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以骨释古:考古情境下古代人骨研究——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生物考古学高端论坛研讨纪要

摘要:   2019年9月6日至9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的中国考古学大会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生物考古学高端论坛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召开,此次会议主题是“以骨释古:考古情境下古代人骨的研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伦敦学院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山东 ...

  2019年9月6日至9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的中国考古学大会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生物考古学高端论坛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召开,此次会议主题是“以骨释古:考古情境下古代人骨的研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伦敦学院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等20余所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开幕式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方辉教授主持,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顾玉才,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兼青岛校区党工委书记张永兵,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周晓波,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兼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朱泓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大会开幕式

  张永兵书记对此次学术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表示热烈欢迎。他从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学科门类齐全和发展迅速四个方面介绍了学校的情况,并重点介绍了青岛校区特色和考古学科情况。

  顾玉才副局长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自2014年成立后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他指出,人类骨骼考古在学术研究、学科体系建设、中外交流合作以及助力国家重大战略事实等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针对人类骨骼研究领域有待改进的问题,顾玉才副局长也提出了宝贵建议。

  随后,围绕古人类学研究、全新世以来的人类骨骼体质人类学研究、稳定同位素研究、古DNA研究等四项议题,20余位代表先后作了报告,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朱泓、赵凌霞、张雅军、周慧等专家学者分别担任主持人。

会议现场

  一、古人类学研究

  古人类研究是人骨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越来越多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出现和应用,古人类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刘武对安徽东至华龙洞人类头骨、下颌骨和牙齿形态特征、测量数据、脑形态、脑量、颅骨内部结构等特征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与世界范围内古人类化石及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距今大约30万年的华龙洞人类头骨、下颌骨和牙齿呈现与东亚中更新世直立人、更新世晚期人类及现代人类相似的混合特征,为东亚地区人类演化区域连续性以及从古老型人类向早期现代人演化过渡提供了新证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对中国更新世古人类头骨化石上呈现出来的创伤痕迹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古人类化石虽然非常稀少,但其创伤痕迹的出现率却非常高,体现出更新世狩猎者的特殊生存压力,以及人与人之间,或者人群之间的暴力关系。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郭林对贵州毕节韦家洞遗址发现的晚更新世人类牙齿化石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该遗址牙齿化石测量尺寸偏小,牙齿齿冠结构简单,无齿带、附尖、副嵴等复杂结构,齿根也较纤细。这些特征区别于直立人和古老型智人,可归入早期现代人。另外,下P3的Tomes牙根这一性状在我国古人类演化过程中一直保持较高频率,有别于欧洲地区同时代的古人类。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魏偏偏对周口店田园洞古人类肱骨骨密质厚度的分析进行了汇报。通过二维虚拟彩色图谱的形式来展示肢骨骨干骨密质厚度的连续性变化,整体量化并展示肱骨的骨密质厚度,进而直接获得周口店田园洞群体之间肢骨骨密质厚度的差异。

