:“塔方于前数年修竣,友人范征一主持之。”范征一是省城建局工程师,主要在技术上负责。施工前,他们先精心清理出被埋的塔身和塔基;随后,认真测量旧塔的各项数据,对塔的总体和细部进行拍照。在此基础上,由范征一、郑兴昌参照新旧资料和相近之塔的构造,绘制了九顶塔维修图纸。惟有九个小塔的塔刹已无实物可查,无法确定图样,经领导研究,派任远和范征一、郑兴昌三人去北京向专家请教。他们先到文化部文物局,通过文物局与梁思成先生联系。这时,林徽因已经去世。梁思成与刘敦桢教授(建筑界有“南刘北梁”之说)等一起,在北京西郊建筑科学院接待了任远一行。梁思成等听取了汇报,审阅了照片、图纸等资料,对维修准备工作很为满意。接着,梁、刘和大家一起商量,梁思成并亲笔修改图纸,讲解各种塔刹的结构。同时,结合九顶塔的维修,梁思成具体阐述了整修古建筑“整旧如旧”的著名主张。他连讲加画,一口气同任远等人谈了近两个小时。


在维修工程实施中,远在北京的梁思成不放心,又委托刘敦桢教授带领助手来到济南,在灵鹫山工地现场指导。最终,九顶塔恢复了昔日的风采。梁思成先生十分高兴,他在《文物》杂志上撰文,称赞九顶塔维修“做了第一等的工作。”

  来源:济南明府城,感谢编辑整理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