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探索欧亚大陆黄金交流传播之路:第一届“科技、艺术与考古——古代黄金制品中的中西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摘要:   2019年9月4日至6日,“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一届“科技、艺术与考古——古代黄金制品中的中西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与西北工业大学主办,西工大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西工大国际合作处和西工大科学技术研究院协办。会议以“古代黄金制品中的中西交流”为主题,旨在促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哲学人文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从跨学 ...

  2019年9月4日至6日,“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一届“科技、艺术与考古——古代黄金制品中的中西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与西北工业大学主办,西工大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西工大国际合作处和西工大科学技术研究院协办。会议以“古代黄金制品中的中西交流”为主题,旨在促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哲学人文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从跨学科的多元视角探讨古代欧亚大陆的物质文化交流和早期黄金工艺的技术传播。来自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的80余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早期黄金制品在欧亚大陆的考古发现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王建新主要介绍了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在2017年对北巴克特利亚地区(今乌兹别克斯坦东南部和塔吉克斯坦西南部)拉巴特遗址的发掘成果,出土遗物有动物纹金箔饰片,墓葬年代为公元前2世纪末至公元1世纪前期,可能是西迁中亚后的月氏人留下的考古学文化遗存;此外,他还提到了中亚地区的一些相关黄金遗存。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辉分别从人体装饰品、车马饰件以及其他器物上的装饰三大方面介绍了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宁县西头村,陕西宝鸡益门村、西安神禾塬、凤翔雍城,宁夏南部和甘肃张家川马家塬等地出土的东周时期秦与西戎的金银制品,并从用途、风格和工艺等多方面进行探讨,认为东周时期秦与西戎的金银制品受到了来自欧亚草原文化传统的较大影响。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军介绍了新疆阿勒泰地区东塔勒德墓地(公元前8世纪左右)和喀拉苏墓地(公元前2世纪左右)出土的黄金制品,采用珠化、捶鍱、扭丝、镶嵌等技术,东塔勒德墓地出土的一些玛瑙珠、绿松石的加工技术具有欧亚草原的特征,但其墓葬结构、黄金冶炼及其加工技术等尚需更系统、深入的研究。南京大学教授张良仁代哈萨克斯坦Beigazy-Tasmola考古历史研究中心的Arman Z. Beisenov博士宣读了他的论文,题为《哈萨克斯坦塔尔迪―Ⅱ等遗址出土的早期黄金制品》。论文讨论了哈萨克斯坦中部的塔斯莫拉文化遗存,尤其是塔尔迪2号冢(公元前7-前6世纪)和卡拉绍克1号冢(公元前7-前6世纪)两处墓地出土了大量黄金制品,论文认为塔斯莫那黄金制品与哈萨克斯坦东部、哈萨克斯坦东南部、阿尔泰和图瓦等地出土的金器有很多相似之处,通过研究这些地区出土的黄金制品可以了解古代萨迦文化的诸多问题,如黄金制品的风格和技术,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

  微观世界里的黄金技术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建立教授团队对甘肃清水县刘坪村战国中晚期戎人墓葬出土金属器进行分析表明:出土金器均为金银合金锻打而成;铜器材质主要为铅锡青铜,以铸造成形为主,有些器物存在铸后受热或经热锻处理,镀锡铜器系经热浸镀的方法处理而成。这些技术特征与该地区张家川马家塬墓地、秦安王洼墓地等出土金器和铜器相同,为研究北方地区东周时期戎人关于金器、铜器生产和使用状况提供了重要实证资料。南乌拉尔国立大学教授Aleksandr Tairov介绍了对南乌拉尔地区15处墓地出土的青铜时代、铁器时代早期和中世纪早期黄金制品的无损成分测试。检测结果表明制作这些金器使用的金既有自然金、人为添加了铜元素的合金,也有人工冶炼金,根据其中夹杂的铂族元素分析表明这些黄金原料主要来自乌拉尔主断裂处和东乌拉尔断裂处。这些黄金制品的风格有的反映出当地制作的特征,有的则体现中亚地区农耕地带的特有风格。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博士候选人谭盼盼以山西太原金胜村赵卿墓出土春秋晚期两件错金铜带钩和两件错金铜虎饰为例,分析了错金发展早期阶段的表现形态和工艺特征。通过对错金部位的凹槽形态、形貌特征和错金成分分析,她认为两件铜带钩在饰金过程中存在使用汞作为“粘结剂”来固定金片、线的现象,而两件铜虎饰则使用了“膏泥”状的金料来填充凹槽。通过与其它地区出土错金银器物和古代镶嵌工艺的比较,她认为“冷镀法(cold mercury-gilding)”和“以粉末的形式将金料填充进凹槽再原位加热”这两种方法可能应用在早期的错金工艺中。北京科技大学陈坤龙教授团队介绍了对新疆昭苏县波马古城出土部分金器的最新研究成果,部分样品的材质以成分各异的金银(铜)合金为主,但使用的原料多为未经精炼的自然金。金珠、金片、金丝等不同形态的样品,其合金成分有明显差异,金相组织多为热加工或退火组织结构形态。另外,这批金饰采用了不同的焊接技术:金珠的焊接可能使用了铜盐还原法,而金丝的焊接材料则为合金焊料。