与会代表发言

  二、体质人类学研究

  体质人类学是研究人类体质特征与类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从人和人种的形态学和生理学过渡到历史的桥梁。作为人类骨骼考古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体质人类学以考古学为中心,不断实现多学科的融合。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赵永生以青岛土山屯M147墓主为例开展了考古情境下古代人骨的个案研究。研究表明,西汉晚期的M147墓主长期保持跪坐姿势,再加上其政府公职人员的身份,可能会更加遵从礼制,经常性使用礼仪姿势(跪坐),从而在跖骨留下较为明显的跪坐迹象。另外,研究还发现M147墓主应是一较为典型的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的患者。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陈靓对陕西靖边五庄果樑遗址人群的疾病、营养与健康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遗址人群龋齿率为9.92%,牙周病、牙结石、根尖脓肿等患病率偏高,牙釉质发育不全的成年个体占所有成年个体的50.0% ,罹患贫血的个体占总人数的46.43%,骨膜炎患者达60.0%。综合龋齿等口腔疾病、牙釉质发育不全、贫血、未成年儿童脑膜炎、骨膜炎等疾病联动高发的特征,五庄果樑人群的生计方式应该是定居的、人口密度高的农业经济,其健康水平处于较低等级别。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原海兵对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2017年度考古发掘出土墓葬、填土、亡者尸骨、随葬品进行了梳理,并从考古遗存表现出来的埋葬行为、尸身处置过程以及丧葬礼仪进行了推论,结合历史文献记载、民族学资料论述了滇西北地区青铜时代的丧葬文化,并对其文化起源、嬗变以及文化传播过程、文化影响进行了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旭对内蒙古中南部先秦两汉时期11组古代人群的龋病状况做了统计与分析,在与我国北方地区16组古代人骨材料对比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其生业模式与龋患的关系。研究表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先秦两汉时期不同生业模式人群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摄取量的多寡决定了其龋齿发病率的高低,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人群龋齿发病率最高,以畜牧或渔猎采集经济为生的古代人群龋病发病率较低,农牧兼营的混合经济人群龋齿发病率居中。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亚盟对现代人群枕骨的三维形态变异与异速生长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汇报,通过三维几何形态测量、主成分分析、Hotelling's T检验、普氏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等方法,探究了亚洲、非洲和欧洲人群枕骨三维形态的变异以及异速生长模式。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讲师赵东月对陕西西安东祝村唐墓出土的人骨进行了疾病考古学研究,并对其骨骼上表现出来的眶上筛孔、多孔性骨肥厚、颞线增强、牙齿釉质发育不全等病理现象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与阐述。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贺乐天从新的研究视角出发,引入数量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理论,并使用三维几何形态测量及相关统计方法对甘青地区全新世中晚期人群的颅面部形状变异模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结合对相应人群颅骨表型非连续性特征的研究,以及该地区考古学与古环境学研究成果,试图从历时性变化和空间差异的角度重建甘青地区新石器晚期-汉晋时期人群的群体历史。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张燕对四川会理猴子洞遗址新石器时代居民体质特征研究作了汇报。张燕研究员在对2017年出土的91例人骨标本进行了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挑选出的6例颅骨标本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并与相关古代颅骨组进行比对研究,同时对肢骨也进行了测量和分析。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惠家明对现代云南人股骨标本中的转子间线表达程度、生物力学参数以及体质量与性别年龄等信息进行了总结性汇报。研究表明,转子间线的表达程度与年龄因素显著相关,在中、老年人群中表达更强;青年组内部,转子间线表达程度在两性间无差异,但该种性别差异存在于中、老年群体中;体质量与转子间线表达显著相关,体重越大,表达程度越强;转子间线表达程度与股骨中部生物力学参数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蔺爽在安徽六安市白鹭洲出土的两座战国中晚期高等级楚墓中发现了国内罕见的墓主被斩首后进行二次埋葬的现象,并对战国楚墓“斩首”的人类学考察做了研究。根据骨折的形态方向以及对骨折的微痕分析和模拟实验,蔺爽对斩首的行刑过程、所用刑具进行了推测和描述。

与会代表发言

  三、稳定同位素研究

  随着古代人骨的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稳定同位素研究在人类骨骼研究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董豫以山东章丘焦家遗址的锶同位素分析为例分析研究了山东史前人群的互动交流。章丘焦家遗址是鲁北地区一处重要的大汶口文化遗址,董豫教授有针对性的挑选了一些近几年发掘出土的人和动物的牙齿样品进行了锶同位素分析,发现了少量可能来自遗址以南山区的外来人口。另外,研究还表明焦家的外来人口中未成年人占有较高比例,这是孤例还是当时的普遍情况也需要将来更多遗址的工作来验证。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吴晓桐对江苏兴化蒋庄墓地部分人类牙釉质开展了锶同位素比值分析研究。通过对比当地地质背景及出土动物的锶同位素组成,研究发现较高等级墓葬的墓主人和大墓殉人均为本地出生,而在无随葬品的仰身直肢一次葬墓主人中存在一定的外来个体,这些外来个体有可能来自良渚遗址。这表明蒋庄与良渚之间存在直接的人口和物资移动,应该与良渚文化向长江以北地区的扩张有关。另外,研究还发现盐资源可能是吸引良渚文化向江淮东部地区扩张的主要动力。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王学烨使用多方法研究(木材鉴定、牙釉质锶氧同位素和历史文献)对罗布泊地区一座汉晋时期墓葬进行了人群迁移的探讨。研究发现,罗布泊地区可能存在人群迁徙现象,且汉晋时期人口迁徙活跃,其外来者来源复杂。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罗布泊地区曾是各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汇处,也是汉晋时期丝绸之路上人群迁移活跃的交通走廊。

  山西大学考古学系硕士研究生王路平以山西屯留余吾东周至两汉时期墓地出土人骨为研究对象,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重建了先民的食物结构。研究发现,相较山西新石器至东周时期人的稳定同位素特征而言,屯留余吾墓地东周至两汉时期先民的δ13C均值有明显的下降,这与小麦对先民食物结构的影响密切相关。同时,小麦在山西周边地区的推广的程度略有差异,但总体的模式基本与山西类似。

与会代表发言

  四、古DNA研究

  随着更多古DNA提取方法的开发和进步,应用古DNA解决人类骨骼考古难题的范围正迅速扩大。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对旧石器晚期人类演化进行了总结汇报,并介绍了一些新旧石器交替时期所做的新工作。研究采用特殊部位微损取样和皮毛样品DNA提取的新方法,探索早期现代人,特别是解码中国古老现代人的基因组的科学问题。研究表明,欧亚大陆上至少存在着4种类型的古老现代人群体,旧石器东亚人群具有复杂性,有很多未知人群的混合。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张帆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新疆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人骨样本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研究表明,新疆北部最早的松树沟遗址、尼勒克G218高速公路遗址以及阿尔泰地区的阿依托汗遗址中的个体和欧亚草原西部的颜那亚人群有较近的遗传关系,同时具有古老北亚和东亚的祖先人群遗传成分;西部欧亚草原人群在5000年左右到达新疆北部阿尔泰地区,并有一个从北向南迁移进入新疆的过程;而来自塔里木盆地的青铜时代个体主要遗传成分以古老的北亚和东亚祖先成分为主,与青铜时代的欧亚草原人群没有遗传交流。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杜盼新作了建立国家英魂DNA数据库的汇报。杜盼新博士将考古学手段引入到法医学的领域,通过样本信息采集平台、英烈DNA测试平台、英烈DNA分析平台、英烈DNA比对平台等研究方法,成功鉴定出65具二战时期中国士兵遗骸,不仅建立了国家英魂DNA数据库,更照亮了烈士回家之路的希望之塔。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刘俊岑对84个8000BP到1500BP的山东人群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虽然山东古代人群并没有更接近南方或北方来源的人群,但是在4500BP、3000BP之后陆续观察到了新的南北方来源人群流入并于山东人群发生交流的信号;同时研究还发现鲁东地区的人群与非鲁东地区人群的交流大约发生在3000BP之后,并且这种山东内部人群的交流,也是非鲁东地区人群更接近现代南北方人群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会代表发言

  代表汇报发言结束以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明辉副研究员进行了大会总结。本次研讨会会议议题涉及范围很广,包括现代人类起源问题、古代人群基因组的研究、同位素分析、古病理学和骨骼创伤学等,不仅个案研究更加深入,宏观综合研究也有很大提升。同时,人类骨骼考古与考古学研究背景结合的更加紧密,新技术的利用也体现的十分明显,边疆考古及现代人骨研究也得到了重视。另外,这次会议的规模较往年有了明显扩大,年轻从业者正成为研究主力,参会人员来源广泛,如除了与考古有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外,海洋研究所、中医研究院等相关学者也参加了会议;多学科交叉在研究中的优势越来越凸显。最后他提出了三个希望,一是希望坚持以考古学为中心,从考古材料出发解决考古学的问题;二是坚持多学科合作;三是加强人员培养与人才队伍建设。

  除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另外还有8名学者通过海报的形式与参会代表们交流、分享了他们近期的研究成果。伦敦大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张萌的海报展示内容为“碳氮同位素视角下铁器时代早期西伯利亚地区的游牧业与农业”;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杨宣的海报展示内容为“Y染色体液相捕获技术在生物考古中的应用”;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讲师李佳伟的海报展示内容为“蒙古高原上古代游牧人群的父系DNA研究”;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牛月明的海报展示内容为“滕州前台遗址北朝至隋代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分析”;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樊欣的海报展示内容为“山西大同金港园墓地北魏颅骨研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馆员李东升、马宁的海报展示内容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民国云南人骨来源考证”;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曹豆豆的海报展示内容为“山西太原开化墓地M20埋葬及相关问题的认识”;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肖雨妮的海报展示内容为“广饶莲花村墓地出土明代人骨的古病理学观察”。

与会代表学术讨论

与会代表合影

  会后,与会代表参观国家水下考古中心北海基地、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学国际联合实验室和青岛市博物馆。

  近年来人类骨骼考古研究事业不断发展,学科体系日益完善,研究人员队伍不断扩大,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人类骨骼研究的未来必将越来越好。

撰稿: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孙田璐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白彩霞  

摄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杨凡

审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王明辉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