  工艺、图像、风格与内涵 

  韩国忠南国立大学博士Kyeongmi Joo介绍了古新罗时期公元6世纪朝鲜半岛发现的三对厚型黄金耳饰,她认为当地制作的厚型耳饰融合了外来文化和技术;古新罗佩戴厚型黄金耳饰的传统是受欧亚大陆北部游牧文化和南部海洋文化的复杂影响而形成的;金珠、花丝和捶鍱黄金工艺可能来自古乐浪地区,或由高句丽和鲜卑传播而来,而黄金耳饰穿耳垂的文化传统可能是从东南亚通过南方海上丝绸之路传播而来。美国纽约大学博士Karen S. Rubinson代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博士Elena Korolkova宣读了她的论文《西伯利亚早期黄金制品工艺和风格中的外来影响》。论文讨论了“彼得大帝黄金宝藏”的来源和产地。这批金器最早得自西伯利亚地区斯基泰墓葬的盗掘,年代最早为公元前7世纪,最晚为前1至1世纪。通过工艺和风格特征的分析,这批金器的技术特征和艺术风格非常多元化,并体现出来自伊朗、中亚草原和中国北方的影响。敦煌研究院博士曾庆盈分别从饰品、器皿、作为审美趣味的金器、文化元素集大成者等角度分析为何北魏早期少见作为独立器件的黄金制品。她认为平城墓葬中出土的金器大都具有萨珊波斯的文化特征,明显的异国风情恰好与鲜卑贵族源于草原文明的审美趣味不谋而合,这些金器展现出与波斯、中亚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

  跨学科视野下的黄金制品 

  美国纽约大学博士Karen S. Rubinson和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林嘉琳(Katheryn M. Linduff)分享了她们关于巴泽雷克文化和其他欧亚大陆考古遗址出土的黄金制品的最新研究。 Rubinson分析了公元前9至前8世纪西伯利亚的图瓦阿尔赞一号王陵和公元前7世纪的四个墓葬等地发现的黄金遗存。她指出在欧亚大陆的草原地带,黄金通常与葬礼有关。最近的发掘证实了整个欧亚大草原都在使用黄金。研究表明这些群体的社会结构比之前认为的要复杂得多,并产生了共同的丧葬系统,包括对黄金的使用和对野生动物形象的偏爱,同时表明艺术制作取决于当地环境。当地的历史和环境背景促进了包括黄金在内的资源利用的多样性。林嘉琳的发言题目为《巴泽雷克文化:黄金制品的使用和区域性技术》,认为人们发现拥有黄金装饰的金器和物品并将其作为陪葬品,在游牧、半游牧社会中,为定义身份发挥了重要作用。巴泽雷克文化对黄金的应用与中亚草原的其他游牧文化不同,多用于木制车马饰的包金装饰和衣物饰金。巴泽雷克黄金制品金属成分的一致,表明来自同一产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尚刚以皇家祭器和酒具为代表,探讨了元代金银器的时代特征。他认为元代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交流空前频繁,而元代金银器已知的域外影响却主要来自基督教文明。这反映了当时伊斯兰世界贵金属制作的低靡,也同留下文字记录的基本是欧洲人士。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刘艳以盱眙大云山汉墓和南昌海昏侯墓的考古发现为例,分析了汉代金器中的异域文化因素。她指出汉代黄金饰品的外来因素有很多:一方面受草原文化影响,如斯基泰—西伯利亚风格的动物纹和模压、扭丝、珠化等技术;另一方面则受希腊文化影响,如海昏侯墓马蹄金和麟趾金上的花丝装饰。她认为这些异域风格的金器也许是借用外来工艺的本土制作。随着丝绸之路的凿通,中西交流更趋广泛,出现越来越多的带有异域风情的金器,这与统治阶层对域外珍异的喜好和当时流行使用黄金饰品标示身份和地位有关。

  此次会议是首次以“古代黄金”为专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议题丰富、视角多元、探讨深入。为期两天的会议,来自考古学、材料学、艺术史和技术史等领域的众多学者,从考古新发现、黄金技术、艺术风格及区域文化互动等方面,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对一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与交流。各位专家学者不仅从宏观上展示了古代黄金制品所体现的早期欧亚大陆的物质文化交流和技术传播,更将先进的科学分析手段运用到考古研究当中,从微观世界探索了黄金制品的组成成分以及制作工艺,为考古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次国际会议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发展,尤其在跨学科、贯通中西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上,为与会者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邵艳兵、谭盼盼撰文,刘艳、杨军昌修订)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